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G2,48 h后采用
免疫荧光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路信号分子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检测法检测β-catenin/TCF4复合物的活性,
采用RT-PCR技术检测cyclin D1 与MMP-2 基因转录水平,Western blot 技术检测cyclin D1 与MMP-2 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可降低肝癌细胞HepG2细胞核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β-catenin/TCF4复合物的活性,明显下调
cyclin D1、MMP-2的基因转录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鳖甲煎丸可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肝癌细胞HepG2
的生长、粘附和转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肝癌细胞HepG2中Wnt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及靶基因的影响,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
侵袭的分子机制。方法使用含鳖甲煎丸药物血清培养肝癌细胞HepG2,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Wnt/β-catenin通
路信号分子β-catenin、GSK-3β和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含鳖甲
煎丸药物血清可以降低肝癌细胞HepG2 中β-catenin 表达水平,下调磷酸化GSK-3β表达水平,明显抑制CD44v6、VEGF的表
达。结论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转移侵袭的药理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肝癌细胞HepG2 中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
β-catenin及磷酸化GSK-3β的表达水平并有效降低靶基因CD44v6、VEGF的表达水平具有相关性,这可能是鳖甲煎丸抑制肝癌
细胞HepG2的生长、黏附及转移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研究鳖甲煎丸对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
讨鳖甲煎丸抗肝细胞癌的分子机制。方法裸鼠成瘤实验观察鳖甲煎丸对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免疫组织
化学法检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水平,TUNEL法检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瘤组织中β-catenin和Tbx3的表达水平。结果鳖甲煎丸能够显著抑制人肝癌HepG2裸鼠移植
瘤的生长(P<0.05);和阴性对照(NC)组(5.5±0.90)相比,高剂量(H)组(22.9±1.22)、中剂量(M)组(14.7±0.50)移植瘤细胞凋亡率
显著增加(P<0.05);H(40.9±2.31)、M(53.5±2.41)、低剂量(L)组(62.3±1.80)与NC组(93.5±1.70)相比,PCNA阳性细胞比例显
著降低(P<0.05);同时,鳖甲煎丸能够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信号分子β-catenin和Tbx3的表达。结论鳖甲煎丸抗肝细
胞癌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的表达以及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益肾通癃颗粒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荷瘤裸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方法 利用人前列腺癌骨转移细胞PC3建立前列腺癌荷瘤裸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益肾通癃颗粒低剂量组、益肾通癃颗粒中剂量组、益肾通癃颗粒高剂量组和联合用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连续4周。给药结束后处死动物获取皮下移植瘤瘤体组织样本,分别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益肾通癃颗粒可以有效改善荷瘤裸鼠皮下移植瘤瘤体组织的病理改变,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药效呈浓度依赖性。益肾通癃颗粒还可以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Wnt1、Wnt3a、β-catenin、APC蛋白的表达(P<0.01),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GSK-3β蛋白的表达(P<0.01),降低p-GSK-3β蛋白的活性(P<0.01),药效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与Wnt信号通路阻断剂ICG联合时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过程Wnt/β-catenin通路中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BMSCs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西药对照组、补肾强督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进行成骨诱导分化,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成骨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GSK3β、wnt5a和SOST基因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通路关键因子GSK3β、wnt5a和SOST蛋白表达。结果:空白组BMSCs成骨分化培养后可见明显矿化结节形成,补肾强督方干预组未见明显矿化结节。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组BMSCs中SOST、GSK3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Wnt5a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组BMSCs中SOST、GSK3β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Wnt5a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强督方含药血清具有抑制强直性脊柱炎骨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BMSCs成骨过程中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六味消癥方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迁移实验,考察不同剂量六味消癥方和TRIM65表达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RT-PCR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考察不同剂量六味消癥方对肝癌细胞中TRIM65表达的影响,以及六味消癥方和TRIM65表达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六味消癥方含药血清显著抑制肝癌细胞通过基质胶的数量(P0.01)、伤痕愈合率(P0.01)、TRIM65的表达(P0.01),以及β-catenin、c-myc和MMP9的表达(P0.01)。TRIM65基因干扰加强了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TRIM65过表达则减弱了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同时减弱了含药血清对β-catenin、c-myc和MMP9的表达的抑制。结论:六味消癥方含药血清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TRIM65的表达水平,进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异常激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生的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作用下HSC-LX2细胞中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roline-rich tyrosine kinase 2,Pyk2)/SRC通路的影响。[方法]以人源肝星状细胞HSC-LX2为研究对象,以AngⅡ诱导产生ROS,再以鳖甲煎丸含药血清进行干预,以MTT法检测HSC-LX2细胞的增殖情况,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ROS含量,Western blot检测PKC、Pyk2、SRC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AngⅡ组比较,5%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培养24h后,鳖甲煎丸高、中剂量组显著抑制HSC-LX2细胞增殖(P0.05,P0.01);培养48h后,鳖甲煎丸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HSC-LX2细胞增殖(P0.05,P0.05,P0.01);培养72h后,中剂量组有显著抑制效果(P0.01)。此外,除了15%中剂量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培养48h后有显著抑制效果(P0.05),其余各组、各时间段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探针DCFH-DA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AngⅡ组ROS产生明显增多,经鳖甲煎丸含药血清高、中剂量组干预后,ROS均不同程度减少。Western blot显示,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干预后,PKC(P0.001,P0.001,P0.001)、Pyk2(P0.05,P0.001,P0.001)、SRC(P0.001,P0.001,P0.01)蛋白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结论] HSC-LX2细胞经AngⅡ刺激后可以产生ROS,且细胞增殖明显,此过程与PKC、Pyk2、SRC蛋白的激活有关。鳖甲煎丸可通过减少ROS的产生来阻止HSC-LX2细胞的增殖,其机制与抑制PKC、Pyk2、SRC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结肠癌细胞中抑癌基因DLC-1的作用及其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以结肠癌SW480细胞系为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pcDNA3.1(+)-DLC-1组),阴性对照组[pcDNA3.1(+)组]及空白对照组(SW480组)。用携带抑癌基因DLC-1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转染各组,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凋亡率,用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GSK-3β和c-myc的表达水平。结果:慢病毒介导DLC-1过表达使结肠癌细胞SW480的增殖受到抑制,增殖率为0.546,凋亡率明显增加,为42.422+3.413。转染DLC-1基因的结肠癌SW480细胞中β-catenin和c-myc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均明显下降,而GSK-3β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则明显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结论:慢病毒介导DLC-1过表达在结肠癌中有明显的抑癌作用,这种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密切相关。DLC-1可能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上游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T6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用高剂量[28.4 g/(kg·d)]、中剂量[14.2g/(kg·d)]与低剂量[7.1 g/(kg·d)]的鳖甲煎改良方及与鳖甲煎改良方高剂量相同剂量的鳖甲煎丸灌胃大鼠以制备含药血清.将等体积不同剂量的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分别处理HSC-T6细胞,以等体积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处理的细胞为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处理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大鼠血清处理的细胞为正常对照组.CCK-8检测不同处理组HSC-T6细胞的增殖情况,并绘制其增殖曲线;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经不同处理的HSC-T6细胞的周期,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其凋亡;在mRNA及蛋白水平分别检测经不同处理的HSC-T6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增殖具抑制作用,高剂量与中剂量组的增殖速度慢于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 <0.05,P<0.01),且该抑制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FCM检测证实,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可将HSC-T6细胞阻滞于S期,能诱导HSC-T6细胞的凋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凋亡诱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RNA与蛋白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能在基因与蛋白水平显著下调HSC-T6细胞PCNA的表达.结论 鳖甲煎改良方含药血清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诱导HSC-T6细胞的凋亡,并能下调其PCNA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鳖甲煎丸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炎症小体相关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肿瘤抑制作用与炎症小体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 65只雄性SD大鼠平均分为5组(13只/组):对照组(Con)、DEN模型组(DEN)、鳖甲煎丸低剂量治疗组[DEN+BJJ-L,0.55 g/(kg· d)]、鳖甲煎丸中剂量治疗组[DEN+BJJ-M,1.1 g/(kg· d)]及鳖甲煎丸高剂量治疗组 (DEN+BJJ-H,2.2 g/kg· d)。在使用DEN造模4周后,分别使用鳖甲煎丸低、中、高3种剂量灌胃处理,继续造模并持续给药12周 后,收集组织通过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通过ELISA检测了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和总胆红素(TBIL)含量以判断肝损伤,利用ELISA检测肝脏组织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通过免疫印迹实验及ELISA方法对炎症小体相关通路的分子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鳖甲煎丸可显著抑制大鼠肝脏肿瘤生长,HE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鳖甲煎丸可降低大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减少癌变细胞和炎性细胞浸润。ELISA显示,鳖甲煎丸可显著降低DEN处理后大鼠血清中增加的ALT、AST、ALP和TBIL含量,同时显著升高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并降低丙二醛水平。对炎症小体通路相关分子的检测结果表明,鳖甲煎丸处理可显著降低肝脏NLRP3、ASC、caspase-1、pro-IL-1β、pro-IL-18、IL-1β和 IL-18表达水平,且呈现剂量依赖相关。结论 鳖甲煎丸对二乙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癌的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且这种抑制作用与抗氧化能力的增强及显著下调炎症小体相关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1.
化疗药羟喜树碱诱导Wnt信号通路抑制剂DKK-1的表达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加入抗肿瘤药羟喜树碱后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dickkopf-1)在人肿瘤细胞株中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 选择四个不同p53状态的人肝癌HepG2(HepG2,含野生型p53;Hep3B,p53缺失)和人大肠癌(LoVo,含野生型p53),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p53突变)加入抗肿瘤药羟喜树碱后,观察抑制剂DKK-1以及反映Wnt信号通路功能变化的β-catenin的表达.以RT-PCR技术检测Wnt信号通路抑制因子DKK-1的表达作用,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中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加人羟喜树碱24 h后DKK-ImRNA表达水平在人肝癌细胞(HepG2,含野生型p53;Hep3B,p53缺失)、人大肠癌细胞(LoVo,含野生型p53)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p53突变型)中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显著增加.β-catenin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强度与对照组相比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羟喜树碱在人肝癌细胞、人大肠癌细胞、人神经胶质瘤细胞中能够诱导抑制剂DKK-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主要蛋白(β-catenin、DKK-1)在出生前后双酚A(BPA)暴露的成年子鼠雄性生殖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自受孕第0天(PGD0),ICR孕鼠饮水BPA染毒,随机将孕鼠分为溶剂对照组、BPA低剂量(10 nmol/L )组、BPA中剂量(50 nmol/L)组、BPA高剂量(300 nmol/L)组,每组6只。雄性仔鼠出生后继续饮水染毒,剂量同上,6周(PGD42)处死,取睾丸组织,计算睾丸系数;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β-cate-nin、DKK-1蛋白的表达。结果 BPA暴露组较溶剂对照组仔鼠睾丸脏器系数降低,β-catenin、DKK-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免疫组化显示,β-catenin、DKK-1蛋白多位于睾丸间质细胞和精原细胞中。结论β-catenin、DKK-1可能参与了出生前后BPA暴露对子鼠雄性生殖细胞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体外调控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iPS,采用N2B27培养基联合维甲酸(retinoic acid,RA)诱导法,诱导其向神经干细胞分化;免疫荧光法检测iPS来源神经干细胞中的巢蛋白(Nestin)、β-微管蛋白Ⅲ(β-tubulinⅢ)的表达情况;将细胞分为正常组、Wnt3a组、Dickkopf相关蛋白-1(Dickkopf-1,DKK-1)组和IWR-1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PS神经分化过程中Nestin、β-tubulinⅢ及β-catenin的表达情况;采用悬浮培养法检测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iPS来源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iPS来源神经干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表面特异性标志物Nestin,以及早期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β-tubulinⅢ;iP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Nestin、β-tubulinⅢ的表达均升高(P0.05,P0.05),β-catenin表达降低(P0.05);采用Wnt3a处理后,iPS来源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较弱;采用DKK-1和IWR-1处理后,iPS来源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较强,且Nestin表达提高(P0.01),β-catenin表达降低(P0.05)。[结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iPS向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受到抑制;采用DKK-1和IWR-1下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促进iP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提高iPS来源神经干细胞的增殖能力,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iP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具有负调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人甲状旁腺激素(PTH)的N端活性片段PTH(1-34)对人成骨肉瘤细胞MG63 基质Gla 蛋白(MGP)表达的影 响,以及PTH通过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介导MGP表达调控的作用,探讨PTH(1-34)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作用中可能的分子 机制。方法(1)用不同浓度PTH(1-34)(10-9、10-8、10-7 mol/L),单独或联合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剂DKK-1(200 ng/mL)干预 MG63 细胞;(2)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及活力测定用于判断细胞分化情况;(3)MGP及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各组分 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实时定量RT-PCR 及Western blotting 方法。结果(1)PTH(1-34)上调MGP基因的表达, MGP mRNA的表达分别是对照组的2.56 倍、4.14 倍、7.81 倍(P<0.05 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增高;(2)PTH增强MG63 细胞ALP活力,Dkk-1 抑制ALP活性,Dkk-1 与PTH联用部分阻断PTH上调ALP活力(P<0.05);(3)PTH上调MGP及Wnt/ 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LRP5、β-catenin、Runx2 mRNA及蛋白水平,其mRNA分别是对照组的2.65、4.01、3.48 倍(P< 0.05 或<0.01);DKK-1 对PTH(1-34)促MGP表达没有影响,但大部分阻断了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表达。结 论PTH(1-34)能明显上调MGP及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表达,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和MGP在PTH调节骨 代谢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鳖甲煎丸通过miR-885-5p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的靶向调控对MHCC-97H肝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SD大鼠10只随意分为空白组和鳖甲煎丸(1.1 g/kg)组,制备空白及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取对数生长期的MHCC-97H细胞,分为模型组、不同质量分数(5%、10%、15%、20%)空白血清梯度组和鳖甲煎丸含药血清梯度组,以及不含细胞的空白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筛选含药血清最佳干预时间及质量分数。将MHCC-97H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鳖甲煎丸含药血清组(20%鳖甲煎丸含药血清)、miR-885-5p mimics组(转染miR-885-5p mimics)、miR-NC组(转染miR-885-5p阴性对照物)、鳖甲煎丸含药血清+miR-885-5p mimics组(20%鳖甲煎丸含药血清和转染miR-885-5p mimics),各组细胞均培养72 h。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885-5p与EGFR的靶向关系。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舒尼替尼对肾癌细胞体外生长、侵袭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培养肾癌细胞株ACHN并用不同剂量舒尼替尼(1、2、4、8μmol/L)进行处理,以不含舒尼替尼的处理条件作为阴性对照。处理后24h时,测定细胞中凋亡基因、侵袭基因、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mRNA表达量。结果:处理后24h时,1、2、4、8μmol/L舒尼替尼组中NPRL2、Bax、caspase-3、caspase-9的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MMP2、MMP9、Vimentin、N-cadherin、Wnt、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舒尼替尼剂量越高,细胞中NPRL2、Bax、caspase-3、caspase-9的mRNA表达量越高,MMP2、MMP9、Vimentin、N-cadherin、Wnt、β-catenin的mRNA表达量越低。结论:舒尼替尼能够通过抑制肾癌细胞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来增加凋亡基因的表达、抑制侵袭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和侵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Wnt抑制性基因甲基化对结直肠癌细胞株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使用甲基特异性PCR和逆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COLO 320、HT-29及正常细胞株CCD-18Co中WIF-1、DKK-1、DKK-3的启动子CpG岛甲基化、mRNA水平,和测定β-catenin蛋白磷酸化情况,并观察5-氮杂-2′-脱氧胞苷(5-aza-dC)去甲基化对各指标的影响。 结果 COLO 320细胞的DKK-1及DKK-3 mRNA水平明显降低、甲基化程度高;HT-29细胞的DKK-3、WIF-1 mRNA水平低、甲基化程度高;两个肿瘤细胞株的β-catenin蛋白总量均明显增高,且主要为非磷酸化的状态。5-aza-dC可减少这些指标的改变。 结论 抑制性基因甲基化调节的Wnt/β-catenin通路的异常激活,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形成中有重要作用。在不同的肿瘤细胞株之间、不同Wnt抑制基因的甲基化程度存在差异;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开发出新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对四氯化碳诱发肝纤维化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Smads信号传导通路的干预作用,并阐述各项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方法采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配合高脂饮食制备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鳖甲煎丸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TGF-β1及肝组织Smad3和Smad7蛋白表达的影响,并以西药秋水仙碱片作对照。结果鳖甲煎丸能减轻肝细胞变性,减少胶原的合成与分泌,减轻纤维组织增生,明显抑制大鼠血清TGF-β1及肝组织Smad3的表达,增高Smad7的表达。结论鳖甲煎丸可有效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与调控TGF-β1和Smad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外源性钙结合蛋白A8/A9(S100A8/A9)通过Wnt/β-catenin促进口腔鳞癌(OSCC)细胞CAL-27和SCC-25迁移和侵袭能力。方法 分别或共同添加S100A8、S100A9蛋白培养CAL-27、SCC-25,蛋白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的表达情况;免疫荧光鉴定添加S100A8/A9蛋白培养CAL-27、SCC-25 48 h后β-catenin的表达;加入20μg/ml Wnt/β-catenin通路抑制剂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荧光PCR(qPCR)检测β-catenin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比较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添加S100A8/A9蛋白组、加入DKK-1组、加入DKK-1并添加S100A8/A9蛋白回复组的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髓细胞瘤病毒癌基因(c-Myc)和细胞周期蛋白D(cyclinD1)的表达。结果 S100A8、A9能激活Wnt/β-catenin通路,与S100A8和S100A9分别培养相比,共...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对人关节软骨间充质祖细胞(mesenchymal progenitor cells,MPCs)老化的影响。方法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正常人(对照组)和原发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OA组)MPCs中Wnt3a/β-catenin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在Wnt3a/β-catenin信号激活与阻断后细胞中的积累,MTT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RT-PCR检测细胞向软骨细胞诱导后的分化情况。结果 OA组MPCs中Wnt3a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在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中β-catenin积累增加,阻断后β-catenin积累降低;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增殖能力降低,阻断后增殖能力提高;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对照组MPCs向软骨细胞诱导分化后较对照组MPCs中Ⅱ型胶原、aggrecan、SOX9表达降低(P<0.01);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的同时加入阻断剂,Ⅱ型胶原、aggrecan、SOX9表达有明显恢复(P<0.05);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组细胞与对照组MPCs组相比没有差异。结论 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激活促进了MPCs老化,Wnt3a/β-catenin信号通路阻断能够抑制MPCs老化,Wnt3a/β-catenin在OA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