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伟文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8,(5)
噬菌体抗体库(surface display phage antibody library)技术用PCR扩增出抗体的全套可变区基因,通过噬菌体表面表达技术(surface display),把Fab段或单链抗体(single chain Fv,ScFv)表达在噬菌体表面,经过“吸附-洗脱-扩增”过程筛选并富集特异性抗体。这一技术将表型和基因型联系在一起,使识别抗原的能力和进行再扩增的能力结合在一起,是一极为高效的表达、筛 选体系,使单抗的制备根本改观,在生物技术领域极具潜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PCR技术从生物个体内扩增出整套抗体轻、重链V区基因,克隆λ噬菌体或噬粒表达载体系统,构建抗体表达文库,通过抗原亲和吸附→洗脱→繁殖(Panning)从中筛选富集多种目的克隆,制备相应单克隆抗体。本文就此项技术研究新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技术从生物个体内扩增出整套抗体轻、重链V区基因,克隆λ噬菌体或噬粒表达载体系统,构建抗体表达文库,通过抗原亲和吸附→洗脱→繁殖(Panning)从中筛选富集多种目的克隆,制备相应单克隆抗体。本文就此项技术研究新进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噬菌体抗体组合文库技术作为噬菌体展示和抗体组合文库两种技术的集成,自1990 年建立以来,经过不断发展,目前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的许多领域。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该技术在抗体基因扩增、载体构建、筛选方法和亲和力成熟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唾菌体抗体库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桂鑫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9,22(6):350-354
噬菌体抗体组合文库技术作为噬菌体展示和抗体组成文库两种技术的集成,自1990年建立以来,经过不断发展,目前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的多领域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该技术在体基因扩增、载体构建、筛选方法和亲和力成熟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8.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抗体在在临床医学研究和食品环境安全检测等方面应用广泛,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基因工程抗体的方法成为抗体技术研究的热点,自从Smith于1985年第一次成功地将EcoR I核酸内切酶基因插入丝状噬菌体基因PIU中,并在噬菌体表面表达出了融合的蛋白,及1990年McCafferty等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库容为106的抗体库,并从中成功地筛选出了溶菌酶单链抗体后,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为了抗体工程中的一种新兴的抗体制备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噬菌体抗体是指在其表面表达有Fab抗体或单链抗体(scFv)的噬菌体。用基因克隆技术将B细胞全套可变区基因克隆出来, 组装到表达载体内并表达到噬菌体表面形成噬菌体抗体的群体, 即为噬菌体抗体库 [1]。经特定抗原或细胞筛选后, 便可获得特异性抗体。噬菌体抗体库的筛选是关键环节和步骤 [2, 3]。1 噬菌体呈现人抗体库的基本原理噬菌体抗体在膜表面表达, 是通过Fab段或ScFv与单链噬菌体外壳蛋白形成融合蛋白而完成。其特点是“它既可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其结合, 又能够感染宿主菌进行再扩增”。利用其可再扩增的特性, 以靶抗原通过亲…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就噬菌体抗体库技术在制备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改良抗体性能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基因工程抗体被称为第三代抗体,其中全套抗体库(亦称为噬菌体抗体库)又较另两种某因工程抗体(嵌合抗体、改形抗体)优越,可实现单抗的人源化、小型化和多功能化,而且理论上若构建一个足够大容量的全套抗体库,便可从中筛选抗任何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从而克服了杂交瘤单抗用于体内的局限性,将来可能代替杂交瘤单抗技术并可用于体内诊断和治疗人类疾病,本义就抗体库构建流程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杜桂鑫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1999,(5)
噬菌体抗体库是抗体组合文库技术和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项新技术,近年来已经逐渐成为基因工程抗体研究的关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方面。本文着重对该技术在医学微生物学、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研究以及疾病诊治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同时也对其应用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3.
施黎银;周辉;赵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9,35(12):2135-2142
目的:利用哺乳动物细胞表面抗体展示技术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抗体细胞库,以寻找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性抗体。方法:将载体pcDNA5/FRT改造成双表达载体pcDNA-DHL。分离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PCR扩增抗体重链可变区和Kappa型轻链全长,连接至双表达载体pcDNA-DHL,即动脉粥样硬化抗体基因库pDHL-As,将其转染Flp-In™-CHO细胞(FCHO),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抗体在细胞表面的表达。加入潮霉素筛选出成功转染pDHL-As载体的细胞,即为动脉粥样硬化全长抗体细胞库。结果:成功构建双表达载体pcDNA-DHL。构建的重、轻链初库容量分别达1.79×105和1.80×105,理论上抗体库多样性为2.32×1010。动脉粥样硬化抗体库pDHL-As可成功展示在细胞表面,并分选出45个表达抗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抗体的FCHO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一个动脉粥样硬化全长人源抗体细胞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治疗性抗体的临床应用对抗体的研究和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抗体也由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发展到基因工程抗体阶段。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出现,为抗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治疗性抗体的临床应用对抗体的研究和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抗体也由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发展到基因工程抗体阶段。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出现,为抗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单克隆抗体(mAb)药物研制经历了鼠源性、人鼠嵌合、人源化改造以及全人源这4个阶段,其中全人源抗体因其免疫原性最低而得到相对广泛的应用。全人源抗体的制备主要包括转基因鼠技术和抗体库技术,在抗体库技术中主要包括基于原核表达系统的噬菌体技术和基于真核表达系统的核糖体技术、酵母技术以及哺乳动物细胞技术。本文主要综述了近些年来基于真核表达系统的抗体库技术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7.
噬菌体抗体库(phage antibody library)技术是由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而来的一项新型抗体制备技术。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的基础,噬菌体展示技术,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的Smith[1]首次证实丝状噬菌体fd基因组能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18.
PhageDisplay技术是将外源蛋白通过与丝状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而将外源蛋白表达于噬菌体颗粒的表面。该技术已被应用于噬菌体抗体库中,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鼠单抗的人源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它可以使人们在体外模拟体内抗体产生的过程,构建总抗体库,不经细胞融合,甚至不经免疫制备针对任何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本文综述了该技术近年来在抗体库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9.
Phage Display技术在抗体库中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全喜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1997,20(4):209-213
Phage Display技术是将外源蛋白通过与丝状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而将外源蛋白表达于噬菌体颗粒的表面。该技术已被应用于噬菌体抗体库中,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鼠单抗的人源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它可以使人们在体外模拟体内抗体产生的过程,构建总抗体库,不经细胞融合,甚至不经免疫制备针对任何抗原的单克隆抗体。本文综述了该技术近年来在抗体库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筛选结肠癌单抗MC3的抗独特型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结肠癌单抗MC3的噬菌体呈现型抗独特型抗体(anti-Id)。方法:分离经单抗免疫鼠脾脏的mRNA,经RT-PCR分别扩增抗体VH和VLDNA,进而连接形成ScFv DNA。将ScFv DNA与载体pCANTAB5E的连接产物转化于大肠杆菌TG1,经M13KO7挽救后获得噬菌体呈现型ScFv文库。以MC3对文库进行四轮筛选后,随机挑取克生经ELISA筛选呈现anti-Id ScFv的噬菌体克隆。结果:VH、VL和ScFv DNA分别约为340、320和750bp。抗体ScFv文库经四轮筛选后,在随机筛检的50个克隆中得到15个呈现antii-Id ScFv的菌体单克隆。结论:用噬菌体抗体库技术成功地获得了单抗MC3的anti-Id ScFv,从而为进行结肠癌重组anti-Id疫苗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