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cebp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及突变情况。选取22例初发或复发的正常核型AML患者,其中M12例,M215例,M52例,M63例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48岁(13-71岁)。以基因组DNA为模板,分两段扩增cebpa基因,PCR产物通过直接测序或克隆测序法检测cebpa突变情况。结果表明:22例AML患者中有4例检出cebpa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8.2%(4/22),均为M2,其中2例为初发AML患者,2例为复发AML患者。突变主要为N端的无义突变和C端的框内突变。结论:采用PCR扩增联合测序检测cebpa基因突变,主要见于M2型,其预后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系白血病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群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白血病细胞组成,其中最原始的细胞为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a stem cell,LSC)。虽然LSC所占比例极少,但仅其具有维持白血病细胞克隆的作用。AML的恶性转化发生在干细胞水平。这种发生恶性转化的干细胞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改变决定了白血病细胞克隆的分化特点,从而形成不同亚型的AML。LSC与正常遣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有许多相似之处,它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有限的分化潜能,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LSC具有某些特殊的细胞表面标志,如CD90^-,CD117^-,CD123^ 。与正常的HSC相比,肿瘤抑制性蛋白-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和干扰素调节因子1在LSC中高表达。与相对分化的白血病细胞相比,LSC主要处于G0期,其对常规化疗药物无效,因此LSC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虽然LSC具有耐药的特点,但经合适的刺激如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的处理,LSC比正常HSC更易于凋亡。本将近年来对LSC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为白血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的探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4.
摘要本研究通过检测RAGE-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变量的相关性。应用RQ-PCR方法检测94例初诊AML患者BMMNC中RAGE-1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年龄、性别、血象、诊断分型和预后的关系,并比较治疗前后RAGE-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26例(28%)AML患者存在着RAGE-1转录本的过表达(1.34-16.34,中位3.07);RAGE-1过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在性别、年龄、血象和FAB亚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核型预后分组之间RAGE-1过表达频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类型核型AML患者中RAGE-1转录本过表达频率也无差异。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的患者RAGE-1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RAGE-1过表达组与阴性组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RAGE-1基因过表达是AML中的一个常见分子事件,但对患者预后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1例同时伴有费城染色体和inv(16)阳性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该病例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检查及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结果:该例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细胞形态学表现为inv(16)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表型主要为CD13+、CD33+、CD34+、CD117+和HLA-DR+;染色体核型分析示存在伴有inv(16)的复杂异常,部分中期分裂相除inv(16)外可检测到t(9;22);CBFβ基因重排率高于BCR/ABL融合基因重排率;该病例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伊马替尼治疗,3年内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费城染色体作为inv(16)的附加染色体异常在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较为罕见,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案,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可能为其诊断提供依据,且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伊马替尼治疗可能是其治疗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核仁磷酸蛋白(NPM1)又称B23、N038,是位于核仁颗粒区的一种在各种类型的细胞中广泛表达的多功能蛋白质。目前的多项研究发现,NPM1突变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尤其是在正常核型AML(nk-AML)中检出率最高的一种分子遗传学异常。NPM1突变是AML一类特殊的亚群,具有相对独特的临床特点,且是AML独立的预后良好的指标。NPM1突变的研究对AML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近年来AML中NPMl基因突变的发现,包括NPM1基因结构与生理功能,AML中NPM1基因突变及NPM1基因突变检测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迄今大部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都无法治愈,5年总体生存率仅为20%~30%,大部分患者是由于疾病复发所致.目前认为化疗仅能杀伤白血病原始细胞,而对白血病干细胞无效.因此这可能是白血病复发的根源.不断有新的白血病干细胞(LSCs)表型被确定,从而将LSC同正常造血干细胞区分开来,并研发出针对LSC表型的单克隆抗体.现就近几年LSCs表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检测HtrA2和WT1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细胞系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变量的关系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应用RQ-PCR方法检测104例初诊AML患者的HtrA2和WT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其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的差别,并分析与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诊断分型、预后分型及治疗疗效的关系;比较治疗前后表达量的变化,分析HtrA2与WT1二者相关性。结果表明:AML患者骨髓细胞中HtrA2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WT1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二者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无关;HtrA2在不同的NCCN预后分组中表达量无显著差异,而WT1在预后良好组表达量明显低于预后中等组(P=0.003);无论完全缓解(CR)组还是非完全缓解(non-CR)组HtrA2表达量在治疗后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WT1表达量只有在CR组治疗后才低于治疗前(P<0.01),non-CR组治疗后虽然也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trA2与WT1的表达水平呈弱负相关(r=-0.249,P=0.011)。结论:HtrA2和WT1表达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二者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上调HtrA2基因的表达和干扰WT1基因的表达有望成为白血病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研究发现,同源盒(homeobox,HOX)基因参与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等过程。HOX基因的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发生密切相关,多数HOX基因能促进造血祖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分化,但其在AML发生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本文就HOX基因在AML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促进AML形成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突变情况及临床特征。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检测33例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了解NPM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显示:33例AML患者中共检出8例(24.2%)具有NPM1基因突变,其中M1 1例、M2 3例、M4 1例、M3 3例。19例正常核型AML患者中7例(36.8%)发生NPM1基因突变,明显高于异常核型组(14例中1例,7.1%)(P〈0.05)。NPM1基因突变型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高于野生型组(P值均〈0.05)。结论: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多见于正常核型AML患者,突变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及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伴inv(16)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预后的异质性,本研究报道1例伴有显著淋巴结腺体肿大inv(16)AML的诊治经过,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患者男,13岁,确诊M4Eo伴inv(16),并全身显著淋巴结肿大,予以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的方案化疗。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监测疗效显示患者对HDAC反应不敏感。结论:伴有淋巴结腺体肿大的inv(16)AML对HDAC反应不敏感,预后较不伴淋巴结腺体肿大者差。inv(16)AML预后存在异质性。FISH技术是准确可靠的inv(16)检测手段,可用于监测inv(16)的微小残留病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AML1 ETO融合基因对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的预后作用.方法 对AML1 ETO阳性或阴性的103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评估患儿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COX回归模型评估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预后因素.结果 ①103例AML患儿均进行了双诱导方案化疗.53例AML1 ETO阳性患儿第1疗程和第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和92%,远期复发9例(17%),53例患儿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63.6±7.3)%和(74.5±8.9)%.50例AML1 ETO阴性患儿第1疗程和第2疗程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2%和94%,远期复发17例(34%),患儿的5年DFS率和OS率分别为(52.2±6.1)%和(60.7±7.3)%.AML1 ETO阳性患儿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AML1 ETO阴性患儿(P<0.05),5年DFS率和OS率均显著高于AML1ETO阴性患儿(P<0.05);②单因素分析显示AML1 ETO阳性患儿中,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越大出现事故或死亡的风险性越大(P<0.05).结论 相比较于AML1 ETO阴性的AML患儿,AML1 ETO阳性的AML患儿经治疗后,其疾病的远期复发率低,长期疗效好,并且年龄是影响其远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0万新发病例。近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愈率显著提高,很大程度获益于精心设计的综合治疗,新技术的开发,尤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长足进步,大大帮助了对危险性的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疾病的监测。此外,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病机理、相关危险因素和预后评估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另一方面,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日益受到重视,如用砒霜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已通过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为治疗白血病带来了新的希望。现总结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目前的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骨髓腔治疗、骨髓移植及免疫治疗等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对105例初发AMI患者和111例健康对照个体进行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分析。结果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中AA和AC+CC基因型在AMI患者组的频率分别为88.6%和11.4%,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93.3%和6.7%;AA和AC+CC基因型在对照组中的频率分别为92.8%和7.2%,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95.9%和4.1%。AMI组与对照组比较,AA和AC+CC基因型频率及A和C两等位基因频率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保护性因素(OR<1,95%CI 0.155~0.931),其余三项为危险因素(OR>1)。结论 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AMI的发生可能无关联。  相似文献   

15.
AML-1/ETO基因相关的AML-M2型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探讨AML/ETO基因重排的FAB分型为AML-M2患者的骨髓免疫表型的特征和预测性,以及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区别。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17例经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FAB分型为AML-M2(M2/ETO+)患者骨髓的免疫表型,并与34例AML-1/ETO阴性、FAB分型AML-M3、临床诊断为APL患者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17例M2/ETO+患者骨髓中均可见一群(15.89%-68.53%)原始细胞和一群SSC较高异质性的粒细胞。原始细胞表达干细胞相关抗原CD34、HLA-DR和髓系抗原CD33、CD13、MPO。在M2/ETO+患者中CD33表达强度显著低于APL患者(P〈0.001),HLA-DR、CD19和CD34+CD56+共表达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APL患者(P〈0.001),而CD9的表达率则显著低于APL患者(P〈0.001)。M2/ETO+患者粒细胞表达分化的髓系抗原CD11b和CD15,并可分为CD15+CD11b-和CD15+CD11b+两群,而成熟的粒细胞标志CD10均为阴性,与早幼粒细胞的表达图形相似。17例(100%)M2/ETO+患者的粒细胞均表达CD56,显著高于M3患者(6/34例,17.56%)。结论:AML-1/ETO基因重排的AML-M2型(FAB分型)白血病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对其基因重排有较高的预测性。应用多参数免疫分型技术可较容易地将M2/ETO+亚型白血病与APL鉴别。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泛素相关蛋白1(UBAP1)基因和肿瘤抑制基因(p16)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水平及二者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8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和22例对照者骨髓细胞中ubap1基因和p16基因的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在急性白血病中ubap1基因呈高表达,p16基因呈低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然而,进一步分组比较发现,ubap1基因仅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的M4和M5亚型中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基因除成人FAB分型的M1和M2亚型外,其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bap1基因和p16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在染色体预后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ap1基因和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对照组中呈显著负相关(r=-0.827,p0.01),在病例组中无相关性(r=0.065,p0.05)。结论:ubap1基因高表达与p16基因低表达可能同时参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其中ubap1基因高表达主要影响AML中M4和M5亚型的发病,这一发现为进一步探讨急性白血病发病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膜瘤1(MN1)基因和PTEN基因表达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病情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38例AML病人(初治组16例,缓解组12例,复发组10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MN1和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另取非恶性血液病病人及正常人骨髓共13例作正常对照组。结果 MN1和PTEN mRNA在A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和60.5%。初治组MN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TEN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下降(F=2.385、2.054,q=2.305、2.867,P〈0.01);缓解组MN1 mRNA表达水平下降,PTEN mRNA表达水平上升,与初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121、2.756,P〈0.05);在复发组中MN1 mRNA的表达水平复又升高,PTEN mRNA的表达水平复又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361、2.723,P〈0.05)。MN1和PTEN基因在AML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321,P〈0.05)。结论 MN1和PTEN基因的表达与AML发病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AML发病、复发及预后判断的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AML1/ ETO融合基因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M2(acute myeloid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相关性及其意义.采用RQ-PCR法定量检测21例AML1/ETO阳性AML-M2患者初诊骨髓标本中FLT3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分析FLT3基因表达量的高低与临床特征、实验室其它检测结果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患者FLT3基因表达水平(FLT3基因/内参基因)初诊时为1.65%-261.5%.据此将FLT3基因表达水平大于35%者归为高表达组(12例),其表达水平低于35%者归为低表达组(9例).高表达组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 10×109/L者8例(66.67%),低表达组2例(22.22%);伴有髓外浸润患者的比例在高表达组为25%,低表达组为0%,但由于例数较少,暂无统计学意义(P=0.0805;P=0.2286).两组患者年龄以及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 =0.1369,P=0.6923).FLT3基因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66.67% vs 88.89%),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383),而复发率(66.67% vs 22.22%)及死亡率(50% vs 22.22%)的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 =0.0805,P=0.3666),但有很明显的差异趋势.结论:AML1/ETO阳性AML-M2患者FLT3基因表达量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易复发,常规检测初诊AML1/ ETO阳性AML-M2患者骨髓中FLT3基因表达量对患者的危险度分层、预后评估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