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性畸形围手术期护理过程。方法:帮助病人做好心理和身体护理。明确护理干预对提高两性畸形手术成功率的积极作用。在于2003年~2009年我院治疗的两性畸形患者11例,可知患者在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状态下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结果:我院治疗的两性畸形患者都得到了良好的手术治疗,解除病患的疾苦,恢复自身形象。结论:对两性畸形患者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减轻角色冲突、心理障碍,可提高对术后的生活期望值。  相似文献   

2.
138例两性畸形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提高两性畸形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138例两性畸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138例(年龄2~36岁,平均17岁)社会性别男性42例,女性96例.人院后经体格榆查,完善实验室、超声、放射及病理活检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138例中女性假两性畸形54例,男性假两性畸形66例,真两性畸形10例,纯性腺发育不全2例,无睾丸综合征2例,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4例.132例行手术治疗,76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后121例保留女性性别,11例保留男性性别.女性假两性畸形皆保留女性性别;男性假两性畸形59例保留女性性别,4例保留男性性别,3例未行手术治疗;真两性畸形中8例维持女性性别,2例保留男性性别.结论 正确及时的性别确定是治疗的关键.病因诊断对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虽然两性畸形按女性抚养较为适宜,但仍应综合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意愿.  相似文献   

3.
男女性别可根据性染色质和性染色体、生殖腺结构、外生殖器形态以及第二性征加以区分 [1 ] 。而性别异常的患者表现为外生殖器官或在形象上非男非女 ,或与其染色体性腺的性别不符。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性染色体为 46xy,有睾丸 ,符合男性的定义。男性假两性畸形临床较为少见 ,性腺较易出现癌变。手术是治疗的最佳方法。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要全面了解患者心理反应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护理评估计划 ,取得患者配合 ,减轻不良的心理反应。本文就2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身心状态及心理需求进行评估 ,发现患者的心理障碍 ,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假两性畸形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15年来诊治的8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资料,并结合文献对其病因、诊断、治疗进行讨论。结果8例均行手术维持女性性别,术后口服雌激素替代治疗,随诊1~15年,6例青春前期身体发育正常,所有患者外生殖器外观比较满意,感觉良好,2例术后2年第二性征获得改善,1例已婚,性生活正常。结论男性假两性畸形的术后性别首选女性为宜,而尽早诊治对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14例两性畸形,其中真两性畸形5例,女性假两性畸形5例,男性假两性畸形4例。认为性染色质试验及染色体组型鉴定对两性畸形患者的处理特别有帮助,对两性畸形的患儿应及早治疗,以免使之出现心理上的严重创伤。本组14例中13例根据抚育性别给以相应的手术和激素治疗,随访结果良好.本文也讨论了手术治疗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小儿两性畸形的外科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两性畸形治疗中外科干预的相关问题。方法回顾1993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26例两性畸形患者的病史及随访资料。26例中女性假两性畸形(FPH)4例,真两性畸形(TH)5例,男性假两性畸形者(MPH)16例,性腺发育不良伴苗勒氏管持续综合征1例。护养性别女性18例,男性8例。根据不同类型的两性畸形,26例患儿分别进行外科手术纠正外生殖器畸形。结果4例FPH患儿外生殖器保持女性外观,患儿与家长均满意;TH和MPH患者中术后男性者,均认可自己的性别,已完成外生殖器整形患儿的睾丸或阴茎不同程度小于同龄儿;2例MPH术后女性者患儿乳房发育较差。1例性腺发育不良伴苗勒氏管持续综合征患儿性别改为男性,随访发现左侧性腺为精原细胞瘤,行放疗及手术治疗。随访发现女性患儿的性格男性化,部分男性患儿的性格女性化。结论对于两性畸形患者的性别选择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外科干预必须在护养性别确定后进行,且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畸形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男性假两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男性假两性畸形的临床特征,提高对男性假两性畸形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男性假两性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Leydig细胞不发育或发育不全(或睾丸对LH不反应症)患者术后性别为女性,其中1例行人工阴道形成术;3例行腹股沟隐睾摘除术。1例5α-还原酶缺陷症患者行两性畸形纠正+尿道形成术+阴茎弯曲纠正术,术后性别为男性;1例完全雄激素不敏感综合征患者未进一步治疗。结论男性假两性畸形疾病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患者的性别应根据诊断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8.
男性假两性畸形分类甚多,假阴道型尿道下裂综合症,即家族性不完全性男性假两性畸形第Ⅱ型,是一种少见的男性假两性畸形。本文报告在一家系中的3例该症患者。本病的临床特征:①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两性畸形的临床价值,以提高对两性畸形的认识及其超声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64例两性畸形的临床及超声资料.结果 64例中,真两性畸形为15例(23.4%),男性假两性畸形19例(29.7%),女性假两性畸形30例(46.9%).其超声诊断结果如下:真两性畸形12例(符合率80.0%),男性假两性畸形17例(符合率89.5%),女性假两性畸形24例(符合率80.0%).结论 超声可探查患者是否存在性腺、子宫、前列腺及生殖管道等组织器官,并了解其位置、形态结构等情况,为患者的性别选择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对两性畸形的影像学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两性畸形治疗中外科干预的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1993年1月~2006年6月收治的26例两性畸形患者的病史及随访资料.26例中女性假两性畸形(FPH)4例,真两性畸形(TH)5例,男性假两性畸形者(MPH)16例,性腺发育不良伴苗勒氏管持续综合征1例.护养性别女性18例,男性8例.根据不同类型的两性畸形,26例患儿分别进行外科手术纠正外生殖器畸形.结果 4例FPH患儿外生殖器保持女性外观,患儿与家长均满意;TH和MPH患者中术后男性者,均认可自己的性别,已完成外生殖器整形患儿的睾丸或阴茎不同程度小于同龄儿;2例MPH术后女性者患儿乳房发育较差.1例性腺发育不良伴苗勒氏管持续综合征患儿性别改为男性,随访发现左侧性腺为精原细胞瘤,行放疗及手术治疗.随访发现女性患儿的性格男性化,部分男性患儿的性格女性化.结论 对于两性畸形患者的性别选择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外科干预必须在护养性别确定后进行,且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畸形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医院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方法将我科收治的300例患者分为两组,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组和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组。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和护理质量,了解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的患者,其满意度有了显著提高(P〈0.05)。结论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卵巢癌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焦虑情绪发生率及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及患者自身满意度.结果 两组焦虑程度、卧床时间、住院天数、患者自身满意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治疗的要点难点相应护理策略,以期对护理病案的规范化提供指导。方法收集、整理并总结2009年10月-2012年11月期间诊治的10例急性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诊疗、护理相关资料。结果经积极的临床治疗和严谨科学的护理,最终5例存活,5例死亡,死因主要是迅速出现左心功能不全和心源性休克。结论护理病案的重点在于心功能状态观察与评估、主动脉球囊反搏的观察及护理、室间隔封堵术后护理,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健康指导等护理记录的规范和细化。规范化的心内科专业护理记录有助于严密地监测病情、精心的护理,为挽救患者生命增添机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食管癌病人术后的护理。方法对食管癌病人术后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反康复期的护理。结果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病人生命。结论应加强食管癌病人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舒适护理在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30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各65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主要包括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音乐护理、灌肠护理、腹泻护理以及饮食护理6个方面,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的满意程度进行统计。 结果 护理干预后舒适护理组患者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护理后舒适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舒适护理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组(均P<0.05);舒适护理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 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并改进服务方法,为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行手术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其施以人性化护理服务,根据其反馈意见改进护理方法。对其后收治的60例行手术室手术的患者(观察组)施以改进后的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实行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但是因患者实际情况不同,护理工作的侧重点不同,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张瑞东 《吉林医学》2013,34(21):4356-4357
目的:研究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个体化护理效果。方法:通过个体化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对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通过个体化护理的实施,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缓解患者生理及心理精神的痛苦与压力,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结论:个体化护理在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护理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出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为护理质量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我院2008年1~12月、2009年1~9月的出院病人进行信函式满意度调查,运用我院服务中心自制的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表,通过对2008年1一12月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和分析,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2009年1~9月出院病人对护理工作较满意,病人时护理服务各维度的总体评价较高,与2008年相比,在操作解释、出院说明方面,满意度提高(P≤0.05),发药指导、入院宣教、护士态度评价也有提高(P〈0.01)。结论出院病人满意度调查可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加以改进,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激发了护士为病人服务的工作热情,和谐护患关系;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形成良好的服务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肿瘤病人在放疗期间的护理; 方法 加强照射野皮肤的护理、出血的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及加强功能锻炼等,所获数据经X2 检验;结果 可减轻病人的放射反应;结论 应加强肿瘤病人在放疗期间的护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膝关节关节镜手术围术期的系统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膝关节关节镜手术的98例患者,围术期进行积极的、系统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有预见性地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98例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患者经精心的系统护理,膝关节功能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治疗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优良率为100%。结论对膝关节关节镜手术患者施以围术期精心的系统护理,是手术成功,确保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良好恢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