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 比较气动往复式和电动旋转式微型角膜刀在 L ASIK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两种角膜刀的应用特点 ,对术后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的影响。方法 使用气动往复式和电动旋转式微型角膜刀行 L ASIK手术共 330例 (6 34只眼 ) ,其中往复刀切削组 93例 (184只眼 ) ,旋转切削组 2 37例 (4 5 0只眼 )。根据屈光度将两组患者分为 (- 6 .0 0 D以下 )和 组 (- 6 .0 0 D~ - 10 .0 0 D)。对术后 1天、10天、1月、3月复诊的裂隙灯、验光、角膜地形图记录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旋转微型角膜刀自动化程度高 ,性能稳定 ,做出的角膜瓣质量高。 SCMD微型角膜刀控制因素较多 ,熟练操作和经验积累过程较长 ,但调节灵活 ,适应于不同情况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术前屈光度、矫正视力上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Hansatom e组比 SCMD组在术后 1天、10天、1月、3月患者的视力、矫正视力、残存球镜、散光、角膜地形图散光上更为满意 ,统计结果显示明显的差异性。结论 两种微型角膜刀均可制作良好的角膜瓣。旋切刀可以提供术后更好的视力和平滑的角膜瓣 ,往复刀出现术后角膜散光和角膜瓣的微纹 ,术后3月两种术式患者屈光状态基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国产KN- 5000 微型角膜刀在临床角膜瓣技术中的作用,评价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探讨其预测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 选用连续病例24 例44 眼, 随机分为实验组(A 组) 和对照组(B组) 。A 组11 例21 眼,术前平均球镜当量1321 ±473D,最大散光度225D。B 组13 例24 眼,术前平均球镜当量1140 ±263D,最大散光度275D。术中分别用KN- 5000 微型角膜刀和Moria 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结果 术中制瓣安全简捷,制瓣良好率A 组21 /21 ,B 组23/24 ,2 组无明显差异,无术中并发症发生。临床病例随访显示:2 组术后3mo 裸眼视力大于等于05 的比率分别是619 % 和652 % ,术后屈光度按球镜当量计算实验组为- 067 ±184D,对照组- 076 ±175D。术后屈光度在- 1D 之内比率实验组为429 % ,对照组为478 % ,这2 组差异经检验无意义。结论 KN- 5000 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稳定性、预测性良好。进一步临床应用有待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国产KN-5000微型角膜刀在临床角膜瓣技术中的作用,评价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探讨其预测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选用连续病例24例44眼,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11例21眼,术前平均球镜当量13.21±4.73D,最大散光度2.25D。B组13例24眼,术前平均球镜当量11.40±2.63D,最大散光度2.75D。术中分别用KN-5000微型角膜刀和Moria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结果术中制瓣安全简捷,制瓣良好率A组21/21,B组23/24,2组无明显差异,无术中并发症发生。临床病例随访显示2组术后3mo裸眼视力大于等于0.5的比率分别是61.9%和65.2%,术后屈光度按球镜当量计算实验组为-0.67±1.84D,对照组-0.76±1.75D。术后屈光度在-1D之内比率实验组为42.9%,对照组为47.8%,这2组差异经检验无意义。结论KN-5000微型角膜刀制作角膜瓣稳定性、预测性良好。进一步临床应用有待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 L ASIK手术前后角膜厚度的变化 ,分析微型角膜板层刀对角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48例(96只眼 )的角膜厚度在 L ASIK术前及术后不同时期进行测量 ,比较术后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 ,分析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差异所在 ,从而判断微型角膜板层刀是否对角膜厚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结果 术后 3天、7天的角膜厚度实测值与理论值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1月实测值与理论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L ASIK术中微型角膜板层刀的切割作用对角膜厚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Hansatome自动旋转式显微角膜刀及AmadeusⅡ自动平推式显微角膜刀制作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角膜瓣厚度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来我院行LASIK的患者50例100眼,随机分成两组,一组用Hansatome显微角膜刀160μm刀头制作角膜瓣,另一组用AmadeusⅡ显微角膜刀140μm刀头制作角膜瓣。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及术中角膜基质床厚度测量,从而计算角膜瓣厚度。所有的患者均先行右眼手术再行左眼。对两组患者实际切削的角膜瓣厚度进行对比,同时对两种显微角膜板层刀制作角膜瓣厚度左右眼之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ansatome组实际角膜瓣厚度67~158(平均98.70±18.04)μm;AmadeusⅡ组实际角膜瓣厚度69~171(平均110.60±16.47)μm,两种角膜刀制作角膜瓣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ansatome组右眼104.40±18.78μm,左眼93.00±15.61μm,两眼角膜瓣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adeusⅡ组右眼115.12±18.74μm,左眼105.20±12.29μm,P=0.024,患者左眼角膜瓣均比右眼要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LASIK术中角膜板层刀制作的角膜瓣厚度与预计值有一定的偏差,术中测量角膜瓣厚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KN-5000A型LASIK微型角膜成形系统在大样本LASIK病例中的临床制瓣效果、安全性、预测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分析2组LASIK病例,A组应用KN-5000A型LASIK微型角膜成形系统,602例1 171眼.B组应用KN-5000 LASIK微型角膜刀,103例192眼;随访至少1月,最长45个月.比较术中瓣成形、术后瓣愈合、瓣下及瓣缘痕迹,比较微型角膜刀相关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术中完全瓣比率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游离瓣比率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A组的瓣缘痕迹计分大于Ⅱ级的发生率小于B组(P<0.05),瓣下混浊比率少于对照组(P<0.05).5000A型LASIK微型角膜成形系统组1眼发生Sahara综合征,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视力与屈光度显示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KN-5000A型LASIK微型角膜成形系统制瓣的安全性、预测性及稳定性与KN-5000微型角膜刀一致,所制角膜瓣瓣缘及瓣面的临床愈合后混浊少于KN-5000微型角膜刀.LASIK微型角膜刀的不断更新,将促进LASIK手术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两种微角膜刀所制角膜瓣对LASIK术后角膜循规性散光的影响。方法 循规性近视散光患者 96人 ( 180眼 )随机分为Ⅰ、Ⅱ两组 ,分别采用MoriaLSK -One平推式气动微角膜刀和MoriaM 2旋转式微角膜刀制做角膜瓣 ,然后进行激光手术。术后 6个月观察患者的角膜散光及角膜散光轴的变化。结果 术后 6个月 ,Ⅰ组、Ⅱ组角膜散光值分别为 0 3 6± 0 13D和 0 5 2±0 0 9D ,与术前相比 ,分别下降 1 3 5± 0 11D ,1 0 8± 0 10D ,差异显著 (P <0 0 1)。而散光轴无明显改变。结论 与MoriaLSK -One平推式气动微角膜刀相比 ,MoriaM 2旋转式微角膜刀所制角膜瓣有产生循规性角膜散光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KM_5000D微型角膜刀制作超薄角膜瓣的技术。方法设计制作超薄角膜瓣的自动旋转型KM_5000D微型角膜刀成形系统包括微型切割器、双电机动力装置和控制箱部件。以此成形系统对新鲜离体猪眼80眼、离体人眼10眼和在体兔眼12眼进行超薄角膜瓣的制作,观察运刀情况,角膜瓣厚度、直径以及瓣异常的发生率;离体人眼角膜瓣标本在光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切面和边缘形态。结果实验中,负压保持眼压稳定在65 mmHg。离体猪眼角膜瓣厚度和直径分别为(87.85±4.64)μm和(8.8±0.42)mm,瓣异常发生率18.75%。离体人眼角膜瓣厚度和直径分别为(86.4±5.13)μm和(7.5±0.55)mm,瓣异常发生率20%。在体兔角膜瓣厚度和直径分别为(62.08±3.70)μm和(7.96±0.30)mm,瓣异常发生率16.67%。离体猪眼、离体人眼和在体兔眼的运刀顺畅比率分别为88.75%,80.0%和83.33%。离体人眼角膜瓣光镜检查显示其保持了角膜上皮、前弹力层和前部少许基质,扫描电镜检测显示切面光滑度和边缘整齐性良好。结论KM_5000D微型角膜刀制作超薄角膜瓣安全有效,预测性、稳定性良好。可应用于超薄角膜瓣LASIK手术的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Moria M2自动微型角膜刀在LASIK手术中的稳定性。方法在2295米的高海拔地区,通过观察286例570眼LASIK手术中制作的角膜瓣的质量、出现的瓣并发症及制作角膜瓣厚度的可预测性,以判断高海拔地区MoriaM2自动微型角膜刀在手术中稳定性。结果Moria M2自动微型角膜刀制作的所有角膜瓣均获成功,未出现严重缺陷的角膜瓣。但系统产生的固定眼球的负压吸引力低,制作角膜瓣时眼球的不稳定性增加,发生相关并发症(如瓣偏位)的几率增加。另外制作的角膜瓣厚度比理论值高。结论在高海拔地区Moria M2自动微型角膜刀在LASIK手术中总体性能稳定,制作角膜瓣可靠。但在计算安全角膜厚度时应多保留22μm。而且术中应注意避免影响刀头运行的任何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板层显微切削刀在应用不同手术次数后,与未使用过的新切削刀对比所发生的变化,从而为临床提供客观资料。方法:共收集12只CHIRON显微切削刀,其中2只为未用于手术的新刀(0眼术后),其余为3眼、4眼、5眼、6眼、8眼术后各2只。这些刀片在术后立即收集到原盒中保存以防进一步的损伤。所有切削刀均用HITACHIS-3200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本文通过对12只重复使用的板层切削刀进行扫描电镜观察,且与未使用过的新刀相对比,发现未使用过的切削刀质地细腻,刀缘连续性好,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刀质粗糙,出现裂隙和孔洞。结论:角膜板层切削刀随着使用次数增加,刀质的损害程度加重,提示使用此刀的抛弃型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MoriaM2130型(以下简称M2)一次性微型角膜刀头(自带刀片)与微型角膜刀片的角膜瓣制作效果进行比较。方法59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手术患者(113眼),随机使用两种刀来制作角膜瓣,记录角膜瓣直径、蒂长,术后应用共焦显微镜测量瓣厚,记录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对结果作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使用M2一次性刀头与M2刀片时,制作的角膜瓣平均厚度分别为(139.35±19.07)μm、(126.92±11.50)μm(t=4.096,P<0.01)。同一患者双眼使用同一把刀,两眼角膜瓣厚度无明显差异。术中角膜瓣的制作均一次成功,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2型一次性刀头与刀片均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一次性刀头使用更方便,角膜瓣下干净,但角膜瓣厚度的平均值较高,标准误差较大。M2型刀片的角膜瓣制作效果相对稳定,但角膜瓣下残留相对多的金属颗粒。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应用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改变角膜瓣形状的优点和不足,寻求更好的角膜瓣形状,为角膜板层刀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对460眼在LASIK术中应用进刀起点调控技术,改变角膜瓣形状。结果: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可操作性强;所形成的角膜瓣稳定性好;与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应用进刀起点调控技术制作的角膜瓣优越性明显,值得推广;同时,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可为角膜瓣形状的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离体猪LASIK术中角膜板层刀片使用次数对角膜瓣厚度、均匀性和切削面的光滑程度的影响。方法:新鲜离体猪眼球36只,刀片使用1~6次分成Ⅰ~Ⅵ组,再将Ⅰ和Ⅱ,Ⅲ和Ⅳ,Ⅴ和Ⅵ合并为A,B,C组。测量6组猪眼球的角膜中央厚度、K值及眼压。在猪眼球上模拟角膜瓣的制作过程并计算角膜瓣中央厚度。从6组中各选取3只角膜瓣制成病理切片标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瓣厚度的均匀性。从Ⅰ,Ⅳ,Ⅵ组中各选取1只角膜瓣制成标本,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角膜瓣切削面的光滑程度。结果:术前6组角膜瓣的平均角膜中央厚度、K值和眼压无差异。术后角膜瓣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52.7±14.6,143.8±9.3,128.3±12.7,114.2±9.6,99.7±5.7和70.0±12.7μm;除Ⅱ组与Ⅰ组无差异外,Ⅲ~Ⅵ组与Ⅰ组角膜瓣厚度均有差异。角膜瓣厚度与刀片使用次数呈负相关性。A,B,C3组角膜瓣的平均厚度分别为150.8±15.4,121.2±13.0和88.3±15.1μm,组间差异明显。随着刀片使用次数增多,角膜瓣厚度均匀性下降,角膜瓣切削面的光滑程度下降。结论:随着刀片使用次数的增多,角膜瓣厚度变薄,角膜瓣厚度的均匀性和角膜瓣切削面的光滑程度均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旋切式与平切式角膜瓣对LASIK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用平推式角膜刀制成平切式角膜瓣后行LASIK手术160例305眼,用旋切式角膜刀制成蒂在上方的旋切式角膜瓣后行LASIK手术202例386眼,随访6个月.对两组不同类型角膜瓣的术后裸眼视力、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术后第一天,高度近视组的裸眼视力旋切组显著优于平切组(p<0.05),术后第十天和一个月超高度近视组的裸眼视力旋切组明显高于平切组(p<0.05及p<0.01),术后三个月、六个月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微型角膜刀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旋切组多于平切组,但切缘出血旋切组大大减少(p<0.0001),旋切组术后仍有1例角膜瓣漂移.结论蒂在上方的旋切式角膜瓣术后视力恢复快,术中切缘出血少,术中角膜瓣对复位容易,但仍有各种术中并发症且不能有效预防术后角膜瓣移位. 相似文献
15.
Purpose: To report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ectasia aft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ase review of 30,167 eyes (16,732 patients) was conducted following LASIK between August 2007 and August 2015. The follow-up was between 2 and 8 years. Tomography was performed after 2 years postop. After identifying cases of ectasia, the charts of these patients were examined to identify any common factors that may have predisposed them to develop ectasia. Results: Ten eyes of seven patients developed post-LASIK ectasia. Eight eyes had been treated for myopia and myopic astigmatism, two eyes for mixed astigmatism. There were no cases of ectasia after LASIK for hyperopia. All 10 cases of ectasia had a flap that was created using the Moria M2 mechanical microkeratome (average flap thickness 118.15 ± 12.88 µm) and refractive error corrected using the Wavelight Allegretto excimer laser. Retrospectively, most prevalent risk factors were thin cornea (≤ 500 µm, 50% of cases), anterior topographic map irregularities (e.g., asymmetric bow tie, 40% of cases), Ectasia Risk Score > 3 (40% of cases), percent tissue thickness alteration ≥ 40% (20% of cases) and low residual stromal bed (≤ 300 µm, 30% of cases). One eye had no identifiable risk factors. In the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14.97% (4,506) of all the eyes had similar risk factors to the cases that went on to develop ectasia.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ectasia was 0.033% over 8 years. The incidence could be higher as some cases may destabilize beyond this period and some patients were lost to follow-up asymptomatic of any clinical signs. Other intrinsic factors may trigger the development of post LASIK ectasia. The current widely accepted risk factors are not sufficiently rigorous for screening out potential ectasia from developing after LASIK. There is a need to augment accuracy with higher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角膜基质床厚度/术前角膜厚度(residual corneal stroma thickness /corneal thickness,RCST/CT)的不同,比较飞秒激光辅助LASIK和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的变化。 方法:选取190例379眼,其中飞秒激光辅助LASIK组94例187眼,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组96例192眼。根据术后剩余RCST/CT的不同,将飞秒激光辅助LASIK组(FS-IK组)和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组(M-IK组)各分为三组,IK-Ⅰ组(RCST/CT<55%)、IK-Ⅱ组(55%≤RCST/CT<60%)和IK-Ⅲ组(RCST/CT≥60%)。分别于术前、术后1mo和3mo应用眼反应分析仪(reichert ocular response analyzer,ORA)检测角膜滞后量(corneal hysteresis,CH)和角膜阻力因子(corneal resistance factor,CRF)。 结果:不同手术方式(FS-IK与M-IK)比较,CH和CRF均无统计学差异(F=0.44,F=2.56,P=0.51,P=0.11)。不同的RCST/CT比较,CH和CRF均有统计学差异(F=103.03,128.48,P均<0.05)。Ⅰ组CH和CRF较Ⅱ组明显减小(P<0.05),Ⅱ组CH和CRF较Ⅲ组明显减小(P<0.05),Ⅰ组CH和CRF较Ⅲ组明显减小(P<0.05)。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比较,CH和CRF均有统计学差异(F=576.99, 1162.06,P均<0.05)。术后1mo和3mo,CH和CRF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1mo和术后3mo比较,CH和CR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论是飞秒激光辅助LASIK还是角膜板层刀辅助LASIK在术后早期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均下降,但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无差异。LASIK术后保留角膜基质床比例越小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平均中央角膜曲率与制作的角膜瓣平均直径、角膜瓣蒂长度的关系。方法 :对 30 0例 6 0 0只眼近视患者术前用角膜地形图测量平均中央角膜曲率 ,其中平坦角膜组、中等角膜曲率组和陡峭角膜组各 2 0 0只眼。采用NidekMK 2 0 0 0型自动角膜板层刀 ,负压环选择 8.5mm角膜瓣直径 ,制作角膜瓣后测量角膜瓣平均直径和蒂长度。结果 :平坦角膜组、中等角膜曲率组和陡峭角膜组的角膜瓣平均直径分别为 (8.35± 0 .34)mm、(8.6 6± 0 .30 )mm和 (8.93±0 .33)mm ;蒂长度分别为 (4.76± 0 .5 0 )mm、(5 .4 1± 0 .5 4 )mm和 (5 .81± 0 .4 3)mm ,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平均中央角膜曲率越高 ,角膜瓣平均直径越大 ,角膜瓣蒂越长。角膜瓣直径小 ,提供的切削区小 ;角膜瓣蒂短 ,易发生游离角膜瓣。手术医生术前应注意中央角膜曲率与角膜瓣的关系 ,预防术中角膜瓣并发症的发生。自动角膜刀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性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性的LASIK术中角膜标记方法。方法:采用角膜环钻在角膜表面压痕的方法进行标记,观察了2007-07/2008-01的633例(1237眼)的LASIK手术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游离瓣发生5眼,4眼手术台下用20倍裂隙灯检查发现轻微错位,均将角膜瓣准确复位。结论:该方法简单,不损伤角膜上皮,不增加术后刺激症状,是一种无创性的LASIK手术中角膜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原因及其再次复位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所有18眼LASIK术后角膜瓣移位的患者均进行再次复位。结果:所有LASIK术后角膜瓣的移位,再次复位后均获得了良好的视力及角膜瓣对位。结论:LASIK术后严密的观察、防止外伤、及时的处理是预防和治疗角膜瓣移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