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重要指标之一。近6年来阿勒泰地区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波动在20‰~25‰,与全疆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相比,保持了相对较低水平。本文对2006年阿勒泰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直属地区2003~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死亡主要原因,分析儿童死亡原因的变化,找出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确定今后保健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方法利用2003~2012年伊犁州直属地区所辖的八县二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年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伊犁州直属地区新生儿死亡率9.37‰,婴儿死亡率15.3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8.57‰;与2003年相比,新生儿死亡率下降了10.99%,婴儿死亡率下降了20.6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20.95%;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五位死因顺位依次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腹泻、溺水。结论①伊犁州直属地区新生儿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大幅下降,说明通过完善县、乡、村妇幼卫生三级网建设,提高住院分娩率,开展产科、儿科规范化建设、强化业务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是降低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②肺炎和腹泻为主的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比例较大,提示应积极加强儿科建设,配备业务人员,提高医疗水平和儿童保健服务能力;同时要加强科学育儿知识的宣传,提高家长重视儿童保健和及时就医的意识,减少儿童常见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牛海青  邹建红 《山东医药》2008,48(30):79-79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地区人群的平均期望寿命。降低儿童死亡率是全球儿童发展的共同目标,也是每一个国家政府必须履行的承诺。2008年3月,我们分析了1995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青岛市市北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状况,并提出了降低儿童死亡率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阿克苏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与特点,探讨干预措施。方法收集阿克苏市2004—2008年上报儿童死亡报告卡,建立数据库,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阿克苏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降低态势。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腹泻、肺炎等;1—4岁为溺水、交通意外及其它意外等。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必须做好孕产期保健工作,加强适宜技术培训和基层产科、儿科建设,提高产前诊断及筛查能力,提高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加大健康教育力度,积极改善农村儿童的生存水平,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严杰  杨雯 《地方病通报》2007,22(4):37-38
目的 为了解精河县2004~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特点和规律,进一步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 对精河县3年来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各年龄组儿童死亡率城镇明显低于农村,汉族低于少数民族,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为精河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5岁以下儿童死亡日益成为危害儿童生存、保护、发展的主要原因,在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新生儿死亡比例较高,今后儿童保健的重要对象仍是围产儿和新生儿,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在农村,牧区和少数民族儿童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下简称博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儿童保健工作质量,以便提出对应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方法以全州近7年收集的妇幼卫生年报表及死亡极告卡为基础,分析儿童死亡原因,计算死亡率,分类死因分布及死因顺位。结果 7年来博州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20‰~3.71‰,其中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7.70%,婴儿占85.0%;死因顺位首位的分别为新生儿期出生窒息,婴儿期肺炎,而1~4岁为溺水。死亡地点以县级及以上医院最多,其次为家中和途中。结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意外死亡等严重威胁着儿童生命,成为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卫生问题。重视儿童死亡,加大宣传力度,抓产科质量和预防保健是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和掌握新疆哈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以加强新生儿保健管理,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我们对哈密市1995~2004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和掌握新疆哈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以加强新生儿保健管理,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我们对哈密市1995-2004年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5-2009年新疆拜城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全县16个乡镇卫生院上报的2005-2009年374例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拜城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儿童死因依次为: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肺炎、腹泻。结论做好孕期保健、推广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加强儿童的保健管理、提高农牧民卫生保健意识是降低拜城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2000~2004年新疆乌苏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吾莲  董玉梅 《地方病通报》2006,21(6):126-126,128
目的分析了解新疆乌苏市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提高本市儿童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乌苏市5乡11镇5个牧场5岁以下儿童连续5年的死亡情况回顾调查,所有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通过在全市实施1996~200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妇幼卫生合作项目,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1995年执行项目前相比明显下降,各年龄组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儿童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为近年来儿童死亡的第1、2位死因。结论今后儿童保健的重点在农牧区,重点保健对象是围产儿和新生儿。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分析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 ,制定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 ,笔者对 1998~ 2 0 0 0年历下区死亡的 117例 5岁以下儿童死因进行分析如下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通过全区三级儿童保健监测网每月上报一次儿童死因报告卡 ,由保健站负责死亡报告的业务管理。本文所分析的死亡资料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福海县2005-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方法详细分析2005-2009年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儿童死亡讨论记录,查阅死亡儿童住院病历,询问家长诊治经过。结果全县2005-2009年儿童死亡率居高不下与基层儿童保健服务不到位,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质量有限及基层妇幼人员儿童保健知识匮乏有关。结论应加强基层儿童保健工作,加强围产儿保健,加强孕产前后保健与健康教育,积极防治早产,加强产科质量建设,强化基层妇幼人员专业知识及新生儿复苏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及时、动态地掌握新疆5岁以下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为制定儿童卫生策略和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儿童营养与健康监测方案要求,选择库尔勒市(城市监测点)和鄯善县(农村监测点)作为监测点,2012─2016年共调查5岁以下儿童19 394人,按2006年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和Z评分法对其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2012─2016年新疆2个监测县(市)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下降明显,儿童低体重率城市监测点(1.07%)高于农村(0.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P>0.05);超重率(χ2=2.59)和肥胖率(χ2=5.97)农村儿童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贫血以轻度为主,尤以1岁以下幼儿居多。结论新疆两监测县(市)5岁以下儿童生长发育状况有所好转,仍存在超重和贫血现象;应进一步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改善儿童生长发育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甘肃省靖远县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和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并提出精准防控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靖远县2010—2019年乙肝报告发病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病例乙肝五项血清学指标,包括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核心抗体(HBcAb)、e抗原(HBeAg)和e抗体(HBeAb),以及1~15岁儿童HBsAg并分析结果。结果 2010—2019年靖远县累计报告乙肝病例3 70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7.36/10万,乙肝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897.131,P<0.05)。1~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2010年为4.67%、2012年为2.67%、2018年为1.33%,呈下降趋势(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6)。3 708例病例中,符合诊断报告标准的病例2 979例、符合诊断报告率为80.34%。结论 2010—2019年靖远县乙肝发病率仍然较高,但随着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的实施和各医疗机构对乙肝病例报告的进一步规范,乙肝报告...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及监护人肠道病毒携带情况,分析健康人群带毒情况及其在手足口病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分别于手足口病流行前期、流行高峰期和流行后期,在济宁市泗水县和嘉祥县随机采集城镇托幼机构儿童和农村散居儿童及其监护人的粪便标本,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核酸。结果健康人群肠道病毒带毒率在手足口病流行期最高(20.10%),其次是流行前期和流行后期(14.56%和8.29%)。5岁以下儿童带毒率高于成人,其中3岁以下儿童带毒率最高。三次调查共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标本177份,99.44%(176/177)鉴定为其他肠道病毒,未检测出EV71型肠道病毒,仅检测出1例CoxA16型肠道病毒。结论 5岁以下健康儿童及监护人肠道病毒带毒较为普遍,夏季带毒率较高;EV71型和CoxA16型肠道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较低,提示健康人群肠道病毒带毒在手足口病传播中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了解廊坊市2010~2012 年手足口病疫情特点,分析流行因素及流行病学规律,为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廊坊市2010~-2012 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2 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6 306 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15 445 例,实验室诊断病例861 例,重症445 例,死亡8 例.年均发病率为129.22/10 万,2010~2012 年发病率分别为188.74/10 万、81.79/10万、117.14/10 万.发病数性别比为1.56 颐1,发病年龄以5 岁以下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88.90%.散居儿童和托幼机构内儿童分别占75.07%和20.22%.发病时间以4~8 月为高峰,占病例总数的85.73%.实验室诊断病例中,病原为EV71 型占48.66%,Cox A16 型占32.29%.结论 2010~2012 年廊坊市手足口病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季节、人群集中特征,同时存在EV71 和Cox A16 感染,在监测和防控工作中应根据其流行特点,制订科学规范的防控预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东省即墨市手足口病的疫情动态,分析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疾病控制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2年即墨市报告手足口病1 203例,发病率109.36/10万;以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92.60%;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占70.16%;5~9月为发病季节高峰,占94.51%。结论即墨市手足口病存在明显的季节性高峰,且发病人群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收集宁夏固原不同地区儿童营养状况的连续资料.方法 2003年7月对固原市东郊乡大堡、明庄两村415名5岁以下儿童及其住户进行了现场监测(5岁以下儿童身高、体重的测量)与儿童生长发育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结果 5岁以下儿童的生长迟缓率(身高不足)为13.25%,低体重率为8.67%;调查前两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为16.87%,腹泻患病率为14.46%;2岁以下儿童辅食添加率分别是,谷类66.09%,乳类25.86%,蔬菜水果类61.49%,蛋类67.24%,禽畜肉类47.70%.鱼虾类30.46%,豆类24.71%;测定21名5岁以下儿童血红蛋白含量,贫血率21.33%;儿童低体重率和腹泻患病率高于2001年监测结果(P>0.01,P>0.05.结论 农村儿童由于经济收入、文化水平、育儿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低体重和生长发育迟缓占较高比例,呼吸系统疾病和腹泻仍是主要疾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甘肃省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及顺位,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为加强儿童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选取2014─2015年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因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4─2015年兰州市共报告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491人,死亡率为1.58‰(标化死亡率1.53‰);以新生儿最多230人、占46.85%;男性(占64.36%)死亡比例高于女性(占35.64%);位居死亡前五位的原因分别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呼吸系统疾病及症状、体征和临床与实验异常所见不可归类在他处者,占死亡总数的79.43%;不同性别、不同季节5岁以下儿童前二位死因同总顺位一致;新生儿、婴儿和1~4岁儿童首位死因分别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女性死亡比例高于男性(χ~2=8.361,P0.05);婴儿、1~4岁儿童的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及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比例高于新生儿。结论起源于围生期的某些情况,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疾病和死亡的外因及呼吸系统疾病是威胁兰州市5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因,但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应针对具体情况加强5岁以下儿童卫生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2010—2012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乙型脑炎的发病情况。方法收集2010—2012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儿童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资料,收集患儿的人口学资料,包括姓名、年龄等,统计分析患儿住院原因、临床症状及免疫史。结果共纳入94例患儿,男女性别比为2.03∶1.00;其中<1岁3例,1岁及以上4岁以下29例,4岁及以上7岁以下26例,7岁及以上35例;仅有6例患儿有免疫接种史,其余患儿均无免疫史或不详;79例患儿发病时间为7~8个月,占84.0%。罗甸、平塘、三都、瓮安发病人数较多,分别为17、11、17、12例。2012年患儿头痛、嗜睡、昏迷、抽搐症状的发生率高于2010年,2012年患儿头痛、呕吐症状的发生率高于2011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甸、平塘、三都、瓮安发病人数较多,主要在7、8月份发病,男孩更易患病,发病年龄主要在7岁左右,2012年的确诊患儿与前两年相比确诊时病情更加危重。提示基层医务工作者需要加强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加强预防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