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瓣膜病手术治疗的方法,并总结其经验。方法 45例先天性心瓣膜病患儿实施主动脉瓣修复成形术4例,二尖瓣综合成形术31例,二尖瓣置换术、三类瓣置换术和主动脉瓣环扩大瓣膜置换术各1例,三尖瓣综合成形术9例次。外科技术包括瓣叶或交界折叠(悬吊)成形,瓣环环缩,置Carpentir环,升主动脉加宽换瓣,瓣叶楔形切除及瓣下结构畸形修复等,同期矫治其它心内畸形。结果 1例术后死于重度低心排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同期瓣膜手术的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瓣膜手术的方法,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95~1998年间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时,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形、主动脉瓣置换、联合瓣膜置换、Bentall术。结果 瓣膜病病因中,风湿性8例,退行性4例,缺血性3例,手术病死率为6.7%(1/15)‘4例发生低心输出量综合征,其中3例需行主动脉内球反博;5例二尖瓣成形术后,反流面积从6.5~15.0cm^  相似文献   

3.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结果,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自2000年6月至2005年7月,对7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施行瓣膜替换术。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2例,二尖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22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8例,二尖瓣 主动脉瓣置换 三尖瓣成形35例,二尖瓣置换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结果死亡6例,其中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5例,心室颤动治疗无效死亡1例,死亡率7.69%。随访53例,平均随访2.5年,死亡5例。结论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注重改善术前心功能,掌握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组织,选择合适瓣膜,重视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选择性三尖瓣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报告6例风湿性心瓣膜病合并功能性三尖瓣反流的患者在行二尖瓣或双瓣膜置换的同时行选择性三尖瓣成形的经验。5例患者经8~32个月随访,效果较满意。选择性三尖瓣成形术是一种新的成形方法,其优点为,(1)操作简便;(2)可有效地缩小扩大最显著部分的瓣环;(3)不缩小瓣叶面积;(4)心房内不遗留异物环等。文中详细介绍了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2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eng QJ  Yi DH  Yu SQ  Chen WS  Li T  Wang HB  Cai Z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8):1235-1237
目的总结既往有二尖瓣闭式扩张术、瓣膜成形术、瓣周漏及生物瓣失功能等的患者再次瓣膜手术的经验。方法自1998年1月至2005年8月,实施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221例,其中急症手术8例。其中二尖瓣闭式扩张后再狭窄105例,二尖瓣或主动脉瓣成形术后复发性瓣膜病变37例,瓣周漏29例,生物瓣衰败18例,其他瓣膜再发病变11例,人工瓣膜机械功能障碍9例,Ebstein畸形矫治术后三尖瓣关闭不全7例,人工瓣膜心内膜炎5例。再次手术方式包括二尖瓣置换、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三尖瓣置换。两次手术间隔时间1~21年。结果全组术后死亡19例,占8.6%。早期死亡主要原因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与肾功能衰竭,其中急症手术8例中死亡3例,术前心功能Ⅳ级者手术死亡9例,病死率为14.5%(9/62例)。结论瓣膜病再次手术危险因素包括急症手术、术前心功能差、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长等。针对这些因素积极防治,可以进一步降低这类患者手术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心脏病术中心脏瓣膜的保护和矫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u YF  Zhu LB  Wang DQ  Li BJ  Wang Q  Lang L 《中华外科杂志》2003,41(9):657-659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因瓣膜功能不全再手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再行瓣膜手术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8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修补术后3例,法洛四联症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各1例。第1次手术时即存在二尖瓣轻~中度关闭不全6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新出现瓣膜功能异常6例,其中2例因补片漏致三尖瓣关闭不全,2例因前叶腱索断裂致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因残留右心室流出道狭窄继发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因伤及主动脉瓣并发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不全。13例中,行二尖瓣置换6例,三尖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1例,行主动脉瓣置换并二尖瓣、三尖瓣成形1例,三尖瓣成形3例。同时修补残余漏,疏通右心室流出道。结果 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3例。2例术后早期分别死于脑气栓和呼吸循环衰竭。11例术后痊愈出院,随访1~8年,心功能良好。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中应注意心脏瓣膜的保护,合并的瓣膜功能异常应积极修补,及时地再手术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附102例报告)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102例,其中主动脉瓣病变71例,二尖瓣病变16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联合病变6例,三尖瓣病变5例,肺动脉瓣病变4例。按照病人术前心功能状态,分为:(1)急性心功能不全组(25例);(2)慢性心功能不全组(77例)。施行主动脉瓣替换术71例,二尖瓣替换术16例,双瓣替换术6例,三尖瓣修复成形术5例,肺动脉瓣成形术4例。术后早期死亡9例(8.8%)。93例生存者随访时间3个月~16年,平均随访时间4.3年。晚期死亡6例,其中2例为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复发率为2%。作者对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作了讨论,并介绍了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二尖瓣和/或动脉瓣置换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的合理手术指征、方法及围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分析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136例,其中行Devega成形65例,人工环成形48例,Key,s成形23例。同时行二尖瓣置换94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42例。结果术后院内死亡5例,死亡率3.6%;迟发性心包填塞6例经心包引流治愈。术后随访2个月~8年,获访112例,5例死于顽固性心力衰竭,其余心功能明显改善。心脏超声示右心房及右心室较术前明显缩小。27例仍有轻中度返流。结论在瓣膜置换术中据三尖瓣环扩大的部位及返流程度,选择不同的成形方式对于三尖瓣关闭不全疗效满意。围术期及术后加强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有效降低肺动脉高压,可进一步提高三尖瓣成形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瓣环窄小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总结37例主动脉瓣环细小患者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的经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先置换主动脉瓣,再置换二尖瓣,瓣膜均为机械瓣,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34例。结果 术后早期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肾功能不全2例,频发性室性早搏6例,无早期死亡;术后随访3个月~3.5年,平均1.61年,无远期死亡。结论 对需行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的主动脉瓣环细小患者,先行主动脉瓣置换可放置相对较大口径的主动脉瓣,其早期和晚期效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提高合并心脏恶病质瓣膜病患者外科治疗的成功率,探讨其围术期处理的特点。方法:符合心脏恶病质综合征诊断标准的21例心瓣膜病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二尖瓣置换术14例,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7例,同时三尖瓣成形术16例,结果:发生并发症13例,分别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死亡6例,主要死亡原因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合并心脏恶病质瓣膜病患者的外科治疗应注意围术期处理,术中应重视三尖瓣功能纠正及左、,右心房折叠:术后注意低心排血量治疗,积极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加强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1.
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三尖瓣关闭不全(TR)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结果.方法 56例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发生TR行再次瓣膜手术的病人,10例人工瓣膜功能正常(A组)者中行二尖瓣置换(MVR)4例,主动脉瓣、二尖瓣双瓣置换(DVR)6例;46例人工瓣膜功能障碍(B组)者中MVR 36例,主动脉瓣置换(AVR)4例, DVR 6例.在A、B两组中,46例第1次手时三尖瓣未见明显异常,10例第1次手术时已行DeVega三尖瓣成形(TVP),第2次手术时发现缝线断裂3例,缝线撕脱7例.56例TR病人再次手术时9例行三尖瓣替换(TVR),其中6例三尖瓣呈风湿性改变;47例行TVP.结果 TVP和TVR各死亡1例,病死率3.6%.5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32个月,平均(79.4±34.8)个月.8例TVR病人术后心功能恢复良好,46例TVP者40例为轻度TR,5例出现中度TR,仍需强心、利尿药维持,1例再次出现重度TR.结论左心瓣膜置换术后远期TR可能与持续肺动脉高压、右心室不可逆损害、三尖瓣风湿性病变、左心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持续心房纤颤有关.重度功能性TR和三尖瓣风湿性病变者行TVR的疗效可靠.随访发现部分TVP病人功能性TR仍有逐渐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2.
AIM: The principal techniques for surgical correction of mitral valve regurgitation (MR) were compared, with emphasis on the economic impact. METHODS: In a prospective non-randomized study 225 patients undergoing mitral valve repair were analyzed, 75 had mitral valve plasty (MVP) and 150 had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 Patient demographics showed no group differences. RESULTS: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ime and ischemia time were shorter in the MVP-group, p<0.0001. Hospital mortality was lower after MVP, 2.0% (3/150) compared to MVR, 6.7% (5/75). ICU-stay was shorter in the MVP-group and so was length of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p=0.014. Urgent operation was the only significant risk factor for mortality after MVP. Re-operation, endocarditis, grade IV MR, and NYHA class IV were additional risk factors in the MVR-group. Postoperative improvements of NYHA and mitral valve function were similar in both groups. MVP was more cost effective than MVR (18,050 USD or 20,430 Euro versus 24,824 USD or 28,097 Euro, p<0.001). CONCLUSION: Mitral valve plasty for MR is efficient and associated with shorter CPB and ischemia times as well as length of stay in ICU, together with a lower device cost, which makes MVP more cost effective than MVR.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总结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47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28例,年龄60~79岁;风湿性心脏病35例,退行性心脏瓣膜病10例,先天性主动脉瓣二叶畸形2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23例,Ⅲ级19例,Ⅳ级5例。体外循环下行心瓣膜置换术,或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TVP)、左心房血栓清除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观察手术早期病死率、并发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全组行二尖瓣置换术(MVR)2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15例,MVR+AVR5例,同期行TVP4例,左心房血栓清除术3例,CABG6例。全组手术时间138~412(196±52)min,体外循环时间48~301(108±3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4~196(87±21)min,住院时间12~31(19±5)d。无术中死亡病例,术后早期死亡2例(4.3%),死亡原因为左心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后发生并发症23例(51.1%),包括呼吸功能不全6例,肺部感染5例,心律失常5例,切口感染2例,胸腔积液2例,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例,肾功能不全1例。通过电话、网上视频、来院复查等方式随访生存患者45例,随访时间1~32个月,随访率100%,心功能改善至I级11例、Ⅱ级32例、Ⅲ级2例。结论针对老年瓣膜疾病的特点,提高手术技巧,改善围手术期处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75岁以上老年瓣膜手术临床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75岁以上老年瓣膜手术患者资料,总共73例,占同期心脏瓣膜手术的5.3%(73/1372)。其中男46例,女27例;平均年龄77.35岁(75~88岁),诊断为二尖瓣关闭不全28例(38.3%),二尖瓣狭窄8例(11.0%),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9.6%),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例(9.6%),主动脉瓣狭窄6例(8.2%)。行二尖瓣置换联合三尖瓣成术28例(38.4%),主动脉瓣置换术20例(27.4%),二尖瓣置换术11例(15.1%)。同期安装起搏器2例(2.7%),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例(19.2%)。结果手术前后左心房舒张期末内径(LA)、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右心房舒张期末内径(RA)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F)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随机抽取的150例60岁以下瓣膜手术相比,手术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后呼吸机时间、ICU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肝肾功能不全及病死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岁以上老年瓣膜病以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病率最高,手术后心脏结构改善明显,且手术风险与正常年龄组相同,因此常规瓣膜手术在75岁以上老年人群中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17例巴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诊断、病因、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17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有巴洛综合征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随访其术后心功能与预后情况,总结巴洛综合征二尖瓣成形术的特点.并对10例上海地区病人进行基因学测序研究,探讨该巴洛综合征病人是否存在FLNA基因的位点发生改变.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12例二尖瓣成形者术后食管超声显示,6例轻微反流,1例轻度反流,5例未测及反流.5例二尖瓣置换术者术后心脏超声均未见反流.所有接受手术治疗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基因学测序结果显示,10例病人中有2例在FLNA的EXON1的5'UTR区域G10A位点发生改变.结论 二尖瓣手术(成形术或置换术)是治疗巴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巴洛综合征的二尖瓣成形术修复较难,有其特殊性,要警惕SAM现象,不能勉强修复;二尖瓣置换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部分巴洛综合征病人在FLNA的EXON 1的5'URT区域G10A有基因位点改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17例巴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诊断、病因、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17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有巴洛综合征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随访其术后心功能与预后情况,总结巴洛综合征二尖瓣成形术的特点.并对10例上海地区病人进行基因学测序研究,探讨该巴洛综合征病人是否存在FLNA基因的位点发生改变.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12例二尖瓣成形者术后食管超声显示,6例轻微反流,1例轻度反流,5例未测及反流.5例二尖瓣置换术者术后心脏超声均未见反流.所有接受手术治疗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基因学测序结果显示,10例病人中有2例在FLNA的EXON1的5'UTR区域G10A位点发生改变.结论 二尖瓣手术(成形术或置换术)是治疗巴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巴洛综合征的二尖瓣成形术修复较难,有其特殊性,要警惕SAM现象,不能勉强修复;二尖瓣置换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部分巴洛综合征病人在FLNA的EXON 1的5'URT区域G10A有基因位点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17例巴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诊断、病因、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17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有巴洛综合征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随访其术后心功能与预后情况,总结巴洛综合征二尖瓣成形术的特点.并对10例上海地区病人进行基因学测序研究,探讨该巴洛综合征病人是否存在FLNA基因的位点发生改变.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12例二尖瓣成形者术后食管超声显示,6例轻微反流,1例轻度反流,5例未测及反流.5例二尖瓣置换术者术后心脏超声均未见反流.所有接受手术治疗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基因学测序结果显示,10例病人中有2例在FLNA的EXON1的5'UTR区域G10A位点发生改变.结论 二尖瓣手术(成形术或置换术)是治疗巴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巴洛综合征的二尖瓣成形术修复较难,有其特殊性,要警惕SAM现象,不能勉强修复;二尖瓣置换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部分巴洛综合征病人在FLNA的EXON 1的5'URT区域G10A有基因位点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17例巴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诊断、病因、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17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有巴洛综合征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随访其术后心功能与预后情况,总结巴洛综合征二尖瓣成形术的特点.并对10例上海地区病人进行基因学测序研究,探讨该巴洛综合征病人是否存在FLNA基因的位点发生改变.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12例二尖瓣成形者术后食管超声显示,6例轻微反流,1例轻度反流,5例未测及反流.5例二尖瓣置换术者术后心脏超声均未见反流.所有接受手术治疗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基因学测序结果显示,10例病人中有2例在FLNA的EXON1的5'UTR区域G10A位点发生改变.结论 二尖瓣手术(成形术或置换术)是治疗巴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巴洛综合征的二尖瓣成形术修复较难,有其特殊性,要警惕SAM现象,不能勉强修复;二尖瓣置换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部分巴洛综合征病人在FLNA的EXON 1的5'URT区域G10A有基因位点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17例巴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诊断、病因、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17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有巴洛综合征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随访其术后心功能与预后情况,总结巴洛综合征二尖瓣成形术的特点.并对10例上海地区病人进行基因学测序研究,探讨该巴洛综合征病人是否存在FLNA基因的位点发生改变.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12例二尖瓣成形者术后食管超声显示,6例轻微反流,1例轻度反流,5例未测及反流.5例二尖瓣置换术者术后心脏超声均未见反流.所有接受手术治疗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基因学测序结果显示,10例病人中有2例在FLNA的EXON1的5'UTR区域G10A位点发生改变.结论 二尖瓣手术(成形术或置换术)是治疗巴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巴洛综合征的二尖瓣成形术修复较难,有其特殊性,要警惕SAM现象,不能勉强修复;二尖瓣置换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部分巴洛综合征病人在FLNA的EXON 1的5'URT区域G10A有基因位点改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17例巴洛综合征的手术治疗,并对其诊断、病因、手术方法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12月,17例经临床、心脏超声及术后病理确诊有巴洛综合征病人,行二尖瓣成形术或置换术,随访其术后心功能与预后情况,总结巴洛综合征二尖瓣成形术的特点.并对10例上海地区病人进行基因学测序研究,探讨该巴洛综合征病人是否存在FLNA基因的位点发生改变.结果 术后病人心功能均提高至Ⅰ级.12例二尖瓣成形者术后食管超声显示,6例轻微反流,1例轻度反流,5例未测及反流.5例二尖瓣置换术者术后心脏超声均未见反流.所有接受手术治疗者,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及左室收缩末内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基因学测序结果显示,10例病人中有2例在FLNA的EXON1的5'UTR区域G10A位点发生改变.结论 二尖瓣手术(成形术或置换术)是治疗巴洛综合征的有效手段.巴洛综合征的二尖瓣成形术修复较难,有其特殊性,要警惕SAM现象,不能勉强修复;二尖瓣置换术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部分巴洛综合征病人在FLNA的EXON 1的5'URT区域G10A有基因位点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