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的可行性。方法通过与8月龄婴儿的比较,分析6月龄婴儿的免后麻疹IgG抗体滴度、阳转率。结果免疫前IgG滴度,6月龄免前麻疹IgG滴度高于8月龄,只有6.06%的6月龄婴儿处于低保护水平;免疫后6月龄、8月龄婴儿麻疹IgG滴度平均分别为751.44mIU/ml、1076.14mIU/ml,8月龄的免后麻疹IgG滴度高于6月龄(P=0.003);6月龄、8月龄免后麻疹IgG阳转率分别为93.55%、96.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结论6月龄以后的婴幼儿处于麻疹易感状态,在现有2剂(8月龄、1.5岁)麻疹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将初免月龄提前至6月龄,既能保证麻疹疫苗的高覆盖率,又能减少小年龄组的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柳州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吴昕翁毓秋1996年3月5~20日我们对接种过麻疹疫苗一针及两针的儿童164名进行免疫效果观察。1材料与方法在我市城区、郊县抽取1994年出生并明确记录8月龄接种一针麻疹疫苗儿童73名,8月龄接种一针麻疹疫苗,112岁再... 相似文献
3.
4.
不同月龄儿童不同剂量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不同月龄儿童不同剂量麻疹疫苗免疫效果,我们于1986年5月选择有代表性的十总镇及正场乡4~12个月龄儿童进行麻疹抗体测定,同时对这些儿童分别接种0.2毫升、0.5毫升冻干麻疹疫苗,观察初免效果。现将结果 相似文献
5.
乾县自70年代开始实施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以来,在各级政府支持及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麻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不断提高,麻疹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下降,麻疹控制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8月龄以下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水平及6~8月龄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探讨控制小月龄婴儿麻疹的免疫策略。[方法]在南昌市的12个县(区)随机抽取0~8月龄婴儿各70余名,监测麻疹母传抗体;对6~8月婴儿初免麻疹疫苗后免疫效果及安全性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免前和免后1个月的麻疹IgG抗体滴度。[结果]8月龄以下婴儿母传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209,各月龄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均未达保护水平;6月龄、7月龄、8月龄初免后GMT分别为1︰1407、1︰1897、1︰2410,初免前后G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免后3组的阳性率均≥90%,免疫成功率﹥85%,接种MV未出现异常反应,提示6月龄的MV初免程序是可行的;但6、7、8月龄3组间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前母传抗体阴性和阳性的免疫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婴儿母传抗体的存在对MV的免疫成功率有干扰作用。[结论]婴儿麻疹母传抗体滴度均较低,无有效保护作用;6足月后接种麻疹疫苗安全有效。建议进行育龄妇女孕前接种MV和提前婴儿MV初免时间的成本效益研究,制定安全有效的免疫策略,减少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血清学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的血清学效果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 15 6例观察对象采集的双份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表明 ,麻疹抗体阳性率由强化免疫前的 89 10 %上升到 10 0 0 0 % ,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倒数 (GMRT)由 5 83 5 5上升到1860 93 ,差别有极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0 2ml和 0 5ml两个接种组强化免疫后GMRT增长不同 ,0 2ml接种组抗体GMRT由强化免疫前的 64 7 61上升到 1741 13 ,增长 2 69倍 ;0 5ml接种组抗体GMRT由 5 19 95上升到 2 0 0 3 3 2 ,增长 3 85倍 ,但差别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强化免疫前抗体滴度与抗体阳转或≥ 4倍增长呈负相关 ,强化免疫前阴性、1∶2 0 0、1∶80 0、1∶3 2 0 0和 1∶12 80 0者 ,强化免疫后抗体阳转或≥ 4倍增长率分别为 10 0 0 0 %、10 0 0 0 %、42 86%、6 62 %和 0。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对迅速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黄浦区儿童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疫苗)初免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区辖各社区8月龄麻疹疫苗接种对象59人,在接种前及接种后1个月采集手指末梢血检测麻疹IgM抗体,抗体滴度≥1∶200为阳性.结果 免前阳性率1.72%,免后阳性率98.30%,免后麻疹IgG抗体滴度4倍增长56人,占96.55%.结论 麻疹疫苗...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施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麻疹疫苗(MV)在防治麻疹中已取得显著的成效。为更有效地防治麻疹,根据卫生部《加速麻疹控制规划指南》提出的策略,临沂市于2004年对MV强化免疫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进行了血清学监测,结果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 1.血清标本的采集在MV强化免疫活动前, 随机选取8月龄-40岁部分健康人群进行静脉采 相似文献
10.
11.
8月龄儿童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三联疫苗免疫效果及接种安全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在8月龄儿童接种MMR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为在该年龄组用MMR替代麻疹单苗提供依据。方法选定部分合适对象开展MMR接种,在免前和免后6周分别采取外周静脉血1ml,分别作麻疹、风疹和腮腺炎的抗体滴度测定;同时对受种对象跟踪观察接种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8月龄儿童中开展MMR三联疫苗的接种在免疫效果上麻疹和风疹的免疫效果较好,免疫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61%和100%,而其中的腮腺炎抗体阳转率和免疫成功率不高,仅分别为23.21%和31.25%。从接种的安全性来说,发生的局部反应轻微,也未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结论在8月龄儿童开展MMR接种安全性较好,尚需提高MMR中的腮腺炎的免疫应答率。 相似文献
12.
麻疹疫苗初免血清学效果观察陈文超为了解我地段婴儿麻疹基础免疫的成功率及免疫后近期内的抗体水平,我们于1989年10~11月,抽查了33名未作过基础免疫及未患过麻疹的婴儿,进行麻疹初免前后的血清学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疫苗麻疹疫... 相似文献
13.
徐州市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解徐州市麻疹疫苗 (MV)的免疫效果 ,2 0 0 1年 5月随机抽取了按 8月龄初免和 4岁加强免疫程序接种MV的儿童 10 1名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间接法 )检测免疫前、后的麻疹IgG抗体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监测对象 在徐州市所辖邳州市随机选择 8月龄儿童 4 3名和 4岁儿童 5 8名 ,进行MV免疫效果观察。1 2 疫苗 免疫所用麻疹疫苗为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为 2 0 0 0 5 12 0 ,效期为 2 0 0 1年 12月。1 3 检测方法 MV免疫前和免疫后 1个月 ,分别采集手指末梢血 0 3ml,将分离的血清 - 2 0℃冻存 ,…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阜阳市2009 -2011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效果进行分析,为2012年如期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9-2011年MV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免疫状况,并根据麻疹监测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2011年MV强化免疫平均报告接种率达98.45%;麻疹发病率由强化免疫前5年(2005-2009年)的8.96/10万迅速下降到2010-2011年的0.27/10万,下降了96.99%;麻疹发病高峰依然是4~5月;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实施前后发病年龄均集中在8月龄~4岁和5~14岁两个年龄段.结论 MV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可以在短期内迅速大幅度降低麻疹的发病率,使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应继续大力加强常规接种工作,将麻疹发病控制在低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15.
泉州市1998-200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泉州市加速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汇总泉州市1998-200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上报接种数据,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人群麻疹IgG抗体,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3年的强化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2.7%、92.4%、90.0%;强化免疫后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9.2%,GMRT比免疫前增长6.82倍,预防人群麻疹显性感染的义气风发体滴度比例达到96.7%;麻疹发病率下降了61.7%。[结论]MV强化免疫是加速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麻疹疫苗是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之一。近几年,麻疹病例呈现婴幼儿和成人发病增多及出现双向移位现象[1],如何采取有效方法及时接种麻疹疫苗,保护适龄儿童健康是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顺利完成2012年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潍坊市自1999年与WHO/CDC开展麻疹监测与控制合作项目以来,麻疹的发病得到了有效控制。2003年的发病率为0·11/10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但是近5年资料分析显示,潍坊市6岁以下儿童麻疹发病比例仍然较高,占总发病人数的22·89%。为加速潍坊市麻疹控制进程,消除“免疫空白”,提高接种率,按照山东省卫生厅安排,2004年春季对潍坊市学龄前儿童开展了1次麻疹疫苗(MV)后续强化免疫活动。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与接种时间凡居住在潍坊市范围的8月龄~6周岁儿童均为强化免疫对象。2004-04-01/05为MV强化免疫接种时间,4月6~10日进行查漏补种。1·2接种…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我区健康儿童免疫接种质量,探讨免疫接种的有效性,找出影响免疫成功率的原因,为改进接种实施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儿童健康。我区于1998年开展了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疫苗、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成功率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项目 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免疫前和免疫后的IgG抗体水平。2 监测对象及人数2.1 免疫前及免疫后1个月的儿童(12月龄内),以户籍儿童为 相似文献
19.
20.
福建省1999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血清抗体调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解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福建省1999年在进行MV强化免疫活动中,随机抽取305名儿童检测血清ELISA-IgG抗体.结果显示:在强化免疫前有78.37%的儿童处于易感和低抗体水平.通过强化免疫,人群抗体阳性率由免疫前的68.20%升至免疫后的97.38%,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96.99升至1:1 751.66.免疫前处于易感的儿童抗体阳转率达91.75%.说明强化免疫对控制麻疹暴发,进一步消除麻疹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议对1~14岁儿童中尚未进行MV强化免疫的儿童继续进行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