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粘连松解汤灌肠预防术后肠粘连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腹腔手术后 ,由于肠粘连引起粘连性肠梗阻 ,占各类术后肠梗阻的 3 0 %~ 60 %。预防腹腔手术后肠粘连 ,减少肠梗阻的发生 ,是减少腹部手术后的不良合并症 ,本院外科采用粘连松解汤术后灌肠 ,对预防术后肠粘连取得较好的疗效。本组患者 14 5例中 ,男 80例 ,女 65例 ;平均年龄 3 6 3岁。14 5例中随机抽取 75例为灌肠组 (治疗组 ) ,另 70例常规治疗(对照组 )。两组年龄、腹部手术种类、麻醉方式、术后用药等构成因素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术后均补充液体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应用抗菌素及其它对症处理。治疗组再以粘连松解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4年6月本院应用腹腔镜诊治的女性不孕症60例患者的资料。结果盆腔粘连24例,输卵管炎1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6例,术后妊娠率分别为46%,44%,50%,33%。盆腔粘连、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女性不孕症的主要盆腔病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多囊卵巢综合征镜下输卵管通畅度佳,盆腔粘连与输卵管炎通畅度次之。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能早期、直观、准确地明确不孕症盆腔病因并予以针对性治疗,并在直视下通液,大大降低了常规通液术的假阳性及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3.
张聪 《内蒙古中医药》2013,(34):146-147
粘连性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外科常见急腹症,尤其是阑尾炎或盆腔手术后并发肠粘连的机会最多。据统计,穿孔性阑尾炎术后肠粘连发生率为2.3%,因此,对肠粘连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七叶皂苷钠对术后肠粘连的防治效果。方法:SD大鼠制备术后肠粘连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地塞米松5 mg/kg)、给药组(七叶皂苷钠2 mg/kg),均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术前给药1次,术后继续给药3 d,术后1周各组进行粘连程度分级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抽取腹部手术患者80例,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观察静脉滴注七叶皂苷钠对肠粘连的防治效果。结果:七叶皂苷钠明显减轻大鼠术后肠粘连的分级程度(P〈0.05),缓解粘连组织的炎性渗出和炎症反应;可使患者术后腹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能够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7例临床疑似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螺旋CT对照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急性阑尾炎正确的有53例,2例假阳性,3例假阴性;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56例,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为95%。结论螺旋CT能显示阑尾本身、其周围组织改变及合并症,可显著提高急性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18)F-FDG(18F标记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健康检查者和我院接诊的45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18)FDGPET/CT和MRI显像检查,统计两种方法中鼻咽癌的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计算相应的评价指标。结果:~(18)F-FDGPET/CT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6%、97.67%、96.59%、97.73%和95.45%,MRI分别为71.11%、79.07%、75.00%、78.05%和72.34%,二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PET-CT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首诊疑似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螺旋CT对照术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急性阑尾炎25例,1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经手术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29例。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诊断的准确率为87%。结论螺旋CT能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改变,可显著提高阑尾炎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敷脐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收治的150例粘连性肠梗阻用中药敷脐治疗的结果.结果:痊愈85例(占56.6%);显效例46(占30.7%),继续治疗1~2个疗程均达痊愈;无效19例(占12.7%).总有效率为87.3%.19例用本法无效中转手术者,有2例术后诊断为肠肿瘤,而非肠粘连引起肠梗阻,其余17例为严重粘连或有粘连带卡住肠管.结论:中药敷脐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简便易行,效果好,,使大部分粘连性肠梗阻病人免受手术之苦.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螺旋CT、MRI在盆腔附件囊实性病变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以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间收治的盆腔附件囊实性病变的66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前接受的螺旋CT、MRI诊断临床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以手术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分析螺旋CT、MRI诊断对良恶性以及病理类型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螺旋CT检查不同疾病的总体诊断灵敏度为73.91%,特异度为85.00%,阳性预测值为91.89%,阴性预测值为58.62%;MRI检查不同疾病的总体灵敏度为84.78%,特异度为90.00%,阳性预测值为95.12%,阴性预测值为72.00%。两种诊断方式的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螺旋CT与MRI在诊断盆腔附件囊实性病变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肿块患者诊断价值与准确率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乳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钼靶X线和CDFI检查,所有患者均有相应的病理结果,并将病理结果作为对比金标准。结果:钼靶X线诊断恶性乳腺肿块阳性28例,阴性44例;其中,真阳性:15例,假阳性(误诊):13例,真阴性:35例,假阴性(漏诊):9例。CDFI诊断恶性乳腺肿块阳性25例,阴性47例;其中,真阳性:20例,假阳性(误诊):5例,真阴性:43例,假阴性(漏诊):4例。CDFI的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比钼靶X线显著性的更高(P <0.05)。乳腺良性肿块的Vmax、RI及PI值均比乳腺恶性肿块显著性的更低(P <0.05)。结论:CDFI对于乳腺肿块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价值,可在临床当中给予乳腺肿块患者进行诊疗过程当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8排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细胞肝癌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CT检查联合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48例,使用8排螺旋CT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并对各期CT检查图像重建分析。结果:动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33例(68.75%),显著高于低密度无强化患者15例(31.25%);门静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5例(10.42%),等密度强化12例(25.00%),两者均显著低于低密度强化的31例(64.58%);平衡期患者39例(81.25%)为低密度无强化,显著高于混合低密度强化的9例(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排螺旋CT分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肝癌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骨科技术在复杂跟骨骨折手术中的运用。方法:自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30例(33足)跟骨骨折的患者,术前常规行CT检查,将CT图像导入SuperImageTM数字骨科平台,重建出跟骨三维模型,为术前患者个体化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C臂透视下行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行CT检查,并在数字骨折平台中重建跟骨模型,观察骨折复位情况。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30例病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3个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90~100分)18足(54.5%),良(75~89分)11足(33.3%),可(50-74分)4足(12.1%),优良率87.8%。结论:数字骨科技术对复杂跟骨骨折患者可提供术前精确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并对跟骨术后的解剖重建进行精确评价,是辅助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蜈蚣三七纳米粉预防大鼠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机制。方法:Ellis法建立大鼠术后肠粘连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肌内注射地塞米松10 mg/kg)、蜈蚣三七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450、225、112 mg/kg)。术前3 d开始给药,术后继续给药1周。末次给药后,取血清,ELISA法检测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并进行粘连程度肉眼分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蜈蚣三七纳米粉各剂量均能明显改善肠粘连程度(P0.05或P0.01),均可明显降低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P0.05或P0.01)。结论:蜈蚣三七纳米粉可抑制炎性反应因子的过度表达,减轻炎性反应,有效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MRI与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准确性以及临床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经临床手术证实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6例,术前患者均接受了MRI与CT检查,对这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发现,本组76例患者经MRI检查确诊73例,准确率为96.05%,经CT检查确诊69例,准确率为90.79%,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T与MRI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准确性无明显差异,若是两者联合可使诊断率得到显著提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几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单发肺肿块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同时创建一个根据各种诊断方法的临床数据建立的线图及图表来帮助诊断恶性病变。方法对CT、PET、MR及SPECT在诊断恶性肿块中的作用做回顾性分析。每一种诊断方法对单发性肺肿块恶性病变鉴别的阳性及阴性似然比均被再次仔细计算。各种诊断方法的阳性似然比分别为CT3.91(95%可信区间2.42,5.40),MRI4.57(3.03,6.1),PET5.44(3.56,7.32)及SPECT5.16(4.03,6.30)。阴性似然比为:CT0.10(0.03,0.16),MRI0.08(0.03,0.12),PET0.06(0.02,0.09)、SPECT0.06(0.04,0.08)。结论对于所有诊断方法来说它们之间诊断价值的差异是非常小的。SPECT似乎应该成为单发肺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成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4):18-18,32
目的:探讨肾癌患者的CT影像分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4月-2011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肾癌患者78例,观察患者的CT影像分型及病理结果。结果:本组病例的CT影像可以分为4型,其中包括:经典型39例(50.0%),血管瘤样型20例(25.6%),弥漫型12例(15.4%),囊肿型7例(9.0%)。同时,本组病例中经CT影像分型诊断为:透明细胞癌65例(83.3%),嫌色细胞癌6例(7.7%),乳头状癌5例(6.4%),集合管癌2例(2.6%)。CT扫描增强后,肿瘤边界清楚64例(82.1%),边界不清14例(17.9%)。结论:通过CT影像分型可以准确区分肾癌患者的各具特征性及表现,但是难以准确反映出其病理分型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平乐推按法与射频靶点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互补作用。方法:选择120例经CT、MRI明确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采用平乐推按组(推按组)、射频靶点热凝术组(射频组)和平乐推按组与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组(联合组),每组40例,推按组采用平乐推按法治疗1周,射频组采用射频靶点热凝术,联合组采用平乐推按法治疗1周后再行射频靶点热凝术。比较各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疼痛强度评分和临床体征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从疼痛数字评分值的变化来看,治疗后1个月推按组、射频组、联合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降低,而联合组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3个月,各组病例的疼痛症状大多数获得控制,以联合组更为明显(P<0.01)。其中推按组、联合组与射频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各组临床体征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联合组与射频组、联合组与推按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按组与射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推按组、射频组、联合组的有效率分别是72.5%、75%、87.5%,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推拿组、射频组。结论:平乐推按法具有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射频靶点热凝术则有消除椎管内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改善血供和松解肌肉的作用。两种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滨 《亚太传统医药》2012,(12):206-208
目的:探讨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形成的具体机制及其CT表现。方法:收集23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病例,采用飞利浦单排螺旋CT机进行扫描,由2名高年资医师共同阅片并作出诊断。结果:CT上缘正中型5例(21.7%),上缘偏侧型2例(8.7%),下缘正中型11例(47.8%),下缘偏侧型5例(21.7%);周围有硬化19例(82.6%),无硬化4例(17.4%);受累椎体21例为单发(91.3%),2例为多发(8.7%),共形成软骨结节25个,其中L4椎体12个(48.0%),L5椎体5个(20.0%),L3椎体1个(4.0%),L2椎体4个(16.0%),S1椎体3个(12.0%);椎间盘脱出5例(21.7%),椎间盘突出17例(73.9%),两者合计22例(95.7%);椎体变形并向后突出18例(78.3%),硬膜囊、神经根同时受压变形、移位11例(47.8),单纯硬膜囊受压14例(60.9%),单纯神经根受压移位7例(30.4%),无硬膜囊和/或神经根受压2例(8.7%)。结论:先天性解剖缺陷和慢性创伤是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重要形成因素,CT扫描对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全部病例均行螺旋CT平扫,其中9例加增强扫描。结果所有的病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膜增厚,其中弥漫性胸膜增厚10例。14例中,呈结节状胸膜增厚4例,肿块状胸膜增厚7例,环状胸膜增厚3例,胸膜增厚≥1cm者12例。合并胸腔积液、纵膈固定、患侧胸腔体积缩小10例。结论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