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发性脑梗死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病因。方法:回顾性调查53例复发性脑梗死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复发性脑梗死患存在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短暂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家族史与对照组比较,无显性差异。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的患复发比例高,治疗后转归与对照组比较有显差异性。结论:复发性脑梗死与首次脑梗死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是脑梗死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彩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633-5634
目的 研究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以有效控制中青年人脑梗死发病率.方法 对4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的66例老年脑梗死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吸烟、家族史等因素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吸烟、酗酒、超重、血尿酸、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糖尿病患病率青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5),两组高血压、家族史阳性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青年人应特别注意避免抽烟、酗酒,应限制饮食,控制体重,降血脂,以减少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探讨青年脑梗死病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25例青年脑梗死病因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均经治疗后好转。大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饮酒是青年脑梗死发生的有关单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青年脑梗死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青年脑梗死发病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吸烟、酗酒等有关,这些因素均可导致脉管系统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此,对青年脑梗死都应进行一级预防,倡导科学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早期进行干预,以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高原藏区脑卒中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原藏区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因素,为其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02年8月至2010年6月因脑卒中住院患者200例(观察组),选择同期有一个或多个上述因素但无脑卒中患者203例(对照组),以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红蛋白血症、心房纤颤、吸烟、酗酒、肥胖等多种因素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 200例脑卒中患者中有高血压132例(66%)、高脂血症126例(63%)、糖尿病117例(58.5%)、高血红蛋白血症109(54.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红蛋白、酗酒与脑卒中独立相关(P<0.05)。结论 在高原藏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红蛋白血症、酗酒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指导高危人群干预治疗。方法:对140例年龄在45岁以下的经影像学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脑梗死患者中患高血压87例(67.1%)、高脂血症38例(27.1%)、糖尿病20例(14.3%)、心源性栓塞29例(20.7%)、吸烟者60(42.7%)、酗酒者30例(21.4%)。结论:青年人脑梗死病因复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酗酒等是引起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应早期积极预防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青年脑卒中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68例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青年脑卒中的病因及危险因素中,以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为主,其它因素有偏头痛、酗酒、吸烟、吸毒等。29%既往无相关疾病史,活动中发病多见(64.2%),缺血性脑卒中(57.3%)比出血性脑卒中多见(46.5%)。结论青年人脑卒中病因复杂,预后较好,诊治中应注意寻找病因。  相似文献   

7.
228例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小兰 《中国综合临床》2003,19(11):999-1000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对22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部位多在基底节区。结论:高血压病史、高脂血症、心脏病、糖尿病、吸烟、卒中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为脑梗死惠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好这些危险因素,对预防脑梗死发生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脑卒中登记库中760例缺血性脑卒中(其中新发445例,复发3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复发和未复发两组对复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血压控制情况、颈动脉斑块、脑卒中家族史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血压控制情况、颈动脉斑块、脑卒中家族史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最为密切,OR值分别为4.75,3.99,4.01,3.20,P均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危险因素主要是糖尿病史、血压控制情况、颈动脉斑块和卒中家族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评价其严重程度及短期预后。方法 2014年3月~2015年3月,本院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38例(复发组),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初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78例(初发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和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神经功能好转率。结果复发组脑白质疏松(χ~2=8.666)、高血压(χ~2=8.189)、吸烟(χ~2=6.973)、饮酒(χ~2=4.722)的发生率高于初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白质疏松(OR=1.690,95%CI:1.198~2.384,P=0.003)、高血压(OR=1.715,95%CI:1.135~2.592,P=0.010)、吸烟(OR=1.896,95%CI:1.233~2.915,P=0.004)是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组入院及出院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初发组(t=-3.645,t=-4.675,P0.001),神经功能好转率明显低于初发组(t=2.643,P0.01)。结论高血压、脑白质疏松、吸烟是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复发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较初发者病情严重,短期神经功能恢复慢。  相似文献   

10.
腔隙性脑梗死血管危险因素与小血管病理类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腔隙性脑梗死与其他类型脑卒中血管危险因素的比较,推测腔隙性脑梗死的小血管病理改变类型,以便为其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登记2002-03/2004-01连续入院的腔隙性脑梗死、原发性脑出血及皮质型梗死患者的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缺血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颈动脉狭窄、超重及高胆固醇血症等,引入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3类脑卒中的血管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共登记脑卒中患者1263例,其中698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腔隙性脑梗死303例,原发性脑出血203例,皮质型脑梗死192例。①腔隙性脑梗死组与原发性脑出血组比较,高血压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57.1%比51.7%;OR=1.24,P>0.05),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在腔隙性脑梗死组更常见(19.5%比4.9%,25.0%比14.7%;OR=4.67,1.92,P<0.05)。②腔隙性脑梗死组与皮质型梗死组比较,糖尿病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19.5%比14.1%;OR=1.24,P>0.05),男性,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在腔梗组更常见(61.1%比52.1%;57.1%比44.8%,25.0%比16.2%;OR=1.44,1.73,1.73,P<0.05)。结论:①腔隙性脑梗死与原发性脑出血比较,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与前者的关系更明显。②腔隙性脑梗死与皮质型梗死比较,糖尿病与两者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伴有或未伴有VBD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分析。方法收集2490例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行头颈部动脉CTA检查或MR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VBD组和非VBD组,进行VBD发生率分析和CVD危险因素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VBD的发生率为1.20%,VBD与男性、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相关,与肥胖、糖尿病无关。结论 VBD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发生率不高,而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是VBD的危险因素,应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复发的预后指数模型,为AIS患者复发事件的预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前瞻性收集2013-01-2015-05在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治疗的270例AIS病例,收集完整的临床信息资料,并对患者的复发情况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复发率,运用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复发指数模型。结果:AIS患者1年复发率15.2%,其中因脑卒中复发死亡11例(26.8%);AIS患者3个月、6个月和1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8.5%、14.1%和15.2%。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吸烟、发病至入院时间、入院时NIHSS评分、入院时mRS评分、入院时ADL评分、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房颤或瓣膜性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A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吸烟(RR=3.384)、入院时mRS评分(RR=1.069)、高血压病(RR=4.43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RR=3.284)是AIS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IS患者复发风险函数模型表达式为:。结论:吸烟、入院时mRS评分越高、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影响AIS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识别并干预可控危险因素是AIS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青年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其危险因素及病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46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其危险因素及病因的关系。结果:吸烟、高血压病、饮酒、家族史、脂代谢异常、糖尿病等因素为青年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危险因素,且76.50%的患者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较轻;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为青年脑梗死的常见类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吸烟、高血压病、饮酒、家族史、脂代谢异常、糖尿病、脑梗死TOAST分型、脑血管循环异常等指标均无相关性,P均0.05;与梗死灶大小呈正相关,r=2.025,P0.05;吸烟(OR=1.035,95%CI1.018~1.239,P0.05)、脂代谢异常(OR=1.612,95%CI 1.054~3.004,P0.05)、房颤(OR=1.127,95%CI 1.014~1.252,P0.05)均为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年脑梗死以动脉粥样硬化型为主,病情严重程度与梗死灶大小密切相关,吸烟、脂代谢异常及房颤为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在临床防治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患者脂代谢及心律失常等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因脑卒中死亡每年在130万人左右[1]。随着脑梗死研究的深入,一些已知的脑梗死危险因子并不能完全解释脑梗死的发生,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心脏病及吸烟酗酒已是公认并且可以干预的危险因子,但高血压、糖尿病等传统危险因素仅能解释1/3脑卒中事件。近年来,随着检测水平的提高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增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mia,HHcy)现已成为脑梗死研究的一个新热点[2]。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和干扰措施。方法:对725例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吸烟及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方面,复发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复发组中,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未坚持规则降血压或控制血糖患者复发率高,高血脂症尤其合并颈内动脉硬化斑块未启动他汀类治疗者复发率也较高。结论:积极干预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复发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高尿酸血症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03-08/2004-10的住院脑梗死患者126例,均经CT和(或)MRI证实。根据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的结果,发现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归为斑块组(n=68),未发现斑块的患者归为对照组(n=58)。比较两组血尿酸水平,以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男>420μmol/L,女>340μmol/L),同时比较其他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吸烟、酗酒、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脑卒中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的选择、混杂因素的控制及交互作用的判断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计算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应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斑块组患者的年龄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斑块的患者[(67.0±8.2),(59.1±10.9)岁,P=0.001;86.8%,72.4%,P=0.044;38.2,20.7%,P=0.033]。②两组血尿酸水平比较差异不显著[(330.97±109.73),(311.28±101.96)μmol/L,P=0.299],斑块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94%,13.79%,P=0.061)。③反向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以及酗酒进入回归方程,除酗酒外均有统计学意义,高尿酸血症、年龄、糖尿病对于颈动脉斑块的OR值分别为2.829,1.100和2.753,P值分别为0.001,0.049,0.033。结论:高尿酸血症、年龄和糖尿病可能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和慢性合并症的患病率。方法选取患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120例,单纯患糖尿病者127例,进行健康体检的老年患者93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影响因素和慢性合并症的患病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吸烟、饮酒、肥胖、高脂蛋白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66. 67%、60. 83%、23. 33%、30. 00%和17. 50%,其中吸烟、饮酒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吸烟和饮酒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因素;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慢性合并症发病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同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病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发生率和慢性合并症的患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发病和复发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18-45岁脑梗死患者226例,采用NIHSS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按病因进行TOAST分类。选取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异常、吸烟、饮酒、房颤、房扑、心肌梗死、心脏附壁血栓等危险因素为研究内容。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评价NIHSS分级与TOAST分类之间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青年脑梗死复发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复发14例,男11例(6.4%),女3例(5.6%)。NIHSS分级中轻度为主(75.2%)。而TOAST分类中,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最多(47.8%),不明原因者19.5%。NIHSS分级与TOAST分类无关(P=0.96);糖尿病和高血压与青年脑梗死发病和复发相关(分别为P=0.042,OR=3.91,95%CI 1.12-14.24;P=0.047,OR=4.21,95%CI 1.12-14.24)。结论:在青年脑梗死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中,糖尿病和高血压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王慧  张丽 《护理研究》2008,22(20):1804-1805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风湿性心脏病病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单一中心的520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进行随访调查,随访6.75年±4.03年,累计随访3227人年.[结果]该组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脑卒中年发生率平均为5.3%.各年龄段的脑卒中发生率:<60岁为1.2%,合并危险因素者1.6%,不合并危险因素者1.0%;60岁~70岁为4.0%,合并危险因素者5.1%,不合并危险因素者3.1%;71岁~80岁为6.7%,合并危险因素者8.8%,不合并危险因素者4.0%;>80岁为7.8%,合并危险因素者7.7%,不合并危险因素者7.9%.风湿性心脏病病人脑卒中的发生率与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史等危险因素呈正相关.[结论]北京地区风湿性心脏病病人非抗凝状态下年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为5.3%;高龄及合并心房颤动、高血压、糖尿病或缺血性脑卒中史为其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复发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843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梗死复发的发生率为29.43%,发生时间最早在首次梗死后10 d,最多见于第1年内。843例脑梗死患者首次发病时的年龄、病情、病灶部位的差异无显著性,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饮酒、吸烟、房颤、血糖、血脂及血流变主要指标异常,二组差异无显著性。复发与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呈显著正相关,按复发率大小依次为糖尿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高血压。结论:脑梗死复发与性别具有相关性,男性复发机会高于女性,糖尿病是其复发的最危险的因素,其次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首次发病时病情轻重及病灶部位对复发发生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