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一氧化氮(NO)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检测梗阻性黄疸并发肾功能损害患者25例,并选取26例健康人作对照。分别测定血清N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血尿素氮(BUN),肌酐(Cr)值。结果 梗阻性黄疸组BUN和Cr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NO和NOS则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NO与BUN,Cr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NO和NOS下降,提示NO在梗阻性黄疸时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黄疸大鼠肾脏自分泌内皮素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时肾脏自分泌内皮素 (ET)的变化及其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结扎胆总管(BDL)制备阻塞性黄疸大鼠模型 ,作为实验组 ,对照组鼠仅行假手术。分别于术后 5、1 0及 1 5d ,两组各取 1 0只大鼠检测其肾脏对氨基马尿酸清除率 (CPAH)、菊粉清除率 (CIN)和钠排泄分数 (FENa+) ,并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 (EX)水平 ,放射免疫法测定肾动、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结果 ①实验组术后 5d仅FENa+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 ,术后 1 0d起 ,CPAH、CIN及FENa+呈进行性下降 ,术后 1 5dFENa+已较对照组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②实验组术后血浆EX水平呈进行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③实验组术后肾动脉血浆ET 1水平呈持续性降低 ,而肾静脉血浆及肾组织中ET 1含量呈持续性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 ;④血浆EX水平与肾组织ET 1含量呈正相关 (r =0 .762 4 ,P<0 .0 1 ) ,肾组织ET 1含量与CPAH和CIN呈负相关 (r=- 0 .883 2 ,P<0 .0 1 ;r =- 0 .945 2 ,P<0 .0 1 )、与FENa+呈正相关 (r=0 .873 4 ,P<0 .0 1 )。结论 内毒素血症及其诱导的肾内ET分泌增加在阻塞性黄疸所致大鼠肾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阻塞性黄疸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的增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检测了23例阻塞性黄疸(OJ)患者术前及术后第2,5,10,15日血浆心钠素(ANF)水平,同时观察其肾功能变化。结果,术前血浆ANF水平,黄疸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明显降低。术后,CCr随ANF下降而呈上升趋势,10天恢复正常。结果提示,OJ患者ANF水平增高可能系其并发肾功能受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内皮素(Endothelin ET)、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与阻塞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 OJ)肾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雄性SD大鼠胆总管结扎后随机分成5天、10天、15天三组,同时建立对应的假手术对照组。观察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血和肾组织ET、NO水平及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etase NOS)活性,并用图像分析检测ET—1mRNA和NOS—mRNA表达的部位和量的变化。结果 随胆总管梗阻时间的延长,血和肾组织ET升高,NO下降,ET/NO比值与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 Ccr)、肾皮质血流(Renal cortex blood flow RCBF)呈负相关。肾组织ET—1mRNA和iNOS mRNA表达增加,血和肾组织NOS活性降低。结论 血和肾组织ET升高,NO下降,ET/NO比值升高是导致OJ时肾功能损伤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氮在阻塞性黄疸病人肝脏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阻塞性黄疸病人肝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 30例阻塞性黄疸 (OJ)病人和 30例对照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脏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 ,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外周血和胆汁中一氧化氮水平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 ,计算机图像分析仪对肝脏组织坏死面积进行检测。结果 (1)OJ组外周血NO、GPT、TBil、TNF和胆汁中NO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2 )iNOS在 86 7%的OJ肝脏组织中阳性表达 ,在对照组肝脏组织中不表达 ;(3)肝脏组织坏死面积与iNOS表达强度及N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NO参与了阻塞性黄疸病人肝脏损害的过程并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阻塞性黄疸时L-精氨酸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阻塞性黄疸(OJ)时,L-精氨酸(L-Arg)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胆总管结扎大鼠30只,随机分成生理盐水对照(NS)组、L-精氨酸(L-Arg)组和L-硝基精氨酸(L-NNA)组,每组10只。胆总管结扎后第2天起分别腹腔注射1ml NS、1ml L-Arg(500mg/kg)、1ml L-NNA(10mg/kg),连用9d;假手术(SO)组用1ml NS腹腔注射。观察各组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测定血和肾组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并用图像分析检测ET1 mRNA和NOS mRNA表达的部位及量的变化。结果:用L-Arg后,血和肾组织NOS活性增加,肾组织ET1 mRNA表达减少,血和肾组织ET下降,NO升高;同时伴有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肾皮质平均血流(RCBF)的升高,肾组织MDA含量降低。结论:L-Arg通过增强血和肾组织NOS活性来增加体内NO水平、抑制ET1 mRNA表达、降低体内ET水平,从而提高Ccr与RCBF,减轻阻塞性黄疸时的肾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7.
8.
9.
梗阻性黄疸及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时血浆内皮素的变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了解血浆内皮素(ET)在梗阻性黄疸患者(OJ)及其术后并发肾功能衰竭时(RF)的变化情况,探讨ET与OJ及RF的关系。方法 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检测45例不同程度OJ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5天血中ET含量,18例非黄疸患者作对照。结果 ET随OJ程度加重是而升高,术后1天各组均比术前升高,非RF组术后5天ET量基本恢复术前水平,而RF组仍持续升高。结论 ET升高与OJ,RF有关。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黄疸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改变及临床意义济南军区总医院(250031)朱江帆,单礼成,齐法莲,武翠华肝脏参与甲状腺激素的代谢、贮存、转运、排泄及其载体蛋白的合成。胆道阻塞使胆汁排泄障碍,并对肝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必然引起甲状腺激素代谢的改变。我们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大鼠梗阻性黄疸肾功能损害发生中的作用 ,以及褪黑素 (melatonin ,Mel)的保护作用。方法 6 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 (CN组 )、假手术组 (SO组 )、胆总管结扎组(BLD组 )和褪黑素治疗组 (BDL +Mel组 )。应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 ,分别于手术后第 4天和第 8天两个时间点检测 4组中血浆NO、TB、DB、ALT、AST、BUN、Cr水平以及肾组织中NO水平和iNOS活性 ;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改变。结果 BDL组大鼠血浆NO、TB、DB、ALT、AST、BUN、Cr水平和肾组织NO水平及iNOS活性明显升高 (P<0 .0 1) ,褪黑素治疗可使血浆NO、ALT、AST、BUN及Cr水平和肾组织中NO水平及iNOS活性显著降低 ,与BDL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 ,肾组织iNOS活性增强 ,NO大量产生参与了肾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 ;褪黑素对大鼠梗阻性黄疸肾损害的保护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干扰NO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梗阻性黄疸大鼠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大鼠脂多糖结合蛋白在不同梗阻时间的变化及其增敏机理。方法 将 8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梗阻性黄疸组 (OJ组 ,n =4 0 )和假手术组 (SO组 ,n =4 0 ) ,分别于胆总管结扎手术前及手术后 5d、10d、15d、2 0d检测两组大鼠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及血浆中内毒素、TNF α和IL 6水平 ,每组每一时相点各取 8只大鼠。结果 OJ组大鼠在胆总管结扎术后 10d ,其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值为 ( 11.2 5± 2 .4 1)mg/L ,较SO组〔( 5 .32± 1.35 )mg/L〕明显升高 (P<0 .0 5 ) ,且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而进一步升高。相关分析显示 ,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与血浆内毒素、TNF α和IL 6在大部分时相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梗阻性黄疸时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水平升高 ,其增敏作用在梗阻性黄疸多器官损害中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提示 ,通过降低血清中脂多糖结合蛋白 ,阻断其增敏作用 ,可为防治梗阻性黄疸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鼠胆道梗阻解除后肾髓质集合管上皮细胞形态学改变及水通道蛋白2(AQP2)表达的变化。方法30只大鼠按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梗阻性黄疸组(n=20)。梗阻性黄疸组大鼠全麻后建立梗阻性黄疸模型;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7d后再次全麻解除胆道梗阻,而假手术组再次行假手术。各组动物分别于解除梗阻后立即或24h处死取材。将静脉血离心后血清冻存备检肝、肾功能;部分肾脏标本分离后冻存,Western blot法半定量检测AQP2表达;部分肾脏固定后作光镜观察。结果各组动物均顺利完成实验,无实验动物死亡。梗阻性黄疸组大鼠取材时见腹腔较多金黄色腹水。解除梗阻后24h大鼠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45.95±8.39)μmol/L〕,P<0.01,血肌酐及尿素氮未见明显改变。梗阻性黄疸组肾髓质AQP2表达(15665.30±1181.85)较假手术组(21966.20±1544.70)明显下降(P<0.01),解除梗阻后梗阻性黄疸组肾髓质AQP2表达增强(19490.80±4239.32),P<0.01。结论胆道梗阻会造成肾髓质集合管上皮细胞结构损伤,同时下调AQP2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引起肾损伤过程中细胞凋亡的意义。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2组,假手术组(SO组)只暴露腹腔但不结扎胆管,胆总管结扎组(BDL组)以双重结扎胆管中间离断方法制成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于术后行光镜下肾脏病理学检查,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肾细胞DNA的断裂形式,测定血清中D-Bil、TBA、GOT、GPT、Cr和BUN的含量,检测尿β2-微球蛋白,流式细胞术检测肾脏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BDL组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SO组(P〈0.05),出现细胞凋亡特征性DNA梯状带;其肾脏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SO组(P〈0.01),并于术后7d达高峰,14d时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开始下降。结论梗阻性黄疸大鼠肾功能损害过程中存在肾脏细胞凋亡,梗阻性黄疸可反馈性启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血清中一氧化氮和IL—6水平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定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IL-6水平,探讨其意义。方法:8月龄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对照组和去卵巢骨质 疏松模型组,术后第12周测量全身骨密度后处死,取血清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水平,放免法测定IL-6和雌激素水平,结果: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组大鼠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骨密度下降,胫骨骨小梁宽度变窄,间距变宽,小梁占视野面积比降低,血清中雌激素和NO含量显著下降,IL-6含量明显升高,大鼠骨密度与血清中雌激素和NO含量正相关,与IL-6含量负相关,结论: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血清中NO水平降低,IL-6水平升高,NO和IL-6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对肝脏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收集2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血清TNFα、肝功能指标(ALT、ALP、TB)、内毒素(ET)及IGF1进行检测。结果良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相比,IGF1明显降低(P<0.01),而ET、TNFα、ALT、ALP及TB均明显升高(P<0.01);在胆道梗阻解除后,IGF1明显上升,ET、TNFα、ALT、ALP及TB则明显下降(P<0.01)。在良性梗阻性黄疸时,血清中IGF1浓度的变化与ET的浓度变化呈负相关(r=-0.761,P<0.01)。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内毒素血症可影响肝脏分泌IGF1,而IGF1则可以作为判断梗阻性黄疸时肝脏功能改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梗阻性黄疸(OJ)时大鼠肾脏水通道蛋白-3(AQP-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早期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建立OJ动物模型)和对照组(n=20,假手术组)。于术后7d和14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并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肾脏AQP-3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组大鼠术后14d血清TBIL和DBIL水平明显高于术后7d(P=0.000),且均高于相应时相假手术组(P=0.000),而假手术组内两时相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证实OJ模型建立成功。血Cr水平在2组内不同时相间和相同时相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大鼠术后14d的血BUN水平明显高于术后7d以及假手术组术后14d的水平(P=0.001),而假手术组术后两时相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实验组大鼠术后7d及14d的AQ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相应时相的假手术组(P=0.033,P=0.000),且术后14d的水平又明显低于同组术后7d水平(P=0.000);假手术组大鼠术后两时相的AQP-3蛋白表达水平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实验组大鼠术后7和14d的AQP-3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时相的假手术组(P=0.000),而两组内不同时相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39,P=0.059)。结论 OJ合并肾功能损害时大鼠肾脏AQP-3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早于血肌酐及尿素氮的变化,其变化的应用有望提高OJ时肾功能损害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方法 将5 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SO ) ,胆总管结扎组 (BDL) ,胆总管结扎 +L 精氨酸组(BDL +L Arg)。分别于术后 7、14、2 1d 3个时间点检测肝组织三磷酸腺苷 (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 (AMP)及丙二醛 (MDA)和一氧化氮 (NO)含量。结果 BDL组各时间点肝组织ATP、总腺苷酸 (TAN )和能荷 (EC)明显降低 ,而NO、MDA含量显著增加。BDL +L Arg组在胆管结扎 7d时ATP、TAN含量较BDL组高 (P <0 .0 5 ) ,EC维持在接近正常水平。 14d时BDL +L Arg组ATP、TAN与BDL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但EC仍未明显降低。 2 1d时两组ATP、TAN、EC及MDA含量相接近 ,NO在BDL +L Arg组明显高于BDL组 (P <0 .0 1)。 结论 L Arg在阻塞性黄疸早期可保护肝细胞能量代谢功能 ,减轻肝损伤 相似文献
19.
Saeed Abdelwhab Essam Amin Essam Lotfy Emad Helal Ameer Aloquel Lamiaa Mohammad 《Kidney》2009,18(1):14-20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s the central pathophysiologic denominator for all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including
nephropathy. Abnormalities of endothelin-1 and nitric oxide (NO) modulate ren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diabetes. We study
the role of endothelin-1 and NO in the diabetic kidney. This study includes a total of 60 type-2 diabetic patients and 20
healthy subjects as a control group (group 1). Diabetic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2 included 20 patients without
microalbuminuria, group 3 included 20 patients with microalbuminuria, and group 4 included 20 patients with macroalbuminuria.
All individuals were subjected to history taking, physical examination, urine analysis, HbA1C test, kidney function tests,
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 and evaluation of urinary albumin concentration, nitric oxide levels, and plasma endothelin-1 (ET-1)
levels. Our results showed an elevated plasma level of endothelin-1 of 4.09 ± 0.32, 5.04 ± 0.20, and 5.74 ± 0.11 pg/ml for
group 2, 3, and 4, respectively, an elevated plasma level of nitric oxide in type-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a decreased level in late stage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of 40.08 ± 1.66, 46.11 ± 1.75, and 31.17 ± 2.16
μmol/l for group 2, 3, and 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ll groups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garding NO and ET-1 (p < 0.001 and p < 0.001, respectively). The enhanced NO production may contribute to hyperfiltration
in 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 ET-1 may have a role in microvascular damage in diabetics. Targeting the ET-1 system might
be potentially beneficial in preventing and/or treating kidney disease in diabetic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