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的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进行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总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L-17、IL-23、TNF-α、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IgG、Ig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IgM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更加有效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卢涛 《西南军医》2011,13(3):459-46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及对多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0年11月进行治疗的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组)31例和观察组(中西医结合组)31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及IFN-γ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清IL-6、IL-8、TNF-α及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有显著性差异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佳,且可显著降低血清IL-6、IL-8、TNF-α及IFN-γ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联用大蒜素注射液对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和SOD活性的影响。方法:肺结核患者64例均为初治失败及一线抗结核药不敏感的患者,随机分成治疗对照组30例(治疗组)和联合用药组34例(联合组),治疗组为常规二线抗结核药治疗,联合组加用大蒜素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病灶吸收情况,痰抗酸杆菌检测,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8、IL-6水平及SOD活性。结果:联合组和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显著减轻,联合组痰菌转阴率及病灶吸收情况优于治疗组(P〈0.05),联合组血清中炎性因子TNF-α、IL-8、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显著低于治疗组(P〈0.01),SOD活性显著上升,联合组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大蒜素注射液联合治疗能显著降低肺结核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抗结核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探讨促炎因子TNF-α、IL-6和抑炎因子IL-10的临床意义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22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采用CBP联合肺泡灌洗,用放免法检测重症肺炎机械通气组和无感染患者组(对照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液(BALF)中TNF-α、IL-6和IL-10水平,并检测血气分析。结果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h血清及BALF中的TNF-α、IL-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BALF中的TNF-α、IL-6明显高于血清中水平(P<0.05);血清及BALF中治疗前TNF-α、IL-6明显高于治疗后24 h(P<0.01);治疗前BALF和血清中的IL-10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4 h BALF和血清中的IL-1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BALF中IL-10明显高于血清(P<0.01);治疗后24 h Pa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CBP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并机械通气,可降低炎性介质对肺损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早日脱离机械通气,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青蒿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滑膜细胞培养液TNF-α、IL-6水平的影响,探讨青蒿治疗RA的免疫机制.方法 (1)入选50例活动性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MTX)10 mg,1次/w.治疗组服中药青蒿20 g,1剂/d;MTX 10 mg,1次/w.两组疗程均为12 w.用ELISA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水平.(2)收集25例活动性RA患者关节液标本,体外分离培养滑膜细胞,以生长良好的3~5代滑膜细胞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青蒿琥酯(ART)12.5 μg/ml组、MTX 20 μg/ml组、ART + MTX组.结果 (1)两组RA患者血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TNF-α水平虽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IL-6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2)RA患者滑膜细胞IL-6、TNF-α水平变化:ART 12.5 μg/ml、MTX 20 μg/ml及两种药物的混合液分别处理滑膜细胞48 h后,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组间比较,ART与MTX联合应用较单用一种药物能更显著降低细胞因子水平(P<0.05).结论 青蒿能明显降低RA患者的TNF-α、IL-6水平,这可能是青蒿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75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结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对照组按常规方法处理。观察用药2月后的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TNF-α与炎性抑制因子IL-8、IL-10的含量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评分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IL-8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1);而IL-10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NF-α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能影响溃疡性结肠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急危重症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阻断作用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急危重症患者APACHEⅡ评分>13分,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血必净治疗组(简称治疗组,60例),观察入院后第1、3、7、10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含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APACHEⅡ分值,ICU住院天数、病死率、发生MODS例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3、7、10天血清TNF-α、IL-1β及IL-6水平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或P<0.01);第3、7天CRP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第3、7、10天血WBC、BPC、ALB、Tbil、Cr及ALT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器官衰竭率、病死率、住ICU天数及第7、10天APACHEⅡ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抑制血浆内毒素产生,下调促炎介质TNF-α、IL-1β及IL-6水平,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注,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阻断SIRS恶性发展及MODS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针刺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对外周血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8例患者。对照组口服西乐葆,观察组采用中医针刺治疗,以7 d为1个疗程,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疗效,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疼痛VAS评分[(2.45±0.43)分、(1.73±0.27)分]较治疗前[(5.32±0.68)分、(5.29±0.59)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与TNF-α含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IL-1β、IL-6与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针刺治疗可显著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疼痛,降低其外周血血清中IL-1β、IL-6与TNF-α炎性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咀嚼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维生素B、维生素C、葡萄糖酸锌等方法干预后,对照组再采用西咪替丁治疗,每日4次,连续用药7 d为1个疗程;观察组再采用Nd∶YAG激光治疗,治疗光剂量为单脉冲能量60~100 mJ、频率20 Hz,总能量1.2~2.0 J。治疗后7 d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咀嚼功能和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治疗后1、3和6个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7 d两组患者咀嚼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后7 d,观察组咀嚼效能和咬合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IL-1、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黏膜水肿及黏膜坏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观察急性肺挫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肺部感染率、ARDS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均<0.05);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能显著减少急性肺挫伤患者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8的产生,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益生菌颗粒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效果及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5月接受腹腔镜手术的EMS 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2组均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在术后使用醋酸戈舍瑞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颗粒治疗。比较2组的妊娠率、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性激素指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泌乳素(PRL)]、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目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FSH、LH、E2、P、T、PRL、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应用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及TNF-α的变化,分析翻白草对免疫修复相关的IL影响,探讨翻白草治疗UC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法复制UC大鼠模型,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组,翻白草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给药14 d后,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取血,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IL-4,IL-5,IL-6,IL-10及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IL-4,IL-5,IL-6,IL-10表达显著不足(P0.05),TNF-α表达显著提高(P0.05),而给予翻白草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IL-4,IL-5,IL-6,IL-10水平表达显著提高(P0.05),TNF-α表达显著降低(P0.05),血清中IL-4,IL-5,IL-6,IL-10水平之间表现出高度的正相关,与TNF-α水平表现出高度的负相关。结论翻白草能够调控UC模型大鼠血清中IL-4,IL-5,IL-6,IL-10,TNF-α免疫因子水平,调节UC模型大鼠免疫因子的紊乱,促进肠粘膜修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红光照射对成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ASOM)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确诊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患者62例68耳,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33耳,使用抗生素滴耳、口服黏液促排剂;试验组31例35耳,在此基础上联合红光照射治疗。治疗后7和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听力恢复情况;记录外周血的TNF-α、IL-2、IL-6、IL-10、IL-1β;以及耳道内致病菌株数。结果治疗后7和14 d,试验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听力恢复情况(气导听阈均值、气-骨导听阈差均值)分别优于相同治疗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治疗第7天,对照组外周血的TNF-α和IL-6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外周血的TNF-α、IL-2、IL-6、IL-10、IL-1β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除IL-10外,其余炎性因子下降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4天,两组耳道内致病菌株数显著降低(P<0.05),且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ASOM患者,在常规抗生素联合黏液促排剂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红光治疗,可加速鼓室黏膜恢复正常、提高听力改善速度和程度,其机制可能与红光协同消除病原菌、加速降低多项炎性因子水平有关。联合红光治疗对于抗生素疗效不佳而导致病情恢复较慢的患者是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左旋肉碱(L-CN)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50例M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2例,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在应用左卡尼汀后均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和IL-6水平在观察期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改善患者炎症状态可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高压氧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解放军第九八八医院86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治疗后2 d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疼痛水平、炎性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疼痛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减轻,2组患者间的疼痛水平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疼痛水平的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3周后以上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3.72%和74.42%,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更好地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疼痛水平,减轻炎性状态,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伊拉木  齐艳东  外力  高宏  余理  朱良 《武警医学》2017,28(12):1246-1248
 目的 探讨创伤炎性因子对多发伤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对我院2009-02至2014-03收治的114例多发伤患者,伤后1、2、4、6和12 d血清降钙素(PCT)、血清IL-6 与TNF-α含量水平的变化进行检测,纳入患者根据国际AIS-ISS评分标准[3]进行创伤评分。依据ISS评分,ISS<16分者列入轻伤组(n=49);ISS≥16分者列入严重伤组(n=65)。比较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血清PCT、IL-6与TNF-α值分别于受伤当日、2 d及4 d 达到高峰,之后随着病情缓解逐渐下降。轻伤组各时间段的血清中PCT、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同时间段重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伤患者体内PCT、IL-6 与TNF-α等炎性因子含量的变化,能较好地反映病情的发展。对相关炎性因子进行检测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9年6月在山西白求恩医院精神卫生科诊治的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HBO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抑郁评分、睡眠障碍情况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皮质醇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抑郁状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下降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治疗后2组患者的IL-1、IL-6、TNF-α和皮质醇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HBO联合西酞普兰治疗可降低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血清IL-1、IL-6、TNF-α、皮质醇水平,显著改善抑郁状况和睡眠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中青年急性脑梗死85例为观察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亚组42例和阿托伐他汀治疗亚组43例;常规治疗亚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亚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选择健康体检35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4天、30天血清CRP和TNF-α水平,以及治疗前、治疗后30天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CRP、TNF-α水平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14天后,CRP、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非常显著降低(P<0.01);治疗30天后,CRP、TNF-α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30天后,两亚组血清CRP、TNF-α水平及NIHSS评分分值均非常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两亚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急性脑梗死复发者治疗前CRP、TNF-α水平非常显著高于非复发者(P<0.01)。结论:血清CRP和TNF-α水平与中青年脑梗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探索应用干扰素抗病毒作用后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ELISA法检测HBsAg、抗HBs、抗HBc、HBeAg和抗HBe;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DNA;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IL-1β,IL-6和TNF-α。结果 (1)干扰素治疗组治疗后IL-1β、IL-6和TNF-α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2)两组中HBeAg和HBV-DNA阴转的29例中,治疗前IL-1β、IL-6和TNF-α明显高于未转阴组(P<0.01,P<0.05和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活性测定可以作为评估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儿童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6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的测定,另有10名临床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儿童作为对照组,也进行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测定。TNF-α、IL-6应用ELISA法检测。NSE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结果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及脑脊液TNF-α、IL-6、NSE水平均明显增高,较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脑脊液中TNF-α、IL-6、NSE水平与血清中TNF-α、IL-6、NSE水平呈正相关[r(TNF-α)=0.338,P<0.01;r(IL-6)=0.256,P<0.01;r(NSE)=0.374,P<0.01];病毒性脑炎组血清及脑脊液中IL-6与NSE水平之间无相关性[r(s)=0.108,P>0.05;r(csf)=0.145,P>0.05],TNF-α与NSE水平有直线相关性[r(s)=0.387,P<0.01;r(csf)=0.401,P<0.01]。结论脑脊液和血清中NSE可作为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脑组织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TNF-α、IL-6参与了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理过程,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IL-6水平检测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