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将10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实验组又分为胆道单纯不全梗阻组(45只)和胆道不全梗阻加感染组(45只)。实验组术3、7、14和 分别动态检测胆囊免疫球蛋白(Ig)分泌细胞的含量,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显示:正常兔胆囊粘膜虽存在Ig分泌细胞,但数量较少。单纯梗阻组3、7和14天胆囊粘膜I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3.
将10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实验组又分为服道单纯不全梗阻组(45只)和胆道不全梗阻加感染组(45只)。实验组术后3、7、14和21天分别动态检测胆囊免疫球蛋白(Ig)分泌细胞的含量,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显示;正常免胆囊粘膜虽存在Ig分泌细胞,但数量较少。单纯梗阻组3、7和14天胆囊粘膜IgG和IgA分泌细胞无明显变化,便用加感染组各时相Ig分泌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以IgG分泌细胞最为明显。细菌抗原的刺激是胆囊Ig分泌细胞特异性增殖的主要因素,胆羹是胆道系统Ig产生的重要场所,胆囊Ig分泌细胞与结石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膜钠泵活性变化在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肝细胞膜钠泵(Na^ -K^ -ATPase)活性变化在胆红素钙结石成石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胆红素钙结石兔模型进行研究,对照组28只,胆道不全梗阻组(BO组)36只,胆道不全梗阻加感染组(BOI)组39只,各组再按术后处死时间3d、7d、14d及20d时相分组。动态测定各组各时相肝细胞膜钠泵活性、肝细胞钙及胆汁中胆汁酸含量。结果 BO组及BOI组肝细胞膜钠泵活性及胆汁中胆汁酸含量进行性下降,肝细胞钙含量呈进行性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BOI组上述变化较BO组明显(P<0.05)。结论 胆红素钙结石成石成过程中存在肝细胞膜钠泵活性的进行性下降。钠泵活性下降引起肝细胞钙超负荷及胆汁中胆汁酸含量下降,从而促进成石。细菌感染加重上述变化,使结石形成增多。  相似文献   

5.
对兔胆道不全梗阻与感染致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脂蛋白,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全过程作了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游离胆固醇及HDL8-胆固醇明显升高,而HDL2-胆固醇及HDL-胆固醇明显减少,血浆卵磷酯-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及肝细胞膜HDL受体最大结合车明显下降,胆汁中甘氨胆酸,甘氨脱氧胆酸及总胆酸明业减少,而肝组织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磷脂则均无显著性差异。本实  相似文献   

6.
对免胆道不全梗阻与感染致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脂蛋白,尤其是高密度脂蛋白(HDL)代谢全过程作了测定。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游离胆固醇及HDL3-胆固醇明显升高,而HDL2-胆固醇及HDL-胆固醇明显减少;血浆卵磷酯-胆固醇酸基转移酶(LCAT)活性及肝细胞膜HDL受体最大结合力明显下降;胆汁中甘氨胆酸、甘氨脱氧胆酸及总胆酸明显减少;而肝组织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磷脂则均无显著性差异。本实验结果提示:在胆道不全梗阻及感染致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存在因LCAT活性不足所致的HDL合成减少及成熟障碍,并有肝细胞膜HDL受体结合力下降,由于胆固醇逆向转运过程紊乱,在其它致石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色素性胆石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胆红素钙结石形成的机制。方法采集胆红素钙结石患者术后1~8d的胆汁进行成石实验和成分分析;将不成石胆汁作细菌培养后进行相应的实验,观察体内形成的成石胆汁与体外细菌培养方法制备的成石胆汁的成石过程和成分变化。结果由不成石胆汁变为成石胆汁的主要变化是牛磺酸、甘氨酸结合的胆汁酸,变为去氧胆酸(DCA)和胆酸(CA)及少量石胆酸(LCA),以及牛磺胆酸消失;卵磷脂向脂肪酸转化;且电导率升高等系列改变。两种胆汁的成分变化与成石过程无明显差异。成石胆汁在酸性促发物促发作用下,形成稳定的簇集体,经脱水成为结石核心。核心呈绒球状,通过静电吸引和线性高分子有机物质的吸附功能,使成石胆汁内的胆红素钙、胆红素脂、脂肪酸钙颗粒等物质向核心呈网状层层附着,增大成为胆红素钙结石。结论胆道细菌感染等因素对肝脏的损害和细菌酶的作用,导致胆汁理化性质改变,形成成石胆汁,这是成石的物质基础;酸性促发物促发成核是成石的关键;DCA等疏水亲脂物质形成簇集体是成核的先决条件。胆红素钙的一般沉淀不能形成胆结石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消化外科》2002,1(4):256-258
  相似文献   

9.
大量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乙肝病毒感染病人胆石症发病率明显增高 ,近来研究证实 ,内源性 β 葡萄糖醛酸酶 (β G)在胆红素结石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我们应用抗 β G单克隆抗体测定了 2 8例乙肝病毒感染病人及 36例非乙肝病毒感染者胆汁及血清内源性 β 葡萄糖醛酸酶含量 ,以探讨乙肝病毒感染与胆红素结石发病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 :选取 3所医院 1998年 12月至 1999年 12月共 2 8例乙肝病毒感染病人胆汁 2ml及空腹静脉血 4ml,平均年龄 39 8岁。另收集 36例非乙肝病毒感染病人胆汁 2ml及空腹静脉血 4ml,平均年龄 41 5岁。所有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旋磁场与大面积静磁场对置对胆结石病人胆汁中总胆红素(BIT)、直接胆红素(BID)、间接胆红素(BII)、钙(Ca)、胆固醇(CH)和pH的影响。方法 旋磁组30例,测定旋磁处理前后65对胆汁样本。空白对照组15例,留取前后30对胆汁样本。将直径12mm圆形稀土永磁片110块,表面磁感应强度210mT,分别间隔10mm贴于210mm×220mm铁皮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磁板与旋磁头表面静磁感应强度160mT,旋转平均表面磁感应强度100mT呈异名极对置,磁板置肝区背侧,旋磁头置剑突下处理40min。结果 旋磁组胆结石病人胆汁(n=65):经旋磁场与磁板对置处理前减去处理后差值的x±s和t值分别为BIT41.81±93.52、3.59;BID 13.57±43.70、2.46;BII28.27±61.67、3.32;Ca 0.19±0.31、4.87;CH0.12±0.29、3.36;pH 0.01±0.27、0.30。除pH外,其余各项指标P值均<0.05。对照组胆汁(n=30):间隔时间前后差值的x±s和t值分别为BIT4.42±22.05、1.14;BID2.40±12.37、1.06;BII2.52±46.27、0.30;Ca0.01±0.18、0.50;CH0.03±0.15、0.94;pH 0.009±0.06、0.84。P值均>0.05。结论 在本项磁场类型、强度和时间处理条件下,旋磁场与磁板对置能明显影响胆结石病人胆汁中的BIT、BID、BII、Ca和CH的浓度变化,且有显著降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建立的兔可复性梗阻性黄疸模型与传统的胆管结扎+内引流模型比较的结果表明,前者具有创伤轻、并发症少、死亡率低、成功率高和梗阻的可复性等特点,为梗阻性黄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射免疫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30例男性胆囊结石患者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睾酮(testosterone,T)、孕酮(progesterone,P)的含量以及胆囊组织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并与18例年龄相仿的非结石性胆囊病是进行了对照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男性胆囊结石患因清P  相似文献   

13.
胆汁动态研究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导管胆肠皮下转流法”建立家兔胆色素结石胆汁的动态研究动物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检测胆汁中免疫复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胆色素结石形成过程中,胆汁中免疫复合物含量呈从低到高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研究良恶性梗阻性黄疸(梗黄)胆汁、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水平的变化。研究分4组:对照组(A组,n=10),非黄疸性胆道结石组(B组,n=12),良性内组(C组,n=14)和恶性梗黄组(D组,n=7)。结果显示:(1)和A组比较,C组血清IgM和D组血清C3升高;(2)和B组比较,C组胆汁C3升高;和B、C组比较,D组胆汁IgMC3和C4下降。结果提示:恶性梗黄胆道体液免疫功能和补体经典途径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通过给豚鼠注射外源性胰岛素,观察官对豚鼠的胆汁酸代谢、肝脏形态及胆石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①实验组(n=12)7只豚鼠有胆石形成,成石率58%,而对照组(n=15)中仅1只有胆石形成,成石率6.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实验组豚鼠肝脏中央静脉周围有空泡变性及脂肪细胞沉积,对照组豚鼠则少见;③实验组豚鼠胆囊胆汁中牛磺鹅脱氧胆酸(TCDCA)与甘氨鹅脱氧胆酸(GCDCA)分别为0.597±0.39mg/ml与2.421±1.59mg/ml,而对照组分别为0.757±0.43mg/ml与3.265±2.47mg/ml,两组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外源性胰岛素可引起肝脏的空泡变性,进而使胆汁中结合胆汁酸含量降低,促进胆石形成。  相似文献   

17.
雪旺氏细胞(Schwann cell,SC)在神经再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取人胚及兔之坐骨神经,采用“植块多次移出法”培养出纯净度达99%的人和兔的SC。对培养的SC进行了冻存和复苏处理,复苏后的细胞可保持原有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18.
兔耳岛状皮瓣静脉干滋养系统的活体观察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熊明根  罗奇  康安 《中国美容医学》2001,10(1):4-6,F003
目的:探讨浅静脉干滋养血管的分布及其在皮瓣成活中的意义。方法:新西兰大白兔32只,每只兔耳形成蒂在近心端的岛状皮瓣2块,按对血管蒂的处理不同分为四组:Ⅰ组单纯静脉干组;Ⅱ组结扎静脉干组;Ⅲ组动静脉干组;Ⅳ组无血管组。在兔耳的背侧开窗,灌注液连续灌注下,OlympusBH-2型微循环仪连续24小时观察滋养血管的来源、分布及管径变化等结果:可见边缘静脉和中央静脉附近有数条较直的细小血管分布,沿静脉干呈网状分布于静脉干壁,并向远端和静脉干以外的区域分布,与中央动脉及其周围血管相沟通。结论:浅静脉干有自身的滋养血管,其对皮瓣的成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