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明 《医学综述》2013,19(18):3360-3362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数量的增多,导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影像学诊断地位突显,其诊断方法主要有:多普勒超声(DUS)、多层CT血管成像(MS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以上诸多检查方法各有其优缺点,DUS较实用,但是无法显示下肢血管树;MSCTA显示钙化最好,但有辐射;MRA显示血管较清晰,但检查时间长;DSA是公认的金标准,但为有创性检查。为方便临床医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筛选,该文就这些影像检查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OD)中的诊断效果,通过临床病例对比分析MSCTA与下肢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诊断PAOD上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录的8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MSCTA与DSA检查图像进行影像学诊断,并对诊断结果做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20排容积CT静脉造影(CTV)对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临床证实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CT静脉造影资料,与血管造影(DSA)及Doppler超声(US)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20排容积CT诊断血栓46例,其中急性期血栓26例,陈旧性血栓20例,以DSA及超声作对照,320排CT显示急性期血栓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诊断陈旧性血栓的符合率为93.8%。结论:320排容积CT静脉血管成像技术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团注追踪法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技术评估糖尿病下肢血管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可疑罹患下肢血管病的糖尿病患者依次行MRA、DSA造影检查;以DSA为金标准,综合评价MRA图像诊断下肢血管病变的准确性。结果团注追踪法增强MRA检查,所有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均显示满意。MRA检出狭窄程度≥50%的血管(B类)病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95%、98%,检出血管闭塞(C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99%。MRA对整个下肢动脉、腘动脉以上动脉和腘动脉下血管的评价均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93、0.96、0.91。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有助于糖尿病患者肢体血管病性疾病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诊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55例,均接受下肢动脉DSA及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观察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情况。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计算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效能。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共显示病变血管529段,其中轻度狭窄379段、中度狭窄100段,重度狭窄32段,闭塞18段。以DSA为标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之诊断符合519段。其中对血管狭窄高估4段,对血管狭窄低估6段。一致性检验显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对下肢动脉闭塞症诊断情况Kappa值=0.984。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闭塞的诊断灵敏度为94.1%、特异度为99.8%、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99.9%、准确度为99.7%。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中度以上狭窄的诊断灵敏度为96.6%、特异度为99.2%、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9.4%、准确度为98.8%。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双源CT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双源CT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38例疑为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行双源下肢动脉血管成像(CTA)扫描,并对13例患者1周内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将下肢血管分成12段,每段血管的狭窄程度被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5个级别,并将CTA与DSA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CTA与DSA在显示狭窄程度方面一致性非常好(Kappa值为0.896).以DSA为参照标准,在血管节段基础上,CTA诊断下肢动脉闭塞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99.2%、99.3 %,诊断管腔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0 %、96.7 %、97.9 %. 结论:双源CTA在评估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方面与DSA有很好的一致性,是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可靠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动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血管造影(CTV)在静脉栓塞症(VTE)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VT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分析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在VTE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DSA检查结果显示,82例疑似VTE患者中确诊62例。肺动脉CTA诊断VTE结果和DSA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297, P=0.001);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诊断VTE结果和DSA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75, P=0.000);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诊断VTE结果和DSA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33, P=0.000)。联合诊断VTE的敏感性、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各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动脉CTA联合间接法盆腔下肢静脉CTV诊断VTE的效果较好,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诊断下肢糖尿病足(DF)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为下肢DF患者28例行MRA和DSA两种不同的影像学方法诊断,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诊断结果。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将下肢6个解剖段,共显示168段下肢动脉血管;以DSA检查为"金标准",MRA诊断162段符合,符合率为96.434%,敏感性为97.85%,特异性为94.67%;MRA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程度的符合率为87.64%。结论 MRA作为临床中诊断下肢糖尿病足的重要无创影像学方法,对临床早期干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磁共振非对比增强血管成像(3D-NC-MRA)在下肢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30例临床疑有下肢缺血性病变的患者,其中18例男性,12例女性,平均年龄(61.7±11.2)岁。在2周内行磁共振非对比增强下肢动脉成像检查及下肢动脉DSA检查,范围包括髂动脉、股-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腓动脉5个节段,对所获得的磁共振、DSA图像进行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按正常、狭窄、完全闭塞3个组别对比分析3D-NC-MRA与DSA所显示下肢动脉检查结果。结果 30例患者共获取300个动脉节段,其中295个节段符合影像诊断要求。与DSA比较,3D-NC-MRA所示173个节段正常,较DSA少12个节段,符合率为93.51%;82个节段显示为狭窄,较DSA多7个节段,符合率为91.46%;40个节段显示为闭塞,较DSA多5个节段,符合率为87.50%;以DSA为标准,3D-NC-MRA诊断下肢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7.03%,诊断下肢血管闭塞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8.07%。两种检查方法结果具有一致性(Kappa值=0.92)。结论 3D-NC-MRA可用于诊断下肢动脉缺血性病变,对下肢缺血病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会玲 《中国CT和MRI杂志》2020,(3):144-146,F0003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联合CT血管造影(CTA)在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LEA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诊的103例LEAD患者的临床资料,以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诊断依据,均行多普勒超声和CTA检查,分析多普勒超声联合CTA诊断LEAD的准确性。结果 103例LEAD患者共检测1648段血管,DSA检出狭窄血管610段(37.01%),CTA检出狭窄血管600段(36.41%),多普勒超声检出狭窄血管535段(32.46%);DSA与CTA狭窄血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P>0.05);DSA狭窄血管检出率显著高于多普勒超声(χ^2=7.53,P<0.05);下肢动脉各节段多普勒超声联合CTA诊断与DSA比较,符合的1566段,准确率为95.02%,高估狭窄程度31段,低估狭窄程度51段,kappa值=0.901。结论多普勒超声联合CTA有助于提高诊断LEAD的准确性,联合成像与DSA的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术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3例临床可疑的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下肢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扫描范围从肾动脉水平达足底.薄层重建横断面图像传入HP xw8000工作站,进行血管三维重建.结合常规血管造影(DSA)评价CTA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在1 323个动脉节段中,1 305个节段在CTA与DSA均可以显示,DSA显示狭窄和闭塞的节段共390个,其中轻度狭窄48个,中度狭窄36个,重度狭窄66个,闭塞240个;CTA显示狭窄和闭塞的节段共393个,其中轻度狭窄51个,中度狭窄30个,重度狭窄72个,闭塞240个.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CTA对中度及中度以上狭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9.1%、99.7%和99.5%.结论 多层螺旋CT在评估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低电压,大螺距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诊断准确性。方法60例怀疑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分为两组:A组,30例患者,扫描方案为大螺距(3.0),80kVp,迭代重建。B组螺距(1.0),120kVp,滤过反投影法重建。比较两组CT血管成像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对照数字血管造影(DSA)评价A组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两组CT图像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SA对照,A组CTA对下肢动脉狭窄度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8.0%,97.4%,97.6%,95.0%,99.0%,对照DSA检查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TA剂量长度乘积存在统计学差异(A组:152.36±14.31 mGy×cm,B组:804.64±87.21 mGy×cm,P<0.001)。结论 80千伏,大螺距双源CT下肢动脉成像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对比全景外周血管自动减影(PERIVISION)与常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成像质量,推广更适于筛选和诊疗下肢血管病变的成像技术。方法:搜集29例下肢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全部病例都进行了PERIVISON和局部常规DSA两种血管造影,观察激光照片上的图象信息评价影像质量。结果:除2例PERIVISION造影因为血流速度太快而没有显示病变血管外,其余PERIVISION和常规DSA造影图像均达到了诊断的要求,但对于下肢远端小血管的显示,常规DSA的图像质量优于PERIVISION图像质量。结论:下肢血管PERIVISION造影技术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应用在下肢血管病变的筛选和诊疗上PERIVISION造影可替代常规DSA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MDCTA(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对检查下肢血管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0例怀疑下肢血管疾病患者行MDCTA检查,其中20例于检查后2周内、治疗前行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与DSA作比较观察,测定各节段动脉管腔狭窄程度,MDCTA图像质量分为优良、一般、差.结果 观察血管段共460段,MDCTA图像质量优良413段(89.8%),一般37段(8.0%),在显示下肢不同段血管的图像质量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MDCTA检出狭窄≥50%的灵敏度、特异度为99.7%、99.3%.结论 MDCTA能提供较高分辨率的血管图像,可应用于下肢血管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诊断下肢动脉疾病中的技术优势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34例临床疑有下肢动脉疾病的病人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利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高级血管分析(AVA)等多种后处理并结合原始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MSCT下肢动脉成像可以清晰显示腹主动脉中下段及髂总动脉、髂内外动脉、股动脉、胫腓动脉的主干及分支。134例受检者中94例病人表现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外伤致动脉血栓3例,动脉瘤8例,大动脉炎2例,下肢搭桥术后7例,下肢动脉内支架术后1例,动静脉瘘2例,夹层5例,正常表现12例。所有病例均经DSA、手术或临床证实。与DSA比较,MSCT下肢动脉成像对下肢各级狭窄及闭塞诊断均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病变的显示具有独特的优势,逐渐成为诊断病变及评估手术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评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方面与常规血管造影结果无明显差别,是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16-MSCTA)在诊断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3例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行16-MSCTA,并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及曲面重建(CPR)和仿真内镜(VE)。所有患者于16-MDCTA检查前或后2周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 43例患者中,正常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0例,下肢DVT伴浅静脉曲张4例,下肢浅静脉曲张14例,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7例,单纯髂静脉受压3例,下肢动脉脉管炎2例。以DSA为诊断标准,准确率为97.67%。结论 16-MSCTA在下肢静脉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部分替代DS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E-MRA)和CT血管成像(CTA)技术在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5例疑有下肢动脉狭窄患者,49例行3D CE-MRA检查,其中1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149例行CTA检查,其中20例行DSA检查。将每条下肢动脉分9个节段,分别对2组病例以DSA为金标准进行效果评价,对比2种检查方法差异。结果①3D CE-MRA与DSA对比,准确率94.4%,敏感性100%,特异性100%,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2,P>0.05)。②CTA与DSA对比,准确率96.4%,敏感性100%,特异性100%,其中Ⅱ级以上狭窄准确率94.9%,敏感性100%,特异性97.6%,2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4,P>0.05)。结论3D CE-MRA与CTA在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诊断中均具有较高价值,二者能准确评价下肢动脉狭窄性病变,是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近年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发病越来越呈年轻化,致残率较高。因此,早期、全面、准确诊断和评价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显得极其重要。目前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contrastenhanced MR angiography,3D CE-MRA)已经成为血管病变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它不但能克服超声、CT血管造影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检查技术的诸多缺点,并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CT血管造影(CTA)与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A、MR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CTA和MRA诊断糖尿病患者膝上动脉、膝下动脉病变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结果:DSA检查所有患者双下肢血管共显示狭窄血管452段,其中膝上动脉354段,膝下动脉98段;CTA检查显示狭窄动脉416段,膝上动脉345段,膝下动脉71段;MRA检查显示狭窄动脉441段,膝上动脉349段,膝下动脉92段;CTA对膝下动脉、双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敏感度、准确率均明显低于M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与MRA均是诊断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对于膝上动脉病变的诊断方面无明显差异,但MRA在膝下动脉病变诊断的准确度及敏感度方面优于CTA。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使用大孔径3T磁共振、低剂量对比剂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的可行性. 方法 MRA各血管段的病变程度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评估. 数字剪影血管造影( DSA)评估由1 名医师完成. 通过Kappa值判断两名医师评估MRA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用Spearman 相关系数( Rs)判断MRA和DSA显示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结果 两名医师对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具有极佳的一致性. DSA与 MRA 图像评估结果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P <0. 05). 结论 在大孔径3 T磁共振中,使用低剂量对比剂可进行高分辨率的下肢动脉MRA成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