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阿是穴又名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以及敏感点等。凡无固定部位和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作针灸和按摩治疗位的,叫做阿是穴。它和经穴、经外奇穴一样,都是临床上的一种俞穴。阿是穴取得准确、适用恰当,对一些病症确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阿是穴止痛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凡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作为腧穴,称为阿是穴。对于阿是穴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只是一种治病方法,到成为一大类腧穴的过程。对于某些病症,特别是痛症,阿是穴的疗效往往优于经穴或经外奇穴。阿是穴止痛,关键环节是针刺该穴以引“气至病所”起主要作用,它是调节人体气血的法宝。只要抓住气血运行障碍这一主要矛盾的同时,采用适当的针刺手法,往往能收到满意的疗效。取可是穴应慎重,除了找寻感应外,肌肉、肌腱、骨骼的缝隙、凹陷,这些体表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不应忽视的。  相似文献   

3.
“阿是穴”又名“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以及“敏感点”等。凡无固定部位和名称,以病痛局部或压痛点,定做针灸和按摩治疗穴位的,叫做“阿是穴”。它和经穴、经外奇穴一样,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俞穴。若“阿是穴”取得准确,应用恰当,对一些病症确能起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浅谈阿是穴的正确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是穴是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敏感点)作为腧穴的一类穴位,既无具体名称,无一定数目,也无固定部位,是对十四经穴与经外奇穴的补充。溯本求源,阿是穴始自《内经》所言之“以痛为腧”,发展至唐代始有阿是穴之名。阿是穴因“灸刺皆验”(《千金方》),所以临床应用甚广。有  相似文献   

5.
略论阿是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士杰 《中国针灸》2001,21(2):89-90
读安徽中医学院、上海中医学院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年出版的《针灸学辞典》 :阿是穴 指按压痛点取穴 ,《千金·灸例》 :“吴蜀多行灸法 ,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 ,即令捏其上 ,若里当其处 ,不问孔穴 ,即得便快成(《普济方》作‘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意指按捏其病痛部位 ,病人感到舒适 (快 ,或疼痛处 )就可以作为针灸的穴位。“阿” ,原指对痛感的惊叫声。此法与《灵枢·经筋》 :“以痛为输”及后人所称的“天应穴”同义。天应穴 同阿是穴。《玉龙经》注 :“不定穴 ,又名天应穴 ,但疼痛便针。参见…  相似文献   

6.
阿是穴治疗痛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阿是穴治疗痛证300073天津中医学院针灸系李志道在病痛处或非病痛处的压敏点施行刺灸,而当该刺灸点不是经穴或经外奇穴时,即为阿是穴。对于阿是穴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只是一种治病方法,到成为一大类腧穴的过程。自古至今,积累了许多运用阿是穴治病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阿是穴又叫压痛穴、天应穴、阿应穴、不定穴,传统针灸认为它既无具体名称,也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作为腧穴的,故名之为以痛为腧,笔者认为阿是穴除以压痛点作为定义外,还可扩大为凡体表任何部位出现异常感觉如酸麻胀痛或出现变色、变形、脱屑、丘疹、疖肿等异常反应物,均可视为阿是穴。阿是穴是全息方法的一种应用。穴位系统全息的基本精神在于,一方面是局部含有整体信息,通过对局部的了解可测知整体情  相似文献   

8.
阿是穴是临床常用的腧穴,在某些疼痛性疾病中疗效疗肯定.阿是穴的取法及命名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1].阿是穴应具备以下特点:穴位不固定;多有压痛点,有迅速止痛的肯定疗效.笔者结合阿是穴的特点,结合病例对阿是穴介绍以下.  相似文献   

9.
阿是穴之我见226300江苏省通州市博爱医院张新艺阿是穴,最早源于《千金方》二十九卷: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外,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因此,我认为阿是穴是治疗痛症,位于痛处局部,按这有快、...  相似文献   

10.
论阿是穴与阿是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丽芳  田阳春 《中国针灸》2003,23(12):756-756
现代针灸学把针灸穴位分为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关于阿是穴的概念,强调它是传统经穴及经外奇穴之外的压痛点和其它反应点,这和阿是穴最原始的定义并不完全符合。  相似文献   

11.
简述阿是穴、压痛点和激痛点的概念和发展历史。三者皆为疼痛或内脏疾病的反应点,但从理论来源上讲,阿是穴源于经筋理论,压痛点源于软组织肌肉理论,激痛点源于肌筋膜理论;从解剖特点上讲,阿是穴是在经筋、分肉之间,压痛点是在肌肉的骨骼附着处(起止点),激痛点是在神经肌肉的运动点上;从反映病症上讲,阿是穴主要反映软组织病变和内脏病变,压痛点主要反映软组织病变,激痛点主要反映软组织病变和少数内脏病变。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针灸的靶向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浮针疗法治疗阑尾炎3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主穴 :阿是穴。配穴 :阑尾穴、足三里。方法 :慢性阑尾炎在阿是穴左、右侧 7cm处分别进针 ,针尖对准疼痛点方向沿皮下进针 ,此时进针处病人无痛感 ,如有痛感需重新进针 ,待针全部刺入后 ,将针尖呈扇形摆动 5~ 7次 ,再按压阿是穴 ,反应不痛 ,即可取出针芯 ,用胶布固定 ,2 4 h后  相似文献   

13.
1.急性腰痛,不能伸展,病痛位于脊柱腰段上。取穴后溪、人中。用毫外直刺入后溪穴1寸,捻转得气后,嘱患者活动腰部,腰痛多可立时减轻,再继续活动20min。如还有痛感时,用毫针刺人中穴3~5分,针尖朝上,捻转得气,令酸感扩散,眼球湿润后,嘱患者再反复活动腰部,10min后出针。2.急性腰痛,不能伸屈,病痛位于一侧腰部膀脱经第二侧线者。取穴手三里、阿是穴。先用毫针浅刺阿是穴3~5分,捻转得气,不留针,继之针手三里穴,针入1寸,捻转得气,令患者活动腰部,一般可立见功效。巩固期间可针肾俞、命门、秩边、委中穴。腰痛隐隐,遇冷…  相似文献   

14.
<正>前臂伸肌腱周围炎是针灸疼痛科常见病,自2010年8月至2013年12月,笔者运用正反阿是穴注射配合TDP照射治疗本病4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30~58岁;病程5天~2年;右侧32例,左侧8例。1.2诊断标准:有创伤史或劳损史,前臂远端背侧疼痛、压痛、肿胀,腕部活动欠灵活,屈伸、握拳均有捻发音。2治疗方法2.1穴位注射:取局部压痛点为阿是穴。反阿是穴可在手三里、桡骨小头前下点附近找到,按压此穴,疼痛减轻或消失。使用丹香冠心注射液(国药准字Z32021088,上海新亚  相似文献   

15.
“以痛为输”与“阿是穴”:概念术语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ao JS 《针刺研究》2010,35(5):388-390
一般认为"以痛为输"和"阿是穴"属同一概念。分析表明,二者有相同也有区别,反映不同层次治病经验。"以痛为输"是直接取病症处针刺的一般治疗经验;"阿是穴"为局部反应点,亦即刺灸敏感点,是取病症处反应点针灸的特殊经验。"天应穴""不定穴"同"以痛为输",而不同于"阿是穴"。现在对"以痛为输"的解释与运用已经泛化,与"阿是穴"混淆使用。本文对致误原因亦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临证治疗经验精华(二十五)齐刺加拔罐治疗老年增生性关节炎50例:在膝关节的周围选一压痛点(阿是穴)局部常规消毒后,膝关节微屈,在选好的阿是穴上,用30mm毫针,沿患处正中直入1针,两侧旁开1寸向正中斜刺2针,以患者有酸麻感传至膝部为宜,再配以患肢双侧...  相似文献   

17.
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 ,以单侧发病者为多 ,多发于中老年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无菌性炎症是其主要病理变化。本病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初起者检查可见肩部耸突 ,上臂呈内收状 ,肩峰周围有广泛压痛 ,但压痛点不明显 ,上肢不能外展 ,上举不便 ,内外旋转时活动受限 ,后伸不便 ,不能做梳头、脱衣、叉腰等动作。晚期则肌肉明显萎缩 ,以三角肌为著 ,患肢比健侧短缩 ,疼痛可有所减轻。患者的舌质多淡白 ,苔薄白 ,脉象多沉细或迟缓 ,治疗方法针刺治疗可取阿是穴 ;局部取天宗、秉风、肩骨禺、月需会等穴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久…  相似文献   

18.
傍针刺加肘揉阿是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74700山东省郓城县中医院针灸科王卿军主题词傍针刺,腰椎间盘突出/针灸疗法,按摩疗法腰椎间盘突出是针灸门诊常见病,笔者自93年5月至94年9月收治本病100例,采用傍针刺加肘揉腰部压痛点治疗效果满意.该方法具有取...  相似文献   

19.
“阿是穴”就是临床上当医者掐掐病人某一部位时,病人随即喊出“啊”的声音,以示反应,此处即是穴位,形象地取名为“阿是穴”。阿是穴又叫做天应穴,以压痛是穴,没有固定的部位,这类穴位是在一定的病理生理状态的反应下出现的,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写道阿是穴名为天应穴、不是穴。《千金要方》:“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果当其处,不问孔穴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除了定位明确并有一定名称的经穴或经外奇穴外,还可根据压痛点来取穴,称作“阿是穴”或压痛点。人们取“阿是穴”多用来治疗风湿痹痛。近年来,笔者在患者背部双侧的膀胱经上寻找压痛点,针刺治疗脏腑疾患,同样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便秘 便秘可见于多种病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而致粪质干燥坚硬所致。临床上,据其病因、症状,又可分为实秘、虚秘两种类型。笔者在患者背部的膀胱经上寻找压痛点进行针刺治疗,方法简便,效果显著。 典型病例:患者王某,女,35岁。自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