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的抑郁症病耻感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抑郁症病耻感提供有关依据。方法: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取武汉市中心城区1 000例社区居民,完成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抑郁症病耻感量表(DSS)。结果: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抑郁症个人病耻感和感知病耻感检出率分别为21.58%和48.95%,感知病耻感总分及7个条目得分均显著高于个人病耻感(P0.05)。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母亲文化程度对个人病耻感和感知病耻感有显著影响(P0.05)。宗教信仰、父亲文化程度影响个人病耻感(P0.05)。性别、民族与个人病耻感和感知病耻感均无显著关系(P0.05)。结论:武汉市中心城区居民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病耻感,社会公众感知到的抑郁症病耻感高于个人病耻感,应加强抑郁知识科普宣传,以减轻公众对抑郁症的歧视和个人对抑郁症的耻感。  相似文献   

2.
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lt;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评癫痫流行病学调查表的真实性,了解自然人群癫痫患者的危险因素状况。 方法:于2005-03/04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昆明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进行癫痫筛查,调查表询问题为5个,内容包括筛查项目、患者基本情况(9项)和健康相关情况(24项)3部分;只要5项中有1项回答为“是”,则判为筛查试验阳性,并与神经内科医生做出的诊断做比较。并对诊断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的调查。 结果:共调查35l例,问卷完整有效349例。①真实性评价:灵敏度94.87%,特异度92.25%,正确诊断指数为0.9095。②不同年龄组之间癫痫患者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r=88.292,P〈0.01),儿童为主要患者群。③经过多因素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癫痫家族史(OR=9.851)、脑损伤(OR=4.301)、非顺产(OR=5.361)和新生儿疾病(OR=4.980)与癫痫有着很强的关联。 结论:该癫痫调查表用于医院癫痫的流行病学筛查真实性较好,可用于癫痫的流行病学筛查。癫痫家族史、分娩方式、脑损伤都是癫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茅丽利   《护理与康复》2018,17(11):12-15
目的调查分析首发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病耻感自我评定量表对12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首发抑郁症患者病耻感自我评定量表得分(20.17±1.68)分,各维度得分依次排序为社交方面维度、能力方面维度、治疗方面维度。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居住情况、户口所在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及抑郁自评得分是首发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解释总变异度为53.828%。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病耻感处于中等水平,影响抑郁症病耻感因素有女性、高龄、离婚/丧偶、独居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自杀提供依据。方法: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CCMD-2-R)收集221例住院的抑郁症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抑郁症自杀未遂71例(32.1%),自杀与绝望(相对危险度RR=9.312)、负性生活事件(RR=3.843)、自杀家族史(RR=3.625)、妄想(RR=3.567)及自责(RR=2.982)呈正相关(P均<0.01)。结论:绝望、负性生活事件、自杀家族史、妄想及自责是抑郁症患者自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癫痫筛查表的真实性评价及癫痫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评癫痫流行病学调查表的真实性,了解自然人群癫痫患者的危险因素状况。方法:于2005-03/04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昆明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患者进行癫痫筛查,调查表询问题为5个,内容包括筛查项目、患者基本情况(9项)和健康相关情况(24项)3部分;只要5项中有1项回答为“是”,则判为筛查试验阳性,并与神经内科医生做出的诊断做比较。并对诊断为原发性或继发性癫痫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的调查。结果:共调查351例,问卷完整有效349例。①真实性评价:灵敏度94.87%,特异度92.25%,正确诊断指数为0.9095。②不同年龄组之间癫痫患者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χ2=88.292,P<0.01),儿童为主要患者群。③经过多因素逐步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癫痫家族史(OR=9.851)、脑损伤(OR=4.301)、非顺产(OR=5.361)和新生儿疾病(OR=4.980)与癫痫有着很强的关联。结论:该癫痫调查表用于医院癫痫的流行病学筛查真实性较好,可用于癫痫的流行病学筛查。癫痫家族史、分娩方式、脑损伤都是癫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未遂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自编抑郁症自杀行为调查表,分别对149例抑郁症患者进行调查评分。结果65例(43.6%)患者出现过自杀未遂,自杀平均年龄为(39.2±15.1)岁,呈双峰分布;主要自杀方式依次为过量服药、割腕、自缢、溺水。单因素分析显示主要危险因素有年龄、病程、自杀家族史、负性生活事件以及绝望感、认识障碍、焦虑躯体化。结论抑郁症自杀未遂与生物心理社会因素有关,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其危险因素的评估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早期明确癫痫复发因素对诊断和治疗癫痫患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然而影响癫痫复发的因素复杂多样,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国外学者对此做了一定的研究。Kim等研究发现,神经功能缺损或脑电图(EEG)异常是复发的危险因素,并且对神经功能缺损和/或脑电图异常的癫痫患者,早期抗癫痫治疗具有潜在的利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防,改善卒中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9月~2018年2月收治的19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是否继发癫痫分为继发癫痫组98例和非继发癫痫组96例,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糖、血脂、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梗死程度、病灶部位以及病灶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程度、病灶部位以及病灶面积与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癫痫密切相关(P0.05)。结论:梗死程度、病灶部位以及病灶面积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痫的高危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以改善卒中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周铨  周列民  朱丹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43-145,F0003
目的:探讨颞叶癫痫患者脑海马硬化细胞脱失的亚群特点及影响海马硬化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001—10/2003—03在广东三九脑科医院住院颞叶癫痫患者15例为观察对象,其中8例海马硬化,7例非海马硬化,手术切除致痫灶,观察两患者组海马病理改变,以正常解剖海马为对照。比较两组手术前临床因素,并分析各临床因素(静止期、病程和最初突发损伤年龄)与海马硬化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CA1区锥体细胞数: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两组均少于对照组[(6.85&;#177;2.68),(11.20&;#177;6.31),(24.30&;#177;2.21)个,F=59.794,P〈0.001]。②CA3区锥体细胞数: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两组均少于对照组((6.38&;#177;2.70),(15.74&;#177;6.93),(28.20&;#177;1.81)个,F=91.440,P〈0.001]。③齿状回颗粒细胞数: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两组均少于对照组[(38.35&;#177;17.93),(100.03&;#177;67.77).(181.09&;#177;10.00)个,F=45.268,P〈0.001]。④门区神经元数量:海马硬化组少于非海马硬化组和对照组,后两组无差异[(50.08&;#177;11.18),(86.60&;#177;23.99).(96.50&;#177;4.20).P〈0.001]。⑤齿状回颗粒细胞,门区神经元数量与最初的突发脑损伤发生年龄呈正相关(r=0.758.P=0.001:r=0.825,P〈0.001),结论:颞叶癫痫患者脑海马结构主要细胞脱失,门区神经元脱失是脑海马硬化的主要特点。脑海马硬化的形成与齿状回关系更为密切。生命早期突发脑损伤是脑海马硬化的可能成因。  相似文献   

11.
50例热性惊厥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有热性惊厥病史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效性惊厥的50例癫痫患者中,由热性惊厥转变为癫痫有多种危险因素,其中前五位依次是:1岁内起病的热性惊厥;反复复发5次以上的热性惊厥,有围产期脑损伤;一组亲属中有热性惊厥或癫痫我,反复出现热性惊厥时体温有下降趋势者。结论:热性惊厥后继发癫痫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因此,对于热性惊厥有转变成癫痫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癫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方法:对50例有热性惊厥病史的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热性惊厥的50例癫痫患者中,由热性惊厥转变为癫痫有多种危险因素,其中前五位依次是:1岁内起病的热性惊厥;反复复发5次以上的热性惊厥;有围产期脑损伤;一级亲属中有热性惊厥或癫痫病史;反复出现热性惊厥时体温有下降趋势者。结论:热性惊厥后继发癫痫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因此,对于热性惊厥有转变成癫痫的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进行预防性治疗,以减少癫痫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翟惠嫦  曾燕 《天津护理》2013,21(3):193-194
目的:分析抑郁症住院患者跌倒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护理方法和防范措施.方法:对56例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以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其危险因素.结果:抑郁患者跌倒与抑郁程度、步态异常、服用安眠药以及抗抑郁药有关.结论:强调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加强防跌倒管理方案的落实,针对跌倒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综合干预措施,并针对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人群癫痫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癫痫的病因,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2013.1.2)、EMbase(1980~2013.1.2)、CNKI(1987~2013.1.2),同时手工检索相关资料,全面收集与癫痫发病危险因素有关的所有病例-对照研究。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获文献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7篇文献,6 641例研究对象,其中病例组3114例,对照组352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癫痫病家族史、颅脑损伤、热性惊厥、新生儿疾病、孕期危险因素与癫痫发病相关,其OR值(95%CI)分别为5.11(3.19,8.20)、4.14(3.63,4.73)、5.10(2.64,9.87)、3.33(1.84,6.05)、3.23(1.80,5.78)。结论癫痫病家族史、颅脑损伤、热性惊厥、新生儿疾病和孕期危险因素是目前癫痫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描述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及其对病耻感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立意取样和深入访谈,以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了10位抑郁症患者,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抑郁症患者对所患疾病有深刻的羞耻感,主要表现在工作、学习、婚姻和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中,患者对病耻感的应对主要表现为隐瞒病情、回避社交、渴求彻底治愈疾病、试图教育他人等方式。结论医护人员应在治疗抑郁症疾病的同时,积极帮助患者应对病耻感,消除自身羞耻感,减少社会歧视,促进其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正>癫痫猝死是癫痫患者突然发生的意外死亡,通过尸检排除中毒及结构性异常的死因,死亡前可有癫痫发作但要排除癫痫发作相关的其他死亡原因(溺水、摔死、意外事故、癫痫持续状态等)~[1]。癫痫患者死亡率约为普通人群2~4倍~[2]。癫痫猝死占癫痫死亡原因2%~18%~[3-4]。癫痫猝死每年发生率为0.1%,虽然发病率低于神经系统其他疾病,但它是继脑卒中之后造成潜在寿命损失的第2大原因~[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对癫痫合并抑郁的影响。方法:癫痫患者766例纳入研究,进行问卷调 查、Beck抑郁量表-II(BDI-II)评分、癫痫相关的耻辱感量表评分、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测量,并对相关数据进 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癫痫患者中抑郁症的患病率为30.3%,其中,轻、中、重症分别为41.3%、34.4%和 2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其他混杂因素之后,血清IL-6第2、3、4分位组相对于第1分 位组是癫痫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血清IL-10第2、3、4分位组相对于第1分位组是癫痫合并抑郁的保护因 素。结论:高 IL-6水平可能是癫痫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高IL-10水平可能是癫痫合并抑郁的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特点,从而探讨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对7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HAMD测定结果分为抑郁症组45例,对照组3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空腹血糖(FBG)、体重指数(BMI)及糖化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因素方面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抑郁症组患者FBG、BMI及HbA1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较高的BMI、HbA1c及FBG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抑郁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病耻感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40例有病耻感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参加常规的康复治疗,如工娱治疗、体育治疗、手工治疗等,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8周针对病耻感的心理护理干预,以促进患者康复。以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90项症状清单(SCL-90)、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为评定指标,对两组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90项症状清单、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病耻感会严重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康复效果,针对病耻感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抑郁症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针对其病耻感进行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患者心理状态,采用Link系列病耻感量表中的病耻感情感体验量表(SRF)和病耻感应对量表(COR)评价患者病耻感改变情况,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SDS、SAS、SCL-90、病耻感量表评分及康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能减轻抑郁症患者病耻感,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