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仍处于全球大流行状态,Omicron变异株仍是全球优势株,在流行过程中不断进化和变异出现了许多新的亚型。XBB是由Omicron变异株BA.2.10.1和BA.2.75重组而成,于2022年8月在印度首次被发现,此后迅速传播成为新加坡、马来西亚及一些欧美国家的主要流行株,并演变出XBB.1、XBB.1.5等亚分支。与Omicron变异株其他亚型相比,XBB的免疫逃逸能力显著增强,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XBB感染所致的疾病严重程度与Omicron其他亚型有差异。建议加强病毒变异监测、开展重点人群疫苗加强针接种、加速疫苗和药物研发、开展多源监测动态评估风险,及时采取科学防控措施,减少XBB毒株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Omicron变异株为全球流行的优势株,Omicron变异株不断出现新的亚型,且携带更多的突变位点。与原始株和其他值得关切的变异株相比,Omicron变异株感染的致病特征和流行特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Omicron变异株致病性和毒性减弱,免疫逃逸能力陡增,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更易通过物体表面和气溶胶媒介进行传播。人群感染后潜伏期缩短,无症状和轻症者居多,住院和死亡风险降低。本文重点梳理Omicron变异株的致病特征和流行特征,以期为Omicron变异株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针对中山市首起重点关注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XBB.1.5感染导致的本土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梳理和分析其流行病学传播链和传播特征。方法 根据国家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要求,开展病例、同住和同班核心密接首轮广泛社区流行中的感染情况调查和多轮核酸检测,针对核酸检测阳性且CT值≤32病例开展基因测序,与指示病例基因序列进行比对。结果 该起聚集性疫情波及73人,其中53人(72.6%)在2022年12月有新冠病毒感染史,本次疫情无感染;20人既往无新冠病毒感染史,本次疫情7例感染,感染率为35%(95%CI:14.1%~55.9%),均在同一流行病学传播链,均为轻症,症状主要包括肌肉酸痛(3例)、咳嗽(3例)和发热(2例)。中山市疾控中心针对病例1~5完成基因测序,其基因组覆盖度分别为99.77%、99.83%、99.80%、99.82%、98.65%,均属于Omicron XBB.1.5进化分支。结论 本次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XBB.1.5聚集性疫情在班级和家庭小范围传播,涉及病例均为首次感染,无重症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自2021年11月被发现后,快速地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目前已成为全球新冠病毒传播的主要流行毒株。在奥密克戎变异株大流行的背景下,以新冠病毒原型株为基础构建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病毒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许多学者围绕不同类型新冠病毒疫苗及不同免疫策略开展了新冠病毒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免疫保护效果的研究,以观察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保护作用。本文系统地概述了2021年11月1日 — 2022年7月26日发表的关于新冠病毒疫苗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免疫学效果和保护效果的研究报道,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策略的优化调整及其研发等公共卫生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分析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B.1.617.2)引起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 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0月17日至11月25日甘肃省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资料, 包括基本信息、流行病学史、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暴露场所、发现方式、感染来源等。采用Excel 2016、SPSS 22、ArcGIS 10.7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11月25日, 甘肃省累计报告COVID-19病例146例, 疫情波及5个市10个县(区), 流行过程可分为输入病例期、输入-本地病例期和本地病例期3个阶段。年龄分布为1~87岁, 其中18~59岁占59.59%(87/146)。男女性别比为1∶1.12(69/77);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17.12%, 25/146)、离退人员(15.75%, 23/146)、学生(13.70%, 20/146)、家务及待业人员(12.33%, 18/146)为主。3个阶段中, 18~59岁年龄段病例比例分别为44.44%、54.41%、70.00%, 呈上升趋势(趋势χ2=23.24, P<... 相似文献
8.
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最新变体,自发现后在全球引起广泛传播。该变异株具有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短距离内引起广泛传播等特性,同时具有疫苗逃逸能力。了解病毒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现状,并进行针对性预防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将对Omicron的流行现状、传播特征、致病机制、临床特征、疫苗的有效性和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COVID-19的疫情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球COVID-19疫情仍处于大流行状态。南非于2021年11月24日首次向WHO报告了Omicron变异株感染病例,此后该变异株迅速传播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当前全球流行的主要优势株。Omicron变异株与SARS-CoV-2野生株或其他变异株相比,具有所致疾病潜伏期短、代际间隔小、病毒传播快、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高以及病死率低等特点。实践证明,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动态清零”的总方针,目前所采取的综合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应对Omicron变异株。建议现阶段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加强疫情境外输入风险管理、加快推进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加快特异性药物研发与上市以及提前做好医疗卫生资源储备等措施,为未来的防控决策与疫情应对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22年1月河南省禹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新冠肺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1月禹州市新冠肺炎暴发疫情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以病例报告日期统计,禹州市此次疫情持续18 d(1月2日至19日),共报告36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其中危重型3例(0.8%),重型12例(3.3%),无死亡病例。感染者年龄1月龄至98岁,平均为(43.6±23.1)岁,男女比例1∶1.3,农民占51.5%(188例)。潜伏期为1.0~9.0 d,M(P25,P75)为5.5(4.3,7.0)d。病例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共发生70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家庭续发率为29.9%。引起疫情的毒株为Delta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基本再生系数(R0)为5.5(95%CI为3.0~9.3),随着控制措施的实施,动态再生系数(Rt)呈下降趋势。结论 此次禹州市疫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通过多种“疫情放大器”,导致大规模疫情的出现。应全面加快疫情防...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分析中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评价中山市疫情的防控效果,为该市进一步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方法 收集2020年3月10日前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开发布的中山市COVID-19确诊病例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合中山市疫情防控的一系列措施,评价其干预效果。 结果 中山市确诊病例66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43.8 ± 18.2)岁,77.3%的病例具有湖北相关暴露史,71.2%为家族聚集性病例。普通型占95.5%。截至3月10日中山市连续23 d零新增病例,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和死亡病例。 结论 中山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具有疫情初发地人群接触史及家庭聚集性,治愈率较高。未出现医务人员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俄罗斯联邦(简称俄罗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现状与特点,总结俄罗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采取的有效措施和暴露的问题,为我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针对群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寻找中俄科技创新背景下的合作方向。方法:选取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与广播电台和Stopcoronavirus网站等官方权威新闻媒体上发布的数据信... 相似文献
1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2,(8)
2021年末,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Omicron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因其具有更高的传播性、更高的病毒结合亲和力和更高的抗体逃逸等特点,将其列为第5种“值得关注的变异株”(VOC)。自发现至今,Omicron变异株已蔓延至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本文基于目前Omicron变异株的研究进展,对Omicron变异株的流行现状与传播能力、spoke蛋白生物特性以及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更好的控制疫情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郑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情况及态势进行分析,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 收集确诊病例流行病学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的发病时间、病例属性、人群特征等进行描述。结果 郑州市共报告157例确诊病例,其中输入病例91例,本土病例66例。2020年1月25日发病人数最多。2020年1月30日以后,每日新发病例以本土病例为主。累计报告30起聚集性疫情,其中家庭聚集性25起,医院聚集2起。发病至首次就诊时间间隔平均天数为2天,发病至住院隔离时间间隔平均天数为4天。结论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策略正确而有效,郑州市疫情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运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探究和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对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变异株的预防效果,为新冠肺炎的防控提供循证支持。方法 以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毒株、疫苗及其同义词、近义词作为检索词,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考科蓝图书馆、Web of Science、BioRxiv、MedRxiv和Europe PMC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的文献,使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风险评分量表对纳入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则使用Jadad评分进行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2.0进行异质性检验、总效应值和发表性偏倚估计。结果 共纳入文献14篇,其中病例对照研究文献5篇,队列研究文献8篇,随机对照实验1篇。Meta分析显示,接种一剂新冠疫苗的合并VE(95%CI)为34.57%(95%CI:21.70%~47.44%),接种两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合并VE(95%CI)为70.56%(95%CI: 64.29%~76.82%)。漏斗图分析表明存在发表偏倚风险。结论 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对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有保护作用,且2剂疫苗保护作用明显比1剂疫苗强。后续仍需要收集更多的疫苗保护率研究,提供发表性偏倚风险小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所致发病、肺炎和重症的保护效果(Vaccine effectiveness,VE)。方法 采用病例-病例研究,对2022年2至7月四川省成都市和广安市报告的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新冠病毒疫苗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病、肺炎和重症的VE以及经年龄、性别、基础性疾病调整后的VE(aVE,Adjusted vaccine effectivenes),通过SPSS 21.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1 683例,均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2感染,临床结局为发病、肺炎和重症分别是511例(30.4%)、66例(3.9%)和11例(0.7%),重症人群中90.9%(10/11)都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加强免疫预防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病和肺炎的aVE分别是52.4%(95%CI:17.8%~72.4%)和81.6%(95%CI:60.0%~91.5%),基础免疫预防肺炎的a VE是69.2%(95%CI:26.9%~87.0%),未完成全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