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VF与ICSI周期实验室及临床结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两种助孕技术的临床妊娠结局及产科结局。方法对843个IVF-ET及ICSI治疗周期的流产、异位妊娠、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胎儿孕龄、先天性畸形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两组单胎、双胎妊娠的结局分别进行比较。结果ICSI组的受精率显著高于IVF组,IVF和ICSI两组早期胚胎的发育情况、产科结局、围生情况及出生后婴儿的健康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两组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早产的发生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双胎妊娠组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结论IVF与ICSI两组的妊娠结局、围生儿结局相似;ICSI不增加胎儿畸形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几率,双胎妊娠是引起低体重儿、小于胎龄儿及早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609个周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并发症与结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波  周莉  周红  冯贵雪  刘茵 《广西医学》2007,29(9):1329-1331
目的总结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的主要并发症及其发生率。方法统计分析了609个IVF-ET治疗周期导致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异位妊娠、流产、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单胎与双胎的分娩结局以及IVF术后患者月经恢复情况。结果OHSS发生率为3.45%;妊娠219例,其中异位妊娠12例,流产38例,引产2例,活产111例,死胎3例,53例仍在继续妊娠之中;新生儿出生缺陷率为1.99%;单胎儿平均出生体重比双胎儿重,早产发生率和低体重儿发生率为双胎儿组高(P=0.000);月经的恢复受药物降调节影响,而与年龄、治疗方案无关。结论我院建立的IVF-ET体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中多胎妊娠早期选择性减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阴道B超引导下,对减胎组92例多胎妊娠采用单纯抽吸胚胎组织或机械绞杀法,减灭胚胎?对照组为未行减胎术的妊娠患者?结果:①92例多胎妊娠一次减胎成功率100%(92/92),晚期流产发生率7.61%(7/92),早产率6.52%(6/92),足月分娩率85.87%(79/92);②减胎组单胎较双胎妊娠在早产发生率(11.27% vs 42.86%)与低体重儿发生率(5.63% vs 21.88%)上明显下降,均有显著性差异(P < 0.05)?而与对照组单胎妊娠在早产发生率(11.27% vs 10.61%)?低体重儿发生率(5.63% vs 7.58%)上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双胎妊娠在早产发生率(42.86% vs 34.78%)?低体重儿发生率(21.88% vs 26.08%)上均无显著性差异;③减胎组中单胎较双胎妊娠在晚期流产率(6.58% vs 12.50%)?抱婴回家率(97.18% vs 92.86%)? 妊娠高血压发生率(1.32% vs 0.63%)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1.32% vs 0.00%)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结论:①阴道超声引导下多胎妊娠减胎术是一种安全?行之有效的微创技术,是ART多胎妊娠有效的补救措施;② 减胎术后单胎活产较双胎活产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128例不孕症患者行多胎减胎术(MPR)对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多胎减胎术的128例不孕症患者作为实验组,按照减胎后保留胎儿数,分为保留单胎组84例和保留双胎组44例;另选取同期因不孕症助孕的单胎和双胎患者共128例作为对照组,分为对照单胎组84例和对照双胎组44例,分析4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结局。结果 保留双胎组及对照双胎组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发生率分别为13.64%、18.18%、13.64%和11.36%、11.36%、4.54%,均高于保留单胎组、对照单胎组,而平均分娩孕周低于保留单胎组、对照单胎组(P <0.05)。保留双胎组流产率高于其他3组,活产率低于其他3组(P <0.05)。保留双胎组及对照双胎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分别为40.9%、43.18%和36.36%、31.81%,新生儿畸形及死亡发生率均高于保留单胎组、对照单胎组,而平均出生体重低于保留单胎组、对照单胎组(P <0.05)。保留单胎组与对照单胎组间、保留双胎组与对照双胎组间母婴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不同辅助生殖技术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的影响以及低体重儿发生风险。 方法 对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2 397例新生儿,根据辅助生殖技术方法的不同分组,统计分析各组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情况和低体重儿出现比例。结果 累计随访IVF-ET组1 579例,22例出生缺陷婴儿,占总数的1.39%,ICSI-ET组388例,出生缺陷率为0.52%,F-ET组430例,出生缺陷率为0.23%,显著低于IVF-ET组(P<0.05);三胎妊娠的出生缺陷发生率(11.11%)比双胎妊娠或单胎妊娠高,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出生缺陷类型中,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比例最高,占总出生缺陷儿的32%。 1 105例试管婴儿出生体重,结果显示各组低体重儿比例差异无显著性,但每组双胎妊娠的低体重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P<0.01)。 结论 不同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对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影响差异无显著性,但三胎妊娠有增加出生缺陷发生率的可能,双胎妊娠显著增加低体重儿发生比例。 【关键词】 辅助生殖;新生儿,出生缺陷;低体重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新鲜周期,拮抗剂方案对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妇产医院生殖医学中心2015年进行体外受精、新鲜胚胎移植的149周期,分析拮抗剂方案中的排卵延迟对IVF-ET的妊娠结局的影响.按照是否用拮抗剂分为2组,其中拮抗剂方案组共83个周期,非拮抗剂方案组共66个周期.结果 非拮抗剂方案组分娩孕周及单胎新生儿体重显著低于拮抗剂方案组(P值分别为0.022、0.010),而2组中双胎低体重儿体重、双胎高体重儿体重、双胎新生儿平均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927、0.754、0.839).非拮抗剂方案组孕早期B超胎囊数、胎心数、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剖宫产率、早产率、胎停育率均显著高于拮抗剂组(P值分别为0.000、0.002、0.000、0.019、0.039、0.009、0.024).结论 IVF-ET中拮抗剂方案引起的排卵延迟并未增加早产、胎停育、新生儿低体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临床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辅助生殖技术(IVF-ET)后双胎妊娠的临床结局.方法 回顾对照分析17例辅助生殖技术后双胎妊娠(研究组)和51例自然受孕双胎妊娠(对照组)并发症、分娩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 研究组孕妇平均年龄为(30.06±3.61)岁,孕周为(36.23±4.15)周,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比较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中重度贫血及其它并发症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7例IVF-ET双胎孕妇均为剖宫产分娩,产后出血≥1000ml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平均体重分别为(2397±546.73)g(研究组)及(2376±467.34)g(对照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胎生长不一致发生率研究组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VF-ET受孕双胎妊娠并发症多,加强妊娠期并发症的防治和产前、产时监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行多胎妊娠减胎术患者的妊娠结局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9月期间63例多胎妊娠孕妇在我院经阴道减胎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减胎类型不同将患者分为四组:四胎减为双胎组、三胎减为双胎组、三胎减为单胎组、双胎减为单胎组,分析各组患者减胎术后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实行减胎术的63例患者中,有50例成功分娩,早期流产3例(4.67%),晚期流产9例(14.29%),因胎儿唇裂行引产术1例(1.59%),足月产37例(58.73),早产13例(20.63%),低体质量儿率43.53%。多胎减为双胎的两组间以及多胎减为单胎的两组间早期流产、早产、新生儿体重、低体质量儿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多胎减为单胎组相比,多胎减为双胎组新生儿体质量低,P<0.05,而两组间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低体质量儿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多胎妊娠减胎术后妊娠结局可能与最终妊娠数相关,而与最初妊囊数关系不大,多胎减至双胎组较多胎减为单胎组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因此建议接受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患者减至单胎妊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单胎妊娠和活产双胎妊娠的分娩孕周和早产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双胎妊娠产妇82例和活产单胎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单胎和双胎妊娠的分娩孕周和早产效果进行对比评估。结果本研究中双胎妊娠的早产率为39.02%(32/82),单胎妊娠的早产率为5.83%(7/120),双胎妊娠的早产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双胎妊娠中女性双胎妊娠、男性双胎妊娠和异性双胎妊娠的早产发生率分别为39.29%(11/28)、40.00%(12/30)、37.50%(9/24),单胎妊娠中女性双胎妊娠、男性双胎妊娠和异性双胎妊娠的早产发生率分别为4.76%(2/42)、6.98%(3/43)、5.71%(2/35),双胎妊娠的各早产比率均显著高于单胎妊娠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双胎妊娠产妇的分娩孕周在34~39周,平均为36.58周,单胎妊娠产妇的分娩孕周在37~41周,平均为39.21周,单胎妊娠产妇的分娩孕周明显高于活产双胎妊娠,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单胎妊娠和活产双胎妊娠的分娩孕周和早产指标对比中显示单胎妊娠的分娩孕周明显高于双胎妊娠,双胎妊娠的早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产科双胎妊娠的分娩中起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婕 《吉林医学》2013,(25):5174-5175
目的:探讨绒毛膜性质对双胎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128例早中孕B超诊断为双胎妊娠者,根据B超及产后胎盘胎膜病理检查判断绒毛膜性质,将患者分为单绒毛膜双胎组及双绒毛膜双胎组,比较两组孕妇间妊娠胎儿丢失(流产+死胎),孕期复杂性双胎发生[1],分娩孕周,孕<34周早产,低体重出生儿,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的差异。结果:单绒毛膜双胎妊娠胎儿丢失率,孕期复杂性双胎发生率,孕<34周早产率均较双绒毛膜双胎高,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出生儿所占比例亦高于双绒毛膜双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均较双绒毛膜双胎差,故及早判断绒毛膜性质,并加强对单绒毛膜双胎的孕期监控及干预,适时终止妊娠,有利改善双胎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研究辅助生殖技术(ART)子代印迹基因IGF2mRNA与H19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出生情况的关系,初步评估ART操作对子代的生长发育情况及出生缺陷的影响,以探索ART操作的安全性.方法 以58例ART子代(40例异卵双胎与18例单胎)作为研究组,同期32例自然妊娠子代(30例单胎与2例异卵双胎)作为对照组,记录母龄、分娩孕周、出生体重及有无出生缺陷等,收集新生儿脐带血,使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其印迹基因IGF2mRNA与H19的表达水平.结果 所有纳入研究的新生儿均未发现有出生缺陷.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印迹基因IGF2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表现为ART双胎与自然妊娠单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胎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H19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RT双胎/单胎与自然妊娠单胎比较H1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体重与H19 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P<0.05);分娩周数与IGF2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P<0.05);印迹基因IGF2与H19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P<0.05).结论 ART双胎妊娠率较高,继而引起早产并低体重儿发生率较高,印迹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亦可能与此有关,但并未增加出生缺陷的风险,对于ART操作的远期安全性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比较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双胎妊娠和单胎妊娠结局,分析多胎妊娠减胎的风险,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双胎行减胎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8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的病例,胚胎移植后30 d 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妊娠者56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妊娠结局分为3组,A组:双胎妊娠患者,138例;B组:3胎减胎为双胎者,30例:C组:单胎妊娠者,393例。比较各组之间的流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相比,早期流产率、晚期妊娠丢失率、早产率及低体重儿出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相比,早期妊娠丢失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晚期妊娠丢失率则显著增加,早产率及低体重儿出生率也显著增加,其相对危险度分别为8.77和14.41。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多胎行减胎术并不增加不良妊娠风险,而单胎妊娠则可显著降低流产、早产及低体重儿出生等风险从而改善妊娠结局,因此IVF后行双胎减胎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双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及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要敏  汤广英 《中原医刊》2005,32(10):22-2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妊娠期并发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双胎妊娠及340例单胎妊娠的病例资料,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围产儿并发症、分娩方式。结果双胎组孕妇妊娠期胎膜早破、妊高征、贫血发生率高于单胎组(P<0.01),新生儿窒息、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率亦高于单胎组(P<0.01),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高于单胎组,而正常产率低于单胎组。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双胎妊娠可致多种母、儿并发症。做好孕期保健,并积极防治妊娠期并发症,可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胚胎移植三胎妊娠后于孕早期行不同减灭数目减胎术对围产期母婴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患者于孕早期行多胎妊娠减胎术后保留单胎和保留双胎共282例孕妇的资料,依据保留胎儿数将减胎组分为减至单胎组28例、减至双胎组254例。同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与同期胚胎移植后未行减胎的单胎或双胎妊娠研究对象分别进行1∶3匹配。匹配完成后,共84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单胎对照组84例、双胎对照组762例。对4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新生儿体质量及围产期并发症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进一步做敏感性分析。 结果 (1)减胎组的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均<0.01),平均分娩孕周短于对照组(P=0.01),平均足月产儿体质量(P<0.01)、足月产率(P=0.016),剖宫产率(P=0.037)低于对照组;(2)减至单胎组剖宫产率低于减至双胎组(P=0.001),平均分娩孕周长于减至双胎组(P<0.01),平均足月产儿体质量高于减至双胎组(P<0.01);单胎对照组流产率、早期流产率、足月产率、足月产儿及早产儿体质量高于双胎对照组(P均<0.01),早产率低于双胎对照组(P<0.01)。 结论 妊早期行多胎妊娠减胎术并未增加早产、出生缺陷风险,但流产、围产期并发症及低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增加。三胎妊娠后行多胎妊娠减胎术保留至单胎者比保留至双胎者,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 (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卵细胞浆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CSI-ET)术后双胎妊娠的临床生殖结局,探讨降低辅助生殖技术中多胎率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IVF/ICSI-ET术后获得双胎妊娠的425例孕妇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围产期结局?结果:①行IVF/ICSI-ET 4 603个治疗周期,双胎率23.35%,流产率9.18%,妊娠并发症发生率13.41%,出生缺陷发生率1.60%;②活胎双胎组孕周[(29.66 ± 3.64周) vs. (30.69 ± 3.47周)]? 出生体重[(2.64 ± 0.45)kg vs. (3.12 ± 0.64)kg]低于活胎单胎组,剖宫产率(97.68% vs. 77.38%)?早产率(41.06% vs. 16.67%)?低体重儿发生率(42.05% vs. 19.05%)高于活胎单胎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多胎减胎组和自然减胎组比未减胎组获得良好的生殖结局,孕周[(38.00 ± 2.03)周?(37.89 ± 2.46)周 vs. (36.43 ± 1.77)周)]和出生体重[(3.05 ± 0.65)kg?(3.15 ± 0.63)kg vs. (2.64 ± 0.45)kg]?早产率(13.64%?15.71% vs 37.24%)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双胎较单胎妊娠发生早产?低出生体重不良风险高,需重视其围生期保健和产前检查?临床早期预测并进行减胎等补救性手段是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骆丽华  刘雨生  周桂香  童先宏 《安徽医学》2005,26(2):110-111,115
目的 总结多胎妊娠早期实施选择性减胎术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 在阴道B超引导下 ,对 9例通过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的多胎患者 ,采用药物或结合机械法减灭胚胎。结果 在 9例患者中减为双胎 7例 ,减为单胎 2例 ,减胎时孕龄为 6+ 5~ 7+ 3 周 ,减胎前总胚胎数 2 8个 ,共减灭胚胎 12个。无一例感染及早期胚胎丢失。减胎的成功率为 10 0 %。 2例单胎妊娠全部足月分娩 ,无低出生体重儿及围产儿死亡 ;7例双胎妊娠中 ,晚期流产 1例 ,早产 4例 ,早产发生率 5 7.14 % (4 /7) ,低出生体重儿占 5 5 .5 6% (5 /9) ,围产儿病死率 3 5 .71% (5 /14 )。结论 尽管选择性减胎术对辅助生育技术中出现的多胎妊娠是有效的补救措施 ,但应从多方面控制和重视多胎妊娠 ,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多胎妊娠减胎术对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IVF-ET后直接双胎妊娠492例(A组)和IVF后3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26例(B组)、IVF后3胎妊娠中自减为双胎妊娠22例(C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A组早期流产率为6.5%,B组早期流产率为11.5%,C组早期流产率为4.5%,晚期流产率A组为4.7%,B组为7.7%,C组为9.1%;A、B两组之间早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晚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剖宫产率、早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中多胎减为双胎妊娠与IVF-ET中直接双胎妊娠比较,早期流产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比较 30 5 8例活产儿出生体重在性别、孕周、孕母年龄、单双胎、产次、分娩方式的差异情况。结果活产儿出生体重男婴高于女婴 ,二产及以上高于一产 ,有显著性差异 ;早产、1双胎低体重儿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产及单胎 (P <0 .0 5 )。认为早产、双胎易导致低体重儿发生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低体重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西班在晚期流产、先兆早产、前置胎盘伴出血和宫颈功能不全治疗中的效果,并分享一些用药经验。方法选择住院治疗期间曾接受阿托西班治疗的孕妇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的孕周及主要并发症,分为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组(43例)、前置胎盘伴出血组(8例)和宫颈功能不全组(4例)。收集相关基本资料,以延长孕期48h和7d的有效率、孕期延长天数、母儿药物不良反应、妊娠结局和围生儿结局作为观察指标。在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组中,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别对不同妊娠年龄段、初产妇或经产妇、单胎妊娠或双胎妊娠、接受阿托西班治疗时孕周<28周或≥28周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3组孕妇孕期延长天数、妊娠终止时孕周和足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功能不全组孕期延长天数、妊娠终止时孕周和足月率明显大于其余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组、宫颈功能不全组妊娠终止时孕周数较阿托西班疗程开始时明显增加(均P<0.05),而前置胎盘伴出血组妊娠终止时孕周数与阿托西班疗程开始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组孕妇不同妊娠年龄段、初产妇或经产妇、单胎妊娠或双胎妊娠、接受阿托西班治疗时孕周这4项指标间妊娠结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西班对延长宫颈功能不全孕妇的妊娠时间有显著效果,其与利托君的联合治疗方法适用于不同年龄段、产次、孕期、胎数的晚期流产或先兆早产孕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MI)及其孕期增长对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 双胎妊娠产妇333例,根据孕前BMI不同分为低BMI组(BMI< 18.5 kg/m2)64例、正常BMI组(BMI 18.5 ~25.0 kg/m2)221例、高BMI组(BMI >25.0 kg/m2)48例.分析双胎妊娠孕妇孕前BMI及其孕期增长与妊娠结局、并发症、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高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发生率均高于低BMI组和正常BMI组(P<0.05);低BMI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低于正常BMI组(P<0.05).3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妊娠期糖尿病组孕期与无妊娠期糖尿病组BMI增长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子痫前期组孕期BMI增长幅度明显大于无子痫前期组(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产妇孕期BMI增长呈正相关性(r=0.178,P<0.001).正常BMI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为2 500 ~3 999 g的比例明显大于低BMI组(P<0.05),但与高B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胎妊娠孕妇的孕前BMI、孕期BMI增长与妊娠结局及并发症、新生儿体重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