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和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其中80%为缺血性卒中(IS)。目前IS的首选疗法是及早药物溶栓,但易诱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氧化应激(OS)是CIRI的基本机制,因此以OS为靶点的治疗策略对于改善CIRI具有重要意义。中药治疗CIRI相关研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果,目前研究证实众多中药成分是通过抗OS对CIRI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研究将抗CIRI的中药成分按化学结构不同分为6类,综述以抗OS为靶点抗CIRI的相关机理研究,旨在为研发更多治疗CIRI的新型高效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缺血性脑血管病严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其治疗原则是及时恢复缺血区的血液灌注。然而。缺血后冉灌注使缺血所致的功能障碍和结构破坏进一步加重,这种现象即脑缺血再潜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ilsion injury,CIRI)。抑制缺吼洱灌洼所引起的脑组织损害,促进其恢复已成为目前治疗中风性疾病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报》2019,(10):2108-2112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中,通过信号传导及调节相关蛋白基因,阻断炎症级联反应和内质网应激,减少氧自由基产生,改善线粒体功能,以实现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的目的,对大脑缺血性损伤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但亟须解决以下问题:①研究多属小样本、单中心,实验结果误差大;②观察指标或信号通路众多但单一、重复,未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和蛋白靶点之间的串联机制,无法深入探索作用机制;③动物模型制作及其种类的标准未统一,影响因素较多,缺乏研究的针对性;④探索性新药的临床疗效存在不确定性等。今后需进一步运用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等新兴学科进行临床特异性设计,加强探索信号通路、蛋白靶点在分子水平上彼此间的交互作用,并开展临床类研究,重视药物的临床转化,为防治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5.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5,(6):574-578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涉及自由基累积、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内质网应激、线粒体损伤、炎症反应、细胞凋亡、血-脑脊液屏障等一系列机制。近年来,随着CIRI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对CIRI的保护作用研究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CIRI的分子机制以及中药单体干预CIRI的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导致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的氧自由基可通过某些途径如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变性造成细胞坏死;线粒体、内质网途径、死亡受体途径的激活及直接的DNA损伤等导致细胞凋亡;炎症瀑布级联反应以及细胞信号调节等途径造成细胞死亡。目前实验研究发现,通过抗氧化剂、细胞凋亡抑制剂、抗炎、干扰细胞信号调节的药物以及中医药针灸等,可以缓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综述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的实验研究,为临床脑缺血患者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生脉散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观察生脉散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脉散能使由脑缺血-再灌注诱发的脑含水量增加明显减轻,Na^+潴留显著改善,K^+向细胞外移明显减少,LDH和CPK释放大大减少,脑组织内LA积聚水平明显减少,MDA含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8.
孙晓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67-1268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许多中药具有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本文以中医药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防治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寻找新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物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使中医药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发展。1单味药及中药复方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1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和缺氧复氧损伤研究的进展,对脑梗塞的病理生理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了急性缺血后恢复血液灌流,会使病变加剧而发生再灌注损伤。目前从细胞内钙离子、NMDA受体、自由基、花生四烯酸代谢、缺血区酸碱平衡破坏、基因表达及蛋白质...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疾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担不可估量。因此需要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付出巨大的努力来寻求潜在的致病机制,从而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和成功的治疗方法。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涉及多种机制,主要包括自由基作用、兴奋性氨基酸、细胞Ca2+ 超载等。了解CIRI 的机制,加深对脑缺血损伤过程的认识,有利于用药的研究与选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天然药物用于治疗脑缺血的历史悠久,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从天然药物中筛选有效成分也是目前研发的趋势。全世界都在促进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分离及其在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我国研究者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该文对脑缺血损伤机制及各类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指因脑缺血致脑组织坏死前,闭塞的脑血管再通后缺血性损伤却进一步加重的现象。CIRI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但其主要生理病理过程可能包括炎性反应、氧自由基生产增多、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能量代  相似文献   

12.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理及药物保护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制及其药物保护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物治疗给予密切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现将有关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所谓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机体器官缺血一定时间后再恢复血液灌注 ,组织损伤反而进行性加重。目前关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机理有若干学说 :如 :1)氧的自由基大量生成学说 ;2 )钙超载学说 ;3)兴奋性氨基酸大量释放学说 ;4 )能量代谢障碍及酸中毒学说 ;5 )还有内皮素的作用、NO的合成等。这些学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而是密不可分 ,互相联系的。动物实验已经…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可引起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临床上应用有效的药物却少之又少,为此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性药物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临床前应用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保护药物的实验室结果,以期对临床试验及药物的研发提供线索,从而有助于提高脑卒中病人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疾病一直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的病理生理过程在这一疾病及其相应的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显示细胞凋亡与CIRI的关系密切,现将有关凋亡机制以及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抗CIRI细胞凋亡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药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概况(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引起多种脑血管病的重要病理生理机制 ,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治疗脑梗塞的有效措施 ,许多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主要表现为改善脑血流量 (CBF)及病理损伤、减轻兴奋性氨基酸的神经毒、清除自由基、减轻钙超载、影响血小板与血栓形成、影响基因表达与凋亡调控等诸方面 ,现综述如下。1 改善CBF及病理损伤CBF的减少 ,不仅使梗塞部位的脑组织功能受到进一步损害 ,整个大脑的功能也会因CBF的下降受到影响。陈氏等[1] 观察到各种剂量黄芪注射液均能减轻脑缺血 1h后再灌注 3d动物脑水肿 ,改善血脑屏…  相似文献   

16.
章霞  陈冰  李敏  张宇燕  陈伟燕 《浙江医学》2022,44(5):557-562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及时恢复血流实现再灌注,但在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又带来了新的损伤,即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复杂,涉及的相关信号通路十分广泛,如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相似文献   

17.
脑动脉闭塞后 ,如果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以再通 ,恢复血供 ,则缺血所引起的损伤可得以恢复 ;但如果超过了再灌注时间窗 ,脑动脉的再通反而会加重缺血性损伤。目前关于再灌注损失机理的认识主要集中于氧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细胞内Ca2 + 超载、兴奋性氨基酸 (EAA)的细胞毒作用、花生四烯酸代谢失衡及诸多原因所诱发的细胞凋亡等。中医关于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起步较早 ,发展较快 ,且随着对再灌注损伤机理认识的进展而不断深化 ,本文就近年来中医关于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做如下概述。1 中药对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机理1…  相似文献   

18.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光胜 《医学综述》2011,17(24):3753-3756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多种机制参与的一种复杂病理生理过程,主要与自由基过度形成、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细胞内钙超载、炎性反应等多种机制有关,多种环节因素之间又互相作用,进一步促进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神经功能破坏、脑梗死灶形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通常出现神经细胞死亡和迟发性神经细胞死亡两种形式,后者是一种细胞主动性死亡,称之为凋亡,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最重要形式,受基因调控影响,机制尚不完全明确。  相似文献   

19.
中药单剂联合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脑组织缺血一定时间后再恢复血液灌注,脑组织细胞损伤反而进一步加重。我国传统中医药宝库中有着丰富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的药物,许多药物的疗效已被实验所证实,它们不仅针对多个环节,起到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且对不同环节各有侧重,如:中药丹参、川芎、当归。我们将其进行组合观察其保护脑细胞和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达纳康预防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达纳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36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达纳康组,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脑组织MDA和NO含量,并测量脑组织梗死体积。结果 达纳康预处理组脑梗死体积明显减小(P<0.05),脑组织MDA和NO含量比血再灌注组显著降低(P<0.01和P<0.05)。结论 达纳康可通过降低脑组织DMA和NO含量来预防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