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诊断大肠类癌的临床价值,以及内镜微创治疗早期大肠类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经普通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下肿瘤,然后经内镜超声检查确诊类癌,对起源于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类癌患者29例行内镜微创治疗,直径≤1.0 cm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直径>1.0 cm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后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 29例均完全切除,病变直径0.6~1.8 cm,19例行EMR术治疗,10例行ESD术治疗。2例ESD术中创面出血,经热活检钳电凝止血成功,无穿孔。术后病理检查均显示为类癌。术后3个月结肠镜复查随访,所有患者创面形成瘢痕,无残留和复发。结论超声内镜辅助下,内镜下EMR和ESD治疗起源于黏膜固有层和黏膜下层的早期大肠类癌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大肠腺瘤与大肠多原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  胡伟 《江西医药》1998,33(3):129-130
对22例大肠原癌临床进行了分析,以探讨其与大肠腺瘤的关系。发现:(1)腺瘤分布有腺瘤癌 变均以乙状结肠以下多见;(2)癌变率以绒毛状腺瘤最多,依次为混合性瘤和管状腺瘤;(3)腺瘤癌变大多数符合恶变特征,但小于1cm直径以下腺瘤癌变并不具有特征性。为上对腺瘤癌变进行讨论,并认为采取正确方法处理大肠腺瘤是预防和发现大肠多原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肠类癌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类癌是一种生长缓慢且具有潜在性恶变的肿瘤 ,在临床上较少见。本文旨在通过对 1990年 11月至 1999年 11月我科收治的 5例大肠类癌 (其中 1例为腺类癌 )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4例 ,女性 1例。年龄 2 5~ 58岁 ,平均 4 3岁。病史 6月至 10年。直肠类癌 2例 ,直肠腺类癌 1例 ,升结肠类癌 2例。 2例直肠类癌距肛缘分别为 3cm和 4cm ,直肠腺类癌距肛缘4cm ,其大小均 >2cm。 2例升结肠类癌在腹部触及的包块大小分别为 4cm× 4cm和 5cm× 6cm。1 2 临床表现  2例有大便稀薄及次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镜(腹腔镜、纤维结肠镜)联合治疗结直肠类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1月经纤维结肠镜检查并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类癌12例,分析其形态学特点及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类癌.结果 结直肠类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0:1),内镜下多表现为典型的黏膜下肿物,肿瘤直径为1.5~9.0cm,在腹腔镜下行纤维结肠镜肿瘤定位作结直肠类癌根治性手术.结论 肿瘤直径大小和浸润深度是决定结直肠类癌手术方式的关键,对肿瘤直经大于1.5~2.0 cm,浸润肠管壁较深,在缺乏超声内镜检查或超声内镜检查发现肌层浸润或腹腔有淋巴结肿大,行腹腔镜下纤维结肠镜定位、结直肠类癌根治性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直径≤1cm的直肠类癌诊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切除直径≤1 cm直肠类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结肠镜检查发现黏膜下肿物,行内镜超声检查(EUS),怀疑为类癌的病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切除,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直径≤1cm直肠类癌8例,本组病例成功率为100%,无一例出现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1年内随访病例无复发。结论结肠镜结合超声微探头对直径≤1 cm直肠类癌进行诊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消化道小息肉技术在全国已相当普及 ,这是一种简单安全、并发症低的有效措施 ,已替代剖腹手术成为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但切除直径 2 5cm以上广基息肉的难度和风险比有蒂小息肉大 ,选择剖腹手术还是高频电切除尚有分岐。本文总结 5年来我院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巨大广基息肉 2 4例 ,以探讨大肠巨大广基息肉的治疗方法 ,提高内镜治疗水平。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1994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 ,我们在大肠镜检查中发现直径 2 5cm以上广基息肉 35例 4 1颗 ,其中 2 4例选择内镜下高频电切除 ,11例选择外科手术。选择高频…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5年3月,共行肿瘤下缘距肛缘6~10cm的直肠癌根治性手术68例,其中Miles术24例,低位前切除吻合(包括吻合器吻合) 21例,改良Bacon术23例,本文根据随访结果,对改良Bacon术的手术适应症、应用价值及术中注意事项等问题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3例改良Bacon术病例,肿瘤下缘距肛缘均为6~10cm。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年龄25~71岁;病理类型:高中分化腺癌18例,低分化腺癌3例,类癌1例,直肠平滑肌肉瘤1例。Dukes A期2…  相似文献   

8.
我院在1996年~2000年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治疗直肠癌13例 ,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本组13例 ,男8例 ,女5例 ,年龄38~72岁 ,肿癌距肛门6~12cm ,4例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 ,9例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 2方法 :平卧位或截石位 ,腹部正中切口进腹 ,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 ,在直视下用剪刀沿盆筋膜的脏层与壁层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游离直肠四壁 ,要求直肠后壁至少游离至尾骨尖。根据肿瘤下缘所在位置 ,全部切除直肠系膜或切除肿瘤下缘4~5cm的直肠系膜。5例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手工吻合保留肛门 ,6…  相似文献   

9.
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附12例报告)106医院(山东济南250022)杨松山倪家连巨大肝癌指肿瘤直径大于10cm的肝癌。我科近年手术切除巨大肝癌12例,本文对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手术操作要点和围手术期处理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自1991-01~199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肠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减少大肠类癌的漏诊和误诊.方法 分析20例大肠类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5例息肉样肿瘤直径>1.2 cm,表面糜烂,其中1例表面有溃疡出血倾向;其余15例均为直径<1.0 cm的息肉样肿瘤,表面光滑,质地韧,色泽淡.结论 肠镜是发现大肠类癌的最有效方法,大肠类癌恶性程度低,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胰腺癌癌块大小部位与手术切除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09例胰腺癌除16例行非手术治疗外,93例采用了手术治疗。发现:①癌块大小与浸润、转移率和手术切除率有明显关系(P<0.005)。<3cm浸润、转移率为16.7%,手术切除率为75%;>10cm者无1例切除。②癌肿部位与手术切除率也有明显关系(P<0.01)。按切除率由高至低排列为:胰尾癌(100%),胰体尾癌(66.7%),胰头癌(38.1%),胰头体癌(5%)。影响切除率的主要因素是肠系膜上动、静脉,门静脉,下腔静脉是否受侵犯  相似文献   

12.
 ̄(60)钴外照射加腔内 ̄(137)铯治疗晚期直肠癌(附10例报告)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刘恩孝,李红卫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赵德英直肠癌为消化道常见肿瘤,长期以来对不能手术切除的直肠癌,尽管采用放疗、化疗等措施,效果均不理想。我们自1983年4月至1986年6月采用60钴外照射加腔内137铯治疗手术难以切除的晚期直肠癌10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中男6例,女4例;年龄32~60岁。病变部位直肠中段癌(距肛缘8~12cm)2例,直肠下段癌(距肛缘8cm以下)8例,其中1例为手术复发者。肿瘤侵犯范围:浸润肠管周径)1/2的8例,<1/2的2例;肿瘤与盆壁固定的9例,与前列腺融合的1例。根据UICC1982年增订及修正的TNM恶性肿瘤分类法:Ⅱ期者8例,Ⅳ期者2例。10例均为直肠单纯腺癌。二、治疗方法:①外照射60钴全盆腔外照射,组织量每日为2GY左右,每周约10GY。总量40至45GY/4~5周。②腔内照射:用高剂量率西德Buchler后装137铯治疗机腔内治疗8例,用低剂量率法国造137铯后装治疗机腔内治疗2例。放射剂量以该机器制造公司提供的剂量曲线图为难。放射源的摆动长度及粘膜  相似文献   

13.
李书香  王艳红  赵春倩  张萌 《河北医药》2016,(24):3761-3764
目的:探讨内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在大肠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69例单纯内镜切除困难经内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的大肠疾病的效果。结果69例双镜联合治疗患者,术前评估单纯内镜切除困难,经结肠镜、活检病理、靛胭脂染色、NBI、超声内镜、腹盆腔CT检查后,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内镜切除36例,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28例,共9例追加了腹腔镜根治术,内镜和腹腔镜同时治疗5例。术后病理证实:低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3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0例(33%),癌15例(16.5%),脂肪瘤7例(7.7%),间质瘤3例(3.3%),类癌5例(5.5%),囊腺瘤1例(1%)。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无1例转移、复发。结论采用内镜和腹腔镜联合治疗单纯内镜下切除困难的大肠疾病,定位准确,治疗安全,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肠类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认识,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内镜下特征、良恶性判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5例大肠类癌患者中,肿瘤直径〈1.0cm者18例。12例直径〈0.5cm者均无肌层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11例无肌肉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类癌患者,9例内镜下治疗能获得良好效果,5年生存率为100.0%;2例行外科手术,术后1例因类癌扩散并脑转移死亡,另1例仍生存。犯肌层、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5例,其中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余4例随访至2013年3月仍生存,5年生存率为80.0%。局部淋巴结转移者3例,均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生存时间2年,2例随访时间〉60个月,随访至2013年3月仍生存,5年生存率66.7%。远处转移者2例,1例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6个月,另外1例肺部转移者生存时间为2年3个月。结论类癌直径小,与息肉区分困难。怀疑为大肠类癌者,建议多取检;类癌侵及肌层、局部淋巴结转移或有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低;无肌层侵犯、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适合选择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15.
我院胸外科自1984年至1998年3月,经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ronchioloalveolarCarcinoma简称BAC)31例(局限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1例BAC,男19例,女12例;年龄32~71岁(平...  相似文献   

16.
周凯  王铭河 《淮海医药》2012,30(1):10-11
目的通过对直肠类癌病例的诊治分析,探索较为合适的处理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2010年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1例局部切除后行补充手术的直肠类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中位随访64个月(1~352月)。Logistic回归分析肿瘤直径与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的直径与有无肌层浸润相关(P〈0.001),肿瘤直径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01),肿瘤直径≤1 cm时,发生肌层浸润的机率为3.6%,淋巴结转移的机率为5.4%;肿瘤直径〉2 cm时,发生肌层浸润的机率为75%,淋巴结转移的机率为50%。结论对于局部切除后的直肠类癌,如存在肌层浸润、直径大于2 cm和局部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建议应行补充根治术;如仅为局部残留,则行补充局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丁云霞  崔黎 《云南医药》1999,20(5):356-357
1995年3月至1998年6月我科对首治23例ⅡⅢ期乳癌采用术前术后放化疗加乳房区段切除术,近期完全缓解率及1~3年无瘤生存率均为100%,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材料与方法 23例首治乳癌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43岁(38~49岁)。乳房局部包块直径3cm2例,4cm9例,5cm7例,6cm5例,位于乳房的外上象限14例,外下象限4例,内上象限3例,内下象限2例。有腑窝淋巴结肿大13例,其中淋巴结固定者4例,活动者9例。全组病例均穿刺活检确诊,浸润性导管癌16例,单纯腺癌5例,髓样癌2例。根据198…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1990年1月~1998年5月对27例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并肝动脉置泵化疗,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7例肝癌患者中,男23例,女4例,年龄26~58岁,平均463岁。肝癌位于肝左叶13例,肝右叶11例,肝中叶3例,单个肿瘤25例,2个肿瘤2例。肝癌直径45cm~115cm,有包膜6例。肝癌合并肝硬化24例,其中大结节性肝硬化13例,小结节肝硬化11例,3例不伴肝硬化。12 手术方式 行右半肝切除4例,右肝部分切除术7例,左半肝切除9例,左外叶切除4例;左…  相似文献   

19.
立体适形放射治疗肝癌20例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文化  郭向明 《河北医药》2000,22(2):121-122
1998年2月~1999年4月,我科对20例肝癌病人实施了立体适形放射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肝转移癌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例肝癌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32~78岁,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肝转移癌6例;巨块型13例,多发性5例,弥漫型2例;有肝腹水者3例,肝功能异常者5例,胎甲球(AFP)阳性者10例,行肝动脉插管治疗后1例。所有患者经CT或MRI扫描显示肿瘤大小为2.5~14cm。其中原发性肝癌14例,直径<3cm者2例,3.1~6cm者8例,>6cm者4例。肝转移癌6例,直径<3cm者1例,3~6cm者3例,>6cm者2例。1例原发…  相似文献   

20.
1988~1999年,我们应用CO2激光治疗口腔颌面部淋巴管瘤67例,随访64例,获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 我们采用国产JGQ~Ⅰ型或 JGO~Ⅲ型 CO2激光器,波长10.6μm,聚焦后最小点直径0.16~0.3mm连续不可见光(以下简称光刀),选输出功率50~70w.本组67例(男35,女32),年龄最小者7个月,最大者42岁. 手术方法:以温敷料保护受照部位周围组织,持光刀对准病变组织进行气化,切除或切除十气化的方法消除瘤体(附表),病变范围大者需分次分区进行(每次约3cm ×7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