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子午流注法取穴治疗血管性头痛15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性头痛,是一种发作性疾病,尤以偏头痛者居多。笔者近四年来运用子午流注针法、灵龟八法,治疗血管性头痛157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曾奕  常英 《浙江中医杂志》2005,40(6):258-258
近年来,我们在针灸临床上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治疗血管性头痛45例,与辨证循经取穴治疗41例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取穴针刺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组、西药治疗组、综合治疗组,每组30例。子午流注组采用子午流注纳甲法取穴针刺;西药治疗组予口服吡拉西坦片治疗;综合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取穴针刺加口服吡拉西坦片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血浆内皮素(ET)含量及大脑中动脉脉动指数(PI)值。结果 3组治疗后的MoCA评分、ADL评分、血清Hcy含量、血浆NO含量及大脑中动脉PI值均较同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且综合治疗组优于子午流注组和西药治疗组(P0.01,P0.05),子午流注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血浆ET含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综合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者2例,西药治疗组6例,子午流注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子午流注取穴针刺联合吡拉西坦在改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优于子午流注取穴针刺和吡拉西坦治疗,子午流注取穴针刺安全性优于吡拉西坦治疗;子午流注取穴针刺联合吡拉西坦可能通过降低Hcy水平,增加NO合成,恢复NO与ET之间的平衡,使得脑血管相对扩张,脑血流量增加而起到治疗无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祛痰化瘀汤结合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用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用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法及益肾祛痰化瘀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ADL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OD、CGRP水平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LPO水平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肾祛痰化瘀汤结合子午流注开穴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地龙片治疗血管性头痛10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龙片治疗血管性头痛107例疗效分析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顾明昌(200032)关键词:血管性头痛,平肝熄风,地龙片一、观察对象本院神经科门诊病例107例,其中女性91例,男性16例,年龄20~60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30年。其中有头痛家属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加味指迷汤合子午流注开穴疗法联合西药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痴呆患者90例,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对照组1)、加味指迷汤联合西药组(对照组2)和加味指迷汤合子午流注开穴联合西药治疗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14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MMSE、ADL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2的70.0%及对照组1的6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指迷汤合子午流注开穴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血管性头痛9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午流注针法是张应泰老师50年临床实践、教学经验之总结。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期间,应用此法治疗血管性头痛96例,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96例患者中,男48例,女48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6岁;病程最长者20年,最短者半年。所有患者,均经各种检查除外头部器质性病变,其中72例经用中西药物治疗无显著效果。2治疗方法2.1取穴子午流注:选值日值时所开穴。体针:合谷(双)、风池(双)。耳针:神门、皮质下、枕、胃。2.2操作先以75%的酒精在耳廓各穴位点常规消毒后,用28号0.5寸毫针对准穴位快速刺入,进针深度至软骨组织以不…  相似文献   

8.
本文归纳了子午流注针法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主要疾病的取穴方法和其疗效,其中包括对失眠、哮喘、中风后遗症、胸痹、头痛和腰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介绍。通过对这些疾病的文献总结比较得出子午流注针法的有效性及其在现代临床的实用性,以期能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9.
浅谈子午流注与时间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子午流注与时间医学史广宇,杜国强河南省汝阳县人民医院(471200)主题词子午流注,时间因素子午流注是祖国医学中的宝贵遗产,笔者对于其理论基础及临床意义作以探讨,以教正于同道。1子午流注的理论基础《素问·八正神明论》云:“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头痛是由血管一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疾病。以一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并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少数发作前可有视觉、感觉、运动障碍等先兆。是神经科常见病。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血管性头痛患病率为985.2/10万,年发病率79.7/10万,20~29岁患病率最高。笔者自拟清脑解痛汤治疗56例,并与西医药治疗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笔者应用具有活血化瘀、平肝熄风功效的大芎丸治疗此病,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国内对子午流注的研究逐渐增多,有关文章不断见载于有关报刊杂志。但其中亦存在着一些问题。兹述已见如下.一、关于子午流注的起源问题子午流注的学术思想源于《内经》。《内经》中有关天人相应、经脉气血流注、针刺须候气、逢时等学说为子午流注的按时开穴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子午流注针法的确立是在宋元时期。阎明广的《子午流注针经》是现存最早的子午流注专著,“子午流注”的名称即由此而来。有人撰文认为:“在《内经》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一种子午流注纳甲法临床应用简捷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子午流注针法之一,为时间医学的重要内容,临床使用有特殊的疗效。现临床多以徐凤的《子午流注逐日按时定穴歌》为准,但由于其推算方法的限制,本法在临床中被掌握及使用的机会相当有限,也使本法临床疗效的观察研究有一定难度。本文介绍的推算方法亦以徐凤的《子午流注  相似文献   

14.
子午流注针法是我国针灸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历史上有关子午流注形成的时间存在着疑点,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关于子午流注产生的大约时间,有起源于战国说、隋唐前南北朝说、南唐说和宋金元时期说等几种,且各有依据。实际上,子午流注的形成年代应更早一些。它的最早传人应为“贾氏”,贾氏是仔午流注针经件反复援引的另外一个人,贾氏撰有《贾氏井荥六十首》等书,今已佚失,但在《子午流注针经》里被援引十数处之多,阎明广还明确指出:“明广今辄将贾氏各分头首运行十千六十首注穴之法,集其枢要,述之二图,庶令览者易览”。此外还写…  相似文献   

15.
子午流注学说应用举隅仪征市真州医院中医科(211400)姚华子午流注首见于金人何若愚《子午流注针经》。简而言之,子午代表时间,流注代表气血。子、丑、寅、卯、晨,巳、午、未、申、西、戌、亥代表一昼夜,如子时为23时至凌晨1时,依次类推。子午与五脏六腑相...  相似文献   

16.
天舒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性头痛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2000年6月—2002年6月我们应用具有活血化瘀,平肝熄风功效的天舒胶囊治疗此病,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针法治疗黄褐斑的疗效。方法将80例黄褐斑就诊者按1:1比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子午流注针法加面针治疗组,采用子午流注按时取穴针法,再加面部色斑区,合谷穴。对照组只取面部色斑区,合谷穴。结果治疗组的疗程日月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子午流注针法加面针治疗黄褐斑能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8.
曹一鸣教授毕生从事针灸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尤其对子午流注针法的研究更是倾注了大量精力。笔者在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有幸在先生指导下研习针灸学术和子午流注针法,毕业后又多有请教解惑之处,今将先生关于子午流注针法的研究成果总结并探讨如下,以期对后学有所启发与益处。  相似文献   

19.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疼痛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子午流注针法治疗中风后肢体疼痛23例邹平县中医医院(256200)李秀莲刘则宗指导李明忠关键词中风肢体疼痛子午流注针法疗效观察近年来,笔者对常规治疗不能缓解患肢疼痛的中风病人,采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于下。1临床资料23例中,男15...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取穴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膀胱炎的疗效。方法:52例膀胱炎患者分为子午流注组26例(观察组)和非子午流注(对照组)26例,观察组用子午流注纳子法于申时刺血拔罐,对照组取穴及治疗方法与观察组相同,但时间不定,随到随治。结果:1个疗程后疗效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顺应气血流注规律刺血拔罐治疗慢性膀胱炎能取得更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