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急性胆红素脑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和25例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资料,所有新生儿均行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检查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扫描,观察对比缺血缺氧性脑病和急性胆红素脑病临床表现,并确定DWI技术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和急性胆红素脑病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结果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壳核高信号、其他部位异常信号检出人数高于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P0.05),而苍白球高信号、底丘脑高信号检出人数低于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P0.05);20例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中18例出现基底节区异常信号;而急性胆红素血症患儿DWI检查均没有基底节异常信号,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技术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与急性胆红素脑病鉴别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刘建华  余山 《中原医刊》2006,33(10):79-7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3例新生儿H IE的MR I异常征象。结果43例H IE轻度17例,主要表现为T1W I上皮层下斑点状及弯曲条状高信号,其中1例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中度24例,其中20例,T1W I表现为两额叶深部对称性点状高信号,4例为两侧脑室边缘条状高信号;重度2例,1例为基底节点状高信号伴脑室内出血,1例T1W I为丘脑区斑片状不均匀高信号,伴内囊后肢低信号及侧脑室边缘条状信号。结论MR I对新生儿H IE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MRI检查,记录病灶数量,根据阅片结果对脑损伤MRI表现进行分型。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临床分度为标准,计算MRI分度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结果本组患儿MRI检出脑水肿19例,颅内出血24例,脑白质受损75例,9例基底节信号异常。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共检出129枚病灶,T1WI103枚,T2WI检出72枚,FLAIR检出117枚。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分度,轻度37例,中度25例,重度18例。以临床分度为标准,MRI正确分度65例,轻度诊断符合率为87.5%(70/80),中度诊断符合率为81.3%(65/80),重度诊断符合率为93.8%(75/80),诊断总符合率为81.3%(65/80),Kappa值为0.707。结论 MRI可以客观反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病理特征与病变程度,对临床医师治疗指导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60例临床确诊为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患儿,采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检测,并联合使用血清学检测,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 (HIF-1),分析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结果。结果根据磁共振成像的影像学情况,60例患儿中有26例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6例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3例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11例单纯性脑水肿。各组病例中,HIF-1蛋白检测从低到高依次为单纯性脑水肿组、局灶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广泛性脑水肿伴基底节损伤组、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联合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波谱(MRS)是一种可在活体上无创性测定脑内代谢物质的方法。MRS能在分子水平上反映脑的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内酸中毒和神经元损伤等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近年来,MRS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研究进展较快,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MRS在HIE的研究进展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黄疸是新生儿出生后常见的疾病,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可发展为高胆红素血症及胆红素脑病等危害新生儿神经系统及生命的阶段。目前磁共振检查、胆红素浓度测定、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等方法应用于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其中磁共振检查又以其软组织分辨率高,无射线损伤等优点成为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磁共振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T1加权苍白球双侧对称性高信号,对指导临床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呈卒中样发病的患者66例。行头颅CT检查排除脑出血后,经临床和MRI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56例,根据行MR检查距发病时间长短将患者分成6 h内,6~24 h,24~48 h,48~72 h 4个组。选取病灶中心和健侧相应部位5×5像素大小区域为各自的感兴趣区,测定各自的ADC值,并计算rADC值。【结果】56例患者均在DWI上显示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符的病灶。病灶在DWI上具有较高的信号强度和清晰度。36例患者经DWI证实在T2WI上显示的部分高信号病灶为陈旧性。10例呈卒中样发病的非急性脑梗死患者DWI上均未显示典型高信号影。56例患者病灶中心的ADC值均低于健侧相应部位(配对t检验,P<0.01);不同时间段的rADC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方差分析,F=2.055,P=0.118)。【结论】DWI在脑梗死超急性期和急性期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在对呈卒中样发病的患者鉴别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按照磁共振不同扫描技术进行诊断的实际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接收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1690例,分别给予常规MRI、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以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针对检测结果间的差异进行对比。结果在本次检测中,常规MRI检测中仅1530例得到确诊,共发现有2013个病变部位,而在DWI检测下,本组患儿中1610例得到确诊,共发现有2123个病变部位。在三种序列共同检测中,本组患儿均得到确诊,检出2201个病灶。结论常规MRI在检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存在有一定局限性,辅助使用DWI、SWI进行检测,可有效提升磁共振技术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10.
1.目的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是新生儿主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明确诊断,进行治疗,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本文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诊断总结分析,旨在提高对该病的CT诊断水平,认识CT在该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为临床早期诊断服务,以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死率,减少或避免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分析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8例早产儿HIE,以45例正常早产儿为对照,采用GE Signa 1.5T MR扫描仪进行DWI(b=1 000 s/mm2)检查,获取表观弥散系数(ADC)图,测量两侧额、顶叶深部白质、基底节区、内囊后肢、丘脑腹外侧核、脑桥区ADC值。结果:HIE患儿顶叶深部白质的ADC值[(1.83±0.09)×10-3 mm2/s]高于正常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顶叶深部白质ADC值为1.84×10-3 mm2/s时,鉴别HIE患儿与正常早产儿的灵敏性为50.0%,特异性为84.4%。结论:顶叶深部白质ADC值可以提供诊断早产儿HIE的有效阈值,有助于提高早产儿HIE诊断准确率,为临床诊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磁共振特征表现以及双侧苍白球T1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T1flair)序列的信号强度与相应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新生儿ABE的颅脑磁共振资料,测量患儿双侧苍白球T1WI信号强度,分析其与血液各项胆红素水平的关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侧苍白球T1flair呈对称性明显高信号23例,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16例,扩散加权成像呈等信号23例。T1flair信号强度与血清总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水平不存在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双侧苍白球T1flair对称性高信号是新生儿ABE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其信号强度与高胆红素血症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门首利 《当代医学》2022,28(4):85-87
目的探究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缺血半暗带(ischemic penumbra,IP)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发病6 h内均接受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PWI)、MRA、DWI检查,根据MRA显示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情况,分为显示M1段闭塞组(n=24)与未显示M1段闭塞组(n=21)。比较两组DWI梗死体积、PWI异常体积,分析MRA-DWI梗死体积不匹配、MRA-DWI梗死部位不匹配情况。结果两组DWI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RA显示M1段闭塞组PWI异常体积大于未示M1段闭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患者中,存在PWI-DWI不匹配36例,占比80.00%;MRA-DWI梗死体积不匹配17例,占比37.78%;MRA-DWI梗死部位不匹配16例,占比为35.56%。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脑梗死扩散加权成像的差异,探讨DWI及表观扩散系数值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测量不同时期梗死病灶ADC值及相对rADC值,比较各期rADC值的差异。结果@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梗死灶显示较常规MRI成像更加准确、清晰。②超急性、急性期rADC最低,分别为(63.13±6.39)%、(67.75±7.90)%,亚急性期时rADC逐渐升高,甚至出现假正常化现象,慢性期时明显高于正常水平,rADC与脑梗死病程具有显著相关(r=0.866,P〈0.001)。结论DWI对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诊断敏感;与ADC值联合应用,有助于及时准确判断脑梗死的分期和病理生理改变,为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磁共振加权成像(DWI)在诊断乳腺癌中的应用。方法:对53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单次激发自旋回波-回波平面成像(SE-EPI)序列行DWI,其中31例良性肿瘤,2例炎性病变,20例恶性肿瘤,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健康志愿者20例作对照组。分析病变组织与正常腺体组织的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病变组与对照组之间,良、恶性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除2例原位癌及1例小纤维瘤未显示外,其他良恶性病变DWI均有显示。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ADC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恶性病变95%的参考值上界1.822×10-3mm2/s作为良恶性诊断标准,敏感性为87.5%,特异性为71.4%。结论:DWI对于乳腺癌具有诊断价值,ADC值有助于乳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胆囊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46例胆囊病变患者资料,其中胆囊癌21例,胆囊良性病变25例。手术前均行磁共振DWI检查,b值为0、800s/mm~2。测量病变的ADC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比较胆囊良恶性病变ADC值之间的差异,并运用ROC曲线评价ADC值的诊断效能。结果胆囊癌的ADC值为(1.23±0.19)×10~(-3) mm~2/s,胆囊良性病变的ADC值为(1.93±0.33)×10~(-3)mm~2/s,胆囊癌的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变(t=-8.57,P0.05)。ADC值诊断胆囊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ADC值≤1.42×10~(-3)mm~2/s为阈值时,诊断胆囊癌的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92.0%,准确度为91.3%。与病理结果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825。结论 DWI在胆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孙敏  罗彩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72-4373
目的:评价旋螺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简称HI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螺旋CT对89例HIE患者进行检查,分析CT表现。结果:所有病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19例合并颅内出血。结论:螺旋CT有助于HIE的诊断,可以了解HIE脑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影像表现,观察二者之间扩散加权成像DWI不同b值下的信号差异,从而进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对已病理证实或影像表现典型、临床及化验指证符合国家诊断标准的16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和2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的扩散加权成像图像,分析内容包括扩散加权不同b值和ADC图像上的信号特点;结果:大部分原发性肝细胞肝癌在扩散加权上随着b值的升高,DWI图像上信号逐渐升高,ADC图像上表现为低值;大部分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在扩散加权上随着b值的升高,DWI图像上信号无明显升高或升高不显著,ADC图像上为高值;两者之间DWI和ADC上有较显著的信号变化差异,可以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9.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脊椎良恶性骨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脊椎良恶性压缩性骨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103个病变椎体均行MRI常规扫描和扩散加权成像,良性组25例44个骨折椎体,恶性组18例31个椎体,结核组20例28个椎体,正常对照组63例共63个椎体。分析病变椎体与正常椎体DWI信号特点,定量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结果:病变组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ADC值明显高于恶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组与结核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散成像ADC定量测定能在很大程度帮助鉴别脊椎骨折的病因。DWI的信号改变不能非常准确地鉴别良恶性压缩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足月或早产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47例,并设同期分娩无围产期窒息缺氧史患儿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CT扫描,取固定点测量相应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胎龄的增加,脑组织CT值也逐渐增大;足月HIE患儿各部位脑组织CT值较正常新生儿均有降低,且临床分度越重,脑组织CT值越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早产HIE患儿脑白质、灰质CT值较对照组患儿明显降低(P<0.05)。结论:CT可对HIE患儿作出早期诊断,且能对颅内出血作出定性、定量诊断,对HIE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