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低血容量性休克多见于肝、脾破裂,股骨骨盆骨折,开放性颅脑损伤,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主要病因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微循环障碍,组织灌流不足,全身细胞急性缺血缺氧.病情急、重,发展迅速.护理工作在休克病人抢救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液体复苏附属医院骨科吕永明,王文质,孙贺,乔翠芬,于海华附属医院普外科徐德富关键词休克,平衡盐液,扩容,复苏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创伤外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重度低血容量性休克(动脉血压5.33kPa以下)死亡率仍然很高。我们采用“快速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方法对患有低血容量性休克的病人进行护理。结论发生低血容量休克后,若不能充分补足血液或液体,则会造成不可逆性的脑损害、肾损害和心脏停搏并最终导致死亡。发生低血容量休克时需早期识别症状和体征并采取快速积极的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分析、探讨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在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2011-02~2013-09,在5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中,应用中心静脉监测技术,根据检测的科学数值,给予相应的处理,观察疗效。结果: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均平稳过渡休克期。50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例中,大部分24h休克基本得以纠正,96h完全纠正。结论: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是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能改善生存质量,是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白凌云 《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4(4):110-111
由于大量失血或失液使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引起的休克,称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疗与抢救开始越早效果越好。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和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适宜的处理,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蔓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5):800-80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动力学监测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CVP监测则是血液动力学监测中基本而常见的一种监测手段,同时可借其静脉通道作为接受大量输液的途径,因此广泛应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急救中。现将我院急诊科1995年6月~1998年8月所进行的76例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的动态CVP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最大69岁,最小17岁,平均43岁;创伤性休克32例,占42.1%;烧伤性休克23例,占30.2%;上消化道出血17例,占22.4%;宫… 相似文献
10.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大量出血(内出血或外出血)、失水(呕吐、腹泻、大量排尿等)、失血浆(烧伤、腹膜炎、创伤、炎症)等原因,使血容量突然减少而引起的休克,称低血容量性休克。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治疗与抢救开始越早,效果越好。因此,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适宜的治疗,对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小儿肾病综合征常并发的危重症,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5个月,因间歇发热2天,哭闹不安3小时入院。患儿入院前2天开始出现发热,热峰39℃。门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曾予新博林,复方锌布颗粒及肌注安乃近退热等治疗,发热反复。入院前6小时体温以升高(具体体温不详),家人给服退热药后热退。3小时前患儿开始哭闹不安,家人自予“白花油”搽腹部及背部后患儿仍哭闹,伴汗多,躯体温度降低,面色苍白,哭时泪少,尿量减少,大便无异常。遂于2003年10月25日凌晨1时10分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3.
朱从健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15(3):342-342
低血容量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为急性失血、失液而致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微循环障碍。严重者如抢救不及时可能发生DIC甚至死亡。此类患者就诊时往往病情危重 ,若能及时抢救 ,迅速改善机体状况 ,增加重要脏器血供 ,纠正休克状态 ,能直接挽救患者生命 ,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收集了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科救治的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例 96例。现将抢救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了 1995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科收治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 96例 ,随机分成体表静脉组和深静脉置管组。体表静脉组抽取 5 0例 ,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救治中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60例,将其按照置管方式分成体表静脉组与深静脉组,每组30例,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深静脉组无创血压好转率、尿量好转率均较体表组发生明显升高(P<0.05),死亡率和DIC发生率较体表组低(P<0.05)。结论:经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进行抢救过程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和尿量,降低了死亡率,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在失血、失液、烧伤和创伤时,使血容量急剧减少而引起组织微循环严重不足,以致组织代谢和重要脏器功能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低血容量性休克复苏指南的理解与执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血容量休克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循环容量丢失而导致的有效循环血量与心排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生理过程。随着临床医师重视度和各种监测水平的提高,早期诊断、早期进行液体复苏,低血容量性休克往往能得到较好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及时输注冷沉淀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发DIC的疗效。方法 把临床上确诊为低血容量性休克并发DIC患者分为及时治疗组与非及时治疗组。及时治疗组:在常规补液扩容输2~4u红细胞悬液基础上,及时快速予以输注冷沉淀5-10u;非及时治疗组:按常规给予补液扩容,输2~4u红细胞悬液若干小时后给予输冷沉淀。观察两组间的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手术切口、出血情况、凝血象变化情况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非及时治疗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及时快速输注冷沉淀,在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中效果好,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病情十分凶险、危急,需果断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治疗。我科自2003年1~12月共抢救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10例,经急救、抗休克等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