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梗死患者往往存在脂质代谢紊乱,国内外已有一些报道,作者对15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情况进行了监测,探讨血脂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脑梗死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现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入选病例来自我院神经内科2009-01~2010-03住院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有明确症状、体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急性血管病(ACVD)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ACVD患者137例为ACVD组,选取同期收治的非急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分析ACVD亚型代谢紊乱情况,分析MS及相关因子与ACVD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3种代谢紊乱的几率为62.96%,较脑出血组的25.93%高,脑梗死组1种代谢紊乱的几率为33.33%,较脑出血的52.38%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脑梗死患者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TG、低HDL-C、MS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是脑出血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TG及MS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S、高血糖、高血压等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84名同年龄健康对照患者及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86名同年龄对照组患者的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及老年脑梗死组。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回归系数为2.98,相对危险度为8.67;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回归系数为1.75,相对危险度为5.75。结论脂质代谢异常和高血压是引起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02—2011-01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所有患者未进行溶栓治疗,采用改善微循环、改善脑代谢、常规脱水、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26例患者病残程度为0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基本痊愈;18例患者病残程度为1~3级,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显著进步;5例患者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进步;3例患者死亡。另经统计发现,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脂代谢紊乱、高血糖等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发病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患者经改善微循环、改善脑代谢、常规脱水、控制血压、控制血糖等治疗后,效果显著。控制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血脂代谢紊乱、高血糖等危险因素可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高胰岛素血症与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明确高胰岛素血症是否为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41例脑梗死患者,分为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大血管病变组,并设立非脑血管病对照组。测定3组的空腹血糖,血脂及空腹血胰岛素等生化指标。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腔隙性脑梗死组空腹血胰岛素明显高于大血管病变组及对照组。甘油三酯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高胰岛素血症主要引起脑小血管病变,对大血管影响较小;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质代谢紊乱,特别是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是高胰岛素血症重要致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与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过度表达与瘦素相互作用,产生瘦素抵抗和胰岛素抵抗,血脂和血糖代谢紊乱,促进脑梗死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94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和84名同年龄健康对照患者及10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和86名同年龄对照组患者的血脂、脂蛋白、血糖水平及血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及老年脑梗死组。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的回归系数为2.98,相对危险度为8.67;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回归系数为1.75,相对危险度为5.75。结论脂质代谢异常和高血压是引起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原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可能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2011-12我院收治的73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收集73例同期住院的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2组患者在发病危险因素及脑梗死病因上的差异。结果青年脑梗死患者心房颤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病前服用避孕药的数量明显高于老年脑梗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TOAST分型显示,青年脑梗死患者心源性栓塞(CE)及其他明确病因型(SOD)比例明显高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与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青年脑梗死发病有其特殊性,临床上应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94例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94例复发脑梗死与100例未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心脏病、酗酒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最为密切,OR值分别为2.206、2.842、2.366,P值均<0.05,预防性治疗则为脑梗死复发的保护性因素,OR值为0.294.结论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病史、心脏病史、酗酒史,而预防性治疗是防止脑梗死复发的有意义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青年型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2~2009-12我院收治的118例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47.5%,糖尿病16.1%,高脂血症53.4%,心脏疾病和(或)合并房颤3.4%,吸烟43.2%,家族史15.3%,动脉炎5.9%,烟雾病3.4%。结论高脂血症、高血压、抽烟、糖尿病、家族史、心脏疾病和(或)合并房颤、动脉炎、烟雾病等作为青年型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1.
青年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青年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为更好地治疗及有效地预防青年脑梗死提供更好的依据.方法 对4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行头颅CT、MRI、DSA、彩色多普勒及实验室检查,结合病史及复习有关资料.结果 高血压12例(占26.7%),吸烟10例(占22.2%),糖尿病6例(占13.3%),酗酒7例(占15.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占LDL-L)升高者10例(占22.2%),家族史者5例(占11.1%).结论 高血压,吸烟饮酒,高胆固醇血症及脂质代谢异常是引起青年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只有对这些危险因素早期加予干预,才能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9-01—2010-12收治的68例确诊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的68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体温、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尿酸、颈动脉斑块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2组患者的体温、血压、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尿酸、颈动脉斑块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生是集合了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积极干预相关的危险因素,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进展性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6-01-2008-12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114例,年龄26~45岁,男76例,女38例,对已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过量饮酒是主要危险因素。超重及肥胖在青年脑梗死患者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结论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降压降脂治疗是青年脑梗死一级预防的重要措施,对控制危险因素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TIA进展为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有关TIA进展为脑梗死危险因素的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来118例TIA进展为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与同期脑梗死患者100例。探讨影响TIA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中生化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探讨其与脑梗死以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75例脑梗死患者以及46例对照组人群,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1次/d。10d后采用比浊法以及尿11-脱氢-血栓素B2的检测,确定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率。结果阿司匹林抵抗者共7例,均出现于脑梗死组,对照组未见。阿司匹林半抵抗者病例组22例,对照组6例,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而言,女性中阿司匹林抵抗者更多见。结论阿司匹林抵抗是脑梗死的一个危险因素,而且在女性中更常见。如果脑梗死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应该改换其他药物治疗及预防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从2009-02—2016-08许昌市中心医院南区医院AMI病例中选取AMI后6个月内再发脑梗死40例为观察组,另筛选同期收治的280例单纯AMI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临床资料,筛选单因素分析有差异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MI后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吸烟、心房颤动、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HDL-C、收缩压均为引发AMI后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高脂血症相关性最强。结论在AMI治疗过程中应严密关注高龄、长期吸烟、心房颤动、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HDL-C异常、收缩压异常患者病情变化,做到早预防、早治疗,最大限度降低AMI患者再发脑梗死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中青年人脑卒中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血脂与中青年人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检测了206例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及80例对照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100(ApoB100)和脂蛋白(a)[Lp(a)]血清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TG、TC、LD-L-C、ApoB100及L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p(a)水平亦高于脑出血组,异常的血脂成分随年龄变化而发生改变;皮层动脉区脑梗死组Lp(a)水平显著高于穿通动脉区脑梗死组;脑出血组血脂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结论 血脂代谢紊乱是中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并依据探讨结果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04-2014-01收治并确诊为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298例,根据患者有无继发脑梗死,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为继发脑梗死患者,对照组259例为无继发脑梗死患者,分析各危险因素对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继发脑梗死发生的重要相关危险因素有: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脑疝、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糖尿病和低血压或休克;性别与颅底骨折不是导致继发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继发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脑疝和低血压。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预后恢复良好11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3例,病死率33.33%,总有效率为48.72%。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避免血液高黏状态,控制血压及颅内压,注意呼吸道卫生及顺畅,保持出入量平衡,及时补充血容量,降低继发脑梗死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以及基本情况。方法通过对自2007-10~2009-12到我院就诊的82例无症状脑梗死患者与95例有症状脑梗死患者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无症状脑梗死的危险性。结果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在梗死灶的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性。结论无症状脑梗死的发病率高,这在临床中并不少见,所以应及时检查,真正做到及早发现、积极治疗并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6-2014-05在我院住院的3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医院感染率、感染时间、感染部位及危险因素。结果发生医院感染62例,感染率为20.67%,下呼吸道感染最多,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消化道及其他。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有无意识障碍、高血压、糖尿病、吞咽困难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性别无关。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医院发生感染率高,应加强脑血管病的预防,减少脑梗死的发生率,对发病患者积极治疗,重视并控制危险因素,减少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