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成像(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ic coronary angiography,CTA)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疑诊冠心病病人65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评估CTA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50%)的准确性。结果 CTA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2.7%、91.7%、81.9%、96.9%和92.0%。结论 CTA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适合用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冠状动脉成像(64-slice computed tomographic coronary angiography,CTA)早期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疑诊冠心病病人65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评估CTA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50%)的准确性.结果 CTA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92.7%、91.7%、81.9%、96.9%和92.0%.结论 CTA诊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适合用于临床怀疑冠心病的的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64-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64-sCT)评价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拟诊稳定型心绞痛34例,男28例,女6例;年龄(66±12)岁,行64-sCT冠状动脉扫描,并于检查15 d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所有病人的冠状动脉544节段分析,将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结果 64-s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为52%,特异度为96%,阳性预测价值74%,阴性预测价值90%.对每条冠状动脉进行分析,诊断敏感度为76%,特异度为99%,阳性预测价值98%,阴性预测价值83%.对病人进行评价,诊断敏感度为97%,特异度为33%,阳性预测价值94%,阴性预测价值50%.结论 64-sCT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率波动对冠状动脉运动及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临床中请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且同意参加试验者34例为试验组,根据两次扫描心率变化分为三组,A组:≤5次/minBMP,B组:6~10次/minBMP,C组:〉10次/minBMP。分别测量心脏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间的距离,计算两次扫描的距离变化差。回顾性收集同期64SCTCA资料完整者137例为临床组,根据心率波动程度分成三组:Ⅰ组:0~2次/minBMP,Ⅱ组:3~6次/minBMP,Ⅲ组:〉7次/minBMP。按5分法评价不同心率波动情况下的图像质量。结果试验组两次扫描右冠状动脉与左前降支的间距差以舒展期变化较大,同收缩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越大,距离的变化值也越大(P〈0.05)。临床组137例患者共有83.2%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可满足诊断要求。不同心率波动组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有显著差异,心率变化越小图像质量越好(P〈0.05)。结论心率波动时数据匹配错误是导致图像质量降低的根本因素,稳定心率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MSCTCA)判定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在我科治疗并于2周内先后行MS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30(男21,女9)例;年龄49~74(62±7)岁,以CAG结果为准,计算评价指标。结果: 依节段计算的MSCTCA准确性,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0%、97%。若去除38个冠脉节段由于严重钙化而影响诊断的因素,则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4%、99%。结论: MSCTCA判断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诊断冠心病尤其对筛选冠心病而言有较好的前景,但严重钙化病变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在诊断冠状动脉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82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在一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可用于评估的336支冠状动脉中,SCTCA显示病变共232支,经CAG证实226支;SCTCA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敏感性为97.8%,特异性为90.0%,阳性预测值为95.3%,阴性预测值为95.2%.64SCTCA和CAG两种检查方法在发现冠状动脉病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56%(46/82)患有冠心病(1支或1支以上冠脉狭窄>50%),44%(36/82)无明显冠心病或正常(其中<50%狭窄者29例,各支均正常者7例).结论:64SCTCA对于冠状动脉狭窄的评估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心率及心率波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9例疑为冠心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原始数据在心动周期的40%~80%时相上进行图像重组。对直径>1.5mm冠状动脉节段进行评分(≤3分为满足临床诊断)。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扫描时所有患者心率33~108次/min,平均62.2次/min。心率波动0.2~46.9次/min,平均4.4次/min。在最佳重组时相上,可满足诊断的图像占93.9%。图像质量与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显著相关。心率<69.7次/min及心率波动<15.7次/min时,可获得优良的图像质量;心率<63次/min时,舒张期重组的图像质量佳;心率>67次/min时,收缩期重组的图像质量佳。重组时相窗从舒张期切换至收缩期的心率范围为63~67次/min。结论心率及心率波动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有重要影响,减低心率及心率波动可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支架成像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冠状动脉药物涂层金属支架植入术后行64层螺旋CT检查的病例116例,对支架部位图像质量采取半定量评价,分析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材质、支架个数和钙化情况对支架部位CT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64层螺旋CT检出有意义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7%、90.2%、60.0%、97.4%.直径2.75 mm以上支架的CT图像质量优于直径2.75 mm及以下的支架(P<0.001),非钙化病变的支架术后CT图像质量优于钙化病变(P<0.05).支架长度、支架材质和是否多支架对支架部位CT图像质量无影响.结论 64层螺旋CT能胜任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直径2.75 mm以上支架和非钙化病变的支架病例更适合用64层螺旋CT进行复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64S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B6例安贞医院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2.64±11.47)岁,临床高度怀疑不典型胸痛、心绞痛(稳定或不稳定型)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64SCTCA,并在CT检查后2w接受传统的冠状动脉造影(CAG)。分析所有直径≥1.5mm冠状动脉脉,识别狭窄<50%、≥50%及≥75%的所有冠脉病变,并将其与CAG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将所有冠状动脉按狭窄<50%、≥50%及≥75%进行分级,CAG结果:冠脉无明显病变占8.1%(7/86),单支病变占27.9%(24/ 86),多支病变占59.3%(51/86);基于患者病变程度分析,64SCTCA显示狭窄<50%、≥50%及≥75%的敏感性分别为:100%、95%、92%;特异性为85.7%.结论64.SCTCA诊断冠心病具有安全、无创、快捷的优点,可用于诊断临床表现不典型胸痛、稳定或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中、高度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临床诊断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为对照。得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用于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67.5%,准确性为80.0%。结论①64层螺旋CT检查是一种无创、快捷的冠状动脉血管检查方法,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②与冠状动脉造影术相比,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判断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In the past 20 years,non-invasive coronary imaging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the 16-multidetector CT has accumulated abundant experiences for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64-multidetector CT.We evaluated the result of 706 patients being studied by the 16-multidetetor coronary angiography,providing the evidences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reliable evaluation.Methods Seven hundred and six patients underwent 16-multidetecor coronary angiography,among which 537 received regular doses of β recepto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排CT冠状动脉斑块分析对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的指导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接受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并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治疗的患者42例,置入支架44枚.根据支架释放后有无残余狭窄分为2组,组间对比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所示斑块的性质、斑块的CT值、钙化长度、横断面最大钙化面积.结果 残余狭窄组患者斑块的最大CT值大于无残余狭窄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斑块的CT值达到648~679时,支架释放时出现残余狭窄的概率为70%~90%.结论 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支架释放后出现残余狭窄与斑块的最大CT值有关,当斑块有明显大的CT值时,采用直接支架术需谨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率对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CTA)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行CCTA检查的126例患者,按照扫描时同步记录心电图的最高心率分为≤65次/min组(82例)、66~70次/min组(25例)、>70次/min组(19例),比较3组图像可评价率,并对比初始图像与再重建图像可评价率。 结果≤65次/min组图像可评价率(98.78%)高于>70次/min组(57.89%)(P<0.05);66~70次/min组图像可评价率(92.00%)高于>70次/min组(57.89%)(P<0.05);再重建后图像可评价率93.65%高于初始图像(R波后)83.33%(P<0.05)。 结论心率低于70次/min时图像可评价率较高,高于70次/min时可显著影响图像质量,此时应用心电图编辑、多时相重建、多点重建技术能提高CCTA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科用64排螺旋CT进行搭桥术后血管扫描的患者42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CT血管造影成像(CTA)与术中选择性冠脉血管造影(SC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1年同时行CTA检查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者,在血管成功显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A成像能准确显示冠状动脉的走行,以及是否有斑块形成、导致狭窄等,可以用于冠脉搭桥术后血管评价,作为随访的检查手段,是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桥血管的形态与功能的重要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256层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150例疑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行256层CT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检查,对直径>1.5 mm的冠状动脉节段进行评分.根据平均心率分为3组:A组,心率<65次/min;B组,65次/min~80次/min;C组,心率≥80次/min.比较不同心率组间的图像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平均心率及心率波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并采用线性回归方程确定需进行干预的心率临界点.结果 在最佳重组时相上,可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占97.9%.冠状动脉总体、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左旋支的图像质量评分与心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73、0.425、0.409、0.413(P均<0.001),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波动无明显相关(P>0.05).不同心率组间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心率<83.1次/min时,可获得优良的图像质量,而为获取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图像,心率应<119.1次/min.心率<65次/min时,舒张期重建的图像质量佳;心率>71次/min时,收缩期重建的图像质量佳.结论 心率波动对256层CT同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图像质量无显著影响,但心率仍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降低心率有助于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彩色编码技术在冠心病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74例临床拟诊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重建冠状动脉图像,显示冠状动脉分支血管,测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长度;对检出的86段粥样硬化斑块采用彩色编码技术进行标记和测算。结果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受心率影响较大,在控制心率≤70次/min时,冠状动脉1-13段血管97.4%(823/845)图像质量为1级,粥样硬化斑块及冠状动脉狭窄清晰显示。彩色编码技术检出不稳定斑块27块,其中19个斑块导致冠状动脉26%~50%狭窄,5个斑块导致冠状动脉51%-75%狭窄。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及冠状动脉彩色编码技术可以非创伤性地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的斑块中各成分形态、分布及比例,可作为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筛查及初步预后评估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评价多排螺旋CT(MS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8例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行MSCT扫描,利用影像曲面重建,3D重建,了解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结果18例76支血管同时经MSCT和CAG成像。CAG发现狭窄27支,其中左前降支(LAD)病变11支,回旋支(LCA)病变3支,左主干(LMA)2支,右冠(RCA)病变9支,桥支病变2支。MSCT发现狭窄24支,其中LAD病变11支,LCA病变3支,LMA病变1支,RCA病变7支,桥支病变2支。MSCT与CAG结果相符的病变血管22支,MSCT成像的敏感性为82%(22/27),特异性96%(47/49)。结论在控制心率的情况下MSCT可作为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筛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迭代重建算法(IRA)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技术评估壁冠状动脉管腔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治疗并行CCT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心肌桥(MB)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根据患者MB病变程度将其分为无收缩压迫组32例、轻度收缩压迫组56例以及重度收缩压迫组72例。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的壁冠状动脉管腔密度差异(MCA-COD)、冠状动脉腔内强化梯度(TAG)和标化TAG值以及MB长度,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标化TAG、MCA-COD以及MB长度对收缩压迫MB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 随着收缩压迫程度增加,患者TAG、标化TAG值逐渐下降,MCA-COD以及MB长度逐渐增大;重度收缩压迫组与轻度收缩压迫组、无收缩压迫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检查MB是否伴有收缩期压迫方面,MCA-COD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相比标化TAG和MB长度更高,且三者联合检测在预测伴重度收缩压迫时的诊断价值更高。三者联合检测对轻度收缩压迫的诊断敏感度为83.12%,特异度为8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 0.768~0.864);对重度收缩压迫的诊断敏感度为90.62%,特异度为87.50%,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95%CI 0.799~0.890),相比各指标单独检测诊断价值更高。结论 MCA-COD、标化TAG以及MB长度作为基于IRA的前瞻性心电门控低剂量CCTA检查指标,对于评估伴收缩压迫MB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