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阻塞性黄疸:PTC下胆管钳夹活检的技术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切实可行的胆管病理学检查新途径.资料与方法连续92例阻塞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PTC)和经皮肝穿胆管引流(PTCD)治疗.PTCD过程中,影像监测下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向胆管内引入活检钳对梗阻段钳夹活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 92例钳夹活检患者90例成功获得组织块,技术成功率97.83%(90/92).钳夹活检敏感性为88.04%,63例胆管癌性恶性肿瘤钳夹活检敏感性较25例非胆管癌性恶性肿瘤高(93.65%比72.00%,P<0.05).结论PTC下胆管钳夹活检操作简单,创伤小,敏感性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胆管病理学诊断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阻塞性黄疸经皮肝穿胆管造影术 (PTC)下胆管钳夹活检病理诊断的可行性和敏感性。方法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3月 ,因阻塞性黄疸接受介入放射学PTC、经皮肝穿胆管引流术 (PTCD)和胆管内支架置入的连续 6 5例患者 ,男 36例 ,女 2 9例 ,年龄 33~ 88岁 ,平均 5 4岁 ,病程 7~90d ,平均 32d。PTCD减黄术中 ,在数字影像监测下经PTC途径用活检钳和毛刷对病变段胆管活检。通过经皮经肝胆管穿刺通道向胆管内送入 8F鞘至阻塞段 ,经鞘先后引入活检钳和毛刷对梗阻段胆管钳夹和毛刷活检 ,获取多个标本 ,用 10 %甲醛溶液固定后 ,行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用 χ2 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计算法 ,以P <0 0 5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6 5例阻塞性黄疸 ,PTC下胆管活检技术成功率 10 0 % ,5 8例获得组织学诊断 ,分别为胆管腺癌 4 2例 ,胆管鳞癌 1例 ,胰腺癌 2例 ,肝癌 2例 ,转移癌 5例 ,纤维结缔组织增生 2例 ,硬化性胆管炎 1例 ,胆管结石 1例 ,菌团沉积 1例 ,慢性胆管炎 1例 ;阴性结果 7例。钳夹活检的病理学阳性率 89 2 3%。 4 5例胆管癌钳夹活检敏感度较 16例非胆管癌性肿瘤高 (分别为 95 5 6 %和 6 8 75 % ,χ2 =5 919,P =0 0 15 )。 5 8例毛刷活检 4 3例获得细胞学诊断 ,有胆管腺癌 36例 ,  相似文献   

3.
阴性法螺旋CT胆管造影在胆管梗阻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评估阴性法螺旋CT胆管造影(N-CTC)对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8例经B超检查提示有肝外胆管梗阻的病例用血管对比剂行增强扫描后,对扫描原始数据作二次重建获得轴面源像(ASI),然后运用三维软件对ASI进行编辑处理,获得最小强度投影(MinIP)及表面遮盖法显示(SSD)图像。3位资深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根据MinIP、SSD像及ASI对梗阻病变作出部位、性质诊断,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68例中,25例经1次屏气完成扫描;43例经2次屏气完成检查。对照手术和病理结果,MinIP、SSD像定位准确率均为100.0%,ASI为98.5%,N-CTC与ASI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0.00,P>0.05);整体定性准确率分别为82.4%,79.4%及92.6%,MinIP像与ASI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3.27,P>0.05),而SSD像与ASI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92,P<0.05);三者综合定性准确率为95.6%。结论N-CTC作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方法,对胆管梗阻部位识别的准确率高。MinIP、SSD像结合ASI能对大多数疾病作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阻塞性黄疸阴黄证和阳黄证的影像学特征,以探讨MRI在阻塞性黄疸中医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79例中阴黄证30例,阳黄证49例。分别观察分析阻塞性黄疸阴黄证、阳黄证的MRI表现。结果:阴黄与阳黄证MRI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①扩张程度方面,阴黄证以重度(19/30)和中度(8/30)扩张为主,阳黄证以轻度(21/49)和中度(28/49)为主,显著性检验χ2=19.694,P<0.005;②在胆管的扩张形态方面,阴黄证患者以软藤状扩张为主(21/30),阳黄证以枯枝状为主(35/49),显著性检验χ2=24.244,P<0.005。结论:MRI扫描利于阻塞性黄疸的定位、定性诊断,为阴黄、阳黄的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阻塞性黄疸 (obstructivejaundice)是由于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肝胆管或胆总管的机械性狭窄或闭塞所致的一组常见疾病。由于病灶小 ,位置深 ,起病隐匿 ,缺乏特异性症状 ,患者以阻塞性黄疸就诊时已达晚期 ,手术难以切除 ,无法取得病理诊断 ,单凭影像学难以作出正确的病因和病理诊断[1]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 (PTC)从 2 0世纪 70年代初期开始即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阻塞性黄疸的大体定位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但定性诊断价值有限 ,难以反映阻塞性黄疸真实的组织病理学。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在超声 (US)、CT导向下经皮穿刺细针抽吸活检 (FNAB) ,使该病的病理诊断阳性率得以提高 ,但并不尽如人意 ,PTC下胆管活检才使该病病理诊断实现了质的飞跃 ,解决了这一长期困扰临床的难题。现扼要综述关于阻塞性黄疸病理学诊断技术发展及其研究进展情况。1 阻塞性黄疸病因阻塞性黄疸是由肝内外胆管狭窄或闭塞所致的一组常见疾病 ,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一种征象。引起阻塞性黄疸的病因很多 ,有良恶性之分 ,病因良性者主要有胆管结石、胆管寄生虫症、胆管憩室、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慢性胆管炎、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阻塞性黄疸的诊断价值,为这种方法应用于临床诊断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72例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常规给予MRCP联合MRI平扫加增强检查,然后将术前影像检查结果与术中所见结果的一致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2例患者定位定性诊断分析,MRCP的定性诊断正确率为84.7%(61/72),其定位准确率为94.4%(68/72),MRCP联合MRI平扫+增强定性定位诊断正确率均为100%(72/72),与手术结果相一致。(2)良性梗阻以胰头上区及胰头区多见,二者占65.2%(40/48),恶性梗阻以十二指肠乳头区最多占63.4%(17/24)。(3)胆道梗阻扩张程度,良性扩张以轻度为主,恶性扩张以重度为主,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对比胆管结石患者,MRCP测量结石大小与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CP测量肿瘤大小与手术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恶性梗阻性黄疸分为胆管癌、壶腹部癌、胰头癌三组,术前根据MRCP判定根治率分别是25%、80%和50%。术中判定的根治率分别为37.5%、100%和66.67%。(6)24例阻塞性黄疸的术前MRCP评估和术中评估进行配对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CP对阻塞性黄疸定位准确率可达100%,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具有准确、无创、直观显示胰胆管的形态学特点,联合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能够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有关B—US、ERCP、PTC对梗阻性黄疸诊断效果的对比研究不少,但多属两两对比。虽有少数多种方法的比较报道,也是大组病人的综合分析比较,每种检查的人数不一,病情不尽相同。为客观准确地评价这三种检查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作者对一组用这三种方法诊断的122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研究,将其诊断结果逐一与手术发现及最后诊断比较。分析每种检查的定位、定性诊断正确率及优缺点,并按三种检查进行回顾性两两联合分组,分析其诊断正确率。结果发现:B—US定性正确率(45.1%)大大低于ERCP(82%)和PTC(87.7%)(P<0.01);定位准确率三者无明显差别(P>0.05),但除去技术失败病例后,ERCP和PCT的定位准确性(100%)则与B—US(87.7%)有非常明显差别(P<0.01)。三种检查两两联合时对梗阻病变的定位诊断能力差别不大(P>0.05),定性能力以ERCP PTC联合最好(明显高于B—US ERCP,P<0.05)B—US ERCP次之。作者主张,对疑梗阻性黄疸病人的影像学诊断,应以B—US作首选的筛选性检查,以B—US PTC或ERCP为基本的常规联合,少数PTC或ERCP失败或显示差不能诊断者再以ERCP(或)PTC补充之。没有必要将ERCP PTC联合列为常规。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作者1980年9月至1989年2月间对75例阻塞性黄疸应用PTC及PTCD共96例次,PTC成功率92.3%,PTCD成功率93.2%。结果表明PTC及PTCD失败与黄疸指数<50u、肝内胆管不扩张、有胆道手术史及B超引导错误有关。成功的病例均为正确诊断提供了依据,与B超、ERCP、CT、及肝扫描结果对比分析,提示在阻塞性黄疸诊断检查中,除B超外应首选PTC。作者认为B超引导下PTCD成功的关键是:穿刺胆管的定位、穿刺方向的选择、引流管位置的调整。  相似文献   

9.
现代显象诊断技术的进步,使胆道疾患的诊断与治疗有了明显的提高与改善.PTC(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术)和PTCD(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就属于这一范畴.对于有胆道梗阻、胆管扩张、严重黄疸患者施行PTC和PTCD有其独到之处,既有诊断作用,又可行胆道减压引流,减轻黄疸,起到缓解病情的治疗作用.现就我院1984年4月至1985年8月间所进行的27例PTC和其中12例施行PTCD的有关资料分析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的MRC和PTC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MRC与PTC在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或影像学证实并同时行MRC和PTC的肝门部恶性胆道梗阻患者 16例 ,其中 ,胆管癌 9例 ,转移癌 4例 (结肠癌 2例 ,胆囊癌 1例 ,胃癌 1例 ) ,肝门部肝癌 3例。分别在MRC和PTC图像上测量梗阻远端扩张的左、右肝管的宽径、狭窄段长度 ,计算并判断是否完全梗阻及其正确率。统计学处理采用配对t检验和 χ2 检验。结果 :MRC和PTC在显示扩张的左右肝管上无差异(t =1.2 7,P >0 .2及t=1.3 3 ,P >0 .2 ) ,MRC评价胆管狭窄长度和PTC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t =3 .3 1,P <0 .0 1)。MRC判断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明显低于PTC( χ2 =8.5 0 ,P <0 .0 0 5 )。结论 :MRC可很好的显示肝内胆管扩张程度 ,判断狭窄部位。但对狭窄程度的评估存在夸大效应。PTC不仅可评价肝内胆管扩张情况 ,并能准确测量狭窄段长度 ,判断狭窄部位是否完全梗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