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正>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易转化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难点。清除炎症介质及细胞因子和循环中的内毒素,减轻炎性反应,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继续发展及MODS的进一步恶化。"连续血液滤过"(CAVH)是近年来在治疗SIRS/MODS领域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的新技术,是一种连续的、缓慢的血液净化模式,在SIRS,MODS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显示了很好的疗效。1 SIRS的发病机制SIRS是机体在遭受严重创伤、休克、感染及大手术等急性损害24 h后,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临床综合征,强调病变的动态性和可逆性。现已明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MODS的重要诱因。有学者认为是严重感染或创伤等损害作用于机体后引发的应答性反应。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入血液循环,刺激炎症介质瀑布样释放,导致SIRS,继而导致炎性反应失控,使其由保护性作用转变为自  相似文献   

2.
炎症反应是机体防御反应的重要部分,可提高机体病原体清除能力、促进组织修复,但过度的炎症反应又可加重组织损伤.同时炎症也是众多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病理过程,在疾病始动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慢性疾病的发病本质是巨噬细胞介导的慢性低度炎症[1];炎症失衡是造成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预测和有效干预体内抗炎/促炎细胞因子平衡,是避免SIRS进一步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发展的关键[2].因此,有效干预、调控体内炎症平衡对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体的黏膜表面被不同的微生物密集寄居,微生物和其寄居的环境共同构成微生物生态系统,其中最大、最丰富的就是肠道微生态系统。既往研究阐明了肠道微生态广泛参与宿主的新陈代谢、黏膜屏障、免疫调节等多项生理及病理活动,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屏障。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失调、发育不良、肠道微生态的功能改变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性。本文将对肠道微生态与高血压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探讨肠道菌群作为治疗高血压潜在新靶点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本成果属于创伤外科领域。创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主要病理基础,而胃肠功能衰竭是导致创伤后SIRS失控的重要病理环节。严重创伤后由于剧烈的应激反应,肠粘膜屏障破坏,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经门静脉侵入肝脏,肝脏内主要的炎症效应细胞即枯否氏细胞在清除肠源性细菌和毒素的同时,自身被激活,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使创伤反应加剧,SIRS首先可能在肝脏内被“增强”,  相似文献   

5.
稳定的肠道微生态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和必要条件。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和紊乱与多个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与肠道疾病的关系尤为密切。放射性肠炎是腹盆腔及腹膜后恶性肿瘤患者经放射治疗后并发的肠道放射性损伤,它的发生发展过程很复杂。肠道微生态失衡是形成该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它的常规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以调整肠道微生态为核心的治法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文从肠道微生态对放射性肠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机制进行综述,为临床通过调整肠道微生态治疗放射性肠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静  乔万海 《中国全科医学》2006,9(19):1634-1636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是危重病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失控性发展导致了MODS的发生,本文侧重介绍细胞凋亡和炎症介质基因调控、基因治疗在SIRS和MODS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治疗的难题.除传统的治疗方法外,近年来人们尝试通过免疫治疗来调节机体的炎症反应系统,纠正机体异常自身应答,从而达到治疗SIRS和MODS的目的.本文从阻断炎症反应的激活、调节炎症反应的活性、基因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几个方面综述了SIRS和MODS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8.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是指各种非特异性侵害,如感染、创伤、外科手术及其他危重疾病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SIRS可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早期诊断SIRS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期我科成功救治1位SIRS导致MODS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李妮  杨卓  李淑霞 《中国现代医生》2022,60(28):121-124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诸多研究已证实IBS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紊乱密切相关,细胞因子的失衡、内脏敏感性的增高和黏膜屏障的破坏可介导IBS的发展,各种易感基因和环境因素影响着肠道微生物群和宿主免疫系统。IBS的传统治疗方式不良反应多且易复发,增加患者的痛苦也困扰着内科医生。研究表明,特定的微生物可驱动或抑制炎症。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当前微生态疗法的研究热点,是恢复肠道菌群结构、重建肠道内环境稳态的最佳方式,在治疗IBS方面疗效显著。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BS的关系、FMT对IBS的疗效及FMT治疗IBS机制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肠道是维持机体营养、免疫的重要器官,同时也是体内最大的“储菌库”和“内毒素库”。肠道屏障可因各种刺激而改变,使肠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肠内细菌移位,内毒素、细菌、抗体介质不断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导致多种炎症介质释放,引发和加重失控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而SIRS的发生更加重了肠道损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MODS。近年来,营养支持、肠道康复概念的提出及小肠移植手术的改进使肠功能障碍治疗方面有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曹海宁  周昌宁 《当代医学》2011,17(26):24-26
人体内存在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正常肠道菌群,其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动态的微生态系统。像是一道屏障,保护宿主的健康,维持人体肠道正常生理功能。肠壁内存在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淋巴细胞,以肠粘膜为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肠道菌群在促进免疫系统发育,维持正常免疫功能,协同拮抗病原菌入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免疫系统对肠道菌群又有制约和调控作用,如对正常菌表现为免疫耐受,对病原菌表现为免疫排斥,一旦二者间的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  相似文献   

12.
乌司他丁对手术创伤后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是外科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之一。当外科应激反应过度或失调时,肠黏膜屏障的完整性首先遭到破坏,原先寄生于肠道内的微生物及其毒素经过通透性增高的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触发全身炎性反应(SIRS)和多器官系统衰竭(MOSF),反过来又可加重肠黏膜坏死和细菌移位,形成恶性循环。腹部重大手术具有典型的外科应激反应。术后由于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等作用,可出现肠黏膜水肿、通透性增高,肠绒毛高度降低,肠系膜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损伤肠黏膜的屏障功能。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抗手术应激、减轻SIRS、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作者就乌司他丁对手术创伤应激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常伴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CKD治疗的关键在于减少并发症,延缓CKD的发展及恶化。肠道是应激的中心器官,在创伤、手术、感染等状态下,肠黏膜屏障容易受损,导致肠道细菌易位至其他器官,进而引起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肠黏膜屏障在CKD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肠黏膜屏障损伤是CKD并发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重要原因。因此,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对延缓CKD的发展,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CKD时肠黏膜屏障改变的机制仍不明确,故本文就肠黏膜屏障与CKD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对脓毒症脏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脓毒症是危重症医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是危重症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与机体多系统、多器官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而有效的药物应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为抢救治疗措施的实施赢得更多时间。乌司他丁是从人体尿液中分离纯化的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剂,无免疫原性,主要通过调控炎性介质释放以维持肠道黏膜完整性、改善凝血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进而阻断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进程,具有明显的脏器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帆  罗志刚  董树强 《医学综述》2006,12(6):350-35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常出现代谢紊乱及肠道功能紊乱,严重感染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主要死因。在SAP病程的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营养(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单独或者联合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维护肠道黏膜屏障及机体免疫功能,避免或减轻炎性细胞因子的过量释放和瀑布样级联反应(cascade)造成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MODS,从而显著降低SAP的感染率和病死率。因肠外营养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及“过度营养”的问题,故强调早期放置鼻空肠管到Treitz韧带下方进行肠内免疫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肠道菌群失调会对人体能量代谢、免疫调节、消化吸收等生理过程产生负面影响,成为多种疾病的推动力量,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在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歧杆菌是肠道内的重要细菌,在肠道功能和营养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双歧杆菌保持相对稳定对于发挥肠道正常功能及人体健康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双歧杆菌失调,可能会引发疾病.文章就双歧杆...  相似文献   

1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approach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CM-WM) on infectious multiple organs dysfunction syndrome/multiple system and organ failure (MODS/MSOF) for elevating the successful rate of rescuing the patients. Methods: Diagnosis with western medicine and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CM in 225 in-patients of acute infectious disease complicated with MODS/MSOF were conducted, and TCM treatment, based on western medical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as given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the TCM-WM therapy. Results: Up to the end of 1998, 161 cases of the 225 cases were successfully cured and 64 died, the mortality being 28.4%. Among them, 58 out of 140 cases of MSOF died, the mortality was accounted for 41.4%. In 106 cases conformed to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SOF proposed by Professor Knaus WA, USA, 52 cases were cured successfully and 54 died, the mortality being 50.94%. Conclusion:TCM-WM treatment could elev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reating MODS, the mechanism might be through improving the hemodynamic and hemorrheologic condition of patients to relieve nail-fold microcirculation disorder; influencing the levels of cytokine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 so as to alleviate the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action, it might also abate the inhibited condi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alleviate the intestinal flora imbalance, prevent intestinal bacteria and endotoxin malposition, and protect cells from peroxidation.  相似文献   

18.
奥曲肽在炎性肠梗阻中对炎性介质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奥曲肽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炎性介质(IL-6,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5例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对照)10例,奥曲肽组1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2,4,6,10d的IL-6,TNF -α变化情况和胃肠减压量、肠通气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奥曲肽组IL-6,TNF-α的表达明显降...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oexplorethediagnosticandtherapeuticapproachofintegratedtraditionalChineseandwesternmedicine(TCM WM)oninfectiousmultipleorgansdysfunctionsyn drome multiplesystemandorganfailure(MODS MSOF)forelevatingthesuccessfulrateofrescuingthepatients.Meth…  相似文献   

20.
肖琦凡 《医学综述》2014,20(17):3189-319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通透性异常、肠道免疫功能紊乱、内脏高敏感性、肠道动力异常、遗传及心理-社会因素等。近年来,益生菌治疗IBS的研究日益深入。该文将从调节肠道菌群、增强肠黏膜屏障功能、调节肠道免疫功能及降低内脏高敏感性等方面对益生菌治疗IBS的机制及安全性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