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维生素D受体为亲核蛋白,属于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在体内主要介导维生素D的细胞作用.维生素D的主要代谢产物——活性维生素D3在体内作用广泛,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后,不仅发挥经典的钙磷调节作用,还具有调节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抑制细胞坏死、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浸润和转移等非钙调作用.文章就维生素D受体的生物学特征、信号转导通路和活性维生素D3及其衍生物——维生素D受体激动剂的有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D(VitD)是一组具有广泛生理作用的类固醇衍生物,其作用是通过VitD受体(VDR)介导的。体内大多数组织和细胞都有VDR。VitD抵抗是指机体对正常甚至大剂量VitD或1,25(OH)2D的低反应或无反应现象,VDR基因点突变是主要原因之一,对机体有着多方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D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维生素D受体 (VitaminDreceptor ,VDR)属于类固醇类激素 ,在体内主要介导维生素D的细胞作用。其基因上存在多个多态性位点 ,并与许多疾病发生有关。本文主要介绍了VDR的结构及功能、以及VDR基因多态性和与其相关的疾病  相似文献   

4.
维生素D及维生素D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维生素D受体(VDR)是亲核蛋白,属于类固醇激素/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在体内主要介导维生素D的细胞作用。维生素D的主要活性代谢产物1,25.二羟胆骨化醇在体内作用广泛,与VDR结合后,除了产生经典的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外,还具有抑制增殖、促进分化、调节免疫及抑制细胞坏死、抑制肿瘤的浸润和转移等非钙调作用。近年来,活性维生隶D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作用备受注目,广泛应用于临床前抗肿瘤研究,有可能成为防治肿瘤的很有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肺结核易感基因有HLA基因和非HLA基因两大类,而个体对结核易感性的差异部分是由宿主基因决定的,通过以家族研究为基础连锁分析和以病例为对照研究,表明维生素D缺乏将导致人体对肺结核的更易感。遗传学研究表明筛结核发病是多基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结核病易感性相关基因领域的广泛应用,维生素D受体基因与结核病相关性的研究已成为目前研究结核病发病机制的又一热点。  相似文献   

6.
维生素D在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同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心血管功能及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能力。维生素D的大部分功能是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vitamin receptor,VDR)结合后实现的,VDR信号通路与其他细胞内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从而调节骨代谢、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周期进程和凋亡。细胞自噬在酵母、植物和哺乳动物中是一种基本的应激反应,对维持细胞和器官的最佳功能状态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VDR通过诱导和调节自噬发挥抗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魏清  陈秀明  张程  王华  胡纯秋  陈远华  徐德祥 《安徽医学》2015,36(10):1183-1186
目的:研究维生素 D受体(VDR)和核转录因子(NF)-κB p65在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直肠癌患者和正常直肠黏膜各3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直肠癌和对照标本 VDR和 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直肠癌组织有2例 VDR表达阳性(6.25%,2/32),有6例 NF-κB p65表达阳性(18.75%,6/32);而对照组有28例 VDR表达阳性(87.50%,28/32),29例 NF-κB p65(90.62%,29/32)表达阳性。直肠癌组织 VDR和 NF-κB p65阳性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人直肠癌组织中 VDR和 NF-κB p65呈低表达。  相似文献   

8.
维生素D受体(VDR)是维生素D作用于细胞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表明VDR或者其天然配基1,25-(OH)2D3可以调节肿瘤的生长。本文着重关注VDR在肺癌、结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调节控制的差异,评价其选择性预防和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D受体(VDR)是维生素D作用于细胞的关键调节因子。研究表明VDR或者其天然配基1,25-(OH)2D3可以调节肿瘤的生长。本文着重关注VDR在肺癌、结肠癌、食道癌、前列腺癌、胰腺癌等肿瘤生长过程中调节控制的差异,评价其选择性预防和治疗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许笑雷  赵琳 《医学综述》2014,(16):2958-2960
维生素D是维持人体生命所必需的营养素,只有在体内转变成1,25-(OH)2D3后,才成为有生理活性的有效物质,经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各个靶器官发挥作用。维生素D受体(VDR)是介导1,25-(OH)2D3发挥生物学效应的核内生物大分子物质,VDR是由VDR基因编码,VDR基因是研究骨代谢性疾病遗传基础的候选基因之一。该文就VDR基因与钙吸收、骨量、VDR基因的协同作用以及与其基因、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对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测定维生素D受体( VDR)在乳腺疾病进展过程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以探讨VDR在乳腺疾病演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成组设计,分为四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正常乳腺、腺病、导管原位癌),采用逆转录实时荧光PCR( 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乳腺标本的VDR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DR的蛋白水平表达情况。结果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VDR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正常乳腺组、腺病组与导管原位癌组VDR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水平依次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VDR表达下调,在本实验中显示VDR的表达与乳腺病变的进展呈负相关,进一步佐证VDR的表达对于乳腺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东亚人群VDR基因ApaI多态性与银屑病易感性的关系进行综合评价。方法系统检索所有2012年1月前在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上发表的ApaI多态性与银屑病关联分析的文献,然后按一定的标准选择合格的研究并从每个纳入研究中提取相关信息。对于ApaI多态位点,我们进行基于等位基因、显性遗传模式和隐性遗传模式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通过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的优势比(Odds ratio,OR)。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异质性并探索其来源。用漏斗图和Egger检验检测出版偏倚。结果有4个研究符合我们的标准进入本Meta-分析。基于等位基因、显性及隐性遗传模式关联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东亚人群中,等位基因A不是银屑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异质性χ2=14.48,P=0.002,I2=79.3%;OR随机效应模型=1.110,95%CI=0.667~1.847,z=0.40,P=0.689;基因型AA与aa均与银屑病发病不相关:显性遗传模式,异质性χ2=13.76,P=0.003,I2=78.2%,OR随机效应模型=1.034,95%CI=0.547,1.955,z=0.10,P=0.918;隐性遗传模式,异质性χ2=10.61,P=0.014,I2=71.7%,OR随机效应模型=1.406,95%CI=0.514,3.848,z=0.66,P=0.507。敏感性分析显示来自韩国的一个研究是异质性的主要来源,当排除该研究后,同样表现了上述趋势。另外,本Meta-分析所纳入的文献均不存在显著的出版偏倚。结论在东亚人群中,维生素D受体基因ApaI位点不是银屑病的易感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肾癌转移相关基因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核定位信号序列的组成结构,并鉴定其功能。方法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检索Ensembl和PSORTⅡPrediction在线数据库,分析CXCR4核定位信号序列的组成和结构。然后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通过重叠延伸聚合酶链反应和基因克隆技术构建含有CXCR4核定位信号序列突变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融合基因质粒,并将其转染入肾癌细胞表达,在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CXCR4核定位信号序列突变体蛋白的亚细胞分布情况。结果 CXCR4蛋白的核定位信号序列为其第146~149位氨基酸,组成为精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赖氨酸(RPRK)。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核定位信号序列突变的CXCR4蛋白分布于肾癌细胞膜和细胞质,不再分布于细胞核,而野生型CXCR4蛋白除细胞膜和细胞质外,仍可分布于肾癌细胞核。结论 CXCR4蛋白的核定位信号序列确为其第146~149位氨基酸,该突变序列中任一碱性氨基酸位点均可导致CXCR4核分布能力丧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孕期维生素D(VitD)缺乏对其子鼠长骨中维生索D受体(VD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成熟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8只,模型组以不含VitD的大鼠饲料避光喂养,对照组以标准饲料正常光照喂养.2周后与成熟SD雄性大鼠交配,分别取孕20天(E20d)、生后1天(B1d)和生后7天(B7d)子鼠左侧股骨.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子鼠股骨VDR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VDR蛋白在E20d、B1d和B7d子鼠股骨的表达量,模型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孕鼠VitD缺乏可下调子鼠长骨VDR蛋白表达水平,可能为子鼠骨骼发育不良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活性维生素D在老龄大鼠体内诱导细胞发生自噬及相关因子P62/SQSTM1,VDR表达的变化.方法 21只18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低剂量组[VD,0.025 μg/(kg·d)];高剂量组[VD,0.1μg/(k·d)].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定时加水;其余两组也给予正常饮食,并分别用相应剂量的VD每日给大鼠灌胃.干预180 d后,处死大鼠,电镜观察肝脏细胞自噬程度,Western blot检测P62/SQSTM1、VDR蛋白表达.结果 1.电镜下可见对照组自噬泡占胞浆面积比小于其余两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自噬泡占胞浆面积比无明显差异(P> 0.05);2.Western blot检测分析,对照组P62表达量高于其余两组(P<0.05),低和高两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 0.05);3.Western blot检测分析,高剂量组VDR蛋白表达稍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照、低和高剂量组三组间VDR表达量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通过电镜观察,说明在老龄大鼠肝脏内VD可以诱导细胞自噬现象发生;2.使用VD干预老龄大鼠,可使P62蛋白量下降;3.VD诱导自噬和VD的受体VDR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婴幼儿佝偻病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圭素D受体fVDR)基因Apal位点多态性与婴幼儿佝偻病的相关性,探讨其遗传易感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确诊的佝偻病患儿56例和正常婴幼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检测VDR基因ApaI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两组之间的VDR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以及VDR基因型中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VDR基斟ApaI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AA为14.3%、Aa为46.4%、aa为39.3%,对照组AA为13.3%,Aa为50%,aa为36.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VDR基因ApaI位点等位基因分布频率A为37.5%,a为62.5%,对照组A为38.2%,a为61.8%,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VDR基因ApaI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血清钙水平不同(x2=6.719,P〈0.05)。结论VDR基因ApaI基凶型与血清钙水平有相关性,VDR基因ApaI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与婴幼儿佝偻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实验采用Real-time PCR的方法分别检测了VDR在72例乳腺疾病中RNA水平,探讨VDR是否为乳腺癌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一个作用点,并能否作为治疗乳腺癌的新的分子靶点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本实验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VDR在18例腺病、18例原位癌、18例浸润性导管癌及其他类型癌(大汗腺癌、粘液癌、髓样癌、腺样囊腺癌、小叶癌、导管内乳头状癌各3例)中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腺病组VDR的RNA水平高于癌(浸润性导管癌及其他类型癌,P<0.05),浸润性导管癌组VDR的RNA水平较其他癌(原位癌、大汗腺癌、粘液癌、髓样癌、腺样囊腺癌、小叶癌、导管内乳头状癌)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VDR在不同种类的乳腺癌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尽相同的作用,且有可能是乳腺癌疾病进展过程中的一个作用点,并且作为治疗乳腺癌可能的新分子靶点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