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丙戊酸钠对氯氮平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合用丙戊酸钠对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血药浓度和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用组40例患者单服氯氮平,合用组40例患者同时服用氯氮平及丙戊酸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4周末测定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同时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结果:合用组治疗1周和4周末有部分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升高,部分患者降低,与基线期相比,治疗4周末有显著降低。结论:合用丙戊酸钠后氯氮平血药浓度治疗4周末显著降低;丙戊酸钠可以提高氯氮平对阳性症状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现有相当部分偏头痛病人不满意现有的治疗药物,5%~10%的病人渴望预防性治疗。丙戊酸钠对偏头痛似有预防作用。我们在无先兆偏头痛病人的三盲、剂量对照的交叉性研究中比较了丙戊酸钠和安慰剂的预防作用。 入组病人43例,男7例,女36例,年龄18~72岁,皆依据国际头痛协会分类的无先兆偏头痛诊断标准。入组前停用4周药物。随意分配22名病人为丙戊酸钠—安慰剂组(A组),21名病人为安慰剂—丙戊酸钠组(B组)。A组每天用2片500mg丙戊酸钠和1片安慰剂,B组每天用3片安慰剂。一周后,将A组中丙戊酸钠血浆浓度在300μmol/l(50mg/l)以  相似文献   

3.
舒必利治疗氯氮平所致遗尿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氮平可引起遗尿 ,我们应用舒必利进行治疗 ,现将治疗结果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45例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18~ 45岁 ,平均 (2 5 0± 1 5 )岁。精神分裂症 38例 ,情感性精神障碍 7例。服用氯氮平 1月~ 5年 (平均 2 5年 ) ;剂量为 2 5 0~ 5 0 0mg/d ,平均 32 5mg/d。服药 1周~ 12天后出现遗尿。给予舒必利每晚 0 1~ 0 3口服 ,一般 2~ 5天明显见效 ,1周后不再遗尿。其中有 5例症状消失后停用舒必利 ,3~ 5天后又出现遗尿 ,重新应用后遗尿症状又消失 ,未再复发。2 讨论氯氮平所致遗尿患者应用小剂量舒必利维持治疗后 ,患者遗尿…  相似文献   

4.
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抽取6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氯氮平≥400mg/日,合并丙戊酸钠≥800mg/日,治疗3个月,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作用,并对其它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总有效率为56.2%,尤其对女性及<22岁的患者疗效好,对激活因子及敌对猜疑因子疗效亦佳,副作用轻微,结论: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是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对女性及<22岁患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1 病例 患者女性,26岁,因情绪高涨及低落反复交替发作1年,易激惹2个月首次入院.诊断为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给予丙戊酸钠1 500 mg/d及利培酮4 mg/d治疗,约3周后情绪稳定,因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及肥胖等,不愿继续服药,改为奎硫平600 mg/d及丙戊酸钠1 500 mg/d治疗,换药后睡眠较多,1个月后病情显著进步出院,门诊继续服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它相关因素。方法 抽取6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氯氮平≥400mg/日,合并丙戊酸钠≥800mg/日治疗3个月,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副作用,并对其它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阳性、阴性症状均有效,总有效率为56.25%,尤其对女性及<22岁的患者疗效好,对激活因子及敌对猜疑因子疗效较佳,副作用轻。结论 氯氮平合并丙戊酸钠可作为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女性及<22岁患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例 1:患者男性 ,4 5岁 ,因自语、自笑、疑人迫害 1年 ,加重 1个月第 1次入院治疗 ,诊断精神分裂症。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B超检查均正常。给氯氮平 10 0mg/d及舒必利0 .2 /d治疗 ,1周内加至氯氮平 2 0 0mg/d ,舒必利 0 .4 /d ,2 0余天后精神症状已控制 ,但出现入睡困难 ,双侧小腿 (膝踝之间 )出现难以忍受的非疼痛性不适 ,酸胀、麻刺、瘙痒及虫爬样感觉 ,坐卧不安 ,需拍打、按摩小腿 ,方可入睡。怀疑氯氮平所致抽搐 ,加用丙戊酸钠 0 .6 /d治疗仍无效 ,遂停用氯氮平症状消失。后改用氯丙嗪合并舒必利治疗 ,不宁腿症状未再出现。例 2 :患…  相似文献   

8.
氯氮平可引起遗尿 ,使用丙咪嗪或安坦均有一定疗效 ,我们对此作了研究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对象为 1999~ 2 0 0 0年住我院 ,均单一服氯氮平且有遗尿者。排除妇科、泌尿科疾患 ,入院前 2周内服用氯氮平及不合作者。共 48例。按入组顺序随机平分为丙咪嗪组及安坦组。丙咪嗪组 2 4例 ,其中男 18例 ,女 6例 ;年龄 2 0~ 41岁 ,平均 (2 9.8± 7.0 )岁。安坦组 2 4例 ,其中男 15例 ,女 9例 ;年龄 2 1~ 43岁 ,平均 (30 .3± 8.0 )岁。以上各项两组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遗尿程度以无遗尿为 0 ,2周内遗尿 1次为轻度 (1分 ) ,2~ 7…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丙戊酸钠直肠给药治疗7例儿童癫痫持续状态并讨论了其疗效及安全性。所有患儿对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和安定均无效。丙戊酸钠有效指持续性癫痫放电消失或无癫痫发作。患儿,男4例,女3例,平均年龄7.7岁(1.7~16岁),4例为全身性抽搐,2例为局限性运动性发作,1例为持续性痫性放电,丙戊酸钠剂量为9.7~20mg/kg(平均17.5mg/kg)。其最高血浓度为41~55mg/L(平均为46.4mg/L),其中有5例经丙戊酸钠直肠给药后24小时内(平均11.4小时)发作缓解。同时脑电图结果也有所改善。仅为持续性发作性放电的例6,在开始用药的头12小时内持续性痫性放电缓解。但有间歇痫性放电。3例SGOT明显增高,停药后恢复正常,疗程为1~8天(平均4.1天)。有3例患儿在持续状态控制后口服丙戊酸钠维持。  相似文献   

10.
本文观察15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对苯妥英钠血浆浓度的影响。服用苯妥英钠2周后加服丙戊酸钠3周,于每周末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妥英钠血浆浓度。结果表明,在加用丙戊酸钠后1周苯妥英钠血浆浓度均值从18.74μg/ml降至12.86μg/ml,虽有下降,但仍在有效范围内。第二周又逐步回升,直至第三周接近单用苯妥英钠的水平,停用丙戊酸钠后无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2例癫痫儿童因丙戊酸钠治疗引起的夜尿症。例1:女孩6岁,发育正常。3岁时即能自控小便。因癫痫小发作一日10~20次,并伴有阵挛动作和自动症,给予丙戊酸钠200mg一日三次,症状明显控制,但用药第二天后每天出现夜尿,清晨血浆丙戊酸钠浓度为52.2μg/ml。将丙戊酸钠减为200mg一日二次(血浆丙戊酸钠浓度33μg/ml)后夜尿消失。例2:女孩,出生3月后即有痉挛发作。有癫痫家族遗传史。曾给予苯巴比妥5mg/kg无明显疗效。患儿3岁半时开始给予丙戊酸钠100mg一日三次,20mg/kg治疗,因用药后第三天出现夜尿而自行停药。患儿3岁时能自控小便。6岁时因服苯巴比妥每日80mg仍癫痫大发作一月1~2次,而再次给予丙戊酸钠一日三次150mg(19mg/kg)。用药后第三天夜尿复发。清晨血浆丙戊酸钠浓度为  相似文献   

12.
神经外科术后早期癫痫的治疗及病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围手术期常规应用丙戊酸钠进行预防后仍出现术后早期癫痫的治疗方法及病因。方法对幕上开颅患者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应用丙戊酸钠进行癫痫预防。对预防后出现术后早期癫痫者立刻给予丙戊酸钠(15mg/kg)静脉注射,同时增加丙戊酸钠静脉维持剂量[1.5mg/(kg·h)],观察20min,无效者再次给予丙戊酸钠(18mg/kg)静脉注射。观察其疗效及副作用,并分析术后早期癫痫与疾病、手术损伤、颅内出血及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等关系。结果全组29例病人,丙戊酸钠治疗有效23例(79%),30min内控制癫痫发作,无复发;无效用其他药物6例(21%),测得最高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150mg/L,无明显副作用。全组病例中20名患者在癫痫发生后首次丙戊酸钠静注(15mg/kg)后10min,所测丙戊酸钠血浓度低于70mg/L,全部应用丙戊酸钠针剂控制癫痫者血药浓度大于80mg/L。同时分析此29例病人,发现术后早期癫痫65%发生在术后6h内,平均手术时间为5.2h。72%早期癫痫患者为右侧额叶病变,72.4%早期癫痫患者在术中有侧裂静脉及额叶回流至矢状窦静脉损伤,31%术后早期癫痫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脑内血肿。结论丙戊酸钠在治疗术后早期癫痫中效果肯定,无明显副作用。预防后仍出现术后早期癫痫与疾病部位、术中静脉损伤、术后颅内出血、脑水肿、手术时间及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偏低有关。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患者女,18岁,诊断精神分裂症。用氯氮平100~300mg/d治疗,出院后以氯氮平维持治疗。4个月后停氯氮平,次日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后更重。查体无异常。脑电图、CT未见异常。在停药第4天呕吐最严重,各种对症治疗无效,此后逐渐减轻,第9天呕吐症状消失。40d后精神症状复现,再用氯氮平治疗后好转。3个月后停氯氮平,2d后又出现恶心呕吐;再服氯氮平恶心呕吐症状消失。2讨论长期服用氯氮平,突然停用后可引起戒断症状,但仅有恶心呕吐者较少见。停用氯氮平引起反复呕吐1例@孙长军!224300$江苏射阳县第三人民医院氯氮平;;呕吐…  相似文献   

14.
氯氮平引起遗尿经治疗带来一定困难,笔者用氯酯醒治疗5例获得良好效果。5例皆女性,年龄15~26岁,精神分裂症4例,分裂样精神病1例,服氯氮平300~500mg/日,先后于第4~43天起每夜遗尿,给予氯酯醒,3例0.3/日分三次口服,2例分别为0.1/日、0.2/日睡前一次口服。4例于2~6天即停止遗尿,1例服药后  相似文献   

15.
例1:男,45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多次住院治疗13年,出现躯体向右侧弯曲近乎90度伴双下肢交叉行走3年,改用氯氮平375mg/d治疗3年,合并使用丙戊酸钠和维生素E治疗1年,症状无好转.试用海俄辛0.3mg肌注每日3次,1周后患者自感交叉行走症状减轻,躯体侧弯症状无明显好转.患者后因粒细胞缺乏而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丙戊酸钠预防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20例偏头痛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应用丙戊酸钠片400~1200mg/d,分2次口服;对照组用苯噻啶片1.5~4.5mg/d,分3次口服,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1.7%比13.3%,88.3%比58.3%),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P<0.01)。结论 丙戊酸钠预防偏头痛发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当归补血汤加味治疗氯氮平引起白细胞减少与鲨肝醇、维生素B4治疗进行对照。1 对象和方法来自我院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门诊及住院病人 ,诊断精神分裂症。使用氯氮平治疗后引起白细胞 (WBC)减少 (0 5× 10 9/L~ 4 0× 10 9/L)。共 4 0例 ,随机平分为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氯氮平剂量以及白细胞减少天数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治疗组口服当归补血汤加味 ,每日 1剂 ,早、晚各服2 5 0ml;对照组服鲨肝醇 15 0mg/d和维生素B430mg/d。氯氮平继续服用。治疗 6周。 2周复查 1次WBC。以疗后WBC>4 0…  相似文献   

18.
丙戊酸钠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双盲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治疗且符合TD诊断标准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丙戊酸钠和安慰剂治疗。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于治疗后4周AIMS评分有显著下降,治疗后6周较对照组显著为低。有效率64.1%,显著较对照组的25.0%为高。结论:丙戊酸钠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TD有效,但以低剂量为宜,应注意监测血象。  相似文献   

19.
现报告丙戊酸钠脑病1例如下.1病例男,45岁.因"发作性四肢抽搐40年,加重2d"于2010年6月10日入院.患者5岁始出现发作性四肢抽搐伴意识丧失、尿便失禁,每次发作持续约1 ~3 min,诊断为原发性癫(癎),予口服苯妥英钠治疗;后因控制欠佳逐步调整为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及氯硝西泮联合治疗.入院前1个月患者不规则服药,入院前2d患者抽搐伴意识丧失再发,持续30 min未缓解,拟"癫(癎)持续状态"入急诊室治疗,予地西泮、甘露醇等治疗后症状缓解.但此后2d内患者四肢抽搐反复发作而入院.查体:神志清晰,认知功能正常,查体无异常体征.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苯妥英钠与苯巴比妥血药浓度均正常.入院后再次出现抽搐伴意识丧失发作持续15 min未缓解,故予丙戊酸钠400 mg静注,继以1 mg/(kg·h)静滴维持;抽搐控制,意识恢复.次日将丙戊酸钠改为1 g/d口服,此后1周无癫(癎)发作.入院第9d患者出现嗜睡及阵发性右上肢抽动,第10 d表现为昏睡,肢体抽动较前频繁;第11d昏迷并反复出现抽搐.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血糖均正常,血丙戊酸钠浓度为65.34 mg/L(50~100 mg/L),血氨263μmol/L(18~72 μmol/L).EEG示弥漫性高波幅慢波及中等波幅尖波.头颅MRI示两侧额叶、颞叶、岛叶及基底节区片状T2WI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为高信号病灶,T1WI增强后扫描无强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和苯巴比妥对癫患儿肾小管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60例癫患儿,分别予丙戊酸钠及苯巴比妥单药治疗6个月,测定服药前后尿β2-微球蛋白的变化。结果丙戊酸钠组治疗前尿β2-MG为(0.27±0.04)mg/L,治疗后为(0.31±0.06)mg/L,t=2.60,P<0.01。苯巴比妥组治疗前后相比较,差别无显著性。结论丙戊酸钠对癫患儿肾小管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