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可由多种原因所致。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多器官功能损害,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导致神经系统后遗症。本文总结我院新生儿病房2004年6月-2006年6月的15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同生产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的生产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83例纯社会因素剖宫产与自然产方式发生高胆红素血症且无其它并发症的新生儿采取静脉抽血测定胆红素浓度。结果纯社会因素剖宫产较无其它干扰因素的自然产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的差异性。结论为了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加强孕期宣传教育,尽量采取自然分娩方式,降低纯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尤其是胆红素脑病对新生儿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据统计,美国4千万新生儿中有60%患高胆红素血症。过高的胆红素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干扰细胞的代谢功能,引起细胞功能紊乱,严重者可产生胆红素脑病,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1994~2006年,我院儿科收治20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对其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新生儿外周血管同步换血,迅速降低血液中高胆红素浓度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人。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88例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病人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儿童做外周血管同步换血迅速降低血液中高胆红素浓度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人。88例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儿童血中胆红素≥400umol/L。结果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经过外周血管同步换血后,复查血液中高胆红素均有下降30-70%。结论新生儿外周血管同步换血,迅速降低血液中高胆红素浓度治疗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人。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新生儿听力功能障碍,脑损伤高危因素之一。新生儿外周血管同步换血对早期预防听力损伤及脑损伤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极为常见的症状,若有高危因素存在而延误治疗可导致胆红素脑病的发生,我院自1999—2002年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86例,其中并发胆红素脑病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妈咪爱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收集我院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7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缩短治疗时间,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疗效确切、安全,可作为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之一.[关健词] 妈咪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酶诱导剂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剑钟  许识华 《上海医学》1998,21(7):416-417
为了做好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减少伤残,现将我院1996年1月~1997年12月,儿科病房收治的8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对象及诊断标准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  相似文献   

8.
何启峰  刘俊 《基层医学论坛》2014,(34):4752-4752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30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非感染性因素为主,感染性因素占比较低。结论感染性因素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中所占比例并不高,治疗上仍应以对症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不同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梓羽  莫可良 《华夏医学》2008,21(2):283-284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出生的正常新生儿共1923例,包括剖宫产组(823例),产钳组(26例),顺产组(1074例)进行微量血清胆红素测定,比较各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为39.37%,产钳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4.62%,顺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14.89%。顺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低于其余2组,差异有显著性;剖宫产组较产钳组高但二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剖宫产,产钳产可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96例临床分析王亚明陶翠玉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HB)又称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1〕。本文将我院1991~1994年新生儿室收治确诊为HB的296例,作一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  相似文献   

11.
宋绿茵  李锦玉 《广东医学》1999,20(5):347-348
目的 采用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从群体角度进一步探讨围产因素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我院产科婴儿室健康足月新生儿采用经皮测胆红素测定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由于血间接胆红素过高,可导致新生儿神经系统损害,影响小儿的生存质量。笔者收集1998年1月~2000年7月1日我院产科母婴同室中发生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55例,分析其病因,以有助于新生儿黄疸的合理防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高压氧综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血中胆红素超过85~119μmol/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部分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一旦发生,往往留有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对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国内传统方法为鲁米那及光照疗法,虽然能退黄、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但对已经发生细胞毒性的神经细胞无保护作用和逆转神经细胞损伤的作用。2002年5月~2003年10月,我院探讨了高压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退黄疗效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提供合理、有效、依从性好的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其病因复杂,发生机理涉及胆红素生成过多、肝脏摄取和结合胆红素能力低下、胆红素排泄异常以及肠肝循环增加。我院在常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基础上辅以妈咪爱联合腹部抚触治疗,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20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同期选择220例非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结果:出生体重、1min Apgar评分、母乳开奶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血糖检测以及母亲年龄、孕期合并症、分娩方式、羊水情况、胎膜早破、母乳量少均为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结论: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较多,较少或早期避免这些高危因素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分娩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1日-2008年6月30日的活产婴儿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监测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剖宫产与非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情况。结果:剖宫产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剖宫产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结论:剖宫产是引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赵燕霞 《大家健康》2016,(2):134-135
目的:探讨剖宫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共计1805例新生儿情况,按不同生产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剖宫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结果:顺产组新生儿共计1112例,共有173例新生儿出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约为15.56%,剖宫产组新生儿共计693例,共计发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9例,发生率约22.94%。X2=15.51,P <0.01,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明显高于顺产组,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因素之一,临床应该严格控制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来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张萍  滕光英  陈进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577-1579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围产因素关系并提出干预方案。方法:将我院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患儿214例进行临床病因分析。结果:21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中与围产因素相关者162例(75.7%)。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围产因素相关密切,为了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科质量,加强新生儿护理和密切观察黄疸出现时间和程度,尽早发现病因并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占新生儿黄疸总人数的12%~13%之间。占住院新生儿的30%~50%左右,严重者可形成核黄疸,造成终身残疾。因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危害不容忽视。现将我院102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ABO溶血病是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甚至遗留后遗症。因此积极有效地治疗新生儿溶血.对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及缩短黄疸消退时间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采用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6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