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安徽省17个血站2007~2011年5年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率的总体差异以及皖南、皖北地区与省会合肥市之间的区域差异和同一区域不同年度之间的差异分析,为无偿献血招募和血液质量管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通过安徽省血液管理信息系统获得全省血站2007~2011年5年间共1943725份血液检测结果,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全省血站共检测标本1943725人份,总体不合格率为4.29%,其中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不合格率分别为2.76%、0.59%、0.37%、0.13%和0.53%。全省5年间ALT、HBsAg、抗-HCV、抗-HIV的不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抗-TP不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一年度内不同项目不合格率之间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省5年间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提示血站要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增加快速筛选项目,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加强血液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
上饶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上饶市无偿献血人群5项感染性标志物的感染状况,保证血液采集充足和安全,减少血液资源浪费。方法对2005~2010年本市无偿献血者标本HBsAg、抗-HCV、抗-HIV、梅毒-TP及AL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5项指标检测总阳性率为4.12%,其中HBsAg、抗-HCV、抗-HIV、梅毒-TP及AL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0.64%、0.18%、0.05%、0.69%、2.57%,从2010开展ALT快速筛查后,ALT的阳性率由2009年的4.87%下降到2010年的0.48%。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自愿献血者可有效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3.
2003~2009年广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站管理办法》、《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广西采供血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广西血液质量监测中心不断加强全区采供血机构监管,通过不定期督查和全区实验室室间质量评价等措施,确保了临床用血安全。为了解广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原因和趋势,探讨减少血液浪费对策,笔者对2003-2009年7年间广西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7~2009年荆门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媛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0,28(3):296-296,309
<正>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荆门市无偿献血工作在各级政府领导和广大群众支持下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已蝉联四届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为了探讨如何在保证血液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血液检测合格率,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笔者对2007~2009年荆门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刘丽  张霞  于琦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19):2459-2460
目的了解青岛市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TP)感染情况,为动员低危人群献血,确保血液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1年青岛市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HCV、抗-HIV、抗-TP检测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2011年501 336人份血液不合格率为3.94%,ALT的阳性率是2.97%;HBsAg阳性率分别为0.30%;抗-HCV阳性率分别为0.22%;抗-HIV阳性率是0.097%;梅毒的阳性率是0.34%。各年份的不合格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格按献血者健康标准对献血者进行征询和体检,加强无偿献血的快速筛查,严格血液筛查,巩固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天津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建立高质量的固定献血者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本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5项传染性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5%、0.37%、0.34%、0.09%、0.36%,各年间不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液检测不合格比例依次为:ALT>HBsAg>梅毒抗体>抗-HCV>抗-HIV。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前的健康征询,建立长期固定低危献血者队伍,提高检测水平,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血液报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花都区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的检测结果来完善献血工作策略,减少血液报废率,提升血液质量.方法 选取2017年-2019年无偿献血者,对其进行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并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2019年共检测50467血液样本,不合格标本1167例,不合格率2.3%,5项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  相似文献   

8.
咸阳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咸阳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阳性结果的分布特征,以便从低危人群中建立一支重复、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保证血液采集充足与安全,减少资源浪费,我们对咸阳地区2008年7月1日-2009年6月30日的41 294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为招募安全献血者提供依据及减少血液报废,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方法对湛江市近5年来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不合格率为4.11%,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不合格率为0.53%,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4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08%,梅毒抗体不合格率为0.65%;总检测不合格率为5.57%。结论 ALT阳性是血液报废的最主要因素,梅毒抗体的阳性率逐年增高,成为仅次于ALT阳性而造成血液报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6~2009年文山州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文山州无偿献血者血清学标志物感染状况,为无偿献血的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2009年文山州无偿献血者资料及其血液ALT、HBsAg、抗-HCV、抗-TP、抗-HIV的检测结果,按性别、献血次数、职业分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之间的关系。结果 55 473人次献血者血液检测总阳性率8.91%,不同试剂的检测结果存在差异;不合格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首次献血人群不合格率明显大于2次及2次以上献血人群;不同职业人群不合格率排序为公务员>工人>农民>自由职业者>企、事业单位职工>军人>学生,不同职业人群间不合格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根据各地的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招募方式和招募策略,积极探索更安全的血液检测模式对保证血液安全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南昌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1998年<献血法>的颁布,无偿献血事业不断发展;随着人们对无偿献血的深入认识和宣传力度的加大,自愿无偿献血者队伍日益壮大.采供血机构对各种血液检测标准和规程的严格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血源和输血安全,但要从真正意义上杜绝经输血传播疾病,就需要采供血机构及医疗机构的共同努力,因此血站对血液的检测显得异常的重要.南昌市血站采集血液全部来自无偿自愿献血者,为了解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及血液不合格原因,本研究对南昌市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83 209份来自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临沧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方法 对2005~2009年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市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不合格率为8.77%,高于国内其他地区.结论 为降低血液检测传染性指标的不合格率,应提高检测结果 的准确性,减少血源传播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六盘水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者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索加强血液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提高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我们对2004-2008年我站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作了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娄底市无偿献血者抗-HCV血液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HCV是主要的经血液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之一,感染人体后能引起急、慢性肝炎,且慢性丙肝与原发性肝癌关系十分密切。因此做好严格的献血者筛查和血液检测是保证血液安全的重中之重。我们对娄底市2007~2009年50721名无偿献血者的抗-HCV血液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袁利月  孔艺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2):184-184,123
为进一步保证血液质量。笔者对1999-2002年34458名无偿献血者五项血清学指标(HBsAg、抗HCV、抗HIV(1+2)、ALT、梅毒)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西安市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至今近10年,全国各地的无偿献血工作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推进,为临床的医疗急救用血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然而,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经检测不合格而废弃的情况不容忽视,它既造成血液资源的浪费,又对社会及献血者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能最大限度降低报废率,提高血液质量,应引起采供血机构的重视。为此,本文对西安市2003~2005年237566人次无偿献血者所献血液,就我国规定对献血者血液必须进行ALT,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都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检测情况,以便预防和控制疾病经血液传播,以便最大限度降低血液报废率,从而节约血液资源。方法使用唐山软件9.0,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成都市共501 608名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测结果。结果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为5.15%,其中HBs 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的不合格率分别为1.56%、0.91%、0.30%和1.71%,ALT不合格率为1.01%。各项检测不合格率依次为:HBs Ag梅毒抗体ALT抗-HCV抗-HIV。结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不合格率呈现上升趋势,提示采供血机构要加强献血前健康征询,增加快速筛选项目,建立固定献血者队伍,加强血液质量管理,保障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8.
200O~2005年宁波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分析血液不合格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6月宁波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血液检验结果,血液非预期报废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总不合格率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9.91%下降到2005年的1.47%,特别是初检下降最为明显.从2000年的14.47%下降到2005年的2.02%;复检也呈下降趋势,分别为4.46%和1.48%。但梅毒的阳性率有上升趋势,初检不合格率从2000年的0.29%上升到2005年的0.61%;复检基本持平,分别为0.21%和0.19%。检验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ALT和HBsAg。血站的血液非预期报废数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且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0.96%下降至2005年的0.55%。结论无偿献血血液总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梅毒的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2000~2005年宁波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分析血液不合格原因。方法对2000年1月~2005年6月宁波市无偿献血者ALT、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抗体血液检验结果,血液非预期报废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检验总不合格率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9.91%下降到2005年的1.47%,特别是初检下降最为明显,从2000年的14.47%下降到2005年的2.02%;复检也呈下降趋势,分别为4.46%和1.48%。但梅毒的阳性率有上升趋势,初检不合格率从2000年的0.29%上升到2005年的0.61%;复检基本持平,分别为0.21%和0.19%。检验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ALT和HBsAg。血站的血液非预期报废数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且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0.96%下降至2005年的0.55%。结论无偿献血血液总不合格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梅毒的不合格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桂林市无偿献血者的健康状况、血液不合格原因,探讨血液安全现状,为加强献血者招募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3年无偿献血者年龄、性别、献血次数及4项传染病指标的检测结果(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等资料。分析各项指标的阳性率与年龄、性别、献血次数的关系。结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检测男性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血液检测结果首次献血不合格数与2次以上献血不合格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2013年10年间桂林市无偿献血者4项传染病指标检测不合格率年均为1.63%。结论多次自愿无偿献血者应作为无偿献血的主要招募对象,同时要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提高检出率,确保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