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究痉挛型脑瘫(SCP)患儿的背部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5个背俞穴温度敏化的规律,为脑瘫的辅助诊断和“从脊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SCP患儿85例,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其背部5个背俞穴的温度,研究穴位发生敏化的情况,同时设置85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对比。结果 与健康受试者比较,SCP患者背部的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5个俞穴的温度均比较低(P<0.05),且存在穴位发生敏化现象的界值。SCP患儿背部5个背俞穴的敏化率均高于正常儿童。结论 痉挛型脑瘫患儿存在五脏背俞穴温度敏化现象,可为小儿脑瘫(CP)辅助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用临床有代表性的病例,通过辨证选用相对应的背俞穴进行针刺操作。结果:采用针刺背俞穴法的病例都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标准。结论:针刺背俞穴对于治疗相应五脏的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背俞穴相互配合应用,能够调整相应的脏腑阴阳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3种针刺取穴方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疗效持续性。方法:将97例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俞募穴配伍组、合穴配伍组和合募俞配伍组。俞募穴配伍组取双侧天枢、大肠俞;合穴配伍组取双侧曲池、上巨虚;合募俞配伍组左右交替取单侧曲池、上巨虚、天枢、大肠俞。3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3组在基线期、治疗后2周、4周、8周随访期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结果:3组患者的周排便次数、粪便性状、排便费力程度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合募俞配伍组临床疗效及疗效持续性优于俞募穴配伍组及合穴配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合、募、俞穴配伍治疗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且疗效更具有持续性,为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般资料性别:男17例,女5例。年龄:“~19”龄组1例;“~29”龄组10例;“~39龄组7例;“~49”龄组2例;“~59”龄组2例取背部俞穴为主,仿偶刺法,配用电针中强刺激,久留针(30~45分钟)。基本处方是肾俞、归来。备用俞穴:三焦穴、大肠俞、天枢、三阴交、足三里。一般取单侧,以基本方为主,酌情配取备用俞穴1~2个。治疗结果对肾绞痛的治疗要求重在即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思诺思对照组和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治疗28天后,对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优于西药对照组的73.3%(P<0.05).针刺治疗组的睡眠质量完全改善率为73.3%,西药对照组为43.3%(P<0.05).针刺治疗组对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的改善均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思诺思,主要体现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及睡眠效率等方面的改善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背俞穴在临床上主要是诊察和治疗与其相应的五脏疾患,募穴多用于治疗腑病,背俞穴与其相应的募穴联用称俞募配穴.俞募配穴法充分体现了经络的调节阴阳作用,对治疗阴证阳证俱见的脏腑病症疗效显著.论述五脏俞募相配的作用和主要治疗范围,望对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对失眠症有无效果。方法将60例失眠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治疗组采用针刺五脏背俞穴,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西医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中睡眠质量提高者占80%,比对照组中的传统疗法有显著疗效(P<0.05或者P<0.01)。结论针刺五脏背俞穴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寇勋  金如玉  李永峰 《中医学报》2020,35(2):263-265
膀胱经“入络脑”的本质可以从四方面进行阐述:第一,从经脉循行上,膀胱经上连风府,入络脑;第二,膀胱经为诸阳主气,督脉为阳脉之海,两经之气相互支持、相互渗灌,而督脉与脑关系密切,膀胱经可通过督脉“入络脑”;第三,脑的基本生理功能分属于五脏,五脏六腑之背俞穴也在膀胱经上,膀胱经可通过五脏六腑“入络脑”;第四,人的情志活动分属于五脏,与五脏所对应的情志活动在膀胱经背部第二条侧线上有对应的五志穴,膀胱经可通过情志活动“入络脑”。在中医脑病的针刺治疗过程中,选用背俞穴、五志穴、膀胱经头部腧穴治疗,通过调节五脏、调畅情志,发挥穴位局部治疗与整体调节相结合的作用,为中医临床治疗脑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临床实践证明华佗夹脊穴具有膀胱经上的脏腑背俞穴同样的治疗作用,而且针刺操作更加安全。从解剖学、神经学说方面探讨了夹脊穴与背部脏腑俞穴的密切关系。指出五脏六腑中的某一个脏器有病时可以取这一脏器的背部俞穴位置相对应的华佗夹脊穴进行治疗,同样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背俞穴在临床上主要是诊察和治疗与其相应的五脏疾患,募穴多用于治疗腑病,背俞穴与其相应的募穴联用称俞募配穴.俞募配穴法充分体现了经络的调节阴阳作用,对治疗阴证阳证俱见的脏腑病症疗效显著.详述六腑俞募相配的作用和主要治疗范围,望对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腹痛是临床很多疾病常见的主要证状之一,按其的性质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二种。本人在临床中用背俞穴为主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痛病人107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107例病人中急性腹痛67例,慢性腹痛40例;男62例,女4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达10年之久。 治疗方法;根据疼痛的部位所属脏器,取其相应的背俞穴,并配合表里脏腑、或配合临近脏器之背俞穴,如胆绞痛取肝、胆俞;胃脘部痛取脾、胃俞;腹痛取大肠  相似文献   

12.
肝、心、脾、肺、肾五脏的背俞穴通常统称为五脏俞.现代临床研究中,除五脏俞联合应用外,还经常与其他穴位配合使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失眠症、抑郁症、肝部疾病、糖尿病、腰推间盘突出症、围绝经期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以及与五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的疾病,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通过对五脏俞现代临床应用的整理,可为同行拓展临床思维,并为进一步开展基础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背俞穴对所属脏腑的特异性作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部的一些特定穴位,与所属脏腑联系十分密切。近些年来研究发现,不同的背俞穴对各自所属脏腑可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应用背俞穴在正常条件下可以促进和调整脏腑的生理功能,在病理状态则又可以不同程度地促使脏腑机能恢复生理平衡,从而证实了针灸学传统理论的正确性,为临床应用背俞穴提供了更为科学,客观的依据.本文兹就有关研究情况介  相似文献   

14.
背部的显微解剖与背俞穴结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背部的显微解剖与背俞穴结构关系研究李殿宁,许志泉,李玉堂,姜文方(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210029)主题词针灸,解剖学背俞穴纵列于足太阳膀眈经背部第一侧线,因其临床诊断和治疗脏腑疾病效果显著倍受医家重视。本文对2例成人尸体的背部皮下组织层和浅层肌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肝、胆腧穴的红外热成像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本院中西医结合外科普外组3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同年龄段至本院健康体检中心无身体疾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ATIR-M301型非制冷医用红外热成像仪对所有参与研究者进行肝、胆腧穴的检测。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术前、术后和对照组的双侧肝俞、胆俞、日月穴、章门穴的红外温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双侧肝俞、胆俞、日月穴、章门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双侧肝俞、胆俞、章门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无差异,但双侧日月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有差异(P0.05),且呈现出右侧高于左侧的现象;观察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双侧肝俞、胆俞、章门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无差异,但双侧日月穴的红外温度比较有差异(P0.05),且呈现出右侧高于左侧的现象。结论:特定穴能反应脏腑疾病演变的相关性及特异性;日月穴热成像的结果可作为临床胆囊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背俞穴压诊法诊断慢性胃炎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背俞穴压诊法诊断慢性胃炎初探刘孟安陈传福*魏铭寇惠英**(中医学教研室,滨州市256603*内科学教研室,**附属医院中医科)关键词慢性胃炎;背俞穴;诊断方法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特定穴。近年来,我们通过240例慢性胃炎背俞穴反应点观察,并...  相似文献   

17.
俞,募穴理论及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俞,募穴的沿革,意义及临床运用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在其运用上指出了“脏病多取背俞,腑病多取腹募”、“慢性病多取背俞,急性病多取腹募”、“五脏俞治疗五官,五体病”等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应用中草药结合针刺五脏背俞穴的治疗方法,在标本同治的原则指导下突出五脏亏损对干眼症的影响,以针刺背俞穴提高人体精气,平衡阴阳,对提高中草药的疗效有明显作用,对缺泪性干眼症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安全艾灸器艾灸五脏背俞穴对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慢性疲劳表现以及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0只。艾灸组与模型组大鼠采用慢性应激即束缚大鼠的方法进行造模,艾灸组在造模同时进行安全艾灸器艾灸五脏背俞穴治疗,并进行一般状况观测及大鼠尾悬挂试验、大鼠旷场(开阔法)试验、大鼠力竭游泳试验。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大鼠在规定的时间跨格数、直立次数均较空白组显著减少,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缩短,尾悬挂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或P0.01),体质量增加缓慢,表明造模成功。安全艾灸器艾灸背俞穴可显著增加跨格数、直立次数,延长力竭游泳时间,缩短尾悬挂不动时间(P0.05或P0.01),体质量增加正常。结论安全艾灸器艾灸五脏背俞穴能减轻大鼠的躯体和心理疲劳,提高大鼠体力,对模型大鼠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肩背部结节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所导致的上肢麻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所导致的上肢麻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取穴大杼、肩井、背俞穴、曲垣、肩中俞、颈夹脊、肩髃、肩贞、肩髃、曲池、外关、液门等穴。治疗组采用以取肩背部的结节点为主穴,配合颈夹脊、大杼、肩井、肩髃、曲池、手三里、外关、液门等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6.95%,对照组有效率为68.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刺结节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所致上肢麻木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