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 目的 探讨术中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变异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利用术中支架植入术治疗的6例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康复,围手术期无死亡, 1例出现声音嘶哑,1例术后出现乳糜胸。结论 通过随访结果观察,对于主动脉弓分支血管变异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该方法确实可靠,尤其是6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利用术中支架植入术治疗,是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烟囱”支架技术在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观察2012年8月至2013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17例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患者使用“烟囱”技术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16例,女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1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腹主动脉瘤1例.手术成功率为100%,支架释放后即时血管造影显示破口封堵完全,“烟囱”支架血流正常.随访3-16个月,中位时间12个月,无术后死亡患者.随访期间,患者出现左足乏力1例、头晕1例、胸闷痛2例、Ⅰ型内漏2例.无严重神经系统及脏器缺血并发症发生.术后主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未见移位、明显内漏及“烟囱支架”闭塞等异常.结论 对于近端锚定区长度不足的胸主动脉夹层的患者,使用“烟囱支架技术”进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复杂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46例复杂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术患者,其中男性41例,女性5例,年龄33~64岁,平均45岁.16例采用2枚支架植入术,30例应用长直筒支架.术后1、3、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均行CTA复查,比较两组内漏发生率、围手术期有无脊髓缺血、假腔血栓化及支架远端有无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急性脊髓缺血导致截瘫,远端支架贴附不良1例,支架远端相关并发症4例均为放置长直筒支架患者,无支架内漏及移位,无脑梗死及脏器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无死亡.结论 采用2枚支架植入术避免了现有支架长度及直径的限制,可根据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不同特点制订腔内修复治疗方案.此方法适用、可行,避免支架与主动脉远端直径不匹配引起远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 目的 探讨复杂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2003年1月至2014年1月共46例复杂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植入术,其中男性41例,女性5例,年龄33-64岁,平均45岁。16例采用2枚支架植入术,30例应用长直筒支架。术后1、3、6及12个月之后每年均行CTA复查,比较两组内漏发生率、围手术期有无脊髓缺血、假腔血栓化及支架远端有无并发症。结果 46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急性脊髓缺血导致截瘫,远端支架贴附不良1例,支架远端相关并发症4例均为放置长直筒支架患者,无支架内漏、无支架移位,无脑梗及脏器缺血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无死亡。结论 采用2枚支架植入术避免了现有支架长度及直径的限制,可根据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不同特点制定腔内修复治疗方案。此方法适用、可行,避免支架与主动脉远端直径不匹配引起远期并发症。对于远期临床效果,有待大样本及长期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0月,在我科接受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手术治疗地6例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结果 6例手术全部成功,无死亡。手术时间(252.4±50.3)min、体外循环时间(133.6±26.1)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82.8±10.9)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7.9±8.1)min。患者术后及时清醒、循环稳定、无严重并发症。6例患者随访3~14个月,主动脉血管成像(CTA)显示患者主动脉弓部及分支动脉内支架扩张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新型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治疗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以简化主动脉弓部操作步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术中支架在主动脉夹层治疗的经验。方法 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Stanford A1C 2例、StanfordA3C 2例、Stanford B1S 1例,Stanford A1C,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Stanford A3C,行Bentall及全弓替换加术中支架"象鼻"手术;Stanford B1S切开主动脉弓行带血管人工支架置入术。结果 5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无任何并发症,术后复查CT,移植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支架位置良好,部分假腔血栓形成,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结论支架"象鼻"手术,较传统象鼻手术安全,同时部分病例可避免二期的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术中支架在主动脉夹层治疗的经验。方法 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Stanford A1C 2例、StanfordA3C 2例、Stanford B1S 1例,Stanford A1C,行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Stanford A3C,行Bentall及全弓替换加术中支架"象鼻"手术;Stanford B1S切开主动脉弓行带血管人工支架置入术。结果 5例病人全部康复出院,无任何并发症,术后复查CT,移植主动脉弓部人工血管血流通畅,支架位置良好,部分假腔血栓形成,降主动脉真腔较术前明显扩大。结论支架"象鼻"手术,较传统象鼻手术安全,同时部分病例可避免二期的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的机制与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4月至2014年12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随访期间发生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的临床特点,同时分析患者发生再次主动脉夹层的影响因素以及诊疗方案。结果 10例主动脉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7例应用直筒(近端与远端直径无落差)覆膜支架,3例应用近端与远端直径落差均为2 mm的覆膜支架,支架长度均在150 mm以内。9例再次行腔内修复术,1例患者拒绝再次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行药物保守治疗。其中1例患者2次出现支架远端再发夹层,2次均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所有手术患者均手术成功,无并发症,随访期间2例患者出现脑卒中,分别发生于再次腔内修复术后1个月、6个月,无截瘫和死亡事件。结论注重支架长度及直径落差选择对预防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有临床意义。再次介入治疗可有效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覆膜支架远端再发夹层,再次治疗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老年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至2011年12月,16例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平均(64.25±4.49)〕岁;男性12例,女性4例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先进行近心端操作,降温至20℃时,停体外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术中直视植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重建主动脉弓,主干支架血管近端与替换近端升主动脉的人造血管端吻合。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所有患者术中都顺利植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本组体外循环时间(181.88±26.51)min,心肌阻断时间(81.69±14.58)min,停循环时间(8.75±7.04)min,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5.19±5.89)min。术后胸腔及心包积液引流量(812.19±357.29)ml。住院期间死亡1例,死因为术后急性肾衰竭。15例患者定期门诊随访,无死亡和需要再次手术病例,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复查主动脉增强血管CT(CTA)提示:主干支架血管及分支血管通畅,无扭曲,主动脉弓和胸降主动脉假腔部分血栓形成。结论老年主动脉夹层病情凶险,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可简化主动脉弓部手术,降低手术风险,适合老年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但手术例数尚少,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李先华  曹翔  王崇  韩林 《山东医药》2009,49(51):58-59
目的 提高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的治疗水平.方法 对112例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患者根据升主动脉受累部位分别采用直接升主动脉人造血管置换或David、Bentall 、Carbrol、 Wheat手术,主动脉弓部受累者置入带分支人工血管,胸降主动脉受累者同时行"象鼻"或"支架象鼻"手术.结果 110例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0~1 600 ml,共植入人工血管123条;术中死亡2例.术后出现并发症22例,死亡3例.本组康复出院107例,术后2 a内复查无移植物感染、栓塞狭窄,均能行轻度体力劳动,心功能Ⅰ级85例,Ⅱ级22例.结论 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首选治疗方法,应根据累及部位选择不同术式,预防术中出血、缩短体外循环时间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肝功能变化及其与二甘醇中毒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4例慢性肝病患者误用二甘醇前后的临床资料及8周内肝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应用多因素回归分析二甘醇中毒的危险因素.结果 64例慢性肝病患者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15例(23.4%)出现急性肾小管坏死、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表现.12例(占中毒病例的80.0%,误用二甘醇病例的18.7%)在暴露后7 d内死亡.静脉误用二甘醇后可引起轻度的肝损害,表现为早期(6周内)、一过性(1周)总胆红素加深、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增高,胆碱酯酶轻度下降,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γ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胆固醇在使用前后及中毒组与无中毒组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中毒组9例凝血酶原活动性下降,12例白蛋白下降(P<0.05).2例中毒患者出现腹胀加重,其中1例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另1例出现肝性脑病,最终需肝移植治疗.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中毒组全为男性,r=4.266,P<0.05)及用二甘醇前黄疸水平(r=7.640,P<0.01)与二甘醇中毒发生与否有关.结论 误用静脉注射二甘醇后仅部分患者出现二甘醇中毒,但中毒者病死率极高.二甘醇可以加重肝功能损害,但多为轻度短暂肝功能变化,仅极少数发生二甘醇中毒的患者在出现肾损害同时出现肝病明显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流行和防治情况.方法 采用全国疟疾监测方案在云南省选择5个点,开展疟疾监测.结果 瑞丽等5个疟疾高发县市的年疟疾发病率为34.94‰,用抗疟药使用量推算的疟疾发病率为314.46‰,疫情漏报率为88.99%.中华按蚊叮人率为3.20只/人·夜,微小按蚊叮人率为2.00只/人·夜.当地村民蚊帐使用率57.28%.实验室诊断疟疾占总病例数的53.43%,乡村医生诊治的疟疾病例占总例数的61.70%,当地疟疾病人17.61%为境外感染,26.57%为复发病例.结论 云南疟疾流行态势依然严峻,境外输入疟疾对边境地区的防治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村医生担负着61.70%的疟疾病人诊断和治疗任务,但各级CDC提供疟疾防治方面的培训和治疗药物的供给等主要还是在乡镇级以上医疗机构.为了更好地防控疟疾,应该选择适合云南流行特点的防治措施,将防治的重点进一步放到村级及流动人员出入境频繁的边境地区.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 ,各种医学伦理学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让国内结核和呼吸科医师更好地了解临床研究中应该注意的有关伦理学问题 ,本刊编辑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赵一鸣教授进行了专访。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本刊编辑 在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和实践方面 ,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首先能否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发达国家对临床研究中的有关伦理学要求。赵一鸣 在医学研究中 ,凡是涉及到人体的研究 ,都存在伦理学问题 ,临床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尤为突出。针对医学研究中不断遇到的伦理学问题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提出一套规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心血管疾病高危队列人群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浓度与左室舒张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北京首钢社区733例具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的人群,运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行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依据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肺动脉血流多普勒对LVEF正常者进行左室舒张功能分级(正常、轻度受损、中/重度受损、未定型);分析LVEF正常者血浆NT-proBNP浓度正常与升高者左室舒张功能差异,以及左室舒张功能分级与血浆NT-proBNP浓度的相关性。结果:在LVEF正常的人群中,血浆NT-proBNP浓度正常者与升高者的左室舒张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年龄、性别、心率与血浆NT-proBNP浓度相关,校正上述因素后左室舒张功能分级(rp=0.053,P=0.021)与血浆NT-proBNP浓度独立相关。结论:LVEF正常人群中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者其左室舒张功能减低,而且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程度与血浆NT-proB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与非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干预(PCI)后临床远期预后。方法 连续行直接PCI的287例AMI患者根据心肌梗死的不同部位分成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组(AW-AMI组,142例)和急性非前壁心肌梗死组(NAW-AMI组,145例),分析其临床基本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主要观察终点为住院期病死率与随访期(平均17.3±9.8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非致命心肌梗死,非致命心力衰竭,靶血管血运重建及总心脏性死亡的发生率。结果 与NAW-AMI组比较,AW-AMI组的CK与CK-MB峰值显著升高[(3 533±2 888)U/L比(2322±1638)U/L,(158±197)U/L比(95±64)U/L,P均<0.01],左室射血分数降低(0.55±0.13比0.61±0.12,P<0.05)以及住院期病死率增高(4.1%比0,P<0.05)。平均随访17.3±9.8)个月,AW-AMI组的非致命性心力衰竭、总心脏死亡率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高于NAW-AMI组(P均<0.05)。多变量分析显示,前壁心肌梗死和前降支近段病变与AMI患者直接PCI治疗后心脏性死亡发生相关(P均<0.05)。结论 前壁心肌梗死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高有关,AW-AMI行直接PCI患者的长期临床预后较NAW-AMI行直接PCI者差。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