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乃君  南国珍  苏胜偶 《临床荟萃》2006,21(14):1037-1038
目前,糖尿病(DM)的患病人数正在逐渐增加,其主要死因是慢性并发症,国外报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在DM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而且多数来自对1型DM动物模型和细胞培养的结果,而IGF-1与2型DM的相关研究报道尚少.近年来,关于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在DM的作用,日益倍受关注.本实验中我们检测了2型DM患者血清IGF-1、IGFBP-3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旨在探讨IGF-1、IGFBP-3与2型DM的关系及其在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为DM的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是一种具有70个氨基酸的有丝分裂促进剂,因其结构酷似胰岛素原而得名.它不仅参与胚胎发育、创伤修复和肿瘤生长等过程的调节,而且还有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参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形成的作用.现对IGF-1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在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45例EOC和25例正常卵巢组织标本中IGF-1、IGF-1R、IGFBP3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IGF-1、IGF-1R、IGFBP3在EOC中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者表达的升高程度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IGF-1、IGF-1R、IGFBP3的表达升高与EOC的发生发展、分化、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IGFBP-3)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初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GDM初产妇160例(GDM组)与健康孕产妇54例(对照组),均于孕晚期检测血清IGF-1、IGFBP-3水平,对比2组IGF-1、IGFBP-3水平差异;分析IGF-1、IGFBP-3水平与GDM血糖控制状况(分为控制不良组与控制良好组)及妊娠结局(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与良好妊娠结局组)的关系,并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IGF-1、IGFBP-3及其联合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效能。结果:相比对照组,GDM组孕晚期血清IGF-1水平显著降低(P<0.05),IGFBP-3水平显著增高(P<0.05)。相比控制良好组,控制不良组IGF-1水平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于2015年1~12月,将84例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44例)和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40例),另将同期体检健康者45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抵抗指数(HOMA-I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ngptl2、TGF-β1水平。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患者年龄大于单纯T2DM组及对照组人群,病程较T2DM长,TC、LDL-C、HOMA-IR、SBP、CRP、IL-8、TNF-α、Angptl2、TGF-β1水平高于单纯T2DM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TC、SBP、IL-8、TNF-α、Angptl2、TGF-β1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P0.05);平衡各项混杂因素后,Angptl2、TGF-β1仍与T2DM大血管病变相关(P0.05)。结论 Angptl2、TGF-β1是T2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监测二者水平对预测T2DM大血管病变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背景:研究认为衰老和光老化状态下生长因子的表达不一定一致.生长因子与皮肤老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目的:验证转化生长因子β 1对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以体外培养细胞为观察对象,随机重复实验,于2006-07/2008-03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进行.材料:成纤维细胞来自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整形外科门诊患者包皮,采用组织块法培养获得.方法:通过酶联免疫法(ELISA)使用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0,5,10,20 J/cm2)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测定上清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了 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质量浓度;以长波紫外线15J/cm2为照射剂量,选择不同剂量转化生长因子β 1即小剂量组(0.1 μ g/L)、中剂量组(1 μ g/L)、大剂量组(10 μ g/L)对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干预.主要观察指标: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照射、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 1处理后皮肤成纤维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导致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分泌水平下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 1处理后,转化生长因子B 1剂量依赖性地提高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的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转化生长因子β 1大剂量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明显高于长波紫外线照射组(P< 0.01).结论:长波紫外线照射抑制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表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转化生长因β 1可提高长波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3种细胞因子的水平,有利于真皮内结构的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7.
8.
李建英 《临床荟萃》2009,24(1):45-46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几乎参与了动脉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全过程,IGF-1的减少与AS的形成密切相关。而AS病变早期往往是无症状的,仅表现为大血管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arterial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c)增加或血管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研究表明,颈动脉IMTc改变能间接反映全身大血管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抚触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及血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病情平稳的住院早产儿58例,随机分为抚触组(28例)及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发育情况,测定两组生后第2 d及第30 d空腹血中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结果:生后30 d抚触组体重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头围、身长及生长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抚触有助于早产儿体重增长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分泌。  相似文献   

10.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轴与中老年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快,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问题日趋受到关注,如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成为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growth hormone—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GH—IGF-1)轴是人体内重要的合成代谢调节系统,对于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和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老年动物和人类衰老过程中机体组织合成蛋白质的能力普遍下降,导致多种生理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IGF-1)介导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在外周靶器官组织的促生长效应, 主要由肝脏合成, 循环中大部分IGF-1与特异的结合蛋白结合, 较GH更为稳定, 故临床测定IGF-1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症、肢端肥大症的诊断及治疗监测等。目前IGF-1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法/免疫放射法、ELISA法、化学发光法、质谱分析法等, 不同方法各有利弊, 需要结合检测目的择优选择。IGF-1正常参考值范围的建立需基于背景人群随机抽样, 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及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已建立基于本国人群的血清IGF-1参考值范围。北京协和医院对北京及贵州地区汉族成人进行血清IGF-1水平测定, 初步建立了基于化学发光法的中国汉族成人血清IGF-1水平参考值范围, 为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疾病的诊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骨骼生长因子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骨骼生长因子(skeleton growth factor,SGF)又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是一类结构上类似于胰岛素原的蛋白多肽。它主要由成骨细胞合成,是骨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患者血清铁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碱性磷酸酶(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变化及与患者骨密度(BDM)值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80例为病例组、80例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其他疾病住院患者作为...  相似文献   

14.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心脏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可以促进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生长和代谢.目的:综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生物学效应,以期明确其对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发生机制.更好地利用运动对IGF1的影响来实现心脏适应性肥大.方法:以"exercise-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exercise"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9-04);以运动性心肌肥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运动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90-01/2009-04).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联系紧密的动物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排除内容陈旧的文献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41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1篇文献进行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其他生长因子一起协同促进多种细胞的分化成熟.现有资料表明血清及心脏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心肌肥大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循环和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产生和作用机制,探讨了心脏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功能以及运动对其的影响;得出了运动能改变循环和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以及心脏局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运动性心肌肥大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正>低出生体质量儿在成年后患心血管系统疾病,代谢综合征的概率增加[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因此,我们测定了妊娠足月正常体质量儿、低体质量儿脐血与母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的水平,同时测定IGF-1受体(IGF-1R)在两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探讨其与胎儿生长受限是否存在相关性。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水平,并分析注射外源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对二者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2010年天津市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0例,病程均≥10年,根据治疗方式及注射胰岛素时间分为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B)组、注射胰岛素<5年(≥1年)(C)组和注射胰岛素≥5年(D)组,各30例,并以30例健康查体志愿者为正常对照(A)组.分别运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LI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受试者空腹血清IGF-1和IGFBP3水平,各组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组和D组血清IGF-1水平(182.51±59.80) ng/ml,(197.50±92.97)ng/ml与A组和B组(144.44±48.39) ng/ml,(144.15±50.23) ng/ml相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A组与B组、C组与D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血清IGFBP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IGF-1/IGFBP3比值(3.37±1.89)高于A组(2.60±0.69)和B组(2.50±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IGF-1与IGBP3相关性分析,二者均呈正相关,A,B,C和D组r值分别为0.404,0.444,0.473和0.572.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注射外源性胰岛素可导致血清IGF-1水平及IGF-1/IGFBP3比值增加,而口服降糖药物对患者血清二者水平及比值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分析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价值,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选取在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113例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期该院健康人群11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变化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试验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在第三期时出现脑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时,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变化水平显著升高,随着血压水平升高而表现得更为明显,说明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预后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目的:验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6-10/2008-03在齐齐哈尔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Wistar大鼠40只,体质量200~250 g,雌雄不限,鼠龄2.0~3.0月.方法:线栓法制作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随机分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连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10 μg/(kg·d),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分别注射7,14 d,每时间点取6只.主要观察指标:对两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组缺血周边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Bcl-2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Bax蛋白免疫阳性细胞明显少于手术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可增加糖尿病脑缺血之后缺血周边区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Bax蛋白的表达,拮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细胞的生长、增殖与分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IGFBP-3作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主要结合蛋白,参与了对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生理功能的调控。目的:试图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多种疾病的关系,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这些疾病诊断与风险评估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以"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 1;IGFBP-3;cancer;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diabetes;osteoporosis"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英文数据库及万方医学网。收集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结构及功能相关的文献,以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癌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糖尿病及骨质疏松相关的文献,最后选择43篇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近年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基因与癌症风险的相关性研究正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结果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是一种癌症风险的保护剂,是评估癌症风险的重要因子,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还与生长激素缺乏症、糖尿病相关,并可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协同作用对骨的生长分化发挥调控作用,与骨质疏松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作为一种预测骨质疏松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用赖诺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个月前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水平及左室质量指数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EH组)和健康者60例(NC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以超声测定两组的左室质量指数,并观察EH组用赖诺普利治疗6个月前后二者的改变。结果:EH组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为(207.70±79.21)μg/L,明显高于NC组(132.53±35.62)μg/L(P<0.01);左室质量指数分别为150.67±25.48、101.32±13.56(P<0.05)。赖诺普利治疗6个月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降至(156.82±36.40)μg/L(P<0.01),左室质量指数下降至112.01±22.34(P<0.05)。结论:EH组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左室质量指数水平升高,赖诺普利治疗可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降低,并逆转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