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CRE耐药特点及同源性。方法 收集宁夏某医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临床分离的158株非重复CRE,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应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联合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进行表型确证,采用质粒接合试验分析blaNDM水平转移情况,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58株CRE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61株,38.61%),其次是阴沟肠杆菌(37株,23.42%)和大肠埃希菌(23株,14.56%),检出CRE最多的科室为ICU和烧伤整形科,CRE标本来源排名前四的分别是痰、脓性分泌物、引流液和无菌中段尿,检出耐药基因以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为主。23株大肠埃希菌mCIM联合eCIM试验阳性率达95.65%,质粒接合试验成功将20株大肠埃希菌中15株菌株的blaNDM基因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AZR,接合子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受体菌增强。M...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基因,并通过测序确定耐药基因的碱基序列.方法 36株菌株进行MIC测定,筛选耐碳青霉烯类的多药耐药细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碳青霉烯类菌株的基因,以确定基因的种类.结果 8株大肠埃希菌中4株有KPC基因,阳性率为50.0%;28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6株出现阳性菌株,阳性率为92.8%;36株中未发现VIM和IMP基因.结论 宁波地区这几所医院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最主要是KPC基因,但是不能排除VIM和IMP基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多重PCR技术快速、高效检测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耐药基因型,为CRE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患者分离得到的58株CRE菌株。CRE菌株表型检测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联合EDTA E-test协同试验进行。CRE菌株基因型检测采用多重PCR扩增反应体系(包括11对碳青霉烯酶基因引物:A组为bla_(IMP),bla_(SPM),bla_(VIM),B组为bla_(BIC),bla_(NDM),bla_(KPC),bla_(OXA),C组为bla_(AIM),bla_(GIM),bla_(SIM),bla_(DIM))。对bla_(KPC)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行全酶基因编码区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结果 58株CRE菌株中52株为肺炎克雷伯菌,占89.66%; 3株为大肠埃希菌,占5.17%; 2株为阴沟肠杆菌,占3.45%; 1株为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占1.72%。改良Hodge试验阳性52株(89.66%),亚胺培南/亚胺培南联合EDTA E-test协同试验阳性2株(3.45%)。CRE中检出bla_(IMP)基因型1株(1.72%),为肺炎克雷伯菌;bla_(KPC)基因52株(89.66%),其中肺炎克雷伯菌为50株(86.21%),2株为大肠埃希菌(3.45%);bla_(NDM)基因1株(1.72%),为阴沟肠杆菌; 11种基因检测全阴性为4株(6.90%),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各1株,基因检测阳性者均无重叠。bla_(KPC)基因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菌全酶基因编码区测序结果为bla_(KPC-2)亚型。结论北京积水潭医院患者检出的CRE中,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共检测出3种基因型,其中bla_(KPC-2)型是医院CRE的主要基因型,提示医院感控部门要加强对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的监控,避免耐药率进一步上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机制及流行特点,为其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3家不同医院2018年—2020年门诊及住院患者分离大肠埃希菌1 025株,通过PCR法检测碳青霉烯酶相关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VIM和blaIMP);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产KPC-2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应用多克隆序列位点测定(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检测菌株克隆型别;通过凝胶脉冲场电泳进一步检测菌株克隆分型;应用接合实验验证耐药基因转移。结果共分离13株产KPC-2大肠埃希菌株,分离率为1.2%,MLST数据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显示这些菌株分为7个不同克隆型9个克隆簇。此外,4株携带blaKPC-2基因菌株可以成功地将其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表型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菌株中。结论产KPC-2大肠埃希菌呈克隆播散模式,blaKPC-2耐药基因可以借助质粒进行水平传播,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迫切需要密切监测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4月-2010年3月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及KPC(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酶表型阳性的菌株检出率。方法:采用VITEK32型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检测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敏感性;采用改良的Hodge试验,以厄他培南为指示药物进行碳青酶烯酶表型的筛选。结果:在528株大肠埃希菌和336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对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21株,肺炎克雷伯菌97株;对美罗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21株,肺炎克雷伯菌74株。Hodge试验结果,大肠埃希菌29株阳性,肺炎克雷伯菌67株阳性。结论:浙江省人民医院2008年至2010年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及产KPC酶的检出率已较高,临床应加强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感染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CRE)菌株的种属分布、耐药基因携带情况和同源性特征。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1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对临床标本分离出CRE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PCR法检测耐药基因,使用ERIC-PCR对同种属的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184例SAP患者共检出CRE 18株,以肺炎克雷伯菌(50.00%)、大肠埃希菌(16.67%)、奇异变形杆菌(16.67%)为主。18株CRE对厄他培南、头孢西丁全部耐药,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高(>90%),仅对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敏感性高。18株CRE菌株检出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14株(77.78%),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13株(72.22%),第一类整合子可变区扩增阳性10株(55.56%),ISCR1可变区扩增阳性11株(61.11%)。ERIC-PCR电泳结果显示,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菌分别只有一种基因型,肺炎克雷伯菌有3种基因型。结论 SAP并发腹腔感染CRE菌株有不同种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机制并对分离株的分子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住院患者标本分离的5株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产金属碳青霉烯酶的筛选采用亚胺培南/EDTA复合E-test条,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携带的碳青霉烯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和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并测序确认类型及其亚型,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分离株间的同源性,液相质粒接合试验分析质粒的转移特性。结果除了阿米卡星和氨曲南外,5株大肠埃希菌对目前测试的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都耐药,且金属酶表型实验结果都呈现阳性;5株大肠埃希菌携带不同的耐药基因,但都携带blaNDM-5和blaTEM-1基因;脉冲场凝胶电泳显示5株大肠埃希菌的脉冲带型不一致,没有呈现克隆聚集性;质粒接合试验没有显示5株大肠埃希菌临床株(供体菌)将携带blaNDM-5的质粒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AziR(受体菌)。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区存在携带blaNDM-5基因的大肠埃希菌的流行,但没有呈现克隆聚集暴发性,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暴发,必须重视和加强对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儿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特征及基因分型,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医院就诊的患儿中分离得到的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按照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改良Hodge试验和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对54株肠杆菌科细菌产生的碳青霉烯酶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型进行检测,采用PCR法检测耐药菌株的耐药基因。结果从分离出的3 146株肠杆菌科细菌中共检出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检出率1.72%;其中肺炎克雷伯菌31株占57.4%,大肠埃希菌13株占24.1%,阴沟肠杆10株占18.5%;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的标本分布以痰液为主占48.1%,其次为尿液和血液;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71.0%和80.6%、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率分别是84.6%和100.0%、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分别为80.0%和100.0%;54株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中,改良Hodge试验阳性检出总准确率达到94.4%,改良双纸片协同试验阳性检出总准确率达到98.1%,经PCR检测呈阳性的有49例占90.7%。结论小儿感染耐碳青霉烯酶肠杆菌科细菌中,肺炎克雷伯菌最多,其次为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3种细菌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美罗培南的耐药性高于亚胺培南,主要产生B类金属酶(IMP),肺炎克雷伯菌还产生碳青霉烯酶A类(KPC)。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中碳青霉烯酶的携带及耐药基因分布,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用微量稀释法筛选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30株,通过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以EDTA/IMP、EDTA/CAZ复合纸片,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为底物,进行协同试验检测B类碳青霉烯酶(金属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基因,以确定基因的种类。结果 25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5株大肠埃希菌对阿米卡星敏感;通过Hodge试验对30株大肠埃希菌表型的筛选,阳性菌株共28株,阳性率为93.0%;通过PCR基因分析,3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28株KPC基因,阳性率达到93.0%,30株大肠埃希菌中未发现VIM和IMP基因。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主要在ICU和呼吸科,耐药原因主要是KPC基因,但是不能排除VIM和IMP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和金属酶的携带情况,并进行相关耐药机制分析。方法采用VITEK-2型全自动微生物检测系统鉴定细菌;用微量稀释法筛选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共36株;通过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以EDTA/IMP、EDTA/CAZ复合纸片,亚胺培南和头孢他啶为底物,进行协同试验检测B类碳青霉烯酶(金属酶),统计分析16种抗菌药物的MIC。结果 36株病原菌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有5株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敏感;Hodge试验通过36株病原菌筛选,阳性菌株共30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株,阳性率为37.5%,肺炎克雷伯菌26株,阳性率为92.8%;只发现1株肺炎克雷伯菌金属酶阳性,A方法对金属酶的检测优于B方法。结论在ICU和呼吸科产碳青霉烯酶是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耐药形势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广东地区2019年收集分离的41株CRKP开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鉴定耐药表型,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分析确定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耐药基因及毒力因子等分子特征,基于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wgSNPs)分析菌株同源性及遗传进化关系。结果 41株CRKP均为泛耐药菌。耐药基因及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种类多样,75.61%(31/41)菌株携带碳青霉烯酶基因,包括blaKPC-2(18株)、blaNDM-1(10株)、blaNDM-5(2株)和blaIMP-4(1株)四种类型。其中儿童CRKP主要携带blaNDM-1,而成人则为blaKPC-2。blaNDM-1和blaKPC-2分别主要通过质粒IncX3和IncFII传播。MLST分型共获得16种ST型,以ST11型(51.22%,21/41)为主,且均为非毒力株,而ST...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黏质沙雷菌的基因分型。方法收集咸阳地区2010年-2014年15株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的黏质沙雷菌株,应用PCR扩增和DNA序列分析,确认引起黏质沙雷菌耐碳青霉烯酶的基因型;将黏质沙雷菌与大肠埃希菌进行结合,并测定结合后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MIC值。结果 PCR检测结果 9株(9/15)携带KPC-2基因,1株(1/15)携带IMP基因,1株(1/15)携带VIM基因,接合实验使大肠埃希菌与黏质沙雷菌有相似的耐药谱。结论耐碳青霉烯酶的黏质沙雷菌的主要耐药基因为KPC-2、IMP-2、VIM,是引起黏质沙雷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接合实验阳性提示耐药基因通过接合转录的方式在不同种属细菌间进行传播,应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筛选产KPC型肺炎克雷伯菌(KPC-Kp)的特征峰,建立快速检测KPC-Kp的方法。方法 收集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共37株,PCR方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IMP和blaOXA-48-like);全基因组测序分析CRKP菌株的相关遗传特性,包括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blaKPC-2基因周围环境;用布鲁克ClinproTools 3.0软件以及Flexanalysis 3.0图谱分析软件筛选出KPC-Kp的特征峰,分析特征峰与KPC-Kp的MLST分型和blaKPC-2基因周围环境的关系。结果 PCR结果显示,35株CRKP携带blaKPC-2基因,2株CRKP携带blaNDM-1基因。MLST分析结果显示,37株CRKP共有5个ST型,其中35株KP...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碳青酶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6年门急诊及住院患者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与大肠埃希菌的病原学资料及其临床资料。结果共分离肺炎克雷伯菌3 782株和大肠埃希菌6 567株,其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为219株,44株,检出率分别为5.79%、0.67%。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标本主要来自痰液,占78.54%(172/219);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标本主要来自尿液和痰液,分别占47.73%(21/44)、34.09%(15/44)。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自重症医学科(ICU)、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及肺移植科,分别占37.44%(82/219)、15.98%(35/219)和10.50%(23/219);碳青霉烯类耐药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老年病科、门急诊及ICU,分别占15.91%(7/44)、13.64%(6/44)及11.36%(5/44)。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仅对阿米卡星及妥布霉素耐药率较低(35.16%、45.66%),碳青霉烯类耐药类大肠埃希菌对呋喃妥因、阿米卡星及妥布霉素耐药率较低(25.00%、34.09%及43.18%)。结论碳青酶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于大肠埃希菌,两者年龄分布相似,但标本来源、科室分布及耐药性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某院携带bla_(NDM-1)基因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现况及传播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南昌大学某附属医院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不敏感的大肠埃希菌92株,对其进行bla_(NDM-1)基因筛查,并对bla_(NDM-1)基因阳性的大肠埃希菌进行其他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将bla_(NDM-1)基因阳性的大肠埃希菌(供体菌)与大肠埃希菌J53(受体菌)进行接合试验,采用药敏试验及mCIM试验对接合子进行表型验证,提取供体菌及接合子的质粒采用Southern blot技术对bla_(NDM-1)基因进行基因定位,并验证其水平转移的能力。结果在对碳青霉类抗生素不敏感的92株大肠埃希菌中发现2株携带bla_(NDM-1)基因,携带率2.2%。此2株大肠埃希菌未发现同时携带其他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接合试验及Southern blot发现此2株大肠埃希菌的bla_(NDM-1)基因均位于菌株的质粒上,且有1株大肠埃希菌的bla_(NDM-1)基因可以通过质粒向大肠埃希菌J53转移。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此2株大肠埃希菌对临床使用的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且接合子获得了与供体菌相似的药敏结果。mCIM试验表明,此2株大肠埃希菌及接合子均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结论该院存在携带bla_(NDM-1)基因而产NDM-1型碳青霉烯酶的大肠埃希菌,携带bla_(NDM-1)基因的大肠埃希菌对临床使用的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质粒可介导bla_(NDM-1)基因的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中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8年3月某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VITEK2 Compact分析仪对其进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测序确定PMQR基因qnrA、qnrB、qnrS、qepA、acc(6’)Ib-cr携带情况,通过质粒接合试验验证PMQR基因的水平转移。结果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达100%,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为15.56%~33.33%。acc(6’)Ib-cr基因检出率最高(87.72%),其次为qnrB(77.19%)和qnrS(17.54%),有2株菌携带qnrA基因(3.51%),未分离出qepA基因,菌株同时含有2种或3种PMQR基因(84.21%)。8株接合成功的菌株均存在PMQR基因转入,但喹诺酮药物对其最低抑菌浓度无明显改变。结论虽然该院CRE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检出率高,但对喹诺酮类药物仍存在一定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医院急诊科3年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型,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ESBLs表型确证试验筛选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提取产ESBLs菌的质粒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产ESBLs株质粒TEM、SHV、CTX-M1、CTX-M9和OXA5种基因,并对其扩增物进行DNA序列分析,测定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共检出143株大肠埃希菌与77株肺炎克雷伯菌,其中84株为产ESBLs菌,占38.2%;ESBLs研究菌株全部携带TEM型、77.4%携带CTX-M9型基因;同一菌株携带2、3、4个基因的菌株比例分别为44.8%、33.3%和7.1%;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为多药耐药菌,其中对青霉素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类、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达80.0%~100.0%;碳青霉烯类对产ESBLs细菌仍保持较高的抗菌效果.结论 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以TEM型和CTX-M9型为主,携带>2个耐药基因的产ESBLs菌株比例较高;产ESBLs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对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保持较高的敏感性,研究中发现美罗培南耐药菌株,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骨科患者感染的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弗氏柠檬酸杆菌、褪色沙雷菌等进行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KPC)酶检测,为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2月骨科感染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110株、阴沟肠杆菌15株、肺炎克雷伯菌145株、弗氏柠檬酸杆菌5株、褪色沙雷菌3株等共278株病原菌采用VITEK-2Compact、K-B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为检测药物,筛选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用改良的Hodge试验筛选、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确认产KPC酶及基因分型。结果在278株病原菌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9株、阴沟肠杆菌10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共35株进行改良Hodge试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2株,2株肺炎克雷伯菌PCR扩增出现目的基因片段,其余菌株改良Hodge试验全部阴性。结论该项研究除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发现目的基因片段,其他病原菌未发现产KPC酶的菌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我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抗生素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数据. 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12月的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212株大肠埃希菌和415株肺炎克雷伯菌共计627株细菌的25种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并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方法进行产ESBLs菌株筛选,初筛试验阳性的菌株再进行确证试验,分别记录初筛阴性、确证阴性和确证阳性的菌群分布与耐药情况. 结果在627株细菌中,ESBLs初筛试验阴性菌株有352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37株,肺炎克雷伯菌215株..ESBLs初筛试验阳性菌株有275株,经ESBLs确证试验为阴性的菌株有98株(其中大肠埃希菌37株,肺炎克雷伯菌61株),经ESBLs确证试验为阳性菌株有17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58株,肺炎克雷伯菌119株).ESBLs初筛试验阳性菌株对2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要比初筛试验阴性菌株的耐药率高. 结论 ESBLs初筛试验阴性菌株耐药率都较低,ESBLs初筛试验阳性菌株对碳青霉烯类的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的丁胺卡那霉素和呋喃类药物中的呋喃妥因都较敏感.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是对产ESBLs菌株最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获取深圳某三级医院5年来病原菌分布和耐药变化的统计学资料,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经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本院 2016年1月—2020年12月所有临床分离菌株,菌株标本采用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结合细菌种类、标本来源、多重耐药菌检出率、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5年间菌株分布情况及耐药变化趋势。 结果 从临床标本中共检出5 95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 716株(28.8%),革兰阴性菌4 234株(71.2%)。排名前8位为大肠埃希氏菌(25.8%)、金黄色葡萄球菌(12.0%)、肺炎克雷伯菌(11.0%)、铜绿假单胞菌(10.5%)、鲍曼不动杆菌(6.9%)、奇异变形杆菌(4.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3.1%)、无乳链球菌(3.0%)。菌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31.4%)、尿液(26.5%)、分泌物/脓液(22.9%)、血液(14.6%)。呼吸道标本以铜绿假单胞菌(24.8%)为主;尿液以大肠埃希氏菌(61.2%)为主;分泌物/脓液以金黄色葡萄球菌(37.4%)为主;血液以大肠埃希氏菌(38.4%)为主。5年间检出耐碳青霉烯肺炎克雷伯菌(CR-KPN)、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氏菌(CR-ECO)、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ESBL-ECO)、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合计1 237株,检出率分别为4.4%、0.9%、25.5%、43.4%、17.3%、11.1%、30.6%、0.8%。碳青霉烯类耐药细菌除对替加环素表现出较好的体外活性外,对其他各种抗菌药物都存在不同的耐药。 结论 本院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常见菌不尽相同,耐碳青霉烯大肠埃希氏菌(CR-ECO)、CR-KPN、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CR-ABA)、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监测可充分了解该地区细菌耐药趋势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缓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