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传统的抗肿瘤治疗已无法满足医学发展的需要和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因为传统药物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其毒副作用比较大,会对患者治疗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其耐受性也比较差。而采用靶向治疗则有可能改善这些缺点,因为其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能轻易地杀伤肿瘤细胞,并能提高治疗效率。本文对三种药物治疗乳腺癌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它们都有一定的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
陈宏 《中国药师》2010,13(3):340-345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tar geted therapy)是指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利用肿瘤组织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性(或相对特异的)结构分子作为靶点,使用某些能与这些靶分子特异结合的抗体、配体等达到直接治疗或导向治疗的一类疗法。近年来,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赵霜 《药品评价》2012,9(15):24-27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高居女性肿瘤疾病首位,全世界每年约有50万妇女死于乳腺癌。目前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4种手段。近年来,随着对恶性肿瘤发病的基因和分子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致癌基因的分子靶向治疗技术被应用于医学临床。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细胞中特有的基因片段为治疗位点,通过调节或阻断这些基  相似文献   

4.
在北美和欧洲,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女性疾病患者中,乳腺癌患者人数占第二位。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目前常规的治疗手段包括传统的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化疗,以及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还可以选用的内分泌治疗。近年来,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日趋深入,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在乳腺癌治疗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卵巢癌是女性中排名第七位的常见肿瘤,世界范围内年龄标化发病率为6.3/10万,死亡率为3.8/10万[1]。另外由于临床症状隐匿,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多数患者发现时分期偏晚。晚期卵巢癌的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及以铂类和紫杉醇类为基础的术后辅助化疗[2]。随着铂类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治疗方法也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之一。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近年来,生物治疗作为继手术、放疗、化疗等传统疗法之外的第四种治疗手段,在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物治疗的一个重大进展是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成功应用,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行为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了多个可用于治疗的特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及其相关表达产物进行治疗。分子靶向药物通过阻断肿瘤细胞或相关细胞的信号转导,来控制细胞基因表达的改变,而产生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近年来,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Lapatinib用于HER2过度表达的晚期乳腺癌的治疗对于过度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标准治疗是采用含有曲妥珠单抗的方案。然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过度表达也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在过度表达HER2的细胞,同时抑制EGFR和HER2,有相加作用。Lapatinib是一…  相似文献   

9.
肺癌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在逐年增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以上,我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8%~10%。外科切除是可切除的NSCLC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但即使是完全性切除后,仍有相当部分的患者最终死于肿瘤复发转移。目前第三代新药联合铂类两药化疗方案是治疗晚期NSCLC的标准方案,但疗效达到一个平台期,总生存率仅仅能提高约4.1%,患者似乎很难再从化疗中进一步获益。因此,寻找新的有效靶点和高效低毒的靶向药物成为了目前肺癌治疗的当务之急。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NSCLC分子靶向治疗的靶点和主要药物的进展情况。希望能为患者的治疗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0.
目前,乳腺癌的常规治疗手段如化疗、放疗等存在严重的全身副作用,为此,开展乳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乳腺癌靶向治疗的3个研究领域:抗体介导的靶向、微载体介导的靶向、乳腺癌干细胞靶向,并阐述这些治疗策略的基本研究思路,分析这些新的治疗策略面临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叙述靶向药物及抑制血管生成中药治疗乳腺癌的近年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收集大量关于靶向药物治疗乳腺癌及抑制血管生成中药治疗乳腺癌相关文献。结果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肿瘤血管生成和乳腺癌演进密切相关。抗血管生成药物对乳腺癌的治疗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其他新疗法类似,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的疗效的评价尚需设计严谨的前瞻性临床随机试验来加以证实。结论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和转移已成为肿瘤生物靶向治疗研究的主要方向。中药抗血管生成药物在乳腺癌治疗也取得一定的进展及成果,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发挥其优势为预防及治疗肿瘤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方法:收集国内外近期相关文献对靶向药物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关键技术进行评价。结果及结论:分子靶向药物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采用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特异性强、毒副反应小,将成为今后肿瘤治疗的新趋势。现代生物技术发展迅猛,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治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具有新的概念和内涵。现有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缺陷。充分利用多学科综合性发展的进步将加速新型靶向载体系统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盛京艳 《药品评价》2012,9(15):17-19,23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最主要的癌症死因之一,肺癌中80%-85%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NSCLC恶性程度较高,易复发、转移,超过半数以上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属相对晚期,如果不治疗,一年的生存期不足10%[1]。肺癌的治疗模式和药物选择正日趋多样化。传统化疗和放疗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带  相似文献   

14.
胡胜  臧爱华 《药品评价》2012,9(15):28-36
人类第一次认识治疗疾病时存在选择性(靶向)是发现,机体对感染性疾病的抵抗能力可以通过血清从一个机体转移到另一个机体,即被动免疫。在1895年,Hericourt和Richet使用人类肉瘤免疫狗,然后将血清用于人类。到了1908年,PaulEhrlich提出魔术子弹(magic bullet)的概念,即毒素(toxin)可以靶向(target)作用于癌症或其他疾病。半个世纪后才逐渐认识到,抗体才是血清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据WHO统计数据显示乳腺癌已成为全球妇女首发恶性肿瘤,2000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超过100万,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但近年已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尽管乳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但病死率已开始下降,主要得益于更多患者被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以及更多有效治疗手段的临床应用。但仍有部分患者因发现病变时已为晚期或治疗后复发转移,需接受进一步全身治疗,包括化疗及内分泌治疗,与化疗相比,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特点是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接受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好,不需要采用止吐、升白细胞等药物,治疗费用相对低,有利于治疗获益患者的长期用药,在辅助治疗中也有更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100例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100例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病例施保乳手术(局部乳腺切除+腋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或术后瘤床插植近距放疗+化疗。手术后2~4周再接受全乳腺外照射剂量为50Gy。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均接受三苯氧胺治疗,随访时间中位数为42个月。结果 经随访10~96个月,平均42个月,双乳对称,外形美观。无1例出现局部复发,无死亡病例,1例出现骨转移。结论 Ⅰ~Ⅱ期乳腺癌实施保乳综合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可成为早期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张宁玲 《肿瘤药学》2012,(2):151-152
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癌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给予紫杉醇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疾病进展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经过4周时间的治疗后,肺癌患者的疾病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病情得到缓解,但两组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肺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文献复习探讨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现状和进展。方法:查询近几年国内外乳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进展的关键性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有明显疗效的分子靶向药物有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抗靶点药物曲妥珠单抗、拉帕替尼、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一DMl;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靶向治疗的药物吉非替尼和西妥昔单抗,其他的靶点药物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等。结论:目前不少分子靶向药物进入乳腺癌的临床应用,明显降低了乳腺癌患者的疾病复发风险,延长了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其中抗HER2的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是乳腺癌治疗最成功的靶向药物。分子靶向治疗是乳腺癌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乳腺癌解救治疗中新的重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