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导致糖尿病人群视力严重损害的主要原因。现有的治疗措施大多针对已有视力受损的中晚期患者,且为有创性治疗,效果有限。因此,迫切需要早期预防DR发生风险或延缓DR进展的非侵入性新疗法和新靶点。早期优化代谢治疗,即在糖尿病早期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至正常范围,可能预防或改善潜在的、可逆的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之间的关系,研究P-VEP对早期DR的诊断作用。方法对30例(60只眼)正常人和80例(160只眼)糖尿病患者进行P-VEP检测。结果DR患者眼底尚未出现改变时,P-VEP的LP100、AP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与DR进展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P-VEP的相关参数能够在眼底尚未出现明显病变之前预测DR的发生,但与DR的发展无显著相关性,在DR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工作年龄人群中最主要的导致视力损害的眼底病变,病程晚期可致患者失明,甚至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若能早期发现可靠的预测指标,并及时给予恰当的干预措施可有效控制病情发生发展。因此,寻找能够预测DR发生发展的标志物并运用于临床中,这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本文就DR发生发展的相关标志物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实施精准化治疗和后续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在早期被认为是一种微血管性疾病,多年来关于DR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血管特征的改变上,包括血管渗透性的增加、新生血管的形成和黄斑水肿等.近年大量的视网膜电生理检查发现在糖尿病早期视网膜微血管发生损害前,视网膜神经元即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提示DR是一种神经血管性疾病,这也可以解释DR患者很快发生的视功能减退.现将国内外关于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神经元退行性病变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发现有效的视网膜神经元保护策略,从而减缓DR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骞元婕  魏雁涛 《国际眼科杂志》2022,22(10):1634-163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仍可能持续并进展,这表明先前的高血糖会导致长期有害的血管功能障碍,这种现象被定义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代谢记忆”(metabolic memory)。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起病隐匿,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为临床对症治疗,缺乏有效早期诊断、精准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手段,新的诊治思路亟待开发。近年来许多新兴研究证明表观遗传修饰在DNA甲基化、组蛋白翻译后修饰和微小RNA(microRNAs,miRNAs)调控等方面参与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代谢记忆”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子机制的探究提供了努力方向和研究策略。本文综述了表观遗传修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潜在挑战和治疗前景,旨在为未来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12.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约占糖尿病人群的1/4~1/3。而重度非增生型DR、增生型DR和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等威胁视力的晚期病变患者数量估计各在数百万之多。在系统性防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础上,控制中度和高危的非增生型病变向晚期病变发展是避免糖尿病盲的重要关口。应用DR严重...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传统上,DR主要被认为是一种微血管疾病,随着研究的进展,目前认为神经-胶质-血管单元(NVU)破坏及其耦联机制(coupling)失衡在DR发病的早期起到了关键作用。了解NVU的细胞和分子基础,以及糖尿病如何改变正常的细胞通讯和破坏细胞环境,对DR的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视网膜NVU及其参与DR发病分子机制,基于视网膜NVU修复的DR治疗,并对DR未来发展前景及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渐进加剧且缠绵难愈,是全球青壮年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随着病程的发展,糖尿病(diabetes mellitius,DM)患者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DR。如果未能及早预防和干预,一旦视力明显下降,DR将难以逆转。DR发展形势渐进加重,治疗现状不容乐观,故DR在早期防治方面将不可或缺。因此本文综述了预警DR发生发展的一些生物学标志物和特征性指标,以期为DR的早期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临床角度对比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糖尿病肾病(DN)两者间的关系。 方法 对102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做反映早期DR和DN敏感指标OPs和UAER、GFR的检测,进行两者关系的对比分析。结果 UAER正常的DR前期糖尿病患者,OPs总波辐降低,同时GFR呈相关性升高,OPs与GFR呈负相关(r=-0.63,P<0.01)。 结论 早期DR和DN呈平行关系,且两者似乎均与微血管异常有关,可能DR和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在不同部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临床研究涉及的领域庞大,选题方向广泛。DR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发生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早期筛检发现手段、减少延缓DR发生发展的措施以及改进提高治疗效果的干预手段等一些围绕改善DR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是目前DR临床研究的热点。但由于DR发病机制复杂,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因素众多,导致DR防控周期长,涉及层面复杂以及DR临床研究中不易剔除的混杂因素较多均是DR临床研究的难点。从长远角度看,延缓DR发生和进展、建立高效实用的防控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是未来应着重关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不仅是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也是神经元病变.在早期糖尿病电生理和心理物理学的改变提示神经元病变出现在微血管病变之前.因此这些手段是目前发现最早期DR的方法.DR的细胞病理学基础是凋亡.但是把调控细胞凋亡作为治疗DR的方法却长期以来被忽视.最新的研究,应用细胞保护剂可以预防和逆转视网膜神经元凋亡,使这种治疗途径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眼部并发症, 是导致我国30岁以上成人视功能损伤的重要原因。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并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可预防98%致盲性DR。然而, 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患者健康意识薄弱, 目前仅50%~60%糖尿病患者每年接受DR筛查, 因此需要建立DR早筛、早防、早治疗和终身随访监测的防治体系。本文从DR全程监测的重要性、分级诊疗是DR的防控重点、重视青少年DR的随访监测3个方面展开论述, 强调应对不同类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级别、多维度、多模式精准全程监测, 以期促进临床提高DR的防治效率, 积极减轻与疾病相关的家庭和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其它血管病变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存在明显关联性。但是很少有文章阐明DR与神经病变、糖尿病冠心病和周围血管病变的关联性,我们就DR与糖尿病其它血管病变的联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和神经并发症,氧化应激是其重要致病机制。自噬是细胞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一种重要调节活动,能够通过降解细胞内多余或损伤的蛋白质和细胞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研究表明,自噬和氧化应激之间具有重要联系,本文从DR早期微血管病变、DR神经病变和DR其它病变等方面综述自噬与氧化应激的具体关系,以期为阐明DR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细胞凋亡是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的病理特征,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在此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早期干预视网膜细胞凋亡的相关信号通路,保护视网膜细胞,对保存DR患者视功能和延缓DR的进展可能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迄今较为明确的与DR凋亡相关的信号通路,即线粒体通路、死亡受体通路、内质网应激通路等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解颖  李洋  董志军 《国际眼科杂志》2023,23(8):1323-132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全球职业活跃个体实质性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已经成为导致工作人群不可逆性视力损害的最常见眼病之一。DR早期病变的准确识别及精准干预,对阻断或延缓其病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的研究表明,DR神经损伤要先于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发生,具有暗适应延迟、对比敏感度及色调辨别力下降等一系列特征性临床表现,是DR早期的关键事件,与细胞凋亡、胶质细胞增生、氧化应激、炎症、谷氨酸兴奋性毒性及神经营养因子失衡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对DR神经损伤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DR防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刘旭  王霞  何媛 《眼科新进展》2018,(7):687-69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属于微血管病变,是工作人群及中老年人视力减退甚至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1/3~1/2的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病程、高血糖、高血压及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均密切相关。个体血糖和血压的最优控制仍然是预防DR发生和阻止病变进展的基石,抗血管内皮因子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方案。这些有效的防治手段,患者及医生意识的提高,定期筛查DR,将有效改善DR患者的预后,减少因DR导致失明患者的人数,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国际临床分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成人失明的第一位原因。就目前而言,预防DR引发失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激光凝固法或玻璃体切割手术,正确地认识和把握DR分类和分析它的重症度有助于准确地制定出DR的治疗方案,并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目前国际上就DR临床分类有许多方法,主要有Scott分类法,Davis分类法,福田分类法,对DR重症度分类主要有ETDRS分类法,JDCS分类法,并对国际黄斑病变重症度的分类标准进行了阐述。本文就一些著名国际机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内容及结论进行详尽的阐述、概括和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对正常对照者及糖尿病患者分别测P-VEP潜伏期LN75、LP100、LN145及波幅AN75、AP100、AN145。结果:糖尿病患者视网膜尚未出现病变时,P-VEP的潜伏期已明显延迟,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的进一步发展,P-VEP潜伏期进一步延迟,但未达显著性差异。DR及各期波幅下降不显著。P-VEP的潜伏期及波幅与视力无关,糖尿病病程早期潜伏期已明显延长,P-VEP波幅与病程无关。结论:糖尿病早期P-VEP潜伏期即有明显延长,P-VEP潜伏期比波幅具更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并发的一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 患病人数逐年上升。具有更宽视野、更长波长的广域扫描源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 OCTA)能够显示DR眼视网膜微动脉瘤在三维空间中的位置和形态、区分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和新生血管, 评估新生血管的活动状态。并且脉络膜毛细血管血流不足百分比能够预测DR进展, 利于DR患者的早期筛查和对脉络膜的评估, 有望替代FA成为诊断DR的工具。OCTA定量分析具有早期发现DR以及监测DR进展的潜力, 并且OCTA定量数据输出为人工智能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有望为DR筛查、诊疗和随访建立新的、更便捷的工作流程。(国际眼科纵览, 2022, 46:528-5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