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毋庸置疑,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分化和成熟,是一系列程序化的、发生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的特定事件。早期(Ⅰ、Ⅱ期)配子体即出现丰富的胞浆蛋白Pfg27/25、纳虫泡蛋白Pfg16和膜下微管;至Ⅲ期始有性分化的形态特征。雌配子体表达α-微管蛋白Ⅱ,雄配子体表达Pf77:Ⅳ期雌配子体膜下出现嗜锇小体,与之相关的是膜联蛋白Pfg377。作者采用免疫荧光双染技术,对配子体成熟和性分化过程中的Pfg377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一部分红内期的恶性疟原虫可发育为配子体。随着特异蛋白的相继表达,配子体按一定顺序经过5个形态不同的阶段发育成熟。用形态学方法可识别有性阶段之前,两种特异蛋白,即胞质蛋白Pfg27和含虫泡膜蛋白Pfg16,在配子体入侵细胞后约30h即可测出。这些蛋白的表达是性别分化的最早标志。本文分析了有性分化过程中有缺陷的不同恶性疟原虫系,有些含有缺陷的9号染色体,另一些却稳定地携带完整的9号染色体,它们都在有性分化的早期即被阻断,但它们的配子体形成缺陷在遗传及功能上均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CD4~+T淋巴细胞作为抗疟免疫的效应细胞在与靶抗原或靶肽结合时受MHCⅡ类分子的限制。疟疾疫苗中须含有能与多个MHCⅡ类分子结合的Th细胞表位才能诱导不同遗传背景的个体产生有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抗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期特异性抗原Pfg27的单抗能有效地阻断恶性疟原虫在蚊体内的发育。作者利用从志愿者建立的16个Pfg27特异性CD4~+T淋巴细胞克隆鉴定出Pfg27有7个不同的T细胞表位,并分析了各表位的MHC限制类型。  相似文献   

4.
已证实恶性疟原虫的几种抗原可以作为传播阻断疫苗的候选疫苗,如Pfs230、Pfs48/45、Pfg27和Pfs25、Pfs28。作者将编码Pfs25、Pfs27基因重组,分别作为单一免疫基因、共免疫基因及融合的杂合基因,评价它们作为传播阻断疫苗的潜力。 DNA载体为VR1012与VR1020,它们均含有多聚腺苷酸末端序列、一个原核生物  相似文献   

5.
已证明,恶性疟原虫配子表面抗原Pfs48/45为传播性阻断抗体的靶子,应用单抗也明确其存在抗原决定簇。本研究目的是证实在高疟区人群自然产生的抗体对这些重要决定簇的应答性,并确定不同村和年龄组人群及血片阳性率有否差异。作者用竞争性ELISA调查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三个村的疟疾流行病学和感染性以及抗体和配子体携带者间的可能联系。结果发现有1/3以上的人  相似文献   

6.
针对疟原虫表面抗原的抗体能够阻止脊椎动物宿主的疟原虫感染向蚊传播,这类抗体的作用可能在于阻止雌、雄配子受精。目前,人们已证实几种人恶性疟原虫配子表面抗原为一些传播阻断性单克隆抗体的靶抗原。其中,人恶性疟原虫配子表面48和45kDa对蛋白质——Pfs48/45即为疟疾传播阻断性抗体所针对的靶抗原之一。作者对靶抗原Pfs48/45表位进行了研究,以双位点免疫放射法检测代表靶抗原Pfs48/45表位特性的多肽,证实靶抗原Pfs48/45表位具有三个非  相似文献   

7.
已知Pfs25表达于刚形成的配子的表面,并持续存在于合子和动合子期,其与抵御蚊中肠的消化,动合子的运动,穿透围食膜及识别中肠表皮细胞受体等功能有关。由于Pfs25特异性单抗系传播阻断性抗体,因此该蛋白被认为是传播阻断疫苗的主要候选抗原。本文目的在于探讨Pfs25是否存在于卵囊期,如果存在,其特异性抗体是否影响卵囊的发育。3~5日龄斯氏按蚊或冈比亚按蚊感染恶性疟原虫配子体(NF54)后,于第3,6,8天  相似文献   

8.
作者用细胞光度法测定了恶性疟原虫红内期配子体DNA的含量,并比较了子孢子、环状体和大、小配子体DNA含量的关系。用凝胶漂浮和N-乙酰葡糖胺同步培养处理,获得恶性疟原虫的环状体和配子体;另  相似文献   

9.
抗疟原虫有性体免疫可以抑制配子体在蚊媒体内的发育,阻断传播型(T-B)免疫的靶抗原包括交配前和后两种抗原,前者表达于大小配子体表面,后者,如Pfs25,Pbs21,Pgs25和Prs25等20—30kDa蛋白抗原,则分布于配子、合子和动合子表面。用Pbs21免疫小鼠,可以明显减少甚至完全阻断伯氏  相似文献   

10.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体外连续培养于1976年获得成功。1977年,使用只换培养液而不加红细胞的培养方法,获得了形态上成熟的配子体,在pH8.0的胎牛血清中,可见到小配子体出丝。1982年,用体外培养产生的配子体感染蚊,然后用其子孢子接种黑猩猩,感染获得成功。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培养方法基本上与红内期无性体相同,一般使用RPMI1640培养基,补充10~15%人血清、0.2%碳酸氢钠和20~40mM两性离子缓冲液,但培养建立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不再加入红细胞。虽然培养器材是各种各样的,其关键是在培养过程中保持温度和气体条件恒定。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次黄嘌呤或cAMP可增加配子体的产生,也有实验证明,cAMP对疟原虫有致死作用,不适用于诱导配子体产生。不同的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甚至同一分离株的不同克隆产生配子体的能力也有明显差异,一些可产生较高的配子体血症,另一些则不产生明显的配子体血症。恶性疟原虫配子体体外培养技木已广泛用于研究疟原虫有性体的发育过程、免疫学及抗疟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扩增编码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Pfs和Pfs48/45的基因序列,为进一步对其进行克隆和体外高效表达创造条件。方法:特定寡核苷酸引物的设计、合成与纯化;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体外培养;利用碱裂解法从培养的恶性疟原虫FCC1/HN株提取染色体DNA;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结果:从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中特异扩增出编码Pfs25和Pfs48/45基因序列,其片段大小分别为657bp和1,359bp。而用间日疟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作对照,无扩增条带出现。结论:体外扩增编码恶性疟原虫传播阻断抗原Pfs25和Pfs48/45基因序列与预期长度相符合,从而,为该基因的克隆、测序和表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疟疾的传播有赖于外周血中配子体的存在。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形成需10d,Ⅰ-Ⅳ期未成熟配子体主要存在于脾脏和骨髓毛细血管中,Ⅴ期成熟配子体存在于外周血中。按蚊吸血后,成熟配子体在蚊体内继续完成疟疾的生活史。配子体的形成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宿主原虫虫荷和外周环境因素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一种能维持较稳定培养条件的用培养瓶培养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培养瓶法比常用的蜡烛缸培养皿法能较稳定地产生形态上成熟的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所试的4个分离株中Fcc—1/AH,Fcc—7827/HN及Fcc/AH3均能产生大量配子体,且有90%以上发育到Ⅴ期,可用于配子体培养实验,Fcc—1/HN产生配子体极少,仅有个别能发育到Ⅴ期。  相似文献   

14.
Carter 和Braeh(1977)曾报告恶性疟原虫Z(Zairian)株在体外长期培养不加新鲜红细胞能产生配子体的方法。占红细胞0.6%的成熟雌雄配子体,在红细胞浓度低于1%(v/v)的培养基内发育。在pH为8.0的小牛血清中可见雄配子体形成小配子。在每个试验中虽然都有成熟的雄配子体,但不易于见到配子形成。经培养证明Z株在培养中能产生许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用2种抗恶性疟原虫配子230-KDa 表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够在蚊体内阻断恶性疟原虫的传播,在体外则显示配子体和合子的溶胞作用。用 Ifediba 等改良的悬浮培养法获得成熟的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及配子;用分离所得  相似文献   

16.
恶性疟原虫配子体发生后,其未成熟配子体一般在内部器官中发育(主要在骨髓,其次在脾脏),并在无性体第一次出现后的7~12天,才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成熟的配子体。这对观察配子体各阶段的发育和研究药物对配子体发育的影响,常常带来很大困难。自从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获得成功后,除恶性疟原虫内期的研究迅速得到了发展外,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就。如恶性疟原虫在体外能够诱发形成配子体,并能发育成熟和感染蚊媒,以及由此产生的子孢子能成功地感染夜猴(Aotustrivirgatus)和黑猩猩(Pan troylodytes)。  相似文献   

17.
有关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探索,始于Smalley(1976)~[1]。此后,Jensen (1979)~[2]、Sinden(1979)[3]等都证明配子体可从体外培养的无性体中分化出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目前已能体外培养出成熟的配子体。培养的配子体感染媒介按蚊,可在蚊体内发育为形态正常、具有感染性的成熟子孢子~[4-7]。下面仅就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体外培养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综述如下。一、配子体的体外培养条件研究表明,使用Trager和Jensen(1976)~[8]培养恶性疟原虫红内期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恶性疟患者外周血液中配子体的检出时间,持续时间以及密度的观察、以评价药物对恶性疟原虫配子体的作用。作者在泰国西部恶性疟流行区,用厚血片检查法选择了观察对象,分为两组,A组(77例)患者血液中仅含无性体原虫,都用法西达常规剂量治疗。B组(14例)患者血液中仅含配子体期,未用抗疟药治疗。两组均从试验日开始每周作一次血片检查,直到原虫血症转阴为止。从发现无性体的第1周到发现配子体的第1周,为配子体前期的所需时间。从第1次由外周血检出配子体到疟原虫转阴为配子  相似文献   

19.
恶性疟原虫红内期连续培养于1976年获得成功后,目前已用这一技术连续培养几种猴疟原虫和伯氏疟原虫的红内期。本文介绍了培养成功所需的必要条件。某些恶性疟原虫分离株的配子体现已可从体外培养获得,这些配子体对蚊子具有感染性并能在蚊体内正常发育。体外培养伯氏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红外期分别于1981年和1983年获得成功,并得到了有感染性的裂殖子。体外培养疟原虫孢子增殖期的一系列研究表明,虽在理论上从配子体发育到子孢子期的体外培养应该是可能的,但目前进展仍不大。本文还就体外培养技术应用于疟原虫流行学研究进行了讨论,如监测药物抗性的发生及传播。同时对于应用这一技术进一步研究抗药性的遗传机理、抗原的生产、保护性免疫的测定和抗疟药的开发及筛选等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20.
恶性疟原虫的传播受宿主、原虫本身和媒介按蚊等因素的影响。配子体龄可能是决定其对蚊感染力的重要参数。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由于每次裂殖生殖都有新一代的配子体产生,因此配子体的生长发育并不同步。培养14天后进行血饲按蚊,由于存在成熟的、不成熟的,抑或变性的配子体,不易观察对蚊的感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