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37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二尖瓣替换术保留瓣叶及瓣下结构37例梁智星,李大奇,孙长恩,高南翔,郭建军,梁法禹行二尖瓣替换术时保留瓣叶和瓣下结构对维护左室张力环、维持心肌收缩功能和防止左心室破裂有重要作用[1~3]。我们自1990年12月至1992年10月连续行保留瓣叶及瓣下结...  相似文献   

2.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的临床经验,并观察其与常规MVR比较的临床效果。方法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54例,其中行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24例(保留二尖瓣后瓣组),行常规MVR30例(常规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等指标。结果保留二尖瓣后瓣组无死亡患者,常规手术组死亡1例;保留二尖瓣后瓣组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种类和呼吸机使用时间较常规手术组减少;术后3个月保留二尖瓣后瓣组LVEDD较常规手术组减小,LVEF较常规手术组增大(P<0.05)。结论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MVR手术操作不复杂,不增加心内手术时间,有可能减少左心室破裂的危险,术中操作仔细可以避免卡瓣,术后心功能恢复较好,更适用于心功能较差、左心室较大的以二尖瓣关闭不全为主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二尖瓣置换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对术后左以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二尖瓣置找术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35例,其中5例同时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2周和6个月和超声惊动国图复查,对35例行保留腱索和民的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观察组)与同期未保留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法瓣置换术20例患者(对照组)的心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术后2周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期末径(LVESD)、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置换术(MVR)后机械瓣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对100例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施行MVR,根据术中对自体瓣膜处理的方式不同分为全部保留瓣下结构组(Ⅰ组、23例),全部切除瓣下结构组(Ⅱ组、27例),保留前瓣组(Ⅲ组、22例),保留后瓣组(Ⅳ组、28例),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均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技术,对各组患者随访,以正常人作为对照,测量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各组间的差别. 结果Ⅰ~Ⅳ组二尖瓣口血流动力学的各种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各种参数在Ⅰ~Ⅳ组之间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在慢性二尖瓣狭窄为主的患者中,研究涉及的各种保留瓣下结构方法之间,保留与不保留瓣下结构之间,术后中期的机械瓣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完成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310例,男112例,女188例,均为风湿性心脏病。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I级33例,II级119例,III级126例,IV级32例。结果术后死亡2例,随访6个月~6年,无死亡病例,心功能I-Ⅱ级。结论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可减少左心室破裂的危险,改善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随着对二尖瓣装置的生理作用及其与左心室功能关系的深入研究,Lillehei等在切除瓣下结构的传统二尖瓣置换术(conventional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MVRC)基础上提出了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with preservation of subvalvular apparatus,MVRP)。我们选择了各方面因素差异不大的近10年作为观察时限,从心功能恢复和术后生存两个方面对MVRP及MVRC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探讨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二尖瓣瓣膜置换手术时,保留整个及部分二尖瓣瓣下结构对患者术后保持左心室功能、降低远期生存率及减少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并发症有显著作用。2002年6月,2005年9月,我们共完成23例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手术(占我院二尖瓣置换术的68%),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观察了17例二尖瓣替换术病人,其中8例保留后叶及瓣下结构为观察组;9例常规方法手术为对照组。术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缩短分数、射血分数及左室后壁底部,中部和心尖部缩短分数和运动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对风心病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病人,因慢性纤维瘢痕累及后叶和瓣下结构,换瓣时切除后叶及瓣下结构对左室后壁收缩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保留瓣下结构对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师进修杂志》2005,28(4):16-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常规二尖瓣置换术(MVR)与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MVRP)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根据术中是否保留瓣下结构分为3组。Ⅰ组:常规MVR,切除全部二尖瓣瓣叶及其瓣下结构;Ⅱ组:保留后瓣及其瓣下组织;Ⅲ组:全部保留二尖瓣装置。术后4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分别采用Swan-Ganz导管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嵌压(PCWP)、肺血管阻力(PVR)、外周血管阻力(SVR)、心脏指数(CI)和左心室每搏作功指数(LVSWI)。结果术后Ⅰ组MPAP,PVR和PCWP均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而CI和LVSWI则低于Ⅱ组和Ⅲ组。结论保留瓣下结构可改善MVR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二尖瓣替换术19例。结果表明:术后病人血波动力学稳定、心功能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对手术适应证的迭择、手术方法和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二尖瓣替换术后9例左室破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二尖瓣替换术后左室破裂属少见而死亡率极高的并发症。阜外医院自1976年5月至1991年10月行二尖瓣替换(MVR)或合并其它手术共2075例,其中左室破裂9例,发生率为0.43%(9/2075);抢救成功3例。预防措施包括:(1)避免心脏受到各种机械性损伤;(2)保留左室生理结构环的完整性;(3)术中、术后早期心肌保护措施得当。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全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在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中的应用经验,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3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因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行全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3例;年龄38~82(63.41±11.82)岁;合并心房颤动13例;术前纽约心脏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级5例,Ⅳ级12例;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退行性二尖瓣关闭不全9例,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行全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的二尖瓣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其中生物瓣11例,机械瓣6例。全组患者住院期间无死亡,均顺利出院,住院期间未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无左心室破裂。17例患者均随访,随访时间2~25(16.44±5.02)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术后2个月发生二尖瓣重度瓣周漏死亡。其余患者人工二尖瓣功能良好,无抗凝和瓣膜引起的并发症,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心功能NYHA分级恢复至Ⅰ级11例,Ⅱ级4例,Ⅲ级1例。术后早期及随访期间心胸比率、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及收缩期末内径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减小。而术后早期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术前相比有所降低[(50.94%±8.78%)vs.(55.31%±10.44%),P=0.04],术前LVEF与随访期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31%±10.44%)vs.(56.13%±9.67%),P=0.73],随访期间LVEF与术后早期相比显著增加[(56.13%±9.67%)vs.(50.94%±8.78%),P=0.02]。术后早期与随访期间人工二尖瓣压力减半时间(PH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06±19.00)ms vs.(94.56±19.19)ms,P=0.91]。结论全保留二尖瓣及瓣下结构在重症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可以改善左心室重构及术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15.
To avoid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often associated with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fter 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 for chronic mitral insufficiency, reconstruction or preservation of the native mitral valve apparatus may be attempted during mitral prosthetic implantation (MPI). The effects of mitral surgery on heart function, studied with echocardiography and radio-nuclide angiography, were compared in seven patients with MPI (study group) and five with MVR (control group) who underwent complete preoperative, early postoperative and 3–6 months follow-up examinations. Preoperatively there was significant intergroup difference only in 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measured at radionuclide angiography, which was lower in the MPI group (p < 0.05). At follow-up the MPI group had improved as regards this fraction (p < 0.005) and stroke volume index (p < 0.05).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improved NYHA class at follow-up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in the MPI group. Our preliminary experience with preservation of the native mitral valve apparatus thus suggests that the method offers haemodynamic advantages for postoperative right ventricular function.  相似文献   

16.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的瓣膜替换术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1987~1993年389例二尖瓣狭窄(MS)行二尖瓣替换术(MVR)的病人中有小左室者126例,其中左室萎缩28例。心功能III级76例、IV级35例,重度肺动脉高压64例。手术死亡率95%,明显高于同期非小左室病人。主要死亡原因为右心衰、急性左心衰及瓣膜功能障碍。晚期死亡率为16%/病人-年,1、5年生存率为965%和884%。术后心脏超声显示小左室及左室萎缩者均出现左室构形和功能的重建,后者重建过程较长。结果表明,小左室主要影响术后早期效果,重度MS合并小左室,尤其是伴有严重肺动脉高压及左室萎缩,是手术的高危指标。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334例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双房切口径路更有利于左房小或再手术病人的二尖瓣显露,自制双叶瓣的瓣膜质量和血液动力学与国外同类瓣膜相似,持续含氧温血灌注停跳法对心肌保护优于冷晶体停跳液法,术前改善尽功和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是提高大心脏病人手术疗效的关键。同期合并施行主动脉瓣置换适用于伴有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病人。  相似文献   

18.
国产侧倾碟瓣二尖瓣替换10年以上随访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随访1978年9月~1983年3月期间136例国产侧倾碟瓣二尖替换10年以上结果。早期死亡率为6.6%,早期存活127例累计随访时间1141病人年,术后5、10年存活率分别为89.8%和81.7%,晚期死亡率为1.7%病人一年,血栓栓塞,抗凝相关的出血,瓣膜衰坏,人工瓣心内膜炎和瓣周漏等发生率分别为0.4、0.8、0.1、0.1、0%病人-年,术后5、10年无死亡和瓣膜相关并发症概率分别为88.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告1997年3~12月用房顶及房间隔联合切口为14例患者行二尖瓣置换术及术后心律随访结果。方法常规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首先做右心房斜切口,继而行房间隔切口,两切口汇于隔顶后向前切开左房顶3~4cm。带扣线置于左房顶切口下缘及房间隔作牵引,行二尖瓣置换。随访时复查心电图。结果无左房顶切口出血的病例,除1例术后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呼吸衰竭外,13例患者恢复出院。随访结果:术前为窦性心律的3例患者术后仍为窦性心律,而术前为心房纤颤的10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恢复窦性心律外,余9例仍为心房纤颤。结论在常规左心房直切口或经房间隔切口显露困难时,房顶及房间隔联合切口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三尖瓣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13例三尖瓣置换术(TVR)的临床经验,探讨手术指征和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13例三尖瓣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风湿性心脏病6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例,右心室肿瘤1例,均行TVR。结果早期死亡2例,均为风湿性心瓣膜病再次手术患者,术前心功能均为Ⅳ级。随访11例,随访时间3个月-12年,晚期死亡2例,1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另1例为右心室肿瘤;1例Ebste-in畸形患者心功能恢复至Ⅲ级,8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结论三尖瓣病变可继发于多种疾病,严格掌握TVR适应证,用机械瓣行TVR治疗三尖瓣病变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