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用大肠杆菌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MAL—c2构建人血小板生成素突变体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MAL-TPOM。方法:采用基因重组和表达、S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纯化技术。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IPTG诱导5h后大肠杆菌JM109表达到最高水平,约占大肠杆菌菌体总体蛋白的36.6%。除了大肠杆菌RR1不表达以外,大肠杆菌DH5a、H101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表达产物血小板生成素突变体融合蛋白经SephacyIS-200和DEAE-SepharoseFF层析纯化后,蛋白纯度约为87.6%。结论:人血小板生成素突变体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JM109、DH5a和H101中均获得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为了进一步考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组织保护作用,构建了高效表达人源性EPO (rhEPO)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考察了其捉红细胞生成活性.方法 构建原核表逸载俸pET30b(+)-rhEPO;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重组转化子菌株;Ni-NAT亲和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利用网织红细胞指数考察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促红细胞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pET30b(+)-rhEPO重组子;实现了在原核生物中的表达;纯化后的融合蛋白达到了电泳级纯;其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值相符,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能够显著提高小鼠体内网织红细胞数,可溶性融合蛋白和包涵体蛋白比活性分别是应用化学科1 059.63、727.94 U/mg.结论 构建和表达重组载体pET30b(+)-rhEPO,表达的目的蛋白经分离纯化后具有体内生物学活性,为进一步的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生成素突变体融合蛋白表达及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大肠杆菌融合蛋白表达载体pMAL-c2构建人血小板生成素突变体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MAL-TOPM,方法:采用基因重组和表达,SDS-聚丙烯酰胺胶电泳和蛋白纯化技术。结果:SDS-PAGE分析表明,IPTG诱导5h后大肠杆菌JM109表达到最高水平,约占大肠杆菌菌体总体蛋白的36.6%,除了大肠杆菌RR1不表达以外,大肠杆菌DH5αH101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表达产物血小板生成素突变体融合蛋  相似文献   

4.
人红白血病K562细胞与红素分化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K562细胞向终末红系分化的调控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系分化因子、转化生长因子、HS特异结合蛋白和GATA-1蛋白。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K562细胞向终末红系分化的调控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红系分化因子、转化生长因 子、HS特异结合蛋白和GATA-l蛋白。  相似文献   

6.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的主要靶细胞是CFU-E,因而CFU-E具有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量最多。但于其他一些细胞也有EPO-R的存在。我们已于人白血病细胞株中检测到了功能性的EPO-R。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分别用两种融合表达载体(pGEX-2T及pDS-6H)在大肠杆菌XL1-Blue中表达人促红细胞生成素(h-EPO)。结果发现,虽然h-EPO基因中大肠杆菌使用频率为0%或1%的密码子占密码子总量的14.3%,但实验中却取得了较高的蛋白表达量。pGEX-2T和pDS-6H中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44400和23800)分别占细菌总蛋白的29.7%和17.5%。从而提示,一个基因中的密码子使  相似文献   

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肺心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缺氧状态下红细胞生成素是否增加其变化规律如何,用5-H^3-UR掺入体外生物法测定了23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29例慢性原性心脏病衣25例正常人血清EP水平,同步测定动脉血气有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等,结果发现伴 氧血症的患者血清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说明缺氧使红细胞生成素增加。红细胞生成素与PaO2有一定规律的联系,红细胞生成素增是并非都伴有继发性红细胞  相似文献   

9.
建立简便、经济、快速、敏感的红细胞生成素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测定盐酸苯肼处理小鼠脾细胞对3H-TdR掺入率的变化,间接反映样品中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结果上述脾细胞对3H-TdR的掺入率与培养液中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呈正相关,敏感性高,稳定性强。结论RPMI1640培养液适合上述脾细胞生长。该红细胞生成素的测定方法可用于临床,特别适用于大样本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何杨  金坚 《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18(10):1008-1010
从新鲜浓缩200倍人尿中,经DEAE-纤维素吸附和免疫亲和层析提纯了红细胞生成素;免疫家兔产生了抗血清,^125I-红细胞生成素和Bolton-Humter法制备;采用平衡法建立RIA;数据用参数Logistic数据处理程序处理,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4.53%和12.38%,回收率为104.98%,可测范围为2.06-271.5μg/L,ED50为46.78μg/L,与血栓调节素无交叉反应,40名  相似文献   

11.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于长期血透患者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怀肾功能衰竭尿竭尿毒症病人自身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大部分生血透病人需每月1-2次输血治疗。本文38例长期血透病人应用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结果示: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均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纯化猪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一个简便方法。方法:将新鲜猪肺匀浆,上清液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SephadexG-200凝胶过滤,DEAE-Sephacel以及羟基磷灰石柱层析。结果:由251g猪肺制备出8.18mg酶蛋白,活力回收为33%,比活力936.43U/mg蛋白,较上清液提纯233倍。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H8.5)显示一条带。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知,相对分子质量为190000。结论:该方法简便,活力回收高,比活力显著高于同类研究报道的15.6U/mg蛋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离、纯化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融合IL-16蛋白。方法 采用SoftLink^TMSoftReleaseAvidinResin亲合树脂分离,、纯化由大肠杆菌产和的生物素化融合IL-16蛋白。结果 融合IL-16蛋白成功地在该系统中被分离、纯化,每升细菌培养物可获得1.4mg重组融合蛋白,纯化蛋白经SDS-PAGE和毛细管电泳检测均为1条蛋白质量,结论 此系统纯化IL-16融合蛋白操作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14.
刘智辉  张政 《上海医学》1996,19(9):522-523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液透析贫血疗效观察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刘智辉,张政,徐琴君肾性贫血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慢性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缺少。本研究通过补充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β(rHuEpo-β),观察治疗血液透析贫血患者的...  相似文献   

15.
从新鲜浓缩200倍人尿中,经DEAE──纤维素吸附和免疫亲和层桥提纯了红细胞生成素;免疫家免产生了抗血清;125I—红细胞生成素用Bolton-Hunter法制备;采用平衡法建立RIA;数据用参数Logistic数据处理程序处理。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4.53%和12.38%,回收率为104.98%,可测范围为2.06~271.5μg/L.ED50为46.78μg/L,与血栓调节素无交叉反应。40名健康成人血浆红细胞生成素含量为4.965±0.906μg/L。该法可为肾性贫血和红细胞增生症的诊疗提供一种简便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60例肾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规律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组每周给予0.9%生理盐水100 mL+铁剂(科莫非)100mg静脉滴入,而对照组仅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6个月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清铁蛋白(SF)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Hb、HCT、RBC、SF值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且治疗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地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缺乏,有效地改善贫血症状,具有临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我们构建的高效表达恶性疟原虫复合抗原融合蛋白的工程菌EscherichiacolipWR-C/JM109和pWR-CAC/JM109进行发酵培养,收集菌体经超声波破菌、硫酸铵分级沉淀、分子筛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步骤纯化后,纯度可达82.0%。纯化后的融合蛋白保持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用等电聚焦技术测定纯化蛋白等电点分别为8.40和8.25.用Dot-ELISA法测定纯化蛋白的免疫原性,证实纯化的重组蛋白可与小鼠抗恶性疟原虫抗体及疟区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重组蛋白加弗氏佐剂免疫家兔制备的抗血清可与4种工程菌表达产物发生特异免疫反应,并可识别恶性疟原虫海南株和云南株红内期抗原。说明纯化的重组融合蛋白为具有恶性疟原虫抗原活性的重组复会抗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表达并纯化血管生成素(ANG)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融合蛋白,以进一步探讨血管生成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PCR扩增人ANG基因,将其与EGFP基因融合后克隆到高表达载体pMFHT,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HIS鄄ANG鄄EGFP。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表达,并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Westernblot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并从破菌上清中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5%以上。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诱导表达的菌体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发射明亮的绿色荧光。结论:成功的表达并纯化了ANG鄄EGFP融合蛋白,利用EGFP的荧光示踪作用,该融合蛋白可用于血管生成素核转位和胞内共定位蛋白质研究。  相似文献   

19.
慢肾衰血透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内分泌功能紊乱,血浆促红细胞生成素降低。血透和输血可延长患者的生命,但不能改善其贫血的状况.近几年,我们用小剂量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36例血透患者贫血以观察疗效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对象:36例均为终末期肾衰患者(Ccr<10ml/min),需长期透析和定期输血治疗,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27~72岁(平均46.7岁),慢肾23例,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多囊肾各2例,这析时间8-62个月(平均29.6个月),采用醋酸盐透析,每周血透1-3次,时间共4~12小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重组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例血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剂量皮下注射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在4周内贫血改善17/23例,占73.9%。6-12周贫血改善5/23例。在观察期贫血改善97%。网织红细胞用药后逐步升高,在第4周末后最高,维持量期间网织红细胞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用重组红细胞生成素对血肌酐、血小板无影响,有血压升高现象(6/23例),影响疗效的因素有剂量、缺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