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比研究单纯全麻与硬膜外加全麻对全髋置换术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6例ASAⅠ~Ⅱ级,行择期全髋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全麻组,Ⅱ组为硬膜外加全麻组,诱导前硬膜外给2%利多卡因5ml,有平面后行全麻诱导,全麻用药与Ⅰ组相同,术中用利多卡因硬膜外阻滞,每50min给药6~8ml,术后24h内用0.5%布比卡因镇痛,Ⅰ组术后肌注哌替啶镇痛。结果两组血液流变学的主要差异:Ⅱ组的血液还原粘度、血浆粘度及纤维蛋白原浓度术中明显下降,术后恢复接近术前。Ⅰ组这三项指标术中也明显下降,但术后3d内均反跳明显高于术前。结论硬膜外阻滞能更好地抑制应激反应,其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更有利于预防术后下肢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刘斌  飞兰华 《云南医药》2002,23(2):147-148
髋关节手术创伤大 ,失血量多 ,而老年病人又存在重要器官储备功能低下 ,术前易合并多种并发症等[1] ,给麻醉选择带来一定难度。本文旨通过比较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在老年患者髋置换术中的麻醉效果 ,为临床麻醉选择提供参考。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Ⅲ级行髋置换手术患者 3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5例。男 13例 ,女 17例 ;年龄 6 0~ 90岁 ,其中 6 0~ 6 9岁 9例 ,70~ 79岁 13例 ,80~ 89岁 7例 ,90岁 1例 ,所有病例均为外伤性股骨颈骨折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行股骨头置换 18例 ,全髋置换 12例。术前合并原发性高血压 14例 ,心室肥大伴冠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的循环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拟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单纯硬膜外阻滞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C组).术中连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药用量,于麻醉前(T1)、插管后(T2)、切皮时(T3)、进腹探查(T4)、手术操作(T5)、关腹时(T6)、拔管后即刻(T7)(硬膜外阻滞组为手术结束时)共7个时点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和内皮素的浓度.结果 (1)麻醉前3组间MAP、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插管后MAP、HR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A组大于C组,A、B组于T4、T5时MAP、HR显著升高(P<0.05),T7时达高峰,而同时点C组MAP、HR无明显波动.(2)3组术中血清皮质醇和血浆内皮素浓度均升高,但C组低于A、B两组(P<0.05).(3)C组全麻药用量小于A组,硬膜外用药量小于B组.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法用于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时,应激反应小且循环稳定,是一种适宜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通过对比心肌缺血患者上腹部手术时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全麻+硬膜外麻醉对血流动力学及心电图ST段影响以寻找心肌缺血患者上腹部手术的较好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5.
甲亢病人选择不同麻醉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病人在颈丛麻醉下施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常因手术时间长和术中牵拉甲状腺引起不适感,加上病人自身的原因,给麻醉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旨在比较甲亢病人采用颈丛麻醉与全身麻醉两种方法,突出全身麻醉的有效性、实用性及安全性,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人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时的麻醉处理.方法 50例患者在采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的麻醉过程和用药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2例围手术期出现脑血管意外,48例清醒,平稳回病房.结论 高血压病人手术时,如在术前进行适当的预防,术中及术后进行及时的处理会使患者的心脑血管意外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202例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10例实施静脉麻醉的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种麻醉方式在麻醉显效时间、阻滞效果、平均动脉压(MAP)、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上的差异。结果 3组产妇均顺利完成手术,单纯硬膜外麻醉起效慢、阻滞不够完善(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MAP低,低血压发生率较高善(P<0.05);静脉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他两组相比略有偏低,但无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麻醉平面易控制,成功率高,是一种较好的剖宫产麻醉方法,对于各种原因未能成功实施椎管内麻醉及重症产妇,可选择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8.
朱昭琼  余志豪 《贵州医药》2001,25(8):687-689
目的:总结不同麻醉状态下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病人麻醉中循环、呼吸功能的变化,选择最佳麻醉方法,提高手术麻醉期的安全性。方法:比较甲减患者在硬膜外阻滞和静-吸复合全麻+小剂量连续硬膜外阻滞(简称小剂量连硬),两种不同麻醉方法下BP、HR、EKG、SPO2和EtCO2的变化。结果:连硬麻醉后BP、HR波动大,呈明显下降,BP最低5.33/4.0kPa,HR41次/min;静-吸复合全麻+小剂量连硬麻醉病人术中HR、BP、EKG、SPO2和EtCO2均较为平稳,术毕清醒快;术前准备欠充分者,HR、BP波动大;未经替代疗法的病人麻醉中生命体征极不稳定,HR和BP骤升骤降。结论:充分术前准备,静-吸复合全麻+小剂量连硬可能是甲减病人更为合适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的麻醉方法对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我院12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将其分为三组。通过检测麻醉指标脉搏、血压(收缩压)、激素水平、血糖浓度,起效时间、延效时间等来进行评价。结果 a组起效时间短于b、c两组,延效时间高于a、c两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脉搏变化,b组与a、b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a、c组血压升高较b两组明显(P<0.05)。结论通过综合应激反应麻醉指标,比起硬膜外麻醉和全麻,硬全麻联合硬膜的应激反应更有利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并归纳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身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本文挑选我院58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将其纳入本研究。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观察组在血流动力学水平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远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软件检验展示出P<0.05的结局,两组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效果更优,有利于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应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研究组(47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行脊椎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自主呼吸的恢复、拔出气管导管、清醒时间指标及术中知晓率、躁动、恶心呕吐、追加镇痛药情况.结果:研究组自主呼吸的恢复、拔出气管导管时间以及术中知晓率、术后躁动、恶心呕吐、追加镇痛药物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脊椎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不同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次硬膜外麻醉、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D-CSEA)组的麻醉效果,通过分析、比较,探讨出较佳的麻醉方法。方法:选取急诊手术1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70例,A组为单次硬膜外麻醉,B组为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注意观察比较两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将麻醉效果和起效时间、局麻药用量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记录下来。结果:通过观察,两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麻醉效果最好,满意率为97.14%。B组起效时间、局部麻醉药用量较A组差。B组只有低血压2例,未发生其他并发症;而A组有低血压5例,恶心、呕吐3例,术后头痛2例,心率减慢1例。两组患者均无全脊髓麻醉发生。结论: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是最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分级为Ⅰ~Ⅱ级,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GEA组),每组各25例。记录两组不同时段MAP、HR及动脉血pH、PaCO2情况,观察记录不良反应、术后清醒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两组患者在气腹后5min的MAP、HR均较麻醉前明显增高(P<0.05),GEA组在气腹后30min的MAP、HR仍处于较高水平(P<0.05),而GA组基本保持麻醉前水平。GEA组气腹后5、30min动脉血pH值较麻醉前明显降低(P<0.05),PaCO2明显增加(P<0.05);而GA组pH值、PaCO2较麻醉前改变不明显(P>0.05)。GA组和GEA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0.04%和0.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清醒时间上差异不大(P>0.05)。两组术后均未出现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用全身麻醉能更好地控制机体的应激反应,是一种效果好、实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吴曦 《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52-153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方法 98例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数字抽取分为硬膜外组与全身麻醉组,各49例。硬膜外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组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20 min、放气后20 min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麻醉后,硬膜外组患者中1例发生恶心、呕吐症状,1例出现躁动症;全身麻醉组2例发生恶心、呕吐症状,1例存在呼吸抑制现象,均予以对症治疗后症状即缓解消除。气腹后20 min时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麻醉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舒张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与硬膜外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时应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在一定程度上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相比较硬膜外麻醉更具有优势,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邹爱伟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5):102-103,109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妇产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40例行剖宫产、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麻醉方案分为A组(n=120)和B组(n=120),A组行全身麻醉,B组行脊椎-硬膜外麻醉,记录术前24h,术后24、72 h的一般临床特征,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MMSE)量表评估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认知功能.结果 A组和B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B组的MMSE评分为(26.0±1.9)分,高于A组的(23.1±2.5)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2 h,B组的MMSE评分为(26.7±2.2)分,高于A组的(25.8±2.9)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妇产科手术中,全麻比脊椎-硬膜外麻醉更易引起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择期实施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共100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肌肉松弛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手术过程中输液的量和手术具体时间。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96.0%,对照组患者麻醉效果优良率为80.0%,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蛛网膜下腔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18.
薛冬云 《海峡药学》2006,18(4):172-173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手术孕妇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CSEA组0.75%盐酸罗哌卡因,EA组1.6%利多卡因。结果两组对比CSEA组在麻醉平面比EA组宽,分别是15±1.49和12.9±0.89个节段(P<0.01);麻醉药用量小,分别是2mL和20.3±3.02mL(P<0.01);麻醉诱导到手术切皮时间较短,分别是13.1±1.99和17.7±2.87m in(P<0.01);肌松镇痛效果完善率较高(P<0.05),两种方法麻醉过程升压药的应用和对新生儿A pgar评分均无显著差别(P>0.05),麻醉最高平面时血压(收缩压)的变化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剖宫产手术的麻醉,CSEA是一种可信赖,更具有推广价值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袁晓东  朱建光  项云如 《江西医药》2012,47(10):922-923
目的观察比较分析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的效果。方法择期手术60例ASAI-Ⅱ级子宫肌瘤的病人,随机均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I组),腰-硬联合麻醉组(Ⅱ组)。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5min、10min、进腹探查和牵拉宫颈时HR、SBP、DBP、SpO2、ECG的变化和手术牵拉反应、术中麻醉效果、术后麻醉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均较麻醉前降低,其中Ⅱ组患者的SBP、DBP下降明显;I组部分患者手术牵拉时心率减慢,诉疼痛伴恶心、呕吐、鼓肠、腹肌紧张等内脏牵拉反应:Ⅱ组患者骶神经阻滞完善.牵拉时无恶心、呕吐等牵拉反应。Ⅱ组麻醉起效快,局麻药总量和需要辅助静脉用药的病例数明显少于I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腰一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全切术,具有麻醉起效快,效果好。肌肉松驰.内脏牵拉反应轻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尹秀荣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61-2462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用于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12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硬膜外组与全身麻醉(全麻)组各60例,监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C反应蛋白等的变化,将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硬膜外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及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均P〈0.01);全麻组术中生命体征及应激激素水平较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乳腺癌根治术中硬膜外麻醉较全麻具有较轻的手术应激反应,围手术期生命体征亦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