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轻创术后的子宫内膜病理性改变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促性腺激素(Gn)启动日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或内膜厚度>5 mm的患者共237例,其中行子宫内膜轻创术者220例为研究组,未行轻创术者17例为对照组,并根据诊刮后标本病检结果将研究组再分为正常月经期内膜组、分泌反应欠佳组和子宫内膜息肉组,比较各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的差别.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诊刮后标本病检结果虽然各组间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着床率无明显差异,但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活产率明显低于月经期内膜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轻创术能显著提高IVF-ET周期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活产率,子宫内膜异常的病理学改变是导致活产率低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月经期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与移植日血清孕酮(P)与雌二醇(E2)比值的相关性。方法对244例接受IVF-ET治疗的不育妇女进行胚胎移植日血清P/E2检测并作频数统计,根据频数表将患者分为P/E2<130、130~175、>175三组。同时对92例IVF-ET失败患者阴道流血24h内行子宫内膜活检,按P/E2不同比值将IVF-ET失败患者分为三组,并对各组患者子宫内膜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比较各组患者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特点,分析胚胎移植日血清P/E2与子宫内膜组织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P/E2130~175组临床妊娠率最高(46.88%),与P/E2<130、>175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E2130~175和>175组子宫内膜发育同步率分别为66.7%和50%,P/E2<130组仅为16.1%,不同步率为77.4%,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IVF-ET治疗中移植日P/E2在130~175范围内子宫内膜发育同步性好,内膜具有良好的容受性,临床妊娠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与IVF助孕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生殖专科医院行IVF-ET助孕、术前行宫腔镜检查的53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宫腔镜检查情况分为EP组(363个周期)和正常内膜组(173个周期),其中EP组又根据促排卵方案的不同分为长方案组(235个周期)和超长方案组(128个周期),分析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临床数据的差异。结果 EP组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P0.001);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等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化妊娠率EP组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P0.05)。EP患者中,与长方案组比较,超长方案组Gn总量显著增多(P0.001)、HCG日E2显著降低(P0.05)、获卵数显著减少(P0.001)、优质胚胎率显著降低(P0.05);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及活产率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P患者宫腔镜治疗后与正常子宫内膜患者的IVF结局相似,EP患者行超长方案与长方案促排卵的IVF结局相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合并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TCRP)后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助孕治疗活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EPs)不孕症患者(496例)的临床资料。纳入患者行TCRP术后进一步接受IVF/ICSI助孕治疗,根据最后的活产情况将患者分为两组:无活产组(n=250)和活产组(n=246),比较两组患者之间各项临床指标的差异,应用多元回归模型确定活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的496例患者中246例获得活产,总活产率为49.6%。活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及术后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无活产组(P0.05)。IVF/ICSI治疗期间,无活产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薄于活产组(P0.05)。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年龄、BMI、术后恢复时间和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可能为影响TCRP术后活产率的独立因素(P0.05),且宫腔恢复时间与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P0.05)。其他相关参数包括息肉的位置和数量、宫腔恢复至胚胎移植间隔时间则与活产率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年龄、BMI、术后恢复时间和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可能是影响TCRP术后活产率的独立因素,因此,对于不孕症合并子宫内膜息肉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上应关注患者个体情况包括年龄、BMI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以促进术后宫腔恢复,有利于提高下一步IVF/ICSI活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和经阴道穿刺抽吸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IVF-ET助孕治疗的98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助孕前处理不同分组:52例曾在外院接受囊肿剔除术的患者为囊肿剔除组,46例促排卵前行经阴道行囊肿穿刺抽吸术的患者为穿刺组;并选择同期来我院就诊因单纯输卵管因素不孕的55例患者为参照组。比较不同手术组的促排卵情况及妊娠结局,以及与本中心一般IVF患者的临床结局差异。结果穿刺组窦卵泡数显著低于参照组[(10.41±4.69)vs.(13.68±7.78)个](P0.05)。囊肿剔除组和穿刺组的HCG日E_2水平[分别为(15 746.24±7 821.86)、(16 704.57±7 860.99)pmol/L]显著低于参照组[(21 082.45±10 316.09)pmol/L](P0.05)。囊肿剔除组和穿刺组的获卵数[分别为(11.37±5.98)、(10.84±6.01)个]显著低于参照组[(14.05±7.27)个](P0.05),但3组间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移植胚胎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穿刺组的临床妊娠率(39.13%)呈低于囊肿剔除组(53.85%)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的IVF-ET临床结局与本中心一般IVF妊娠结局相似。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行剔除术和穿刺术各有优势,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子宫内膜厚度预测IVF-ET妊娠结局的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数据库,自建库起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所有关于内膜厚度与妊娠结局关系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信息提取,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NOS)评价纳入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内膜厚度与IVF-ET后妊娠率、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及流产率之间的关系。以内膜厚度7 mm及8 mm为截断值,评估其预测IVF-ET后妊娠结局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 共纳入研究18篇,其中回顾性队列研究17篇,前瞻性队列研究1篇。以内膜厚度7 mm为截断值时,内膜厚度≥7 mm者的妊娠率、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内膜厚度<7 mm者(P<0.05),流产率显著低于内膜厚度<7 mm者(P<0.05)。以内膜厚度8 mm为截断值时,内膜厚度≥8 mm者与内膜厚度<8 mm者比较,妊娠率、活产率或持续妊娠率均显著升高,流产率显著降低(P<0.05)。使用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分...  相似文献   

7.
胚胎移植周期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提高临床妊娠率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机械刺激子宫内膜对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IVF ET)周期中 ,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紊乱及异常增厚患者 6 4例 ,其中 32例在胚胎移植前 1~ 2周机械刺激子宫内膜为研究组 ,32例未行机械刺激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不育年限、不育原因、激素反应、受精方式和受精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研究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分别为 2 5 .6 1%、5 9.38%和 4 6 .88%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78%、18.75 %和 15 .6 3% (P <0 .0 5 )。 结论 机械刺激子宫内膜显著提高IVF ET周期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薄的患者使用超生理剂量雌激素治疗的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生理剂量雌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后不同子宫内膜厚度(EMT)对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玉林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对217例内膜薄患者(既往周期发现子宫内膜厚度<8 mm,或者本周期连续服用补佳乐8 d后仍EMT<8 mm者)行超生理剂量雌激素替代周期FET治疗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内膜转化日EMT分为A组(EMT≥8 mm,n=105)和B组(EMT<8 mm,n=112);并以同期正常内膜厚度行自然周期FET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C组,n=107)。比较分析组间一般资料及FET结局。并且将B组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及EMT进一步细化分组分析,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A、B、C三组患者的既往流产次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既往流产次数的中位数最高;B组患者既往周期HCG日内膜最小厚度显著低于A组(P<0.05),其FET周期中雌激素使用天数、转化日雌二醇中位数均显著高于A组(P<0.05)。A、B、C三组患者的年龄、BMI、不孕类型、不孕年限、既往移植次数及本周期移植胚胎数、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持续妊娠/活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亚组分析中:临床妊娠亚组年龄显著小于非临床妊娠亚组(P<0.05);6 mm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为B组患者临床妊娠率的独立影响因素(OR=0.891,P<0.05)。结论既往流产次数多的患者子宫内膜变薄的几率升高,而通过增加雌激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剂量可以改善子宫内膜薄患者的妊娠结局;EMT≥6 mm时,EMT对患者的FET妊娠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子宫内膜修整对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宫腔镜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患者,控制性超促排卵(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COH)过程中B超显示子宫内膜回声异常患者共417例,按其宫腔镜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内膜正常组及内膜异常组。两组患者中各有一部分在COH过程中接受内膜修整(研究组),剩余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新鲜胚胎移植周期行子宫内膜修整可显著提高内膜回声异常患者的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形态不良的不育患者经干预性治疗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拟行IVF-ET而于自然周期的卵泡晚期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形态不良的不育患者60例,随机行宫腔镜辅助下刮宫术(HADC组)和常规单纯性刮宫术(DC组),分别观察其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的改变及其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HADC组与DC组A型子宫内膜的比例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提高,而B型、C型子宫内膜的比例明显减少,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两组A型子宫内膜的比例仍明显低于对照组,B型子宫内膜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DC组的临床妊娠率为5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和DC组的4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形态不良的患者,有必要选择合适的措施加以干预处理,以有效地提高IVF-ET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孕三烯酮预处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15年1~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8个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降调节方案分为3组:孕三烯酮预处理后长方案降调节为A组,共60个周期;超长方案降调节为B组,共56个周期;常规长方案降调节C组,92个周期。分析和比较A组与B组、C组在年龄、不育年限、Gn天数、Gn剂量、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差异。结果 A组与B组、C组比较,年龄、不育年限、Gn剂量、血清基础FSH、LH、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Gn天数[(11.4±2.0)d]和优质胚胎率(48.9%)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10.6±1.8)d,37.6%]和C组[分别为(10.7±1.6)d,39.5%](P0.05)。结论孕三烯酮预处理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助孕的优质胚胎率,但未明显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潜伏期结核患者经过规范抗结核治疗后的IVF/ICSI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为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进行IVF/ICSI助孕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合并子宫内膜潜伏期结核,分为内膜潜伏期结核组(n=74)及对照组(n=370),比较两组间的基本资料、促排卵情况以及新鲜周期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结局,并对年龄、窦卵泡数(AFC)、体质量指数(BMI)、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潜伏期结核、HCG日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移植胚胎形态等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因素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间年龄、BMI、基础FSH水平、总Gn剂量、HCG日孕酮水平、IVF受精比例、临床妊娠率、早产率、活产率、双胎率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内膜潜伏期结核组患者不孕年限长、AFC少、原发不孕及输卵管病变占比大,拮抗剂方案占比高、Gn天数少、HCG日E2值低及内膜薄,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及优质胚胎数均少,移植单胚胎占比低、移植囊胚占比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药物治疗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8例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在腹腔镜下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粘连分离术,异位病灶电凝术,输卵管造口术及输卵管通液术。术后随机分为三组,A组28例未用药物治疗,B组23例内美通治疗三月,C组27例诺雷德治疗三月。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复发、妊娠结局及用药副作用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至随访时,A、B、C组术后妊娠率分别为17.86%、30.43%、44.44%,复发率分别为32.14%、17.39%、14.81%。B、C组比A组的妊娠率高,而复发率低(P<0.05)。B组患者的副反应以高雄激素症状为主,C组患者的副反应以低雌激素所至围绝经期征候为主,均于停药后恢复。结论:应用腹腔镜可诊断各期内膜异位症及其引起不孕症的盆腔因素;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提高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妊娠率。在腹腔镜术后加用抑制卵巢功能药物对提高妊娠率、降低复发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透明带异常患者新鲜移植周期中应用激光辅助孵化(AH)技术的临床结局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中心进行IVF-ET的透明带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总例数为154例。按照纳入标准对第3天移植的115例透明带异常患者进行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患者均行激光AH,设为AH组;随机筛选透明带正常未行激光AH的患者29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妊娠结局。结果 AH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体重指数(BMI)、激素水平及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患者48例,临床妊娠34例,临床妊娠率70.83%;对照组患者290例,临床妊娠219例,临床妊娠率75.52%,两组临床妊娠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多胎率、活产率、早产率、流产率及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对于透明带异常但具有优质胚胎的患者,行激光AH可以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且并未增加流产率、畸形率、多胎率等不良结局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不孕症经腹腔镜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158例,并在腹腔镜下行盆腔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凝固术、盆腔粘连松解术、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剥除术等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效果、术后妊娠率、流产率及复发率等。结果 1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术后妊娠率为84.81%,各分期患者累计妊娠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0~12周的妊娠率(62.69%)明显高于13~24周(26.12%)、25~36周(7.46%)、37周~1年(3.73%)的妊娠率(P<0.05)。术后13~24周的妊娠率明显高于25~36周、37周~1年的妊娠率(P<0.05)。术后疼痛缓解率为96.2%,流产率为5.06%,复发率为2.53%。结论腹腔镜可早期检查及诊断各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其引起不孕因素,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妊娠率,减少复发,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34例不孕症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而行腹腔镜囊肿剥除术患者术后的妊娠结局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不孕症并卵巢内异囊肿患者的病历资料,随访时间1~3年。结果术后患者全部自然试孕,成功妊娠43例,自然妊娠率32.09%,其中31例(72.1%)于术后6个月内成功妊娠;自然试孕失败后选择IVF-ET助孕49例,成功妊娠33例。与自然妊娠失败组相比,自然妊娠成功组患者年龄较小、不孕年限较短、生育指数(EFI)较高(P0.05),其中高龄[OR1.809,95%CI(0.702,0.932]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助孕失败组相比,助孕成功组的EFI更高(P0.05),高龄[OR1.726,95%CI(0.563,0.935]和囊肿多发[OR1.049,95%CI(0.004,0.555]是影响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不孕年限、囊肿单/多发性、EFI与卵巢内异囊肿患者妊娠结局相关,建议内异囊肿患者术前、术中充分评估卵巢功能,术后自然试孕不超过6个月,尽早行IVF-ET助孕可显著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搔刮术对首次行IVF/ICSI-ET的不孕女性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行IVF/ICSI-ET的助孕患者14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70例)和对照组(72例)。干预组于胚胎移植前一周期的卵泡期或黄体期行子宫内膜搔刮,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干预组的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及活产率分别为27.2%、54.3%、41.4%、3.4%、34.5%及35.7%,对照组分别为26.7%、52.8%、41.7%、3.3%、30.0%及40.3%,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在胚胎移植前一周期的卵泡期或黄体期对首次行IVF/ICSI助孕的不孕女性行1次内膜搔刮,并不能改善不孕女性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薄型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临床结局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行激素替代FET治疗的191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薄型组)的临床资料。选择同期在本中心行激素替代周期FET且内膜转化日内膜厚度8 mm的115例患者作为非薄型组。根据是否获得临床妊娠将薄型组分为妊娠组(60例)和非妊娠组(131例)两个亚组;根据不同的内膜厚度将薄型组分为En6 mm组(9例)、6 mm≤En7 mm组(46例)和7 mm≤En8 mm组(136例)3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薄型组妊娠结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薄型组患者继发性不孕症占比、既往妊娠次数、宫腔操作史比例、流产率显著高于非薄型组(P0.05),而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则显著低于非薄型组(P0.05);两组的年龄、不孕年限、体质指数(BMI)、移植胚胎数、分娩孕周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薄型组中妊娠组年龄、不孕年限、原发性不孕症患者占比、中重度宫腔粘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非妊娠组(P0.05);7 mm≤En8 mm组的临床妊娠率(32.35%)较6 mm≤En7 mm组(30.43%)及En6 mm组(22.22%)有增长趋势,但尚无显著性差异(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OR=0.924,P=0.019)、是否中重度宫腔粘连(OR=3.188,P=0.012)、不孕类型(OR=0.292,P=0.045)为薄型内膜患者不同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方年龄增加、中重度宫腔粘连、合并原发性不孕是薄型内膜患者妊娠结局的不利因素。结论薄型子宫内膜降低了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但对分娩孕周无显著影响。相较于原发性不孕合并薄型子宫内膜者,继发性不孕合并薄型子宫内膜者临床妊娠率较高;女方年龄增加、中重度宫腔粘连史是薄型内膜患者妊娠结局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反复种植失败(RIF)患者行冻融胚胎移植(FET)前采用子宫内膜轻刮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RIF患者再次行FET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前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子宫内膜轻刮联合TEAS组(A组,101例),单纯子宫内膜轻刮组(B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其临床妊娠结局。结果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A组显著高于B组[(10.04±1.56)mm vs.(9.55±1.27)mm],子宫内膜的血流阻力指数[(0.70±0.06)vs.(0.74±0.07)]及搏动指数[(1.51±0.22)vs.(1.56±0.21)]显著低于B组(P均<0.05);A组的胚胎种植率(32.95%vs.23.03%)和临床妊娠率(49.50%vs.35.22%)均显著高于B组(P<0.05);异位妊娠率A组有低于B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轻刮联合TEAS可以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子宫内膜的血流阻力,提高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能有效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生长激素(G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失败患者子宫内膜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募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采用常规长方案降调后IVF-ET失败未孕患者40例,在2~3个月经周期后再行同样方案IVF-ET并在促排卵中联合使用GH;比较患者前后两次治疗的子宫内膜状况和妊娠结局。结果使用GH的治疗周期后获5例临床妊娠;加用GH的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数、获胚数及移植胚胎数与此前未用GH的周期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中加用GH有可能改善妊娠结局,但作用机制不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