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李云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698-3700
目的探讨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原阳县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7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各35例。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时间、肛门动力学及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最大静息压、最大收缩压、静息向量容积、收缩向量容积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改良预防性回肠造瘘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可改善患者肛门动力学,有效预防吻合口瘘发生,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术中回肠造口预防吻合口漏.方法 回顾2003年~2010年间行直肠癌根治术90例,分别采用双吻合器加回肠造口41例与双吻合器未加回肠造口49例,对比两组吻合口漏的发生率.结果 行回肠造口组无吻合口漏发生.未行回肠造口组有3例吻合口漏发生.结论 低位直肠癌回肠造口对预防吻合口漏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预防吻合口漏而行的一种安全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8):14-17+21
目的研究预防性回肠造瘘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吻合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2例行低位吻合的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吻合根治术,其中48例采用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造瘘组),84例未采用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未造瘘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造瘘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快于未造瘘组,造瘘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拔除盆腔皮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未造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瘘组和未造瘘组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0和10.71%(9/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8/48)和21.43%(18/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术具有造瘘时间短、造口并发症较少、造口回纳简单等优点。结论对腹腔镜直肠癌行低位吻合根治术患者施行预防性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能有效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改良襻式回肠末端造瘘术,操作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开腹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并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按全直肠系膜切除原则行直肠癌前切除术,观察组在切除吻合后加行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术,对照组不用。观察两组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2.5%(1例),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症状较轻,行骶前引流管低压冲洗引流后愈合;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4±0.5)d,进食时间(1.5±0.5)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5.8±0.9)d,术后住院时间(9.4±1.8) d,治疗费用(3.9±0.3)万元。对照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20.0%(8例),发生吻合口瘘患者的症状较重,其中1例行骶前引流管冲洗引流治愈;3例按高位肛瘘行吻合口瘘切开挂线引流术,术后经药物坐浴、冲洗换药治愈;4例症状较重,因弥漫性腹膜炎行二次回肠造瘘手术;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3.4±0.9) d,进食时间(4.2±0.6)d,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7.4±1.4)d,术后住院时间(14.6±3.2)d;治疗费用(4.2±0.7)万元。两组术后观察指标吻合口瘘发生率、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纵切式回肠襻式造瘘可显著降低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且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骶前引流管拔除时间明显提前,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性造口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2007年1月~2017年10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预防性造口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中的应用相关文献和研究。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16篇,预防性造口组2654例,未造口组29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研究数据显示: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比较,未造口组有较高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20,95%CI[0.11~0.38],P0.00001)。国外研究数据显示: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比较,未造口组有较高的吻合口瘘发生率(OR=0.34,95%CI[0.24~0.47],P0.00001)。综合国内外研究数据显示:预防性造口组与未造口组比较,未造口组也有较高的吻合口发生率(OR=0.29,95%CI[0.22~0.39],P0.00001)。结论无论国内和国外研究结果均显示预防性造口可以降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因此建议在行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中可以选择性用预防性造口。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行腹腔镜下行直肠癌根治术加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护理。方法:对45例直肠癌手术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造口定位、术后造口观察、皮肤护理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造口周围皮肤问题。结果:45例患者自术后到造口回纳期间出现造口皮肤过敏3人,机械性损伤5人,粪水性皮炎5人,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提高低位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甫根  罗文君  钱川  孙萌  许政文 《西部医学》2021,33(12):1836-1839
目的 探讨自闭式回肠造口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20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行预防性造口的直肠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行回肠末端袢式造口患者69例,纳入袢式造口组,行自闭式回肠造口手术患者35例,纳入自闭造口组。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比较两组术后近期及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袢式造口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长于自闭式造口组,住院费用高于自闭式造口组(P<0.05)。两组患者近期及远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相比于回肠袢式造口,自闭式回肠造口可避免二期回纳手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邓修民  肖进  林李生 《海南医学》2013,24(24):3697-3698
目的对比分析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应用肛管引流与预防性造口预防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6年广西百色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行肛管引流和预防性造口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进食流质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吻合口瘘、造口并发症、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等方面,引流组低于造口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应用肛管引流能有效预防吻合口瘘,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治疗费用,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周轶冰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40-42+45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减少高风险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在我院经肠镜取病理确诊为直肠癌且行Dixon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术中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对照组仅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不做造瘘。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中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住院费用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可以使患者术后肠道功能快速恢复,改善营养不良,提高免疫力,有效地降低高风险直肠癌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47例中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保肛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位直肠癌手术根治方式及保肛的效果.方法 本组总结了47例低位直肠癌开腹在TME手术规范操作下进行直肠低位或超低位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的近期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近期并发症为吻合口瘘2例,远期吻合口部分狭窄无梗阻6例,控便率100%.结论 严格掌握保肛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患者、规范手术是根治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冲洗法应用于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Dixon手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 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438例Dixon手术中39例吻合口瘘患者的治疗方法,根据冲洗方法不同将吻合口瘘患者分为传 统冲洗组(23例)和改良冲洗组(16例),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研究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 8.9%(39/438),39例吻合口瘘患者经过非手术治疗均治愈。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改良组患者引流管开口周围皮肤 清洁程度明显高于传统组,而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引流管拔出时间均短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改良冲洗法相 对于传统法更适用于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患者或家属均可操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or excision,TME)中、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中、低位直肠癌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疗效、术后局部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5年生存率77.1%(64/83);局部复发率6.02%(5/83);术后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分别是6.02%(5/83)和4.81%(4/83)。结论:TME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必须遵循的原则,其可有效降低局部复发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老年直肠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后肛门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在老年患者直肠癌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随访1999年3月—2005年5月行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直肠癌73例,按年龄分为70岁以上组(A)和70岁以下组(B),分别对两组患者6个月、12个月时的肛门功能按徐忠法肛门功能评价方法进行评分。结果6个月时肛门功能A组优(0/38)、良(17/38)、一般(10/38)、差(11/38),B组优(0/35)、良(6/35)、一般(19/35)、差(10/35);12个月时肛门功能A组优(9/38)、良(16/38)、一般(6/38)、差(7/38),B组优(5/35)、良(16/35)、一般(9/35)、差(5/35),运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6个月时,A、B两组肛门功能恢复程度有差异;12个月时,A、B两组肛门功能恢复程度无差异。结论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患者低位直肠吻合术后肛门功能同一般低位直肠吻合术后患者肛门功能无差异。  相似文献   

15.
15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辅助经肛门拖出式吻合保肛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35~215 min,平均155min;术中出血65~105 ml,平均75 ml,术中无肠管、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距齿状线1.0~3.0 cm,术后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术后3月排便次数4~6次/d,随访3~19个月,未发现吻合口复发及穿刺孔种植转移。  相似文献   

16.
卢小可  吴迪 《重庆医学》2013,(23):2728-2729,2732
目的探讨纳米炭示踪剂在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6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分为纳米炭示踪剂注射组和常规组,纳米炭示踪剂注射组术前20~14h注射,根据TME原则行腹腔镜下根治术,术后分析比较两组检获淋巴结情况。结果注射组检获淋巴结总数287枚,高于常规组124枚(P<0.05);平均淋巴结检获数(22.12±3.50)枚/例,高于常规组(9.56±1.50)枚/例(P<0.05);平均小于5mm淋巴结检获数(9.18±1.41)枚/例,高于常规组(3.50±0.82)枚/例(P<0.05);平均阳性淋巴结阳性检获数(3.10±0.37)枚/例,与常规组(2.62±0.25)枚/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炭示踪剂应用于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能提高淋巴结检获数,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能为术后临床分期、后期治疗提供帮助;能为术中清除淋巴结以及肿瘤远端切除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徐明凤   《中国医学工程》2013,(10):13-13,15
目的验证并总结TME联合使用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前切术(Dixon术)中的临床价值和确切疗效。方法按照低位直肠癌前切术的适应症入组患者,确定切除癌肿远端肠断2.5 cm后,肛门括约肌功能仍健全者依据TME原则行Dixon术,并联合使用双吻合器。结果入组50例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无1例死亡,吻合口瘘2例(4%),吻合口狭窄1例(2%),术后随访:局部复发5例(10%)。结论严格按照适应症选择患者,依据TME原则,行Dixon术并联合应用双吻合器可以达到根治低位直肠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保肛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术中放置引流支架管对吻合口漏的预防作用.方法:对本科2006年1月~2009年1月中低位直肠癌32例行低位前切除术保肛,采用单吻合技术借助辅助手段,吻合保肛成功.吻合后经肛放置大口径肛管经吻合口向上插入至吻合口上方10 ~20 cm处肠管,起到支架及引流目的.结果:该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别应用问卷调查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来评价超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肛门功能。方法对25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患者进行Vaizey和Wexner评分以及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分别选择同期25例直肠癌低住前切除术及25例肛门功能正常的患者作为对照研究。结果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的Vaizey和Wexner评分在术后1个月均高于低住前切除术,但在术后1年差异却没有显著性,而两者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的结果在术后1年却仍有差异。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一直有显著性。结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肛门功能短期内不如低住前切除术,虽然长期的结果可以接受,但仍达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使用国产一次性单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外科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8月~2004年10月采用国产单吻合器行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7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72例中Dukes分期:A期18例,B期29例,C期25例。9例(12.5%)出现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5例(6.94%),伤口感染2例(2.77%);切口疝2例(2.77%);低位前切除45例中,3例(6.67%)控便不良,有正常便意.可控制半成形便.对稀便及水样便控制较差。结论:应用国产一次性单吻合器技术进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安全性好,经济实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成功率高.对预后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