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希国 《山东医药》2005,45(16):23-23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多伴血糖升高,高血糖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我们对2000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63例AMI患者进行血糖检测,旨在探讨血糖水平与AMI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发病早期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我们对 96例非糖尿病 AMI患者发病早期的血糖水平进行了检测 ,并分析了血糖水平与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AMI患者 96例 ,均为男性 ,年龄59.6 6± 12 .33岁 ,均符合 WHO制订的 AMI诊断标准。既往均无糖尿病史。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及出院前测空腹血糖 ,记录住院期间的并发症 (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 )及死亡情况。结果 :见表 1。表 1  96例 AMI患者发病早期血糖水平及其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系组别 例数血糖浓度(mm ol/ …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糖增高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AMI患者 2 0 6例 ,分为单纯AMI、合并高血压 (HT)、合并 2型糖尿病 (DM )以及DM合并HT组。观察其心功能 (Killip)、恶性心律失常及病死率差别。 结果  ( 1)无DM的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出现率为 4 8 2 % ,多见于女性病人 ,梗死部位多为前壁 ;( 2 )合并显著血糖应激反应的单纯AMI患者其预后较无应者差 (住院死亡率 :2 5 %vs 3 4 4 % ,P <0 0 5 ) ,而与AMI DM HT或AMI DM者相近 (住院死亡率 :2 5 %vs 30 77%vs 31 2 5 % ,P >0 0 5 ) ;( 3)AMI患者预后与早期血糖水平、心功能和恶性心律失常成正相关 (血糖r =0 19,心功能r =0 14 ,恶性心律失常r =0 4 0 ,P均 <0 0 1)。结论 AMI早期血糖增高 ,提示预后差 ,尤其对合并DM、HT及显著血糖增高者 ,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特点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AMI患者206例,分为单纯AMI、合并高血压(HT)、合并2型糖尿病(DM)以及DM合并HT组.观察其心功能(Killip)、恶性心律失常及病死率差别.结果 (1)无DM的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出现率为48.2%,多见于女性病人,梗死部位多为前壁;(2)合并显著血糖应激反应的单纯AMI患者其预后较无应者差(住院死亡率25% vs 3.44%,P<0.05),而与AMI+DM+HT或AMI+DM者相近(住院死亡率25% vs 30.77% vs 31.25%, P>0.05 );(3)AMI患者预后与早期血糖水平、心功能和恶性心律失常成正相关(血糖r=0.19,心功能r=0.14,恶性心律失常r=0.40,P均<0.01).结论 AMI早期血糖增高,提示预后差,尤其对合并DM、HT及显著血糖增高者,应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血糖异常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应激性高血糖多见。国外资料显示:AMI后早期血糖水平无论在糖尿病及非糖尿病病人中均与预后密切相关。我们旨在探讨人院时血糖升高对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 161例AMI住院病人分为两组,A组为AMI合并血糖升高109例,B组为AMI且血糖正常52例,分析血糖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结果 A组心力衰竭发生率52.3%高于B组的34.6%;9例死亡病例全部伴有不同程度的血糖升高。结论 血糖升高增加了AMI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该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30例糖尿病AMI患者(观察组),以及同期在该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30例非糖尿病AMI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各指标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及治疗后3个月内,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糖尿病对AMI患者预后产生一定影响,需严格监测糖尿病AMI患者血糖水平并予以控制,以优化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血糖状态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溶栓后血清脑钠素(BNP)水平的变化,以探讨不同血糖状态下AMI患者溶栓后心功能及预后的情况。方法:测定入选107例患者入院后次日及第7天空腹血清BNP,发病第7天检测OGTT,并按OGTT结果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NGT)组,糖耐量异常(IGT)组和糖尿病(DM)组,同期检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动态变化以及心功能情况,梗死后心绞痛、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结果:DM组入院次日及第7天血清BNP水平与NGT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GT组第7天血清BNP水平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LVEF及CK-M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溶栓后不同血糖状态的患者心功能受损及预后均有不同,DM者及IGT者心脏受损更重。检测不同血糖状态下血清BNP水平能较好评价溶栓后AMI患者心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183 目的:明确血糖控制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的影响及对预后的判断价值。 方法:选取成功行PCI术的AMI合并T2DM患者97名,根据入院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n=52)和血糖控制不良组(n=45),治疗第7天行血栓弹力图检测比较两组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并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6月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vts,MACE)有无差异。结果:1、血糖控制良好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69.5±22.7% VS 52.5±22.5%,P=0.005),血糖控制良好组阿司匹林反应低下的患者少于不良组(13 VS 21,P=0.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月内随访结果显示:与血糖控制良好组比较,血糖控制不良组更易发生MACE事件(3 VS 9,P=0.034); 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糖控制不良和血小板聚集抑制率低下是AMI合并T2DM患者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血糖控制水平影响AMI患者阿司匹林反应性,同时血糖控制和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对AMI合并T2DM患者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糖耐量异常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6例非糖尿病AMI患者随机分为糖耐量正常组(21例)和糖耐量异常组(25例),在入院第4周统计两组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心源性病死发生率的差异,观察1年内心绞痛积分和再次AMI发生率。结果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糖耐量异常组患者在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积分和再次AMI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糖尿病AMI糖耐量异常患者较之糖耐量正常者预后较差,控制AMI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老年AMI后应激性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01例不伴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根据入院早期空腹血糖水平分成3组.A组55例,血糖正常(≤6.1mmol/L).(2)B组21例,血糖介于6.1与8.0mmol/L之间.(3)C组25例,血糖≥8.0mmol/L.对3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组梗死部位无差异,P>0.05.B组,C组心衰发生率较A组高,P<0.05.C组心源性休克,死亡率较A组高,P<0.05.死亡组血糖水平高于存活组(8.1±3.1mmol/L vs6.6±2 1mmol/L,P<0.01).结论老年AMI伴应激性高血糖心衰发生率高,当血糖≥8.0mmol/L时,心源性休克及死亡率亦增加,AMI后应激性高血糖提示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  相似文献   

12.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由于心肌持久而严重的急性缺血引起的心肌坏死,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1〕。研究发现AMI患者空腹血糖(FPG)水平与预后情况存在关联性。FPG水平越高,系统治疗期间和病情控制后出院1年内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越大,提示预后越差。ST段抬高AMI(STE-  相似文献   

13.
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血糖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关系。方法:126例AMI患者被分为3组:并发左心衰竭组(A1),心脏性死亡组(A2),对照组(无上述并发症);于入院6-12小时内均在未静脉点滴含糖液前抽血,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其空腹血糖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血糖浓度:对照组为8.48±4.32 mmol/L,A1组为13.94±5.68 mmol/L,A2组为14.96±6.91 mmol/L,A1、A2组较对照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糖浓度异常升高预示其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14.
宋丽琴 《山东医药》2008,48(16):61-62
8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根据C反应蛋白(CRP)及血糖水平的检测结果分为CRP及血糖水平正常或轻度增高组和明显增高组,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再发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死亡情况.结果 血糖及CRP明显增高组再发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高于CRP及血糖水平正常或轻度增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应激性高血糖及CRP增高可作为判断AM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住院期间病情,预后以及病死率的差异,方法:选择1994-1999年间住院糖尿病心肌梗死患18例(A组),并与同期住院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92例(B组)作比较。结果:糖尿病AMI患心肌梗死症状严重,病死率高,病死率与心肌梗死前血糖水平有关,结论:糖尿病患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需积极控制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28例AMI患者,按即刻血糖、24h后空腹血糖水平、既往糖尿病病史分成A、B、C、D组。A组:即刻血糖〈11.1mmol/L,24h后空腹血糖〈7.0mmol/L;B组:即刻血糖〉11.1mmol/L,24h后空腹血糖〈7.0mmol/L;C组:即刻血糖〉11.1mmol/L,24h后空腹血糖〉7.0mmol/L,但在病情稳定后未确诊糖尿病;D组:既往糖尿病史,或在病情稳定后确诊糖尿病。观察4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死亡等情况。结果 228例AMI患者有139例高血糖,发生率为61.0%,组间比较左室射血分数、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死亡发生率,C组及D组较A组及B组明显增高(P〈0.01);D组高于C组,B组高于A组。结论 AMI有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死亡危险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且与血糖升高持续时间有关,可作为反映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的急性心梗(AMI)患者不同入院血糖水平对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无复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78例行PCI治疗的非糖尿病AMI患者,根据入院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组(312例)、血糖偏高组(201例)、血糖极高组(165例),比较三组临床特征及PCI术后无复流、术后30d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正常组和血糖偏高组比较,血糖极高组的年龄较大,1个部位心肌梗死的比例、Killip’s分级≥II级比例、入院即刻白细胞计数、肌酸激酶(CK)峰值、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均显著升高(P0.01);与血糖正常组比较,血糖偏高组的年龄、CK峰值、CK-MB峰值均显著升高(P均0.01);随着血糖水平升高,上述3组的无复流发生率依次显著升高(17.0%比38.8%比49.7%),PCI术后30d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依次逐渐降低[(68.6±5.7)%比(62.2±6.4)%比(55.6±6.9)%],两两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结论:应激性血糖水平升高会对非糖尿病的急性心梗(A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及预后形成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入院时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影响。方法不伴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490例,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3组,正常组223例,血糖水平<6.1 mmol/L;轻度增高组150例,血糖水平6.1~7.8 mmol/L;高血糖组117例,血糖水平>7.8 mmol/L。对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主要并发症和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高血糖组女性患者比例较多,与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患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高、血压低、心率快,与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19.66%,与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的8.07%、14.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糖组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正常组和轻度增高组增高(P<0.05)。结论急性高血糖可能是不伴糖尿病的老年AMI患者预后不良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脑钠肽(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糖和血K~+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140例AMI患者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稳定型冠心病患者140例作为冠心病组,检测3组患者血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糖、血K~+水平,记录病例组的冠脉病变评分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血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糖和血K~+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AMI患者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74例,多支病变66例,平均病变支数(1.7±0.5)支,平均冠脉病变积分(284.2±45.2)分;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显示冠脉病变积分与血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糖呈现明显正相关(P0.05),与血K~+呈现明显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糖、血K~+为影响冠脉病变积分的主要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BNP、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血糖和血K~+水平能有效反映AMI患者的冠脉病变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PC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老年AMI患者120例,青年AMI患者40例和无AMI老年患者(对照组)40例。ELISA法检测入选患者血清PCT、VEGF-B因子水平。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血清中PCT、VEGF-B因子,PCT和VEGF-B水平与老年AMI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ROC分析。结果老年AMI患者血清PCT和VEGF-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年AMI组PCT水平高于青年AMI组(P<0.05),但VEGF-B水平较低(P<0.05)。治疗后AMI组患者血清PCT和VEGF-B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青年AMI组比较,老年AMI组患者治疗后PCT水平较高(P<0.05)但VEGF-B水平较低(P<0.05)。老年AMI患者治疗后心脑主要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33.33%,预后不良患者PCT水平较高且VEGF-B水平较低。PCT>3.30μg/L时,预测老年AMI患者预后不良灵敏度为0.313,特异度为0.900;VEGF-B<243.21 ng/L时,预测老年AMI患者预后不良灵敏度为0.375,特异度为0.950。结论老年AMI患者血清PCT和VEGF-B水平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CT和VEGF-B对老年AMI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