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儿女,9个月,因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4小时全身出现风团样皮疹,于2006年6月12日2pm就诊。4小时前患儿接种Hib疫苗(上海葛兰索史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B342BA,商品名为贺新立适,有效期2008年8月),4小时后注射部位(左上臂三角肌附着处)出现红肿,即而全身瘙痄,随后出现风团样皮疹,不伴有发热,无咳嗽、气喘,无腹痛及腹泻。查体:T37℃,P108次/分,R29次/分,WT8Kg。急性病容,  相似文献   

2.
1 基本情况 患儿,男,2007年2月7日出生,汉族,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足月顺产,新生儿出生评分10分.父母均无遗传病、精神病、癫痫、过敏、惊厥史. 2 流行病学调查 2.1 接种过程描述 患儿,2007年2月7日在某县妇幼保健院出生,按照国家免疫程序,于24小时内在妇幼保健院产科接种室接种卡介苗,接种部位:左上臂三角肌皮内注射0.1ml,观察30分钟,无异常.接种全过程按照程序进行,操作规范. 2.2 患儿接种卡介苗疫苗的描述 疫苗批号2005050602,有效期2007.05.25,生产单位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该妇幼保健院共进该批次疫苗350支,于2007年2月26日使用完毕.未接到其他接种该批次疫苗儿童异常反应报告.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EV-A71疫苗接种预防儿童手足口病与EV-A71病毒感染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发病年龄0.5~6.0岁的300例手足口病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接种组122例,未接种组178例。采集患儿的咽拭子和/或粪便进行EV-A71、CV-A16、CV-A6肠道病毒核酸检测。统计EV-A71疫苗与各类型病毒感染手足口病的相关情况。结果:接种组EV-A71感染率明显低于未接种组(P<0.01);在CV-A16、CV-A6及其他感染方面,接种组与未接种组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1剂EV-A71疫苗的患儿EV-A71感染率高于接种2剂的患儿(P<0.05);接种1剂EV-A71疫苗的患儿CV-A16、CV-A6及其他感染率与接种2剂的患儿感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疫苗后EV-A71病毒感染患病的严重程度与未接种疫苗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剂次预防性EV-A71疫苗接种是EV-A71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保护因素,但与其他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无关。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报告 患儿,女,1岁零11个月。2002年5月10日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以下称三联疫苗)后3h出现遍布全身的荨麻疹样皮疹,面部四肢较多,并伴有眼睑及足踝部浮肿。T 37.3℃,WBC 8.3×10~9/L,E 3%。经用扑尔敏 1mg,3次/d口服,2d痊愈。 患儿身体健康,无变态反应史,2001年4月15日和5月15日接种二次三联疫苗未出现变态反应。其父母无变态反应史。2 讨论 根据诱因及症状可知患儿所患为变态反应性皮疹,属Ⅰ型变态反应。接种三联疫苗后,变应原随疫苗进入机体,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IgE,IgE吸附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某患儿在接种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后发生呕吐物窒息死亡病例的调查处置,为今后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处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积累经验。方法现场调查,专家诊断。结论承德市某患儿在接种第三剂次乙肝疫苗和百白破联合疫苗后一天内死亡,因患儿家长认为患儿死亡与接种疫苗相关,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对病例进行了调查、尸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结论为与疫苗接种无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病人,女,年龄3月。其母主诉接种百白破疫苗数分钟后出现口周青紫、面色苍白、出冷汗、呼之不应,在当地门诊给予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持续吸氧,急来我院,观察患儿面色苍白,皮肤发花,瞳孔正大等圆,查体:体温35.6℃,脉搏156次/min,呼吸48次/min。患儿系足月顺产,发育正常,无特殊家族史和遗传史,  相似文献   

7.
1病例报告患儿:乔某,男,2岁,主因发热5天,皮疹1天,于2007年3月10日入院。患儿于5天前无诱因发热,体温最高达40℃,伴有寒战。1天前头、颈出现淡红色皮疹,逐渐遍及全身,曾接种过麻疹疫苗,无麻疹病人接触史。查体:T37.7℃,P130次/分,R34次/分。神清,精神差,颜面部、颈部淡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压  相似文献   

8.
王宁 《中国医药导报》2005,2(9):100-100
患儿,女,2002年7月4日出生,年龄2岁3个月。患儿出生后曾按免疫程序接种了卡介苗、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百自破疫苗、麻疹减毒疫苗、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等11种疫苗,未见预防接种副反应发生。患儿无接种禁忌症,无过敏史,家族中无癫痫、脑病、惊厥、过敏史。2004年  相似文献   

9.
患儿女,4个月。因接种后反复抽搐7天入院。患儿于1996年4月9日上午注射百白破、卡介苗、乙肝疫苗及口服脊髓灰质炎糖丸,12h后出现全身抽搐,持续1-2min自行缓解,每天发作2~5次,无发热、呕吐。在当地医院于抗过敏、镇静等治疗,抽搐更频繁,每天十余次,于4月16日转我院。既往健康,初次接种疫苗。查体:T36℃,R36次/min,  相似文献   

10.
冻干麻疹活疫苗是目前广泛用于小儿预防麻疹免疫接种剂,预防效果好,副作用少,仅有少数接种者出现低热、皮疹或局部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者确属罕见。据美国Hemnlanl982年的资料报告,接种131亿人份麻疹疫苗,仅有3例发生过敏反应,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儿,男,9个月。于1993年11月26日在我院保健室皮下注射O.2ml冻干麻疹活疫苗(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注射后约3分钟,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全身震颤、面色苍白、呕吐两次为胃内容物,呼吸促、继而出现神志不清。既往身体健康,无过敏史。体查:体温36℃,脉搏152次/分…  相似文献   

11.
人群接种观察中与疫苗相关的病例报告鲜为报道。2002年0月,我县发生流脑疫苗偶合关节型紫癜1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患儿,男,1993年11月28日生。2002年10月23日在定接种门诊常规接种流脑疫苗,当日接种流脑疫苗0.5ml,接种无任何异常反应。疫苗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为001020301,失效期为2003年2月19日,接种部位为右上臂下,接种前及接种过程中均严格按照卫生部《计划免疫技术理规范》进行。接种流脑疫苗6日,患儿开始出现双下肢皮,压之不退色,并伴有双下肢关节疼痛、无力。2002年10月1日随访证实,该患儿以前曾接种过卡介苗、百白破、麻…  相似文献   

12.
乙脑疫苗是将乙型脑炎病毒经地鼠细胞培养获得含有一定量的病毒培养液,用甲醛灭活制成,是目前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接种疫苗,在我国已广泛使用,但出现过敏反应者极少见,我们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患儿,男,6岁。接种乙脑疫苗半小时后,面部青紫,呼吸急促30次/分,口唇紫绀。面部及胸部呈片状充血性栗粒疹,心率110次/分,血压9.5/5.5kPa,四肢厥冷,压毛细血管时间为3秒,立即给于氧气吸入并静脉推注氟美松10mg,  相似文献   

13.
接种狂犬病疫苗后致脑脊髓炎,在临床中很少见,发病率约为1/2000,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介绍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4岁,于1993年6月17日入院。患儿于3周前被自家狗将面部咬伤,随即接种狂犬病疫苗,先后接种4次后出现发烧、头痛、频繁呕吐呈喷射状,继而出现拒食、嗜睡、排尿困难等症状,门诊以“上感”收入我院治疗。查体:T:39.6℃,呈急性热病容;R:40次/分,咽部充血;P:140次/分第一心音稍低钝,共济失调,双侧腹壁反射上、中、下对称消失,左侧提睾反射减弱,双侧膝腱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 ),意识清。 辅助检查:wbc增高,分叶偏高 EEG  相似文献   

14.
1患儿,男,10岁。1997年8月7日晚8时左右被一小狗咬伤左手,于第二天到新城卫生防疫站疾病控制科就诊。经检查:患儿全身状况良好,心、肺、肝、脾无异常,左手拇指被狗咬伤处有点状小破损。当即对其伤口用肥皂水、盐水及70%酒精进行了清洗。据患儿家长介绍,孩子曾经在今年春季接种动脑疫苗后出现轻度过敏反应,被狗咬伤后未服任何药物,无其它过敏史。上午10时为患儿接种了一支狂犬病疫苗(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SIU/支,批号:97O3O6~1998年1月21日)。观察半小时后无异常,家长带患儿回家。注射狂犬疫苗约45分钟后,患儿…  相似文献   

15.
患儿,男,回族,生于2010年2月28日,散居儿童。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程序完成除A群第二针外所有12月龄内的疫苗。接种前询问家长儿童身体健康,无鸡蛋、药物过敏史。2011年2月6日下午在患儿所在村卫生室接种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武汉生物所,批号:20100618-2,失效期:2012年6月26日)。2月8日出现不适,于2月10日11时19分就诊于县人民医院,2月11日自行转院至某省级医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描述1例乙肝及卡介苗疫苗联合接种后偶合死亡病例的调查经过,为类似事件处置提供参考。方法对定安县一起接种乙肝及卡介苗疫苗后偶合死亡的病例开展个案调查,通过收集病例出生情况、预防接种过程、接种单位及人员资质、疫苗冷链信息、患儿抢救记录以及尸检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儿出生后第35天,于2014年11月18日上午10时完成第2针乙肝疫苗与1针卡介苗接种,留观30 min无异常,家属于当天上午10时40分将其抱回家,11时30分左右家长发现患儿其口唇发绀、手脚冰冷,紧急送到辖区农场医院进行救治,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结合尸检及案情资料,海南省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调查诊断,受种者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致感染性休克而死亡,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属于偶合症。结论接种疫苗偶合死亡常引起医疗纠纷及不良影响,有序协调、充分沟通、及时尸检、科学严谨、有法可依地处置此类事件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17.
儿童接种的百白破三联疫苗 ( DPT)是我国现行计划基础免疫疫苗。我国现用的 DPT均为吸附制剂 ,接种后可有局部或全身反应 ,但一般都比较轻微 ,不需特殊处理。近年来也有报道接种此疫苗后 ,患儿出现高热、惊厥、荨麻疹及局部化脓等较严重反应 ,但接种该疫苗后并发血性疱疹者 ,实属少见。1 病例报告患儿 ,女 ,1.5岁 ,于 2 0 0 1年 9月 2 4日接种 DPT疫苗。接种时严格按照操作常规进行。首先将由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 DPT疫苗充分摇匀后 ,用山东博山川医用器材有限公司生产的 2 ml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该疫苗 0 .5 m l(疫苗批号为 2 …  相似文献   

18.
李茹  崔慧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5):2010-2010
1病例资料患儿,女,21个月月龄,因发热3d来我门诊部就诊。患儿于2007年5月22日10时,按计划接种第3针乙脑疫苗(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疫苗批号2006010504),于5月28日15时30分出现全身发热,体温38.9℃,无皮疹,脉搏130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10/70mmHg。全身淋巴结未扪及,双睑结膜轻度充血,双肺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2&#215;109/L,红细胞4.0&#215;1012/L,血小板10&#215;109/L,尿常规未见异常。给予甜倩(布洛芬混悬液)3ml口服,3次/d,口服1h后体温逐渐下降,连续治疗3d后体温恢复正常。复查白细胞6.5&#215;109/L。患儿精神、饮食佳,大小便正常。2讨论流行性乙脑疫苗是一种灭活菌苗,约有5%~10%的儿童接种疫苗6d~12d可发生短暂的发热及一过性皮疹,但体温一般不超38.6℃,持续时间不超过2d,往往不易被人觉察,精神、食欲不受影响,其他症状不明显。皮疹偶尔出现也很稀疏,主要见躯干及四肢,多于1d~2d自行消失,可能与血小板一过性减少有关[1]。该患儿于接种乙脑疫苗第6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8.9℃,无皮疹及上呼...  相似文献   

19.
项国宏 《基层医学论坛》2014,(31):4303-4304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县2008年之前乙脑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措施。结果乙脑患儿性别分布男性多于女性,发病年龄主要集中于2岁-7岁,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发病季节主要集中于夏季,秋季较少,冬季和春季无发病;患儿类型多为散居儿童或托幼儿童,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小学生;明确接种乙脑疫苗的患儿仅占总病例数的12.50%,其余患儿未接种乙脑疫苗、无接种史或接种史不明确。结论加强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乙脑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面开展乙脑防控措施,对保护易感人群、降低乙脑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患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6h后死亡,青岛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依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治经过和青岛市尸体解剖检验中心出具的病理诊断报告,排除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患儿死因与乳汁吸入性窒息所致呼吸循环衰竭有关,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关联,属于与预防接种无关联的偶合症。提示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在接种疫苗时应加强安全意识,对预防接种后死亡病例要进行尸检,查明死亡原因,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