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原基因变异与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性关节炎病因尚不清楚。曾认为炎症、创伤、肥胖及代谢障碍都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遗传因素可能是发生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因素,本文就骨性关节炎的遗传学发病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图象分析的关系   总被引:69,自引:1,他引:69  
目的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Ⅲ型胶原(CⅣ)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关系及对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5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所有患者均做肝活组织检查,对肝组织标本行Masson法网状纤维染色,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下对肝组织网状纤维染色标本进行纤维组织定量测定。结果 血清HA、PCⅢ、CⅣ水平与肝组织  相似文献   

3.
血清HA、PCⅢ、CIV定量对肝组织纤维经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定量对肝组织纤维化不同阶段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253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所有患者同时做了肝组织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urve)曲线确立HA、PCⅢ、CⅣ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和肝硬化(分期S4)的截断值及其诊断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血清HA、PCⅢ、CⅣ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的截断值分别为90μg/L、90μg/L、75μg/L,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4%、82.0%、63.1%,特异分别为70.2%、60.8%、83.8%,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86.7%、83.5%、90.4%,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59.8%、58.4%、48.4%。HA、PCⅢ、CⅣ诊断肝硬化的截断值分别分210μg/L、150μg/L、90μg/L,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2%、76.4%、80.0%,特异度分别为85.3%、68.7%、75.8%,PPV分别为65.4%、40.4%、47.8%,NPV分别为98.8%、91.3%、93.2%。结论 测定血清HA、PCⅢ、CⅣ水平可以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其中以HA对肝梗化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放免法同时检测了205例各型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耻)和层粘连蛋白(LN)的含量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同时选择临床献血员血清共25份做对照。结果见表1、表2。 3.讨论 Galambos、李伟道等先后建立了血清PCⅢ  相似文献   

5.
探讨Ⅰ、Ⅲ和Ⅳ型胶原在形成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Ⅲ和Ⅳ型胶原在40例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表达。Ⅰ、Ⅲ和Ⅳ型胶原在肝包虫囊肿周围纤维囊壁中出现特异性分层表达。靠近虫体侧纤维囊壁中,Ⅰ、Ⅲ和Ⅳ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375%和400%。靠近肝实质侧纤维囊壁中,Ⅰ、Ⅲ和Ⅳ型胶原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75%、825%和850%。Ⅰ、Ⅲ、Ⅳ型胶原在两层中表达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P<001,P<001)。肝包虫囊肿周围人体纤维囊壁分层,Ⅰ、Ⅲ和Ⅳ型胶原与肝实质侧纤维囊壁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IV型胶原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Ⅳ型胶原是基底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分子结构及代谢方式与间质胶原明显不同。在肝纤维化时,Ⅳ型胶原在Disse间隙内显著增加,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直接影响肝病的预后。血清Ⅳ型胶原及其前肽测定,不仅反映肝纤维化程度,而且对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对肝纤维化过程中Ⅳ型胶原的研究进展作了扼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比较慢性肝炎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与Ⅲ型胶原的前胶原氨端肽原(PⅢNP)对诊断肝纤维化的实用价值。对114例肝穿病理诊断的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同时进行血清PCⅢ及PⅢNP的检测,均用放射免疫法。肝穿刺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作肝炎症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病理组织学分度,探讨PCⅢ及PⅢNP与它们关系。114例轻、中、重度慢性肝炎患者,PCⅢ及PⅢNP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这2项指标均与肝脏炎活动度分级、肝纤维化程度分期及慢性肝炎的病理组织学分度有关。相关系数PCⅢ0.446、0.412和0.343;PⅢNP为0.463、0.403和0.308。PCⅢ及PⅢNP检测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均有意义,PⅢNPO在早期肝纤维化方面比PCⅢ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Ⅲ、Ⅳ型胶原在CP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在胰腺间质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6例CP标本及6例正常胰腺组织中Ⅲ、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16例CP中,Ⅲ型、Ⅳ型胶原表达均为轻度以上深染,其中重度深染50%(8/16),中度深染31.25%(5/16);而正常胰腺组织Ⅲ、Ⅳ型胶原表达均为浅染。正常胰腺组织中Ⅲ、Ⅳ型胶原表达于基底膜、间质纤维、导管壁、血管壁,Ⅲ型胶原以间质纤维表达最明显,Ⅳ型胶原以基底膜表达最明显。CP组织中Ⅲ型胶原表达于基底膜、间质纤维、导管壁、血管壁,以间质纤维最明显;Ⅳ型胶原表达于基底膜、间质纤维、导管壁、血管壁,以基底膜最明显。结论Ⅲ、Ⅳ型胶原的表达增强在胰腺纤维化的形成中可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肝纤维化胶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制作四氯化碳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用VG、RF染色显示Ⅰ、Ⅱ型胶原并进行计算机图像分析,放免法测定肝匀浆及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应用上述指标反映肝纤维化过程中胶原的变化规律。结果:随实验时间延长,肝内胶原含量逐渐增加。肝纤维化早、中期以Ⅲ型胶原增生为主,肝纤维化后期及肝硬化期以Ⅰ期胶原为增生为主。血清PCⅢ与肝内胶原变化基本同步。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患者血清和尿中Ⅳ型胶原 (C Ⅳ )、层粘连蛋白 (LN )、Ⅲ型胶原(C Ⅲ )水平变化及与尿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排泄量间的关系 ,探讨其在高血压性肾损害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测定 5 7例常规检查尿蛋白阴性、肾功能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血清和尿C Ⅳ、LN、C Ⅲ水平及晨尿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排泄量 ,并与 5 7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 )比较 ,同时观察高血压组患者尿白蛋白、β2 微球蛋白与上述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高血压组患者血和尿C Ⅳ、LN及C Ⅲ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 ,除尿C Ⅳ外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0 .0 0 1) ;高血压组患者尿 β2 微球蛋白排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与血、尿C 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高血压患者在尚无肾脏损伤临床表现的早期 ,即可表现为血和尿C Ⅳ、LN及C Ⅲ水平的升高 ,尤其是血和尿C Ⅲ水平的升高 ,可能提示高血压早期肾小管间质损伤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MSCs治疗紫外线致皮肤光老化模型过程中大鼠皮肤Ⅰ型、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15 w UVA和UVB紫外灯,置于大鼠背部裸露皮肤区的正上方35 cm处,每日照射2 h,共照射60 d.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MSCs治疗组,每组10只.体外分离培养MSCs,在大鼠背部裸露皮肤区多点注射,1次/w,共8 W.取皮肤组织,利用RT-PCR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Ⅰ型胶原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Ⅰ型胶原表达接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Ⅲ型胶原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但接近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Cs对紫外线皮肤光老化模型大鼠有治疗作用,表现为Ⅰ型胶原相对含量减少,Ⅲ型胶原相对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放射性肺损伤初期Ⅲ、Ⅳ型胶原的变化及氨溴索对放射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4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照射组R和治疗组M。照射组和治疗组给予直线加速器照射,照射剂量单次20 Gy/min,照射组于照射后当天给予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治疗组于照射后当天给予氨溴索20 mg/kg/d,直至实验结束。于照射后1、2、3、4 d取大鼠血清及肺灌洗液放免法测定Ⅲ、Ⅳ型胶原,数据用组间t检验。结果照射后R组2、3、4 d血清Ⅲ型胶原较C组显著升高(P〈0.01)。M组较同期R组变化显著(P〈0.01)。肺灌洗液中Ⅲ/Ⅳ型胶原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放射性肺损伤初期血清Ⅲ型胶原增高,并受氨溴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型胶原(COL-Ⅰ)和Ⅲ型胶原(COL-Ⅲ)的影响.方法:选择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作为H2S的供体,将32只♀SD大鼠分为3组:正常组(N组)8只、肝纤维化组(hepatic fibrosis,HF组)13只、NaHS干预组(S组)11只,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复制肝纤维化模型,S组自造模第6周始给予NaHS56μmol/(kg·d)腹腔注射12d,N组和HF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干预结束后,宰杀大鼠留取肝脏行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评价肝纤维化分期,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应用RT-PCR法检测肝脏中COL-Ⅰ、COL-ⅢmRNA表达,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COL-Ⅰ、COL-Ⅲ表达.结果:HF组与N组相比,COL-Ⅰ、COL-Ⅲ及其mRNA表达升高(均P=0.000),与肝纤维化分期结果一致(P=0.000);S组与HF组相比,COL-Ⅰ和COL-Ⅲ表达降低(均P=0.000);COL-ⅠmRNA表达降低(P=0.009),同时COL-ⅢmRNA表达亦降低(P=0.003),肝纤维化分期下降(P=0.047).结论:H2S具有降低肝脏Ⅰ、Ⅲ型胶原表达的作用,能够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B203580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2只♀SD大鼠分为4组:正常组(N组)8只、肝纤维化组(HF组)8只、DMSO溶剂干预组(D组)8只、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干预组(SB组)8只.采用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复制肝纤维化模型,肝纤维化模型制作结束后,D组给予2‰DMSO溶液3 mL/(kg?d),SB组给予SB203580溶液10 mg/(kg?d),N组、HF组给予同等剂量0.9%生理盐水3 mL/(kg?d)腹腔注射,连续注射4 d.干预结束后,宰杀大鼠留取肝脏,行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评价肝纤维化分期,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情况,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脏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应用逆转录PCR法检测肝脏中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N组)、肝纤维化组(H F组)、S B203580溶剂组(D M S O组)和P38MAP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组(SB203580组)的肝纤维化分期平均秩分别为4.50、22.50、24.00和15.00;SSS评分分别为2.750±0.707、15.875±0.835、16.000±0.926和11.625±0.9 1 6;Ⅰ型胶原显色指数分别为1.5 7 5±0.249、7.650±0.621、7.725±0.501和4.625±0.495;Ⅲ型胶原显色指数分别为2.375±0.518、4.025±0.446、4.075±0.544和3.375±0.167;Ⅰ型胶原mRNA表达分别为0.020±0.003、0.012±0.002、0.009±0.002和0.016±0.005;Ⅲ型胶原mRNA表达分别为0.412±0.772、0.773±0.137、0.799±0.116和0.572±0.862.HF组与N组相比,Ⅰ、Ⅲ型胶原及其mRNA表达升高(均P<0.001),与肝纤维化分期结果一致(P<0.001);D组与HF组无明显差异(均P>0.05);SB组与HF组相比,Ⅰ、Ⅲ型胶原表达降低(Ⅰ型胶原显色指数P<0.001,Ⅲ型胶原显色指数P=0.041);Ⅰ型胶原mRNA表达降低(P=0.005),同时Ⅲ型胶原mRNA表达亦降低(P=0.005),肝纤维化分期下降(P=0.015).结论:P38MAPK抑制剂SB203580阻断P38MAPK通路具有降低肝脏Ⅰ、Ⅲ型胶原表达的作用,能够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们对91例各型肝炎患者的血清PCⅢ、Ⅳ-C、HA、LM指标进行了检测,并对其中64例肝活检患者的病理组织学分期进行相关性研究,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91例患者均为2000年8月~2001年2月重庆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科的住院病人,慢性肝炎轻度30例,中度23例,重度20例,肝炎肝硬化18例,其中男81  相似文献   

16.
血清HA、PC Ⅲ、CIV定量对肝组织纤维化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定量对肝组织纤维化不同阶段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253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PCⅢ、CⅣ水平,所有患者同时做了肝组织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ROC(Receiver Operating Curve)曲线确立HA、PCⅢ、CⅣ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和肝硬化(分期S4)的截断值及其诊断的灵敏度(Se)、特异度(Spe)、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血清HA、PCⅢ、CⅣ诊断肝纤维化(分期≥S2)的截断值分别为90μg/L、90 μ g/L、75 μ g/L,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4%、82.0%、63.1%,特异度分别为70.2%、60.8%、83.8%,阳性预测值(PPV)分别为86.7%、83.5%、90.4%,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59.8%、58.4%、48.4%.HA、PC Ⅲ、C Ⅳ诊断肝硬化的截断值分别为210μg/L、150 μ g/1.90 μ g/L,其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6.2%、76.4%、80.0%.特异度分别为85.3%、68.7%、75.8%,PPV分别为65.4%、40.4%、47.8%,NPV分别为98.8%、91.3%、93.2%.结论测定血清HA、PCⅢ、CⅣ水平可以对肝纤维化不同阶段做出相对准确的诊断.其中以HA对肝硬化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等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慢性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78例慢性肝炎患者经肝脏活栓后常规病理检查,肝活检前同时采血检测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结果应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与炎症活动度呈正相关关系,透明质酸可反映中度以上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且呈正相关;肝脏存在纤维化时层粘蛋白水平升高,与纤维化程度正相关;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水平升高与炎症活动度有关。结论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粘蛋白、Ⅳ型胶原可不同程度反映肝纤维纤维化程度,可作为血清肝纤维化检测指标,透明质酸更可反映肝硬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晚期血吸虫病患者肝脾Ⅰ、Ⅲ型胶原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晚期血吸虫病(晚血)患者肝、脾组织Ⅰ型胶原(CⅠ)和Ⅲ型胶原(CⅢ)的含量变化。 方法 对55例晚血患者肝活检标本和脾切除标本进行常规病理检查,肝、脾纤维化程度分期,经天狼猩红染色后,于偏光显微镜观察CⅠ、CⅢ分布情况。用图像分析仪计算CⅠ、CⅢ含量。5例正常肝、脾标本作对照。 结果 患者肝组织CⅠ、CⅢ含量明显增加(P<0.01),肝窦中也明显增加(P<0.01),CⅠ/CⅢ比值明显降低(P<0.01)。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升高,肝窦CⅠ、CⅢ含量呈下降趋势,CⅠ/CⅢ比值则呈上升趋势。脾索CⅠ、CⅢ含量明显增加,CⅠ/CⅢ比值降低(P值均<0.01)。随着脾纤维化程度的升高,CⅠ、CⅢ含量呈上升趋势,CⅠ/CⅢ比值则呈下降趋势。 结论 晚血患者肝、脾组织CⅠ、CⅢ含量增加,以CⅢ增幅较大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 14 6例慢性乙肝患者同步血清和肝组织Ⅳ型胶原的含量 ,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观察对象  14 6例均为 1993年至 2 0 0 2年在肝病科住院的患者 ,10例正常对照组为外科手术无肝病患者 ,临床诊断和血清学分型均符合 2 0 0 0年 9月(西安 )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男 12 5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38(18~ 6 2 )岁 ,病程 1~ 19年 ,病理组织学按照病变程度结合病理组织学分期分级标准 ,将病例分为轻、中、重三组 ,轻度 74例 ,中度 4 8例 ,重度 2 4例。1 2 方法1 2 1 标本采集及处理 采用Menghiniz型针 ,一秒…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与方法:检测405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P)的水平,观察其临床意义。结果: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A、Ⅳ-C、PⅢ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并随病情进展而逐渐增高,HBV-DNA( )组的血清Ⅳ一C、PⅢP联合检测有助于判定肝纤维化的活动程度,PⅢP在判定肝纤维化的程度方面其敏感性不如前两项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