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丁韵  黄树静 《新疆医学》2014,(2):107-109
HCC置管在国外已广泛用于临床20余年,近几年国内三级医院普遍开展PICC置管技术,PICC导管经肘前静脉穿刺置入,头端送达上腔静脉,靠近右心房处,起到外周血管置管、中央静脉治疗的效果[1].它适用于长期静脉治疗、胃肠外营养、肿瘤化疗等患者[2].因此PICC置管特别适合癌症患者的化疗.选择我院肿瘤外科,肿瘤内科2010年12月~2013年6月癌症手术及化疗的患者,进行有关PICC置管认同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恶性肿瘤患者病程长,病情重,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定期化疗,化疗药物刺激以及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而且使肿瘤治疗不能顺利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简称PICC)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可避免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产生的副损伤,是目前化疗患者应首选的静脉输液方法[1].我们于2005年3月-2007年3月对36例肿瘤患者采取了PICC,大大降低了穿刺的风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具有操作简单易行、使用安全、并发症少以及留置时间长、护理简便、患者痛苦少等优点,将其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因重复静脉穿刺而产生的痛苦,且可避免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从而保证患者治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近年来,我科对长期化疗的肿瘤患者应用PICC进行静脉用药并取得较好的效果.本文将PICC的应用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置入PICC导管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2015年12月-2016年8月收治的3例乳腺癌复发双侧乳腺癌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颈内静脉置入PICC导管,对其进行置管操作及针对性护理。结论通过颈内静脉置入PICC导管操作后解决了双侧乳腺癌患者无法从上肢置PICC导管的困扰,三例患者中仅有一例出现轻微穿刺点红肿,经处理后消失,其余均无不良反应。行颈内静脉置入PICC导管,解决了双侧乳腺癌患者无法从上肢置PICC导管的困扰,为患者治疗及化疗提供了便利的治疗途径,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阳  乙苏北  王岩  康娜  卢燕  张贺 《北京医学》2012,34(11):1005-1007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等)穿刺插管,将导管送至上腔静脉的方法,可减少静脉的反复穿刺,有效地保护外周血管.PICC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静脉化疗.然而随着该项输液技术的推广使用,其并发症时有发生.导管异位是PICC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4.2%[1].导管异位是指置管后摄片示PICC导管头端不在上腔静脉而进入颈内静脉、腋静脉或其他静脉[2].导管异位的发生可能导致治疗中断、导管保留困难,甚至增加其他并发症,如静脉炎及局部肢体肿胀、疼痛等的发生率.有报道,PICC导管进入颈内静脉化疗时致后组颅神经损伤的病例[3].现对PICC导管异位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插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用于肿瘤患者静脉化疗,能够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伤和局部组织刺激,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其置管简单安全,穿刺率高,维护方便,患者可自由活动[1,2]。我科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对30例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加强了临床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肿瘤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化疗可减少频繁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并可确保化疗药物安全使用,为患者提供了长期治疗的途径;然而术后发生的导管相关性感染(CRI)[1]常影响治疗效果,并延长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增加医疗成本,对患者产生了很多不良影响.本文就近年来在我院实施PICC置管化疗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相关性感染的高危因素,以便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不同置管方式并发症的区别。方法:通过对86例既往曾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观察PICC静脉置管及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行PICC置管发生静脉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比例为4.8%,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静脉炎的晚期乳腺癌患者比例为27.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行PICC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气胸、穿刺漏透、局部感染、红肿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复发转移的乳腺癌患者,全身化疗时PICC置管仍可做为较佳的静脉化疗输注方式。  相似文献   

9.
刘静 《北京医学》2013,35(1):62-63
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由周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化疗在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但是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常承受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3].PICC为肿瘤化疗等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完整而又有效的途径[4],有效避免了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及组织坏死[5].总结我科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5例PICC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方便、易于掌握、保存时间长(可达1年)等优点,不仅可以减少肿瘤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风险,还可以防止化疗药物的渗漏及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发生等.它不仅可以输注各种药物、液体,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还可以输注血液制品或进行血样采集.它是肿瘤患者静脉输液的理想通路,广泛应用于临床[1].但PICC置管留置时间长,置管后敷贴部位易发生接触性皮炎,尤其是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身体免疫力出现下降,再加上一些自然条件和消毒剂的刺激,PICC置管周皮肤极易出现接触性皮炎,若处理不当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严重影响患者的后续治疗.据文献报道应用3M 敷贴固定致接触性皮炎发生率为5.39%~19.00%[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合理使用并保护患者静脉,探讨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可行性,保证肿瘤患者化疗准确、及时进行.方法 在行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后,严格按无菌技术操作对导管进行换药、冲管、封管、输液.结果 112例患者成功置管,除2例死亡外,其余患者均完成化疗.结论 PICC操作方便、成功率高,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信心,便于护理,适合肿瘤患者,可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乳腺癌术后应用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化疗是乳腺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受药物外渗损伤及静脉炎的痛苦, 而血管的破坏,又给下一个周期的化疗带来不便.PICC 置管不仅可以减少患者因反复穿刺而带来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保证化疗顺利地完成.我科2006 年起共有75 例乳癌患者选用PICC 作为静脉通道行化疗.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指采用引导针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1]。PICC置管操作快速、方便;维护简单,不限制日常活动;避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可以有效避免因长期输注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药物等对血管的损伤,具有很大的优越性[2],现已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和对症治疗。但PICC置管在给患者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为延长PICC使用时间,保证患者使用及用药安全,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现将肿瘤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PICC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它具有保护患者外周静脉,减少强刺激药物外渗,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1],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我科作为长期从事肿瘤病人化疗的科室自2005年3月~2009年3月对430例肿瘤患者应用PICC置管化疗,其中乳腺癌占80例,肺癌95例,胃癌113例,肠癌100例,恶性淋巴瘤20例,阴茎癌2例.穿刺的部位包括经贵要静脉200例,正中静脉115例,头静脉113例,颈外静脉2例,年龄14~93岁,结果发生导管堵塞3例,脱落2例,感染3例,局部皮肤过敏5例,静脉炎10例,各项并发症远低于其它医院[2].结论 :严格掌握PICC置管操作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掌握正确的冲管方式、封管方法,规范固定穿刺点贴膜,加强护士规范操作的培训及对患者家属有效的安全宣教,可有效的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使其前端置入上腔静脉内的静脉置管术.这种静脉给药途径留置时间长、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适合于肿瘤化疗、肠外营养及长期静脉输液患者的治疗.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PICC的治疗效果显著[1].但是在应用中也发现PICC治疗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导管相关性感染、堵塞、移位和脱出等主要并发症,以及特别容易导致非计划性拔管,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等.为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我科于2009年8月开始采取PICC置管患者个性化质量管理,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杨凤妹 《右江医学》2006,34(1):108-108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还可用于NICU的患者[1]。PICC有许多优点,近年来,经临床护理和观察研究,发现PICC可以作为连续外周静脉穿刺的第一选择置管[2]。操作简便,不良反应低,患者易于接受。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54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9例。年龄36~78岁,分别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或两者以上同时合并发生,恶性肿瘤占9例。2.操作方法①选用美国B-D公司PICC穿刺包一套,…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不同静脉途径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从肘部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保证药物直接进入上腔静脉,从而避免了患者因长期静脉输液或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所带来的血管损害[1].在穿刺过程中通常首先选择贵要静脉,其次是肘正中静脉,最后选择头静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现将两种不同静脉途径行PICC的应用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PICC置管和锁下静脉置管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发现,化疗疗程长、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维持生命的肿瘤患者,宜选择 PICC置管术;化疗疗程短的肿瘤患者,宜选择锁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相似文献   

19.
宋佶芳  彭红  刘芳静 《重庆医学》2017,(30):4312-4314
化疗为目前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化疗药物需经静脉输注,但其具有刺激性,如何有效地避免药物外渗、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等所带来的问题备受关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作为一种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将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因操作简单安全、留置时间长、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并发症少等特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长期PICC带管患者可能会因维护不当出现静脉炎、血栓形成、导管移位、脱出、导管堵塞、局部感染等并发症[1].因此院外如何有效地维护PICC带管患者,以减少并发症,值得护理人员和患者共同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PICC导管(经外周静脉插入中心静脉导管)为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减轻其穿刺痛苦,以顺利度过化疗期.方法 选择2010年1月一2010年12月我科乳腺癌术后经PICC置管进行化学治疗的60例患者,置管后给予及时有效的维护.结果 60例患者全部置管成功,输注各种化疗药物后无1例出现药物外渗及严重的并发症及继发感染,顺利渡过了化疗期.结论 乳腺癌化疗早期行PICC置管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避免因反复静脉穿刺而引起静脉炎,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有效的正确的导管护理,是P1CC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