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门静脉部分动脉化对肝部分切除大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72只SD大鼠分为门静脉部分动脉化组、非门静脉动脉化组及对照组.观察术后2、6、12h血清ALT,AST,以及肝组织中ATP、ADP、AMP含量的变化,并计算EC值;同时取肝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门静脉部分动脉化组、非门静脉动脉化组及对照组三组间血清AST和ALT在术后2h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h及12h三组血清AST和ALT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P〈0.01及P〈0.01).(2)门静脉部分动脉化组、非门静脉动脉化组及对照组三组间术后各时点肝组织ATP、ADP、AMP及EC值均有明显增加(分别为P〈0.01).(3)非门静脉动脉化组肝组织病理变化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加重;门静脉部分动脉化组病理变化较轻.结论 门静脉部分动脉化可以保护大鼠肝部分切除的肝脏细胞功能,并改善肝细胞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2.
大鼠严重烫伤后早期肠道营养对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光镜、电镜、冷冻蚀刻,观察了大鼠严重烫伤(30%TBSAⅢ°)后24h内回肠粘膜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烫伤对照组,伤后3h开始出现各种病理改变:回肠粘膜固有层水肿,中性粒细胞浸润,绒毛顶部上皮下出现囊状空隙,中央乳糜管扩张,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回肠上皮细胞连接分离,微绒毛坏死脱落,线粒体空化、嵴断裂,核周间隙扩张;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的嵴状突起排列紊乱,数量减少,融合或脱节。早期肠道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营养对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肝切除术后患者96例,随机分成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营养组(EIN组)48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8例,EIN组在肝切除术后24 h经鼻空肠营养管滴注肠内营养剂加精氨酸、谷氨酰胺;PN组在肝切除术后24 h,经深静脉连续滴注肠外营养液。比较两组术后第1、3、7天血WBC计数、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浆内毒素含量以及术后7 d内肠道排气时间和大便球菌与杆菌比异常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WBC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两组ALT、TBIL、内毒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术后第7天,EIN组ALT、TBIL、内毒素含量明显低于PN组(P均<0.05);EIN组患者术后肠道排气时间短于PN组(P<0.05),大便球菌与杆菌比异常率低于PN组(P<0.05)。结论肝切除术后患者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免疫微生态营养可补充肠道正常菌群,减少细菌移位,有助于肠道功能恢复,并可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观察了胎肝细胞腹腔移植对肝硬化大鼠肝部分切除术后的肝再生及代谢变化的影响,发现肝硬化大鼠较正常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肝衰死亡率增加,肝再生及血浆白蛋白的恢复延迟。胎肝细胞腹腔移植可加快其恢复过程,对减少肝切后的肝衰死亡具有一定的作用。移植的肝细胞同时可引起机体的排斥反应,短期内即破坏消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黄龙汤对脓毒症大鼠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5只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15只)、西药治疗组(15只)和中西药联合治疗组(15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复制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只手术,不行CLP。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2 m L生理盐水;西药对照组腹腔注射美罗培南每次50 mg;中西药联合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灌胃中药黄龙汤[生大黄(后下)15 g,芒硝10 g,枳实15 g,厚朴10 g,人参10 g,当归20 g,黄芩15 g,甘草10 g,大枣12 g,煎浓成150 m L]每次2 m L(含生药0.68 g/m L),4组均每日2次。给药4 d后处死大鼠,腹主动脉取血。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变化。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西药组、中药+西药组回肠黏膜淋巴细胞中CD_4~+、CD_8~+T细胞及CD_4~+T/CD_8~+T值均较模型对照组显著上升(P0.05)。中药+西药组CD_4~+T细胞较西药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中药汤剂黄龙汤在脓毒症大鼠中具有提高CD_4~+T细胞计数,对抗脓毒症免疫抑制,提高脓毒症模型大鼠生存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微生态调节剂对肝硬化肠屏障改变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ng ST  Zhao HY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9):2742-2743
肝硬化时肠屏障会发生一系列改变,特别是合并腹水及细菌易位(bacteria translocation,BT)时肠道通透性显著增加,且出现早于肠黏膜形态的明显变化。肝硬化患者十二指肠远端由紧密连接相连的肠上皮细胞间隙增宽,微绒毛变短、变粗等超微结构异常旧。导致机械屏障改变。抗体、溶菌酶、黏液及酸碱分泌减少;肠黏膜内pH下降,肠腔内pH上升;肠腔内胆盐缺乏均导致化学屏障改变。肝硬化患者结肠细菌,特别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等需氧菌及梭菌等厌氧条件致病菌显著增多,而正常结肠内占优势的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真杆菌、拟杆菌数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甘氨酸(Gly)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成年雌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组(A)、胆总管结扎组(B)和胆总管结扎+甘氨酸组(C)。手术结扎胆总管复制梗阻性黄疸模型。甘氨酸用药方法为术前5 d及术后自由饮用含5%甘氨酸的水溶液,术后第21天处死大鼠,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和肠道匀浆组织NO含量,并观察肠道形态学变化和黏膜厚度、绒毛高度。结果:与假手术组(A)比较,胆总管结扎组(B)血清胆红素水平、肠组织中NO含量均明显增高(P<0.01), 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均明显 降低(P<0.01),肠道组织结构损害较重。胆总管结扎+甘氨酸组(C)肠组织中NO水平较胆总 管结扎组(B)明显降低(P<0.01),肠道组织结构损害较轻。虽然胆总管结扎+甘氨酸组(C)胆红素水平较假手术组(A)增高(P<0.01),但是肠组织中NO水平、肠绒毛高度、黏膜厚 度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梗阻性黄疸时,NO水平增高,肠道屏障功能受到严重 破坏,甘氨酸能降低内毒素的生物学效应,减少NO的产生,有助于梗阻性黄疸时的肠道屏障功能保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对肝纤维化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盐酸小檗碱组,每组20只。模型组和盐酸小檗碱组采用40%CCl4橄榄油溶液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盐酸小檗碱组于模型建立第4周予盐酸小檗碱150 mg/(kg·d)灌胃干预动物。各组大鼠肝组织HE及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各组大鼠小肠组织HE染色观察黏膜上皮绒毛结构及排列情况;全自动生物化学检测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白蛋白(ALB)含量;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大鼠血二胺氧化酶(DAO)活性;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小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盐酸小檗碱组肝组织G评分及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盐酸小檗碱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盐酸小檗碱组小肠黏膜结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出现,复杂的微生物组分得以完整的描述,肠道微生态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与功能被逐渐阐述。然而关于肠道菌群失调与肝硬化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具体病理生理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本文基于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13.
医学论坛网报道,近日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欧娅、贾林、邱嘉华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infliximab(TNF-α单抗)对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模型肠动力及肠屏障损害的保护作用。研究指出,早期使用infliximab可有效改善ANP大鼠的胃肠动力功能及减轻肠屏障损害。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2卷第1期《中华胰腺病杂志》上。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终末阶段,由一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呈现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改变.肝硬化早期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晚期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癌变等许多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曾报道 picroliv 是从胡黄连根和根状茎中分得的标准化环烯醚萜葡萄糖甙组分,具有护肝作用。可拮抗半乳糖胺、硫代乙酰胺、黄曲霉素 B_1、单猪屎豆碱(monocrotalin)和扑热息痛等物质诱导的肝毒性。以上报道一般是用这些毒物引起的原生质膜、线粒体、溶酶体、微粒体的有关酶和肝脏的化学成分以及血浆中的碱性磷酸酯酶、转氨酶、胆红素、  相似文献   

16.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3):379-383
目的:探究参麦注射液对肝硬化大鼠模型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和参麦注射液组(C组),每组各20只。A组不做任何处理,B组与C组采用四氯化碳(CCL4)综合法制备肝硬化模型,B组制备模型成功后灌胃生理盐水, 1次/d,每次10 mL/kg,C组制备模型成功后立即腹腔注射10 mg/kg参麦注射液,1次/d。连续给药30 d。观察各组大鼠的小肠组织病理学情况,比较血浆二胺氧化酶(DA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内毒素(ETX)、D-乳酸、各淋巴细胞亚群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结果:A组大鼠肠绒毛紧密而整齐,上皮细胞结构和固有层结构完整且正常。B组肠绒毛紊乱,多数存在变短、断裂,甚至脱落,存在脂肪浸润、固有层充血、毛细血管扩张、炎细胞局灶性浸润现象。C组肠绒毛紧密而整齐,形态正常,未见脱落、断裂,中央乳糜管正常,固有层少数毛细血管充血,存在少量炎细胞浸润。A组大鼠的血浆DAO、TNF-α、IL-6、ETX、D-乳酸水平均低于B组和C组,且C组低于B组;A组大鼠的CD3~+、CD4~+、CD4~+/CD8~+、sIgA水平高于B组和C组,且C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改善肝硬化大鼠模型的肠道屏障功能,改善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缓解肠粘膜损伤,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肠道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和大承气汤组。假手术组不给予药物干预,SAP组和大承气汤组于造模前24h、18h、12h、6h分别给予蒸馏水和大承气汤灌胃。SAP大鼠模型采用逆行胆胰管注射法制备。各组动物于造模后6h、12h、24h、36h取腹主动脉血和末端回肠组织,血清生化法测定淀粉酶,RT-PCR法检测末端回肠组织的HMGB1-RNA和COX-2 RNA表达。结果 SAP组和大承气汤组各时间点死亡比较,大承气汤组的死亡率在24h、36h较低。在造模后6h,3组动物的淀粉酶、HMGB1-RNA表达、COX-2 RNA表达均达到最高,但假手术组最低,其次为大承气汤组;在12h、18h、24h时,与SAP组比较,大承气汤组的淀粉酶、HMGB1-RNA表达、COX-2 RNA表达能够较快地降低。结论大承气汤能够降低SAP大鼠末端回肠的HMGB1-RNA和COX-2 RNA表达,从而保护肠道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大黄煎液联合谷氨酰胺能否减少急性肝衰竭大鼠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并探讨其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5组,模型组(A组),大黄防治组(B组),谷氨酰胺(Gln)防治组(C组),大黄联合谷氨酰胺防治组(D组),对照组(E组).A、B、C、D组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GalN)建立急性肝衰竭(AHF)大鼠模型.造模前两天,B组予大黄煎液灌胃,C组予Gln溶液灌胃,D组予大黄煎液和Gln溶液灌胃,A组和E组予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造模4天后处死动物,观察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及平均组织含菌量的情况,观察回肠组织学改变,测量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 D组肠系膜淋巴结易位率(50%)明显低于A组(100%)(P<0.05),D组亦低于B组(63.6%)、C组(60%)(P>0.05).D组肠系膜淋巴结平均组织细菌含量(1.80 ±2.31)×103CFU/g低于A组(10.54 ±4.08)×103CFU/g(P<0.01),但与B组(3.59±3.80)×103CFU/g、C组(3.12±3.54)×103CFU/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的肠绒毛高度1.77±0.14μm显著高于B组1.23±0.92μm (P<0.01)和C组1.45±0.13μm (P<0.01).D组的肠隐窝深度1.46±0.15μm显著高于B组0.92±0.11 μm(P<0.01)和C组1.15±0.13μm (P <0.01).结论 大黄能护肝降酶退黄,改善肠道微循环,谷氨酰胺具有保护肝脏、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等作用.大黄联合谷氨酰胺能改善AHF大鼠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对AHF大鼠肠道细菌易位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态对肝硬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纳入100例非肝硬化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10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对2组进行肠道菌群和粪便pH值分析.然后将观察组10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益生菌制剂治疗,常规组不予益生菌治疗,治疗时间为1年.对试验组与常规组患者肠道菌群、粪便p...  相似文献   

20.
肠道营养因子与肠粘膜屏障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