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针灸调整体液免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针灸对哮喘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免疫球蛋白的影响。20例哮喘患者,针灸治疗1月后,IgG升高(P〈0.01);IgM降低(P〈0.01);IgE降低(P〈0.01);IgA无明显变化(P〈0.05)。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针灸治疗1月后,IgG下降(P〈0.05);IgA下降(P〈0.05);IgM下降(P〈0.01);IgE无明显变化,32例患者观察结果表明:针灸对人体血清免疫球蛋白…  相似文献   

2.
蛤士膜油防治小儿哮喘及其对体液免疫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9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蛤士膜民玉屏风颗粒治疗,临床观察1年,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4.5%,对照且有效率62.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IgA,IgG用药后明显提高,IgE明显降低,且优化于对照组(P〈0.05或0.01),IgM无显著性变化,用药后年感冒次及年哮喘次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纳差及多汗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9  相似文献   

3.
风池穴温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周长斗 《中国针灸》2000,20(5):277-278
治疗颈性眩晕55例,并随机设西药对照组42例对照观察。结果针灸组治愈率为52.7%,总有效率为96.3%,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组(P〈0.01);针灸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有显著改善(P〈0.01),且针灸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改善状况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与免疫功能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中药,利血生,维生素B4和其它西药综合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80例,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明显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gG,IgA两缚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机理可能在于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有改善骨髓微循环,重建造血功能,调整机体免  相似文献   

5.
肾宁合剂治疗IgA肾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肾宁合剂对IgA肾病临床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分别用肾宁合剂及强的松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各35例)临床症状、体征、血尿、蛋白尿及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结果: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45.7%、97.1%,对照组分别为8.6%,37.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尿、蛋白尿改变明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5)。治疗组血清IgA治疗后较治疗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分组对照观察针灸治疗带状疱疹,针灸组60例,痊愈46例,显著进步8例,痊愈率78.3%,总有效率91.7%,激光照射组50例,痊愈27例,显著进步9例,痊愈率54.0%,总有效率72.0%,治疗组的疹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针灸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高汉义  闫乐法 《中医杂志》1999,40(8):471-473
将63例老年血管性疾呆(VD)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疗组和对照组(脑复康组)、观察治疗前后HDS评分值、P300、脑血流图、脑电地形图、红细胞SOD、血浆LPO等的变化。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0.6%,显著高于对组的25%(P〈0.05),针灸组治疗前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变化(P〈0.05或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提示针灸治疗VD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对VD的近期智能康复有  相似文献   

8.
健肺丸防治儿童哮喘复发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防治儿童哮喘复发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扶正固本、活血通络法研制了健肺丸,观察儿童哮喘56例,并与酮替芬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1%)优于对照组(60.0%,P〈0.01);血清IgA、IgG、E花环的含量用药后明显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肺阻抗因流图之波幅、右心肌指数明显增高(P〈0.01),而劝脉压及肺外周阻力则明显下降(P〈0.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柴胡桂枝汤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免疫球蛋白(Ig)及IgG亚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扩散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23例RRTI患儿柴胡枝汤治疗前后Ig和IgG亚类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RRTI患儿IgG,IgA,IgM浓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gG亚类缺陷率60.9%,柴胡桂枝汤治疗临床总有效率95.6%,血清IgG浓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  相似文献   

10.
孙希焕  马融  李新民 《中医杂志》2000,41(12):735-736
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67例,与西药治疗该病32例对照观察,结果表明,对照组总有效率75%,观察组总有效率91%,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观察组治疗后免疫指标改善,IgG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较治疗前有明显增加(P〈0.001,P〈0.05),但仍明显低于正常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对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复发,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氦-氖激光穴位针刺对呼吸道功能及免疫机能调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西药常规治疗加氯-氖激光穴位针刺;对照组60例,西药常规治疗加穴位艾灸.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氯-氖激光穴位针刺对呼吸道功能和免疫机能具有较肯定的疗效,可考虑作为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头针交叉刺久留针法治疗中风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秦黎虹 《中国针灸》2002,22(6):15-23
目的:观察头针7交叉刺久留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头针交叉刺久留针治疗组和传统头针对照组,观察两种头针法的即刻效应和续效作用。结果:两组头针法的即刻效应是一致的,但治疗组的续效作用好于对照组,尤其是治疗组的愈显率71.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5%(P<0.05)。结论:头针交叉刺久留针是治疗中风偏瘫的有效方法,健、患侧头部穴线交替使用可以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3.
止咳定喘汤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惠杰 《河北中医》2005,27(4):258-259
目的观察止咳定喘汤与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60例,2组每日均服止咳定喘汤1剂,治疗组加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隔日1次,20日为1个疗程。根椐治疗前后症状变化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72例,显效率69.4%,总有效率97.2%;对照组60例,显效率43.3%,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止咳定喘汤与丹参注射液、当归注射液联合应用对慢性支气管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胚胎移植怀孕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目的:探讨在胚胎移植前后针刺治疗对怀孕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体外受精(IVF)或卵母细胞单精子注射(ICSI)的患者随机分成针刺组和对照组,针刺组在胚胎移植前后行体针和耳针针刺进行干预,非针刺对照组同一般的治疗周期,观察两组的怀孕率,结果:针刺组50例中23例临床妊娠,怀孕率46.0%,对照组50例中13例临床妊娠,怀孕率26.0%,针刺组怀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在现代助孕技术中可能有助于提高怀孕率。  相似文献   

15.
陆瑾  李杭京 《中国针灸》2003,23(4):215-216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髂腰三角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髂腰三角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髂腰三角区特定穴位组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痊愈率74.0%,有效率98.0%,与药物组进行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髂腰三角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玲 《中国针灸》2001,21(8):484-484
方法:应用针刺加穴位注射脑活素(Cerebrolysin)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31例,并与针刺治疗的31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痊愈率和显愈率分别为74.2%、93.5%,后者痊愈和显愈率分别为45.2%,71.0%,两者之间疗效相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者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方法:将7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取颈夹脊穴位注射和针刺治疗,对照组只采用针刺治疗,2周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后检测ET、CGRP的变化,并于4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颈夹脊穴位注射在降低ET的同时,可显著升高CGRP的含量;治疗组愈显率为88·6%,对照组为6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颈夹脊穴位注射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能改善患者血浆ET、CG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氦-氖激光耳穴照射加针灸治疗寻常型痤疮3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氦 氖激光耳穴照射加针灸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 ,6 8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6例 ,以氦 氖激光耳穴照射加针灸治疗 )和对照组 (32例 ,单纯针灸治疗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 77 8% ,对照组为 4 6 9% ,P <0 0 5。提示氦 氖激光耳穴照射加针灸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FromAugustof 1 999toAugustof 2 0 0 1 ,wereceived 80casesofprolapseoflumbarinter vertebraldiscinpatientsinourhospitalandtreat edthemwithcombinedtherapyofacupuncture,ChineseherbalmedicinesandWesternmedicines,thetherapeuticeffectofthetreat mentswassatisfactory .Thef…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进脑瘫患儿的脑功能代偿的良好方法。方法:将10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运动区、足运感区、平衡区)、体针(穴取臂臑、风池、环跳、阳陵泉等)及神经生长因子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用康复训练。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做头颅CT、SPECT检查以观察病变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0%。治疗后发育商(DQ)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合神经生长因子注射能促进脑功能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