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在病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和MRI检查结果的差别。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SCD患者96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病程3个月组(62例)和病程3个月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MRI检查结果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的首发症状出现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二便障碍的出现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感觉异常和感觉平面等体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RI检查病灶出现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的MRI复查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SCD病程早期,MRI检查更易发现病灶,因而更易治愈;病程晚期容易出现二便障碍、周围感觉异常和感觉平面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血糖脑病患者低血糖程度、发病持续时间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头颅MRI检查用于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低血糖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治愈17例,好转8例,无效6例,其中>1~6 h组15例均治愈,>6~10 h组治愈2例(16.7%),>10 h组均未治愈,3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 h组治疗前血糖低于>1~6 h、>6~10 h组(P<0.05),病灶弥散程度较>1~6 h组、>6~10 h组重(P<0.05)。结论:低血糖持续时间越长、血糖水平越低的低血糖脑病患者预后差,MRI检查可用于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和亚急性期)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多中心纳入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8天为一疗程,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Barthel指数(BI)评分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欧洲脑卒中评分)、心脑缺血事件的复发率及病死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1个中心共纳入患者360人,通心络治疗组182人,脱失率为6.0%;对照组178人,脱失率为5.1%.治疗14天,28天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9例患者出现心脑血管事件复发,占治疗组患者4.9%;对照组13例患者出现复发,占对照组患者7.3%,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心络胶囊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安全,治疗1月后可获得较常规缺血性卒中治疗更佳的效果,远期能够降低脑血管事件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磁共振成像(MRI)分析脑卒中后恢复期肩痛患者肩关节结构异常改变,探讨脑卒中后肩痛的病因.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52例根据患者有无肩痛分为肩痛组(32例)和非肩痛组(20例),2组患者均行常规查体及双侧肩关节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肩痛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发生率为53%,与非肩痛组的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痛组患者肩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均受限,其中外展、外旋的被动活动度与非肩痛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Brunnstrom分期评价,肩痛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不良者27例(84%),非肩痛组为14例(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痛组痉挛发病率为41%,与非肩痛组的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RI结果显示:肩痛组患侧肩袖损伤、SA-SD积液、盂肱关节积液和二头肌腱鞘积液的发病率分别为63%、52%、75%和44%,分别与健侧的13%、13%、31%和1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肩痛组患侧盂肱关节积液的发病率为70%,与健侧的1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肩痛组患侧肩袖损伤、SA-SD积液的发病率与非肩痛组患侧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健侧MRI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袖损伤可能是脑卒中后恢复期肩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病人急性期不同肠外营养策略之间的临床结果及护理.方法 将入住ICU并接受肠外营养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低氮、低热量组)及对照组(高氮、高热量组),每组15例.定期检查患者的血糖、血浆蛋白、氮平衡测定,并发症的观察.结果 两组在入科时血糖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第3~7天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氮平衡测定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浆蛋白及前白蛋白在入科后第7天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1例出现2种并发症,对照组有4例出现3种并发症,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病人早期采用低氮、低热量肠外营养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在肝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对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样本同时进行AFP、TP、ALB以及SOD的检测,对检测结果采用t检验和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比较4个指标在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肝病患者与肝癌患者间的差异以及其对肝病的检测敏感度. 结果 正常对照组与肝癌组及肝硬化组的AFP、TP、ALB、SOD检测结果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对照组与肝炎组的AFP、ALB、SOD检测结果比对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肝癌组与肝硬化组检测结果显示,AFP、S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ALB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肝癌组与肝炎组检测结果显示,AFP、ALB、S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P检测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2检验分析样本异常检出率可见3组中AFP、ALB、SOD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P阳性检出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肝病患者血清AFP、TP、ALB、SOD与健康者存在显著性差异,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其异常检出率也随之增加,可作为指示肝病患者病情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许丹  隗玮  田海军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6):2778-2780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老年ISH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 mg,每晚1次口服,疗程1年.分别在用药前后监测血压、脉压(PP)、血脂、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PP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SBP及P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内心血管病因住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血管病因住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出现1例轻微头痛,治疗组出现1例肝功能轻微异常,均未特殊处置.结论:普伐他汀对老年ISH患者有协同降压的作用,可缩小PP、降低血脂,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长托宁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迷走神经反射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为长托宁组,术前30 min给予0.01 mg/kg长托宁;B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前30 min给予1 mL生理盐水.所有患者为单纯丙泊酚静脉全麻.结果:与A组对比,在T1、T2、T3时点B组患者心率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点B组患者平均动脉压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对比,A组患者T1、T2、T3时点平均动脉压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T1、T2、T3时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出现心动过缓患者个数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血压过低及呼吸抑制患者数之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丙泊酚用量、检查时间及清醒时间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查前使用长托宁可有效抑制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迷走神经反射,对老年患者心血管功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患者和家属教育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治疗方案相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患者和家属教育干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首次发病、多次发病、不同病程的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2组首次发病患者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多次发病患者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程在半年内的患者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在半年以上的患者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的复发率经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患者和家属教育干预能促进反复发作的患者或病程在半年以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康复,并可降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的二氧化碳(CO2)气腹持续时间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行腹腔镜手术患者89例,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分成3组,即T1组(<1 h)、T2组(1~2h)和T3组(>2 h);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0 min、1h、24h检测血肌酐、尿肌酐和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T1组和T2组中患者术后内生肌酐清除率(Cer)较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3组中患者术后10 min Ccr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h和24h逐渐升高;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3组患者在术后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组中≥60岁和<60岁患者术后的肾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2、T3组中≥60岁患者在术后24h中Ccr均低于<6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长时间的CO2气腹可对肾功能产生显著的急性影响,在≥60岁的患者中更加明显,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HER2表达与超声造影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133例乳腺癌患者术前行超声造影检查,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软件测定定量参数、时间-强度曲线类型以及肿块增强模式;术后行免疫组化法(IHC)检测HER2表达,分析HER2表达与超声造影表现的相关性.结果 HER2表达与峰值时间负相关(P<0.05),与强度差值、增强强度指数、上升斜率正相关(P<0.05),与TIC曲线类型有相关性(P<0.05),与峰值强度、始增时间、增强模式无相关性(P>0.05).HER2表达“3+”组与阴性组间在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差值、增强强度指数及上升斜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与“3+”组在始增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差值、增强强度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超声造影各定量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与“3+”组HER2乳腺癌时间-曲线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增强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不同级别HER2表达的乳腺癌超声造影表现存在差别,表现在始增时间、峰值时间、峰值强度、强度差值、增强强度指数及上升斜率等定量指标上,同时也表现在肿瘤增强模式以及时间-强度曲线类型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激酶在超声引导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OEC)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8例156个OEC按声像图特征分为单纯囊肿型(E1型)、囊内回声均匀型(E2 型)、囊内分隔型(E3 型)、囊实混杂型(E4 型)4型,行超声引导下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分别采用尿激酶溶液冲洗后硬化治疗(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冲洗后硬化治疗(对照组),观察囊肿治愈率及痛经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显效率、无效率分别为94.9%、5.1%、0和76.9%、11.5%、11.5%.治愈率比较,治疗组各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1与E2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E3、E4型低于E2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B3、E4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6个月痛经视觉模拟评分值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02,P<0.001).结论 注入硬化剂前,采用尿激酶溶液彻底溶解与清洗OEC内纤维素和附壁血凝块,可显著提高治愈率,减轻痛经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肝肿瘤发现及定性诊断的价值及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疗效的评价.方法 对20例肝肿瘤患者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病灶灌注及各时相强化特点,判断肿瘤性质并与增强MRI进行比较;对超声造影/增强MRI高度怀疑恶性的24个病灶,穿刺活检后射频消融治疗,消融术后2周对消融灶行二维及超声造影检查,并与同期增强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瘤节结28个,超声造影发现瘤节结36个(增生结节12个,恶性病灶24个),增强MRI发现瘤节结35个(增生结节13个,恶性病灶22个),病理(良性3个,恶性21个);二维超声与超声造影在检测肿瘤数目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与增强MRI在测量肿瘤大小及检出肿瘤数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穿刺活检为标准,超声造影与增强MRI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实时、有效显示肝肿瘤血管和血流灌注情况,对肝肿瘤定性诊断及评估肝肿瘤射频消融疗效果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中患者低体温出现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前后体温变化情况,寻找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的各项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结果:80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平均中心体温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组患者组术后平均中心体温下降幅度大于≤60岁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患者组低体温发生率为63.64%,明显高于对照组1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手术时间、环境温度等因素均可影响患者手术前后体温,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术中低体温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临床上常用的3种早产儿动脉采血方法,探讨最佳采血部位.方法 将152例早产儿分成3组,A组50例,采用胫后动脉采血,B组49例,采用桡动脉采血,C组53例,采用股动脉采血.记录3组穿刺成功率、操作各阶段所需时间及惠儿哭泣次数和哭泣时长.结果3组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准备阶段、穿刺阶段和止血阶段所需时间明显短于其他两组(P<0.05);A组与B组总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惠儿哭泣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哭泣时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明显短于其他两组.结论 早产儿经胫后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高,关键阶段所需时间短,对患儿疼痛刺激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的家庭干预方式对弱视患儿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相应家庭护理对策的制定.方法 随机将95例弱视患儿(124眼)分为2组,弱视综合治疗组51例68眼,家庭干预综合治疗组44例56眼并再次被分为积极干预和一般干预组,同时观察治疗起效时间、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结果 1个月内起效眼数的比例在家庭干预组较综合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865,P<0.05),积极干预组较综合治疗组高,有统计学意义(x2=6.543,P<0.05)而一般干预组和综合治疗组间有升高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49,P>0.05);6个月内总的起效比例干预组与综合治疗组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1,P>0.05),积极干预治疗起效时间短于综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家庭干预组患儿依从性较综合治疗组高,有统计学意义(x2=8.818,P<0.01);积极家庭干预组患儿依从性较综合治疗组高,有统计学意义(x2=11.140,P<0.01);积极家庭干预组患儿依从性较一般家庭干预组高,有统计学意义(x2=4.283,P<0.05).治疗后6个月随访,家庭干预组的总有效率与综合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98,P>0.05);家庭干预组的治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x2=5.045,P<0.05),其中积极干预组的治愈率高于综合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x2=7.799,P<0.01).结论 积极家庭干预可以提高学龄期儿童弱视治疗效果,缩短疗程,提高治疗依从性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统计院内心脏性猝死(SCD)的发生率及复苏结果,分析院内SCD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相关的指标.方法 回顾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69例S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及心律失常的类型等对SCD发生及复苏结果影响.结果 院内SCD年发生率47.3/100 000,出院率17.4%.男性比例高于女性(66.7% vs.33.3%,P<0.01),生存出院者较死亡者年轻[男性:(62.57±12.83)岁Vs.(75.56±10.55)岁;女性:(60.36±13.24)岁vs. (69.53± 11.72)岁,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性别对出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2例SCD心电记录不可除颤心律失常多于可除颤心律失常,后者自主循环恢复发生率高(24.5% vs.5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出院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2% vs.18.4%,P>O.05).结论 院内SCD以不可除颤心律失常多见,除颤对发生室颤或室速者的ROSC有改善,但高质量CPR及心搏骤停后综合治疗可能对远期生存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将预约做核磁共振(MRI)检查的颈椎病患者160例,按单双日随机分为音乐组和对照组,单日81例音乐组患者于检查前30 min及检查中听音乐,双日79例对照组患者于检查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均于检查前和检查结束后分别测量心率、血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患者在检查过程中的主观感受.结果两组患者心率、血压及焦虑状态组内对照音乐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组间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应用音乐疗法可有效地减轻MRI检查患者的焦虑反应,使其更好地配合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MRI与CT检查在评估多发性脑梗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均行MRI与CT检查,统计两种检查方法发现脑梗死病灶数量、部位、大小、病灶检出时间及发病至检查时间,并对比两种方式检查不同梗死时间检出率、总检出率、不同部位病灶检出率及是否血管性痴呆患者梗死检出率。结果: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梗死时间24h、24~72h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时间、发病至检查时间较短,发现脑梗死平均病灶较小,病灶数量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小脑、基底节区及脑干梗死病灶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非血管性痴呆患者梗死检出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T诊断,MRI检查应用于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可进一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优势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低频电疗和磁场对老年人痛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低频电刺激和低频温热电磁场对老年人皮肤电阻、感觉阈、痛阈的影响.方法 将患有慢性退行性疾病的老年患者60例分为电疗组和磁疗组两组治,电疗组采用SSP神经智能治疗仪,磁疗法组采用低频热振磁疗法仪,每天1次,15次为1个疗程.测定治疗前、治疗后和疗程结束后的局部皮肤电阻、感觉阈、痛阈,并同时观察疼痛强度评分的变化和疗效.结果 疼痛强度评分有明显的降低,电疗法组显效18例、好转12例;磁疗组显效15例、好转1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肤电阻治疗前与治疗后、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觉阈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磁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痛阈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频电刺激和磁疗法均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治疗后患者疼痛强度评分、皮肤电阻有明显的下降,感觉阈和痛阈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